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子 孔子 季子 三大圣人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握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5:4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 孔子 季子 三大圣人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握手!


“返国空余挂墓剑”这个题目出自一位名人,算是悼念另一位名人的挽联吧。谁和谁呢?就是郭沫若和鲁迅。众所周知,鲁郭二人一生从未谋面,但舌剑唇枪的交锋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到鲁迅死了。



后来,郭沫若写过一副对联:“返国空余挂墓剑,斫泥难觅运风斤”。下联出自《庄子》的《徐无鬼》。而上联则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故事中的主人公呢,就是吴太伯的后人---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季札的出生年月,这个非常重要。他是出生在公元前576年,死于公元前484年。为什么要着重介绍季札的生辰呢?因为,跟他同时代,还有这么几个重要大人物。



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比季札小5岁。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比季札小25岁。

晏婴,出生于公元前578年,比季札大2岁。



这几个人,算是当时春秋晚期的几个重要历史人物。他们跟季札都是同时代的人。



对于季札,太史公对他有一个典型的评价是“见微而知清浊”。也有人说季札是孔子的老师,当时春秋时期二人并称为“南季北孔”,季札被称为“南圣”。



那么,历史上的季札到底都有哪些成就呢。他和孔子到底有没有见过面。他是孔子老师一说又是否空穴来风呢?还有,我们开头郭老这幅对联到底蕴藏着什么含义?是对鲁迅的敬仰褒赞,还是……



好吧,要解释一系列问题,要正确认识季札,其实只需要抓住一个时间点。这个点就是,公元前544年。



徐国,季札“顺访”春秋各国的第一站



虽然我们知道季札有“三让其国”的故事,但真正精彩的故事就在于公元前544年的这一次外交。



那时候的齐国,刚刚跟晋国搭上线,这也是为了摆脱楚国控制的必须战略。为了巩固吴晋友谊,就在这一年,季札代表吴国出访晋国。当然,出访一次要充分利用机会,还要对许多国家进行顺访。这些国家包括:徐国、齐国、郑国、鲁国、卫国等等。当然,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国家,就是大周朝。其他国家都是诸侯国,这周朝可是真真正正的天子国呢。可惜的是,当时是主弱臣强,也没几个人拿着周天子当回事了。但是,这次季札的造访可是造就了一个大会晤啊。这个回头我们再说。



先说季札出访第一站——徐国。徐国君本来跟季札就很熟悉,二人也是朋友。因此见面徐君热情款待,把酒言欢。酒席宴上,季札解下腰中佩剑为徐君献舞。徐君非常高兴,让侍从记下来,某年某月,吴国季札为徐君舞剑。为什么要记下来呢?这一是为了记载两国友谊,二来也是自己国家的面子。你看,堂堂吴国使者为我国君舞剑助兴,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同时也是地位的象征。就像后来发生秦王要赵王鼓瑟,而蔺相如立刻就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一样,涉及国体国格了,一定要争回来。



当然,徐君与季札之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友谊。而就在季札舞剑正酣的时候,徐君被季札的这口宝剑给吸引住了。大家知道,吴国这地方铸剑业相当发达,而季札出访佩戴的这把宝剑,虽然没有名称,但相比也不次于湛泸承影。



徐君一边看,一边琢磨着,怎么跟季札张嘴要这口宝剑呢?



季札舞完剑,大家继续吃饭。说着说着,徐君就用眼睛瞄季札这口宝剑。季札也看出了徐君的心思。不过他心里清楚,这口宝剑是出使晋国的一个信物,暂时是不能送人的。可是徐君也没有张嘴说要,季札也不好意思点破。不过他心里已经琢磨了,等出访回来,就把这口宝剑送给徐君。



子产,季札与郑国这位“大咖”一见如故



貌似子产的名气没有老子、孔子那么大。不过,这位可也是当时春秋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咖”。《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这里第一个说的就是子产,能在《史记》中占上一个位置,这绝不是一般人。可是,为什么司马迁把子产列入《滑稽列传》中?中国史上第一个颁布刑法(铸刑书)的人怎么会滑稽呢?



