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伯精神 与 上帝视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0:3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出生于春秋吴国的吴王诸樊在位时期,去世于春秋吴国的吴王夫差在位时期。具体的说,孔子是出生于吴王诸樊继位九年之后,去世于吴王夫差黄池会盟的三年之后。孔子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处于吴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的历史时期,孔子也看到了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之中取得优势的历史事件,孔子也看到了黄池会盟之时,越国攻陷了吴国的国都,吴王夫差在取得霸位之后急忙回国,并与越国讲和的历史事件。这时,孔子并没有看到吴国会灭亡的迹象,毕竟这时的吴国,在外交上刚刚取得霸王的称号。
孔子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吴国光鲜亮丽的时期,尤其是柏举之战,三万吴军五战入郢,震惊了当时的世人,也震惊了当时的孔子。此时的秦国,还远远没有到商鞅变法的时期,楚国、齐国、晋国等也是到了霸业江河日下的时期。孔子看到吴国如此兴盛,联想到吴国的开国国君吴泰伯与儒家学说完全相符的三让王位的光辉事迹,于是,孔子不由得赞叹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给予吴祖泰伯极高的评价。将吴泰伯列为与周朝的开创者周文王同样的高度。因为孔子也曾经赞叹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一生只给予吴泰伯与周文王这两人至德的殊荣。

吴泰伯三让王位,孔子称之为至德。有人认为这是谦让礼让,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规避危险。还有人认为古公亶父想要将王位传给周文王姬昌,是因为如同史料上记载的,姬昌是一位贤能之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季历有一个好的姻缘,季历的夫人是商朝的贵族,为了周族的发展,必须尽力与商朝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季历与姬昌成为周国的国君,是一个最佳选项。至于个人的能力,毕竟,季历、姬昌、伯邑考,这祖孙三代人,都在与商朝的交往中,惨遭不幸,季历与伯邑考(姬昌的长子)都被商朝杀害,而姬昌也被商朝囚禁七年。这毕竟不是能力极为高超的表现。

然而,泰伯三让王位,奔吴开拓,无论是谦虚仁孝,还是规避危险,都说明了泰伯面对问题,能够面面俱到,能够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仅仅只从自己的立场来看问题,来据理力争,得理不饶人。从而,泰伯对每一个人都能够加以理解与谅解,并以此为基础而采取决策与行动,做出推让王储之位的行动。这本身就是德,而且是道,孔子称之为至德,并非过度赞誉,而是恰如其分。

因为,泰伯的这种视角正是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并不是指某一种视角来看待世界,而是从世间万物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从世间的每一件事物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有了这种视角,就可以非常全面的看问题,从而看问题也非常的透彻,采取的选择、决策与行动,照顾到了大多数,也就非常正确与顺利。

言兼为谦,而视角兼顾各方,则是上帝视角。易经的六十四封,唯有谦卦六爻皆吉,而世间万物,万物之灵,也只有上帝是完全吉祥如意。

同样,所谓的孝,这种行为,也是从各个视角来看问题并采取选择与决策的结果。孝,就是起码从老人的角度,从子孙的角度,来看问题,做决策,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做决策。

有了这种上帝视频,这就是泰伯三让之前所采取的视角与思想方法,也就是泰伯精神,这就是德,这就是道。这就是德道合一,至德归道。这就是吴氏族人与天下人都需要秉持谦虚的精神加以深入学习与广泛弘扬,并长久传承的吴氏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02:56 , Processed in 0.2656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