查看: 9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秋吴国为捍卫姬周文化而献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鲁国之名,来源于姞姓,是黄帝十二姓之一,姞姓鲁部族最早称卤、旅,后称鲁。鲁人善用盐水卤腌制干鱼,鲁表示吃鱼,也意为任性、率真。最初到鲁地的是号称御龙氏刘累,他来到鲁阳(河南鲁山县)隐居避祸,称“丘公”。

姞姓国原来位于甘肃灵台县百里镇,有部分在卤城(甘肃天水市盐官镇),其中一部分后来东迁至鲁阳(河南鲁山县),均臣服于周,周文王平定西域后,封子姬旦(周公旦)于鲁(卤),周文王死后,周公旦在周都镐城(陕西西安市),辅佐周武王,卤城的姞姓鲁人由则周公旦长子伯禽代管。周武王伐纣灭商时,也剿灭了鲁阳(河南鲁山县)的姞姓鲁国。并转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阳(河南鲁山县),建立姬姓鲁国,伯禽被称为鲁公。之后,伯禽迁原封地甘肃天水卤城的姞姓鲁人于鲁阳(河南鲁山县)。

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旦辅佐。平定“三监”叛乱后,东夷奄、徐等十七国叛乱反周,周公旦亲自携子伯禽与姜太公吕尚东进平乱,灭东夷亲商的子姓、赢姓、偃姓等五十国。夺占“殷东五侯国”,即奄国、徐国、郯国、赢国之都地。公元前1036年,周成王封姜太公于东夷齐国故地营丘(山东临淄市一带),建立姜姓齐国,为齐侯。移封伯禽之姬姓鲁国于奄国旧都(山东曲阜市),仍称鲁国,为鲁公。伯禽将鲁阳(河南鲁山县)之姬、姞姓鲁臣民东迁至奄(山东曲阜市),周成王将商朝遗民六族分给伯禽之鲁国,并送他许多典册文物、宝器仪仗。又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赐鲁君伯禽以天子之礼,可用八佾(礼乐)。故《左传》为:“周礼尽在鲁。”

鲁都(山东曲阜市),在炎帝时期为古国“大庭氏之墟”。黄帝后期,为少昊帝之都,称“少昊之墟”。高阳(颛顼)时期,弇兹氏之后裔古允人迁此,称其西为“弇兹”(嵫阳即今兖州)。虞舜时期为九州之兖州。夏代末期,古允人一支由“弇兹”(嵫阳,即今兖州)迁此,建立奄国。弇、奄同音。商代中期为商都(商王盘庚时才迁商都于殷---河南安阳)。周代时期为鲁都,鲁城中有阜(大陆曰阜),逶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吴王夫差在挖掘“邗沟”之后,又挖掘“深沟”,让始于吴国都城姑苏的运河,通过鲁国都城曲阜,到达济水南侧的“雷泽”,逼近黄河。(雷泽即山东菏泽,雷泽是伏羲出生的地方。<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舜渔于雷泽>)

周公旦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在天下也不算卑贱。然而我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餐饭三次吐出食物,起来接待士人,也还担心失去天下贤人。你到鲁国后,千万不要以有国土而对人骄傲。”伯禽在鲁国苦心经营三年,才到镐京向父亲周公旦汇报政绩。周公旦说:“为什么报政如此缓慢?”伯禽回答说:“我在改变当地的风俗伯禽治鲁,变革当地的礼仪。寻常百姓父母死后也要服丧三年,所以到这时候才来报政。”五个月后,齐太公向周公旦汇报齐国政绩。周公旦说:“为何如此迅速?”齐太公说:“我简化其君臣之礼,顺应原来的风俗去做。”周公旦于是叹息说:“唉,鲁国后世要北面为臣事奉齐国!政治平易近民,百姓必然归附。”

后来,齐国管仲要用三年时间击败鲁国。先是提倡齐国人穿鲁国的衣服,吃鲁国的动物,让鲁国一时间没有人种植粮食。几年后,管仲突然在齐国境内下令,允许齐国人制造衣物和售卖,严厉禁止齐国人将粮食卖给鲁国人,并严禁齐国人购买鲁国的衣物。然后,齐桓公向鲁国国君索要了大量钱财、土地,并要鲁国附庸于齐国,鲁国国君害怕激起国内民变,而答应了齐国的无理要求,于是强盛的鲁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了原来比自己弱小的齐国附庸,齐国率先称霸。

