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十五年前仍然人气旺盛的西周吴国古城 --- 镇江丹阳珥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3: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十五年前仍然人气旺盛的西周吴国古城 --- 镇江丹阳珥陵葛城

镇江以南35公里处是丹阳延陵(原来的行宫镇)九里村季子庙,季子庙以东偏南约18公里处,是葛城遗址、珥城遗址、神河头遗址,三处遗址仅相距千米,均有约三千年的历史,这就是丹阳吴国城址。

2007年夏天,葛城遗址被发现,遗址占地面积86亩,遗址核心面积64亩,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20米,遗址高出地面约3米,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5月,初步出土了石器、青铜器、工具、原始瓷豆、碗等文物。10月12日,丹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通过江苏省文物专家和国家高层专家两次论证,一致认为:葛城、珥城遗址为极为重要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国城址,其面积、规格远远大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遗址。

镇江境内先后发现的3000多处吴国土墩墓和200多处吴国村落遗址。在镇江大港镇沿江丘陵的山顶上,并沿山顶成一线,有西周、春秋时期吴侯土墩古墓群。吴勾山山脉东端的烟墩山有四座吴侯大墓,出土了“宜侯夨簋”。有吴国国君熊遂的墓(大港母子墩墓,出土“伯簋”,“附耳簋”、“附耳圈足盘”等,“雷纹鬲曾耳簋”、“勾连纹三段式尊”、“鸟盖壶”等)。吴王寿梦墓是“青龙山”山顶的大土墩墓为寿梦王之墓。吴王余昧墓(北山顶的土墩墓,出土的“暗花青铜矛”),余昧墓的东边是周章墓。周天子、吴侯均把“后稷”作为共同祖先。吴侯将祭祀当作头等大事,以表吴人忠孝之心。镇江的“圌山”与“大港”是吴国祭祀区。

丹阳吴国城址的发现,填补了以往镇江有吴王墓没有吴国城的空白,证明了吴国版图和势力由宁镇地区向太湖流域开拓发展。


目前发现的建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城址有:安徽的南陵牯牛岭城、芜湖鸠兹城以及江苏的高淳固城、溧阳平陵城、武进淹城、无锡阖闾城、苏州吴大城。葛城遗址是西周时期的,可称作 “吴国第一城”。

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2007年被核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居民回忆,葛城遗址在在1976年之前,葛城村保存比较完好,四周护城河和城墙都在,城内树木参天、灌木丛生,村民就居于其中。护城河窄处13至15米,宽处20至30米。东南角的护城河可达大运河,是人们外出的主要水道。城墙高达10米以上,北门和南门二个出口,城门宽3米左右,在城东丁义河边有一条青龙岗。城东北和西南部原有二座土墩,一叫太师椅、一叫茅虎墩,底经约80米、高30米,“农业学大寨”中被平掉,出土一些古陶器。1976年开河搬村之后,开始土地承包,葛城遭到破坏。护城河多被填塞或开扩为鱼塘,城墙全部被推土机推平。现唯一残存西边一小段城墙,长约36米、宽24米、高5米左右。以城墙来看,这里只是内城,西周时这么大的内城规格已经很高了。和现代城市不同,古代的城有城有廓,即内城和外城,“筑城以守君,造廓以卫民”,普通人不可能住在内城里。

1976年,政府开挖新的鹤溪河,葛城村的村民开始搬迁,分为南葛城、北葛城和小葛城三个自然村。

珥城遗址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大型台形聚落遗址,珥城环壕聚落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镇珥东行政村小祥里自然村东面,形状近方形,遗址占地约40亩(26000余)平方米。遗址的南面和西面有环壕河沟环绕,沟宽15—30米不等,东边有小河,北边有现代开挖的小渠。

神河头遗址是一处方形大土台,是与葛城城址在长时间内有关联的祭祀神台,神墩的中心有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大祭祀坑,深达3米,围绕着它还有数十个小祭祀坑。神墩是罕见的一大发现,不仅对吴国礼制的研究是考古学上的第一次发现,而且在中国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方面也是极为少见的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6:29 , Processed in 0.1621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