再扯就有点扯远了。还回来说季札。



公元前544年,季札访问郑国的时候,子产还没有成为相国。当时的执政人物是子国(子产的父亲)。季札到了郑国之后,他与子产是一见如故。经过对郑国一番简单观察,季札就告诉子产,这个国家的实权马上就落到你手里了。不过,族大宠多,你好好治理吧。族大宠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利益集团是在太多了,而郑国周围又都是大国列强,一堆利益集团争相卖国求生,这个国家可不容易治理。



季札一语中的,后来子产果然成为郑国的下一任执政。而铸刑书就是为了对付郑国的那些“宠”们的,不是利益集团吗?不是特权阶级吗?那,咱们就依法治国吧。



晏子,季札一句话救了这位齐国国相



晏婴的名气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可能比季札大的多。因为我们中学课本里有《晏子使楚》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晏婴的智慧。其实,晏婴还有另一个故事,可就不那么磊落了。这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这事,就发生在季札来访之前的三四年时间。那时候,齐国有三个大将,公孙阶、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因为功高震主加上不低调不严谨,齐王就想宰了他们仨。于是,晏婴就导演了一个著名的“三武将表功争二桃,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要说起来,晏子这事办的太损了,损了德行,也得罪了人。于是,季札来救他了。



季札就跟晏婴说,齐国的内乱差不多要来了。我劝你,辞官吧,放弃所有的权利和利益,到时候能救你一命。等季札走后,晏婴还真听从了他的劝告。果然,后来齐国就发生了栾氏与高氏的内乱。由于晏婴抽身退步早,结果成功避祸。



我们看,以上的小故事都是印证了司马迁评价季札的那句话:见微而知清浊。而后面,我们就准备安排一次直接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圣人”的会面了。你会惊得目瞪口呆。



老子,孔子,季子,三大圣人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握手



为什么一开始我要介绍三人的出生年月呢?现在,这里就有用了。



公元前544年,季札32岁,老子27岁,孔子呢,7岁。这三人居然能同时见面?在哪里啊?见面聊什么呢?往下看。



当然是在周朝的国都啊。因为,当时老子是周朝的一个礼官。而孔子呢?传说他曾经多次向老子请教。那么,事情就这么巧了,季札访问列国,不可能不到周天子处请安啊。既然来了,那必须要拜访一下大名鼎鼎的老子李聃啊。巧就巧在,正好孔丘来在这里。



于是,三个伟大的人物就这么见面了。



讲礼,是老子的强项。

讲乐,是季子的强项。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礼崩乐坏。



孔子来到这个世上的大任就是,恢复礼乐。



于是,就在周朝的都城,老子传授孔子“礼”,季子传授孔子“乐”。



所以,我们后来经常听说,老子、季札都是孔子的老师,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或许,还有人会说,当时的孔子才7岁呀!怎么可能……



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孔子还有一个老师名叫项橐的,当时成为孔子老师的时候,也恰好7岁。



终于到了该说“挂剑”的时候了





季札搞了一圈友好外交,终于该返回了。不过,他可是没有忘记自己对徐君的承诺。那就是腰间的这把宝剑,它的使命完成了,也该送给徐君全一下二人的友谊了。



可是,世间事不如意十有八九。就在季札回到徐国的时候,徐君不幸去世了。一阵悲伤之后,季札还是把宝剑挂到了徐君的墓上,然后寂然离去。



季札的这个故事说完了。可是咱们开头,郭沫若的那副对联的故事还没完。我们看,“返国空余挂墓剑”什么意思呢?当时,郭沫若刚从日本回来,这是返国。他把自己比作季札,用这个故事来形容自己对鲁迅的一种敬仰。可是,我们深入再想一下,季札是谁?孔子的老师啊,圣人啊,以季札来自比,似乎有些托大哦。而把鲁迅来比作徐国那位看中别人宝剑却不好意思说的国君,这这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5:49:06 | 只看该作者
季子让国的反向思考


常州红梅公园有一处景点,称为“嘉贤坊”。它东面的正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延陵世泽,让国家风。”



