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虞舜 德之尚 泰伯 德之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9 17:5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考证,中国的尚忠文化,开始于虞夏之际。忠的品质,主要是针对氏族部落领袖而言,要求部落首领忠于职守,以及部落首公设对于普通民众的道德义务,包括对各方长老的尊重,以利实行会盟公推而产生新首领的民主体制,到了后来,才成为对所有部落成员的道德规范。对于忠孝的崇尚,在从黄帝到尧帝的时期,还没有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直到虞舜时期,才做为主要的道德指标。
《礼记·表记》中说:“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
这种民本民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尚德之始。
之后,商朝末期,吴泰伯让王奔吴,来到了曾经发达的良渚文化的故地---太湖区域,使太湖地区再次兴盛,被后世的孔子赞为华夏至德第一人。至此,华夏民族始于虞舜的德文化,在吴泰伯这里,达到了一个高峰,从此,至德文化出现在中国,至今,以宣传至德文化为己任的吴氏文化,正在继承着至德精神,以德弘德,以至德弘扬至德,而非以缺德弘德。更非以缺德弘扬至德。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其影响曾达长江北岸的南通地区。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基本上是春秋时期吴泰伯后裔所在的吴国的疆域。
出现在古吴故地的良渚文化,其中期最为兴盛的,是以精美的玉器为代表,良渚文化存在时间约一千多年,到后期以陶器为主,最后突然消亡。泰伯奔吴到达太湖流域之时,良渚文化己消失了约一千年。
对于良渚文化为何消亡,有专家认为是水患,但是环太湖地区较大范围内的水患始发于良渚文化中期,此后良渚文化仍然存在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故水灾并不能也没有导致良渚文化的突然灭亡。还有专家认为,正是良渚的精美的玉器文化,导致了良渚的消亡,因为追求玉器的精美,从而形成追求奢侈的风气,浪费享乐之风四处弥漫,从而加大了对平民的压榨,而且非生产性的劳动支出如制玉成为社会向文明方向前行的障碍。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不团结,最后,代表中原流域文明的黄帝,打败了代表南方文明的蚩尤,很可能是蚩尤战败使良渚文化受到毁灭性打击,良渚人被迫分散迁徙。
这也就是说,良渚的统治者在尚德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限,奢靡之风侵害了民主民本的基础,上下无法获得真正的同心同德,导致在与外族的战争中败亡。那些雕刻精细、让人充满遐想的不可思议的良渚玉器,正是导致良渚文化消亡的致命因素。
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消失一千年后,做为黄帝后裔的至德第一人吴泰伯来到太湖流域,德行华夏东南,重振太湖文明,让太湖包孕吴越,形成灿烂的吴文化和吴越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7:54 , Processed in 0.2941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