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孙武 之 柏举之战 与 兵圣吴起 之 阴晋之战 相距117年
秦始皇时期的秦国国尉尉缭子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齐国孙武以《孙子兵法》与柏举之战而成为兵圣,《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历代将领所推崇,但是也有人认为《孙子兵法》虽然阐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的规律,但是对于军队的训练以及对于士气的激励没有加以阐述。
卫国吴起以《吴起兵法》以及在河西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以及在楚国期间“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黄河”的战功,而成为兵圣。
而且,史书还详细记载了吴起选拔精兵(也就是练兵的目标)与激励士气的情况。其中的体能要求是:半日内完成百里(约41公里)负重行军装备负重:穿戴三层铠甲,携带十二石弩及五十支箭矢武器操作:同时掌握长戟、佩剑等近战兵器。对于士气的激励办法是:免除全家徭役及田宅税赋,按军功分封土地与宅院,退役后保留免除赋税徭役及田宅租税的特殊优待。
公元前506年春,应蔡国之请,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18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谋伐楚。同年农历四月,晋国又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楚之附庸沈国。楚国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国的吴王阖闾,孙武子,伍子胥决定以救蔡为名,对楚国实施打击。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吴军与蔡军以及唐国军队汇合之后,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孙武决定舍舟登陆,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深入楚腹地,挺进到汉水东岸,楚昭王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倾全国兵力二十万人,在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楚国的左司马沈尹戌曾经是吴王阖闾的部下,他决定分兵切断吴军的后退道路。然而令尹子常率先进攻吴军,吴军佯败之后,退到有利地形的柏山举水之间,展开猛攻,大获全胜。沈尹戌不得不放弃原计划而回防,但被孙武率军击败,此后,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带领亲信逃走,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
柏举之战,三万吴军战胜了二十万楚军。而117年之后,阴晋之战,吴起指挥三万魏武卒战胜五十万秦军。
图片
吴起攻占有了西河之地(黄河以西的地区),担任西河郡守,在此期间,吴起训练魏武卒,他请国君魏武侯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此法施行了三年。秦军一进攻河西,魏军立即有数万士兵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
公元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吴起请魏武侯派他率领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士兵反击秦军。魏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人。作战前一日,吴起命令三军:“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翌日,秦魏两军于阴晋(西岳华山北麓的陕西华阴县东部)对峙,魏军士气高昂、将士用命。
虽然秦军人多势众,但在吴起率领的士气高昂并且装备精良的魏武卒面前,秦军被一举击溃,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在华山北麓发生的阴晋之战,爆发于句吴国被灭84年之后,此时,姜氏齐国已经被田氏夺权,吴起在阴晋之战的胜利,让诸侯各国再次回忆起吴国的传奇,也让吴国旧贵族后裔重新燃起复国的激情与信心。阴晋之战三年后,田氏齐国正式建立,再过八年,越国国君将越国国都从琅琊迁回苏州,之后,越国王室出现内乱,越王勾践开创的霸业走向衰落,有关吴国的故事又开始在吴越之地暗暗流传。
[color=rgba(0, 0, 0, 0.9)]相关链接 [color=var(--weui-LINK)]鄂尔多斯盆地的吴起 百万吨级油田 长庆油田 吴起作业区 延长油田 吴起采油厂[color=var(--weui-LINK)]庆忌 与 吴起[color=var(--weui-LINK)]吴起 吴广 吴汉 以及 张良 和 桐城吴越[color=var(--weui-LINK)]吴起家族的后裔 与 吴王夫差的太子后裔 徽州吴氏[color=var(--weui-LINK)]吴起家族的后裔 与 吴王夫差的太子后裔 徽州吴氏2[color=var(--weui-LINK)]吴起的伟大 超过商鞅 也超过孔子[color=var(--weui-LINK)]西河郡 吴起灭秦[color=var(--weui-LINK)]吴起的洞庭苍梧 与 吴芮的长沙王国[color=var(--weui-LINK)]吴楚柏举之战 技术迭代之功[color=var(--weui-LINK)]战胜七国联军的鸡父之战 攻灭强楚的柏举之战 以及镇江诈输岗[color=var(--weui-LINK)]吴越之间的七次大战 与 儒家的重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