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金名将之后 欢聚感恩之旅 千一郎兴甫公后裔祭祖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00:0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金名将之后 欢聚感恩之旅 千一郎兴甫公后裔圆满成功举行首届大型祭祖活动暨兴甫公文化和经贸交流会

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兄弟二人率吴家军抗击金国入侵,事迹辉煌。吴玠吴璘的吴家军在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重创金国名将金兀术(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威震八方,战功与声名在当时的抗金名将岳飞之上。公元1139年,吴玠去世,朝廷追赠吴玠为少师,谥号“武安”。37年后,公元1176年,吴玠又被朝廷追封为涪王,成为南宋的七个异姓王之一(南宋七王是: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
史书记载,吴玠,字晋卿,是宋朝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据吴氏族谱记载,吴玠的十一世孙是兴甫公。兴甫公后代:两子(胜旻、智和)八孙(友宗、友诚、荣茂、响兴、祖祯、祖瑄、祖瑛、祖璟),人丁兴旺,六百多年以来,兴甫公后裔已经繁衍至几十万人,人口主要分布在闽、浙、苏、川、湘、赣等地!
图片

2023年3月31日至4月2日,清明节前夕,兴甫公后裔的代表从湖南,江西,江苏等地不远千里,回到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兴甫公的祖墓所在地,隆重祭祀开基一世祖兴甫公。

3月31日,来自各地的兴甫公后裔汇聚大池新龙都饭店,举行盛大的接风宴。在宴会上,兴甫公理事会吴杰会长说:苍天大树有其根;环山之水有其源!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现在依然是一家人!我们同根同源,也同德同心!欢迎家人们回家祭祖!此次活动是一次感恩之旅,也是家人们欢聚的大好日子!

第二天上午,大家来到位于大池镇秀东村的兴甫公墓,拜祭先祖兴甫公,然后来到十几公里之外的上杭蓝田村,祭拜胜旻公及曾氏祖墓。下午祭拜赖氏七娘墓。

在祭祀活动结束之后,4月1日下午,参加祭祀活动的兴甫公后裔举行了隆重的吴氏兴甫公文化及经贸交流会。在吴同金宗长的主持下,会议中,龙岩兴甫八房理事会会长吴杰宗长,湖南“省吴会”荣誉会长、“省军区”大校吴湘波宗长,福建“市吴会”秘书长吴家亮宗长,湖南醴陵“吴氏兴胜宗祠”会长吴正生宗长及秘书长吴建龙宗长,江西“泰伯文化宫”会长吴同凤宗长,湖南至德湘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同久宗长等来自各地的兴甫公后裔,均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众人都沉浸在温馨、和睦、团结的大家庭氛围中,享受美好时光。

4月2日,宗亲们来到新罗区小池镇儒芦村,参观兴甫公祖屋-官宅坊,领略吴氏宗族文化的厚重与深远。

图片
此处的吴氏族谱记载  兴甫公是吴玠的十一世孙,是吴曦的九世孙。史书记载,吴曦的父亲是吴挺,吴挺的父亲是吴璘,吴璘是吴玠的弟弟,吴璘也是抗金名将,与吴玠同具威名。史书记载,吴璘之孙吴曦在四川称王失败之后,朝廷念其家族三代四人八十年守边卫国之功,除诛杀吴曦之外,手下留情,其它族人没有受到株连,吴玠吴璘后裔迁出四川,后世子孙得以保全。

从官宅坊的简介中可以看到,吴玠的六世孙念一公于公元1227年从河南迁至福建漳州华封,吴玠的七世孙与八世孙从漳州华封迁至龙岩小池移炉田心村,并在此修建开基祖屋。
元朝末期,吴玠的十一世孙兴甫公为大明朝取矿炼铁,制造兵器,为大明立功之后,封官不做,明朝初年,公元1375年,朝廷特赐匾吴氏开基祖屋为官宅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00:01:48 | 只看该作者
抗金名将吴玠后裔今何在 陕甘大地传家声

陕西宝鸡渭滨区政协委员、宝鸡“县志王”吴正茂向媒体公示了一套名为《水洛吴氏分籍虢县陈南族谱》的线装书,在书内谱系表中,记者发现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的名字赫然在列,位列吴氏谱系第四世。这套神秘的吴氏族谱面世,不仅为宝鸡吴姓人寻根溯祖提供了依据,还首次揭开了抗金名将吴玠后裔在宝鸡繁衍生息的情况,具有相当大的史料参考价值。