由于鲁国是周公姬旦的直系封国,周公制定礼乐之后,鲁国是周礼最完备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史料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鲁国衰败后,周礼也就相应衰败,难以被人们所推崇。本来,礼乐可以让不同等级的人和谐相处。如有违规,会背上骂名。虽然孔子称吴泰伯和周文王姬发为至德,但孔子朝思慕想的还是周公姬旦,曾经感叹到,天啦,我真的是衰老了!很久我都没有再梦见周公了。所以,孔子非常推崇周公所制定的周礼,后来发展为儒学。

鲁国有很多殷人,孔子是商朝贵族后裔,孔子的十四世祖是微仲衍,是商纣王的同母哥哥。

据传,尧舜至汤五百年,由汤至文王五百年,由文王至孔子五百年,这说明孔子与周朝的奠基者有某种神秘关联。(孔子以后,五百年有汉武帝之董仲舒兴儒,又过五百年有梁武帝之达摩兴佛;再五百年后有王阳明,之后五百年就是公元2000年前后,这是中国文化自周公以来的第七个五百年。<从朱元璋到洪秀全,也刚好五百年>)。

到了孔子时期,鲁国更加衰弱,齐国权臣田常计划攻取鲁国。这个时候,孔子感到非常的担忧和惊慌,感觉自己的祖坟将会被挖掉,也感觉到在鲁国扎根的周礼也要灭亡,于是请子贡游说吴国和越国,并游说齐国的田常,让田常将攻鲁战略更换为以攻伐鲁国为手段,来消弱齐国国内的四大家族,从来达到田常在齐国专权的目的。

做为周王室重要成员的吴国,面对周礼(姬周文化的核心部分)将要灭亡,必然要一马当先,保卫周室文化。这个时候,公元前484年,是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围攻会稽(会稽在当时并不是越国的都城,越国的都城当时是在诸暨。越王勾践为奴三年回国之后,才迁都到会稽,以此向吴国表示臣服),挖出巨人骨头(巨人骨也非勾践祖父的骨头,夫差并没有刨开越王勾践的祖坟)的十年之后,国力和军力己经基本恢复,正在为吴国没有正当的爵位与名誉以及尊严而苦恼,义不容辞,要依照其父王阖闾那样,为保卫并获取周王室的王子朝带到楚国的整套周王室的典籍,为保卫姬周文化,而发起柏举之战那样,再将保卫姬周文化的保存地----鲁国。

于是,吴王夫差发起艾陵之战,在战争中,吴王夫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预备队,击败了齐国十万大军,从此齐国四大家族衰落下去,最后田常后裔终于取代姜太公后裔,成为齐国国君。而在艾陵之战中,吴国军力与国力也大受损失,而且并没有在战争之后获得充足的补充,虽然在外表上还看不出来,但是从艾陵之战两年后的黄池会盟之后,吴国无力对抗越国的进攻,可以见得,吴国己经很衰弱了。四年之后,正在努力恢复国力的吴王夫差,还没有喘过气来,又遇到大规模旱灾,吴国国内饥民遍野,这是越国再次攻吴,发起笠泽之战,占领大片吴国国土,吴王夫差只能据守国都姑苏周围的一块地方,三年之后,越国再次倾全国之力,发起对吴国的战争,将吴国国都包围起来,围困吴王夫差三年时间,以报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之仇,然后攻下姑苏,吴王夫差请降未成而自杀身亡。由于夫差攻越之时,并没有挖掘越国祖坟,所以勾践灭吴之后,也没有挖掘吴国祖坟。

吴国的吴王夫差,为保卫姬周王室文化的保存地---鲁国,而耗尽了自己的国力,最后被越国趁机而灭国,虽然代价巨大,但是让鲁国的国祚延长了235年,直到秦始皇灭亡国之前28年,鲁国才被楚国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7:40 , Processed in 0.1583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