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清帝国与北洋政府的民主选举 以及列宁主张的民主选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2 15:5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22-11-23 12:07 编辑

1909年的大清帝国的民主选举 与 1912年北洋政府的民主选举 以及列宁主张的民主选举

1909年的大清帝国的民主选举 把工农排除在选举与被选举之外。

1912年北洋政府的民主选举,同样是把工农排除在选举与被选举之外。

列宁主张的民主选举,投票者只包含工农与士兵,暂时不包含剥削阶级(也就是有钱人),但似乎没有具体详细地谈及候选人提名制度,更没提到计票制度。
清末的民主选举

1909年,在大清帝国,除新疆外,全国二十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均成立了咨议局,并选举正式议员1453人。
咨议局的主要职责是:议决本省应兴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选举资政院议员,收受本省自治会或人民陈请建议。咨议局的成立,限制了地方长官的专制权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910年,各地咨议局先后组织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敦促清廷速开国会、速组责任内阁、迅速颁布宪法的请愿活动,并通过了一些有关立法、财政、主权等方面的议案。谘议局对应的是省议会,而资政院对应的国会,有点类似于现今的省人大和全国人大。
清末的咨议院与资政院的议员,相当于“独立候选人”,清廷于1909年举行谘议局选举。各省谘议局设议长一名,副议长两名,各省议员定额按“各省学额总数的百分之五为准”,均选举产生。选民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具有中国或外国中学堂以上学历;
二、有举人贡生功名者;
三、曾任实缺文七品或武五品官且未参革者;
四、曾在本省办理学务或公益事务满3年者;
五、在本省有5000元的营业资本或不动产者。
而且是25岁以上的本省男子;如果不是本省人士,参加本省选举的话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在本省居住10年以上并年满25岁,二是寄居地有1万元以上的营业资本和不动产。
对于候选人,则必须具备以上条件之一,并且为30岁以上男子。
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复合选举制,譬如陕西谘议局按学额规定为66人,初省选出十倍名额也就是660名候选人,然后在这660人中互选66人组成谘议局。也就是说,议员的候选人是由官方确定的,然后候选人之间互选而产生议员。参加投票的,有投票权的,只是议员的候选人。
由于选民资格的限制,完全所底层群众排除在处,工农都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所以,当时各省公布具有选举权的人数非常少,多的如直隶(河北)16万人,少的如黑龙江4千人。即使是江苏这种文化发达的省份,其选民所占人数的比例大概是千分之四,也就是说,一千个人里面只有4个人是合格的选民。而当时江苏当时3200万人口,省谘议局名额为121人,仅次于直隶(140人)。
可见,当时的谘议局选举是按照教育程度、财产等来划线,穷人与女子没有选举权。仅仅是地方士绅的政治游戏。但是,毕竟五千年来的中国大地,第一次出现了投票点,第一次出现了选票,还出现了拉票现象,甚至出现了为拉票而械斗的事件。
中华民国初年 北洋政府的民主选举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12 年5月7日,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国会采用两院制。1912年8月10日,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筹备国会事务局官制》公布。按法定名额,全国参、众两院合计共有议员841人。其中,参议员274人,众议员596人。
国会议员的条件是:一、男子;二、年满21岁;三、在选举区内住满2年以上。此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年纳直接税2元以上;二、有值500元以上之不动产者;三、有小学以上毕业或相当之资格者。
这个议员条件也将工农排除到选举与被选举之外。
有资格参加国会两院议员选举的选举人极少。1912年12月众议员选举举行时,中国全国人口估计有4亿人,但参加投票的选民只有四千二百多万人。
由于当时政客跨党是普遍现象,故各政党在议会中的具体人数难以确切计算。国民党称获得众议员三百六七十人,共和党号称二百五十余人,统一党说得到一百几十席,民主党亦称获一百余席,以上合计八百余席,总数大大超过众议员共596席的总数。也就是说,议员的候选人的提名是由各党派内部推举的。
根据研究:在众议员总数596中,国民党占45.1%;共和党占20.1%;统一党占3%;民主党占2.6%;跨党者占24.7%;无党派占4.3%
列宁主张的民主选举

列宁在他的著作中,肯定资产阶级选举制的历史进步性,强调苏维埃需要选举制,劳动群众能普遍地行使选举权,暂时剥夺剥削者的选举权,以及,劳动群众还能实行罢免权。
因为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选举是由金钱决定的,只要财产还在资本家手里,任何民主都不过是披着美丽外衣的资产阶级专政。所以暂时剥夺剥削阶级(有钱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而且,列宁主张所有的公职人员(也就是官员)都由选举产生,并且按照大多数选民的要求,可以随时撤换罢免这些选举而推上官位的官员。
列宁主张,凡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都有普遍、平等和直接的选举权;选举时采取无记名投票;每个选民都有权被选入各级代表机构。也就是说,任何工农都可以成为候选人。
列宁认为,由各党派自己提名的候选人,并不是好办法,因为党会发生分裂,比如,十月革命期间,俄国最大的党--社会革命党,发生了分裂,分为左派与右派,这样,工人、士兵,尤其是农民,只能按照党派提名的候选人来投票,没有其他的名单,也不可能拟出其他名单。从而,人民无法选出自己的代表。
但是,列宁似乎没有明确、具体、详细地讨论议员的候选人的产生办法(列宁没有具体详细地谈及候选人提名制度)。列宁在苏联成立不到十三个月之后就去世了(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4年元月,列宁去世)。这导致了之后苏联在选举人民代表时,候选人只是官方指定的人,苏联人民虽然手中有选票,虽然苏联有投票点,有票箱,但是,选举已经毫无意义了,所以苏联公民的投票意愿也完全消失。以致于到了1989年5月25日,苏联才第一次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到1991年9月2,召开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最后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之后苏联解体。
虽然苏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89年才召开,但是,苏共在1934年1月就召开了十七大(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这次会议在历史上被称为苏共第 一次代表大会,即苏共一大。苏联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是1922年12月30日召开,大会的主要成就是建立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苏维埃是议行合一的政体,成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1934年,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苏联中央委员会等额选举中得票最多,只缺少3票,而斯大林得票最少,缺了270票。据说,斯大林得知后,立即干涉计票工作,命令将反对他的选票销毁,最后,大会宣布,未投斯大林的有3票,未投基洛夫的有4票。斯大林得以继任总书记。1934年底,基洛夫被刺杀身亡,斯大林以此由,开始了大清洗,大批苏联的官员,军官,专家学者遭到迫害。

由此可见,当年李大钊看到列宁表示工农有选举权,工农可以参加选举与被选举的时候,再对照大清末年与北洋政府的选举条例中,以财产与教育水平为限制,将工农排除在外,李大钊就热情高呼这是《庶民的胜利》,李大钊却没有考虑到民主选举中的候选人提名制度与计票制度是更加关键的问题,这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没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解决,那么民众有权选举与被选举,就不是庶民的胜利,仍然是官僚的胜利,而且是热衷于玩阴谋手段的官僚的胜利。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大家可能看到过那张著名的照片,李大钊在上绞刑架前拍摄的照片,李大钊显得非常沉着镇静。但是李大钊在写《庶民的胜利》一文的时候,显然忽略了上述的这个重要问题,导致他的理想没有实现。



图片
湖北谘议局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 首义广场北边
武昌起义后 成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4:26 , Processed in 0.2082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