  那么,吴玠后裔今何在?在宝鸡乃至全国的分布情况怎样呢?吴玠谱系第 28世后裔吴正茂给记者详解了吴氏族谱背后的故事。

  吴曦叛宋,朝廷念吴玠功劳,豁免后代

  吴玠吴璘是南宋初年,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杰出抗金名将。吴玠在古陈仓和尚原、大散关等地一战成名,他的抗金事迹许多宝鸡人提起来都啧啧乐道。他的官职据族谱上记,官至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节制陕西阶成等州、少师。可惜他四十多岁就因病去世了!死后被追封涪王,谥武安,又谥忠烈。他的夫人张氏,生三男四女,长子叫吴拱,次子叫吴扶,老三叫吴撝。从名字看,都带个“提手旁”,寓拱卫保护国家之意,吴玠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吴玠去世后,他的弟弟吴璘接了兄长的班,多次打败金兵,也立下了大功,官至检校少师,太傅,封新安郡王,领川陕宣抚使,这在谱系上都有详细记载。据说,宋高宗曾解下随身佩剑赐给吴璘。吴璘活到67岁,临终前遗书道:“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可见,身处抗金前线、与金人对峙多年的吴璘很清楚宋金双方实力的对比,也很明白守住四川对南宋战略格局的重要性,但他万万没想到,他死后若干年,南宋恰恰是四川出了问题,出问题的人恰恰是吴璘的孙子。

  吴璘儿子较多,有12子,名字也都带“提手旁”。吴氏兄弟子侄屏卫川陕近80年,为南宋立下中兴辅佐之功,但后来发生吴璘的嫡孙吴曦叛宋投金,僭称蜀王,被其手下大将所杀的事件,让吴氏一门名节染墨,甚是可惜!

  吴正茂通过多年的研究,这样评价吴曦叛宋事件。他说,吴曦叛宋有两个背景不得不考虑:一是吴氏在川陕长年抗金,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在四川声望、影响都很大,南宋皇帝不放心,派来行政长官,名为协助,实为监军,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吴曦不能忍受;二是金人的挑拨离间计,对吴曦许以割地称王的诺言,而吴曦错误判断了形势,一失足成千古恨,终于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吴曦事件也印证了吴璘当年的判断:宋金多年相峙,实力相差不大,没有谁能一口就吃掉对方。

  但是吴氏一家三代抗金卫宋的事迹,没有因吴曦叛宋而受到影响。宋宁宗念吴玠吴璘大功,除诛杀吴曦外,手下留情,吴玠的儿子没有受到株连,这样后世子孙得以保全。

  水洛吴氏根在甘肃庄浪,在宝鸡广有分布

  吴正茂介绍道,他们吴氏的家谱现存有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庚子谱一套,分仁、义、礼、智、信 5册共60卷。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洛吴氏分籍虢县陈南族谱》,系他和吴氏长辈吴永周在该谱基础上延修的。

  记者看到,该族谱为线装、手写繁体,一套四本,封面有“水洛吴氏分籍陈仓虢县宗族管理委员会”印章,族谱详细记载了吴氏子孙发展变迁史。其中含有配偶生育、分籍住地、先祖生卒和世系脉络图表等珍贵内容。

  “水洛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城,庄浪这个地方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马谡失街亭的那个街亭,就在庄浪,吴玠兄弟就是庄浪人。不过现在那里已经没有吴氏直系后裔了。”吴正茂指着族谱封面上的标题说。

  族谱显示,吴玠的子孙起初依附先王,居住在兴州(今略阳)、利州(今广元市)一带,因吴曦叛宋的问题,第七世孙、湖州路儒学教授、吴扶的孙子吴伋自利州迁至秦凤路凤翔府虢县古虢阙弯居住,这个迁居之地,即今陈仓区虢镇光芒村。至十一世分三支,一支守阙弯先人庐墓,一支迁入原宝鸡县众安里第二营(今陈仓区周原镇第二村),一支分籍入八鱼里淡村堡(今渭滨区八鱼镇淡家村)。分籍在今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陈仓区周原镇以及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麟游县酒房镇吴家大庄的吴氏后裔,为涪王吴玠次子吴扶的后裔;而今凤翔县南指挥镇上郭店村、彪角镇冯家村的吴姓人,则为吴玠三子吴撝的后裔。

  记者注意到,在吴氏的发展繁衍史上,第 15、 16、17代人丁最为繁盛。尤其 16世为吴氏发展史上的繁盛期,此时吴氏宗族将16世按长幼世次析为东、西、南、北、大、二、三、四、五、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四维、礼义、友敬等共21房派。其中,流传至今的有西、东、大、二、三、四、五、老大、老四、四维、友敬等 11房,其余绝嗣和外迁。

  吴正茂是渭滨区八鱼镇淡家村人,据他了解,目前在八鱼镇和周原镇的吴氏后裔共5700余人,唯西、四、老四房人丁最旺,人丁达3500人左右。陈仓区周原镇第二村约 2200人,分 12房;最早迁入地虢镇光芒村有大约200人。

  另外,吴氏后裔因作宦、营商、灾荒等原因,历代都有迁移。今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麟游县酒房镇吴家大庄、四川兴文县九丝城镇、凤县平木镇吴家庄以及陇县苏家原的吴氏后裔,为吴氏在外较早和较大的分支。“现在宝鸡已传至34代,辈分最高的是第 25代一名77岁的老人,我叫他‘爸爷’。总体来说,我们吴家的人丁还是很兴旺的!我父亲说他小时候,曾见过家里有一块同治六年的‘水洛家声’匾额,可惜没有保存下来。”吴正茂遗憾地说。

  不进朝堂,就进书堂,名将后裔出人才796人

  前面提到,吴氏现存的最早家谱是清末庚子谱,这个谱的保存情况记者也很关心。

  吴正茂介绍说,庚子谱他们吴氏叫《世家谱》,该谱仁册分为谱序、世系脉络图总图、世系考证、附录、后序等共 10卷;义册 12卷、礼册6卷;智册收录碑铭表记、先祖事赞、传略三部分共19卷;信册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艺文录、封赏与恩荣录、科第录、家训家规、修谱始末、跋等共计 24卷。其中,信册(下)损坏残缺。自1998年起至今,他一直躬耕谱牒领域,努力完善信册。《世家谱》有28篇谱序及谱赞、小引,乃历代修谱者与吴氏先祖的好友、亲眷、著名学者、县令等所撰,例如,媒体曾经报道过的明代进士、宝鸡人林恭,清康熙宝鸡知县何锡爵,清岁贡、孔子后裔孔传忠,清户科都给事中李芳华,清光绪进士镇安知府徐冲霄等等,都为吴氏谱作序。这足以说明,吴氏在凤翔府八州县千年望族的地位与影响。

  有句老话叫不进朝堂,就进书堂,翻阅厚厚四大册水洛吴氏族谱,记者发现,名将后代,可谓人才辈出。

  吴正茂不愧是搞县志的,擅长数据的归纳、统计。他说,吴玠的次子、第五世祖吴扶就以文采名。吴氏后裔鉴于吴曦事件,不复知兵,而以文史传家。故后世宝鸡、凤翔县两地吴氏后裔,在宋、元、明、清四朝,勤于科举,出了不少文人,成为西秦望族。其中,取得各类官职的有400人,取得学位的有 396人。

  例如,经他统计,宝鸡吴氏后裔历朝历代取得功名者达 796人,有进士 10人,举人 23人,贡生 51人,秀才174人……七品职衔与捐官 61人,刺史、知州10人,知府 8人,知县、府尹 23人,主簿 21人……

  “水洛分籍宝鸡吴氏发展到现代,依然出了不少名人,在宝鸡,有负责地方税务工作的,有知名作家和市政协委员;在四川,有搞宏观政策研究的专家;另外,国画大师吴昌硕是不是水洛吴氏一支?目前我正在研究……”吴正茂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00:02:43 | 只看该作者
南宋抗金名将吴璘之裔 吴曦后人:江苏镇江 诈输岗吴氏

诈输岗村位于江苏镇江的润州区与丹徒区的交界处,在丹徒白龙山公园以南约两里处,镇江南站附近,也在镇江南徐汽车站附近。相传古代两军争雄,对峙在村旁山岗,一方军队行兵不厌诈之举,佯败南撒,后回兵取胜,对峙山岗被称为诈输岗。

在镇江南徐汽车站以西一百多米处,是诈输岗的解巷,此处是吴氏族人聚居之处,古称润南诈输岗吴氏。此处吴氏以吴璘为祖。吴璘生子吴挺,吴挺生子吴曦。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在抵抗外族入侵过程中,屡建功勋。后人评价:抗金初期战功和声威尚在岳飞之上。三代四人80年守边保国。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因文臣乱言皇帝猜忌,加上金章宗离间,吴璘之孙吴曦在四川称蜀王。吴曦称王41天后被杀害,吴璘子孙被迁出四川。吴璘吴挺吴曦一支迁徙到镇江,隐居润南诈输岗解巷。


  润南诈输岗吴氏重修族谱序

  夫人生天地之中,论先天则同一太极同一性命,原无分别。论后天则各父其父,各祖其祖。岂可混而不辩哉。古者因生赐姓,胙土命氏示人,世守勿失,以明宗系之不紊,此谱所由昉也。始自高祖延及五服,渐至百千万世而无算者,一本而万殊也。世系绵远,族属繁植,迨自各寻其祖而无一人不尊,且亲之者万殊而一本也。润南吴氏者,乃季札公后裔至伯善公登建隆进士第秩武德大夫,雍熙乞骸致仕,寄迹润城及君之生也。为璘公令上都督将军,护驾中兴之功不亚于张韩刘岳诸将。诚可光青史而耀后昆矣。又慨水源木本之义,未克以承先待后而昭亲亲之道于悠久也,由是延名士创为家谱,即以伯祥公发迹河南太守传至于今者一一备载,纂辑以成书,俾后世子孙一展卷间知百世为一人,知千载为一日。长幼之别,井然有理,昭穆之序,灿然不淆。上之祀祖礼宗而报本之道,以尽下之分支别派而睦族之义以明夫以君之戮力王朝,置身霄汉。若彼其光前者而又谱及子孙,令遗泽永流而不替于人伦之道,不亦深哉。且君之为人居朝宁则大励廉节,处乡党则咸服。公平深仁厚泽,燕翼贻谋。吾愿为君之子若孙者尚当继志述事,益广先业于无穷焉,于是乎序。

  宋绍兴 年秋月

  赐进士第除翰林院经延学士承旨敷政曾布 拜撰



  序里明确指出是吴璘“延名士创为家谱”,这与《宋史》里说其出身“良家子”是吻合的,那时普通老百姓一般没有家谱的。以前家谱一般是官修,私修家谱从欧阳修、苏洵名人开始盛行。序里的曾布拜撰有点问题,曾布是北宋宰相(1035年—1107年),大观元年卒於润州。其后人一直居住在润州,序可能是其后人所撰,在重修谱录入时笔误。“万历润南诈输岗吴氏重修族谱序”中说:“因秦桧奸相弄权,致仕隐居诈输岗侧,厥后钟林毓秀,绵绵瓜瓞至为延长。”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对武将掌兵权一直有所忌讳,常常‘以文抑武’。一个武将在承平时最好的明哲保身的方式就是离自己军队远点。绍兴罢兵即秦桧弄权时,岳飞、张俊、韩世忠被安置闲职,以至于岳飞请假回江州私邸休息,韩世忠骑着毛驴在西湖喝酒,不敢与部将往来。吴璘当也会如此。

  吴璘吴挺吴曦与镇江

  南宋《嘉定镇江志》记载:“京口江山素号奇伟,故承平时士大夫有:‘生居洛阳,死葬朱方’之语”。在当时死葬朱方是一种比较潮流的选择,朱方镇江古称。“绍兴罢兵,屯大军于江上。向时公卿甲第与夫名胜之迹率为营砦所占,穿凿殆遍。近岁,江上诸帅多生于此,亦江山之秀不在此而在彼也。守臣宝学刘子羽尝曰:予若早来,则当置诸寨于新丰。盖新丰地平如掌,庶不至坏山川之形势云。”长期征战在川陕的吴璘,曾二次去杭州觐见皇帝,在他第一次进京时确实路过镇江,途经镇江,吴璘想必会拜见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的老友刘子羽。刘子羽对吴玠吴璘兄弟有知遇之恩。富平兵败,刘子羽与张浚俱罢。“吴玠上疏论子羽之功,请纳节赎其罪,诏听子羽自便,刘子羽复原官”。也就是吴玠要高宗将自己节度使的官职免了给刘子羽顶罪。由此可见交谊深厚。在镇江逗留时,他拜祭了南宋抗金名将与夫人陈氏合葬镇江京岘山的宗泽。在《光绪丹徒志》中有吴璘和胡世将在宗泽纪念馆写碑文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民国之前吴璘在镇江还留有手迹。途经镇江并喜欢上这片土地。作为吴璘来说途经镇江在镇江买田置地也属正常,以前打胜仗皇帝都会赏赐一些田亩,只是川陕的土地比不得江南。苏轼就曾经在宜兴买地,高宗也赏赐过李显忠镇江土地50顷。

  在家谱中记载:吴璘与夫人张氏葬白龙山枝。根据成县吴挺碑记载:“公,信武顺王第五子,庆国夫人所生也。”然而王智勇著的《南宋吴氏家族的兴亡——宋代武将家族个案研究》中说是张夫人所生,讲得也较吴挺碑详细,这点与家谱是吻合的。兹录于后:“吴璘是一位多子女的将军。其妻为王氏,绍兴三十二年(1162)已去世。其妾为张氏,被封为淑人,似乎较得吴璘宠爱。吴璘与王氏、张氏共养育了十二个儿子:吴援、吴掖、吴扩、吴揔、吴挺、吴拭、吴拯、吴掞、吴抦、吴扬、吴揆、吴撙。其中,吴援、吴扩、吴揔、吴拭、吴拯皆为王氏所生,其余诸子则为张氏所生。”同父异母兄弟这点也在吴曦称王时及之前各房的反应可以看出。吴揔曾在孝宗皇帝面前说吴挺坏话:“挺之权太重,异时有变,臣乞不坐”;‘吴扩之妻赵氏却痛骂吴曦’;吴挺异母弟吴拭 “妇刘氏日夜哭闹,一连三天,痛骂吴曦不止”。


  白龙山,镇江西南南山里一个东西走向的小山,属宁镇山脉。现已被万科蓝山移山建房了。山阴被称为朱家山,山阳称白龙山。这个白龙山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纪念吴璘。有记载说吴璘当初在甘肃天水白龙山建十二连城(也称地网)御敌。“在南宋绍兴11年宣抚司吴璘收复秦州后,为确保西和州,抵御金兵南下侵蜀,依白龙山地形筑起十二连环城堡。自白关堡山脚起至礼县宽川乡廖家寨村,城堡沿山面建,各城间有一定距离,长30余华里。现存遗址三、四城属秦州区,二城属礼县界,城垣高1~3米。”《李并成: 甘肃境内遗存的古城址》。

  吴曦被杀,后裔选择镇江西南诈输岗解巷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吴曦与郭倪还是郭僎是儿女亲家。史书有“又劾曦外姻郭倪、郭僎,窜岭表,天下快之”。郭倬是与吴璘同时代郭浩的孙子,是南宋与吴家相似的又一个军事集团。自“淳熙二年,郭棣任镇江都统” “淳熙四年,郭棣弟郭杲接任镇江武锋军都统,兼知扬州”,“庆元三年,郭杲出任镇江都统。” 郭倪开禧元年八月,“自殿前副都指挥使为镇江都统,兼知扬州。”其弟郭僎,在开禧北伐时任镇江前军同统制。,郭家任镇江都统者4人次,时间累计约十馀年。开禧北伐失败后,郭家有的被杀,有的丢官,但没有抄家,对于走投无路的吴曦后人,这里或许是唯一的避风港湾。

  书上说吴曦是弄财好手,吴家靠皇帝赐田、自己买田手里掌握着不少土地。镇江不光吴璘来过,吴挺也曾经“在绍兴二十六年任职两浙西路兵马都监”。在南宋,两浙西路包括润州。吴曦曾任健康都统。因此,吴氏在镇江(润州)买地也属正常。

  对于解巷这个地名,我曾经疑惑过。这里没有姓解的,为什么会叫解巷。镇江东边葛村有解氏宗祠,解氏族居于此。而我们解巷这解不读姓氏的“解xie” ,也不读“解放”的“解jie”,而是读作“解hai(害)巷”。今天才知道这大概是一个无法叙说的隐喻。这解巷与山西解州的解是一个读音hai(害)。山西解州出过名人武圣关羽,关羽被害,首级被献给曹操。吴曦被害,“函曦首献于朝”。解巷当是吴曦后裔隐姓埋名对家族隐晦的记忆。巷一般在江南是叫弄堂,叫巷也是有别于江南称呼。与解巷同属于诈输岗的徐巷,在元《至顺镇江志》中有记载:在“塘”栏下有“三角塘、破塘、辛塘、枝塘、塾塘、徐巷新塘。。。”在“三都”。而“三角塘、破塘、辛塘、枝塘、塾塘”现在属于诈输岗、解巷范围。而当地说法先有解巷后有徐巷。由此也可以看出解巷至少元至顺时代就有了。元朝农村的行政划分是乡、都制,都是应当比里大的村落(百家为一里。《管子·度地》)。

  至于陈庆年考证诈输岗来自遮水岗的改称,这点我不赞同。诈输岗用吴语系(陈庆年丹徒西石城人)可能读音与遮水岗差不多,但本地并非是吴语系,而是口音近似北方语系。‘诈输’不管是纪念在附近生活过的南朝檀道济还是吴曦,这个地名与邻近大敌巷、画字桥总是与纪念古代战争有关。

  如今,史学界对南宋吴氏的研究在还吴璘家族一个公正的历史地位,现今的吴曦后裔也不必为背负祖先过往而隐藏。兹写此文,也算是将不知所踪的吴璘吴挺吴曦后人作一次曝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15:26 , Processed in 0.1596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