这个贤人是春秋时期的季札,即季子。他因让国之举,被封于延陵。延陵就是常州的古称,季子因此成了常州的人文始祖。



季子,是春秋时吴国国王寿梦的小儿子,他有三个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寿梦认为季札贤,要立他为继承人,季子让于他的长兄诸樊。诸樊除去丧服以后,让位给季子,吴人也一再请立季子,但是季子决心很大,弃其室而耕,吴人只好随他自愿。诸樊死时,遗命传位于弟弟余祭,目的是兄弟相传,最后传到季子。余祭表彰季子的义举,把他封于延陵,所以号称延陵季子。余祭死后,他的弟弟老三余昧继立。余昧死后,按理应该轮到季子了,但是季子逃走了,于是吴国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王。



从上面的经过可以看出,季子是真心实意不愿意继承这个王位的。前后共让了三次,这与春秋时弑君亡国现象屡见不鲜成为一个鲜明的对照。也与后来历史上篡夺皇位的乱臣贼子,假惺惺地三让,然后踌躇满志地坐到皇帝的宝座上形成鲜明的对照。所以司马迁对“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但是我感到,对季子让国这个事情进行一些反向思考。也是必要的。



第一,季子让国以后的效果如何呢?



余昧死后,季子逃走,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吴王。这引起一个人的不满,就是长兄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他认为他的父亲兄弟相传,目的是传位给季子;既然季子不接受,应该是由他继立,怎么可以传给王僚呢?于是他招募死士专诸,把匕首藏于炙鱼之中,乘进食时刺杀了王僚,然后自己继承了王位。公子光成了吴王阖闾,他的儿子吴王夫差后来和越王勾践,演绎了一段吴越相争的历史,以吴国的灭亡而告终。公子光刺杀王僚自立以后,吴国的公子烛庸和盖余就投降了楚国。季子三让王位,却看到了他的侄儿之间的骨肉相残和分崩离析。季子出使回来以后,知道了这些事情也无可奈何,他到王僚的墓上哭了一番,然后说“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在我看来,这是季子无可奈何的感叹啊!



第二,季子是一个贤人吗?



从司马迁的记载看,季子确实是一个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季子虽然坚辞了王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脱离政治,在外交上显得很活跃,所交往的都是一时的俊秀名人。到齐国,季子劝晏子“纳邑与政”,使晏子免于栾、高之难。到郑国,和子产一见如故,对子产说,“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到了晋国,对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其萃于三家乎!”从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季子在政治上的敏锐和远见。齐国的晏子和郑国的子产都是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季子能够对他们的为政提出十分中肯的建议,可见季子的政治才能非同一般。



季子具有音乐天赋,他出使鲁国,观乐时有一番洋洋洒洒的言论。见到舜时的乐舞,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后来“叹为观止”成为一句成语,就出自这个典故。他把他的宝剑悬挂于已死的徐君之墓,显得他善解人意而又举止高雅。



第三,季子为什么学习祖先太伯,不学习他的祖先季历呢?



季子的祖先太伯就是让国的先例。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周太王认为小儿子季历最贤,季历的儿子昌看起来又是非同凡响。太伯和仲雍二人为了让季历顺利继位,逃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表示让位的决心。荆蛮的人立太伯为吴王,他就是吴国的始祖。



季历继承了王位,他的儿子昌就是有名的周文王。周朝的兴起就是从周文王开始,文王的儿子武王后来灭掉了残暴的商纣王。



太伯让国,是才能一般的人让与有突出才能的人即贤人,称之为让贤。而季历和儿子昌是贤者,接受了让国,没有辜负父兄的期望,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季子让国,与太伯让国,是反其道而行之。季子是个贤者,他为什么不接受王位呢?在贤能的人看来,王位不仅是地位和荣誉,更是责任。季子为什么不敢承担责任,不站出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呢?是他个人让国的美名重要,还是宗庙社稷和吴国百姓重要?



季子让国是一个历史故事,是对谦让之风的一种赞美。但是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当仁不让。其实,季子选择当仁不让更加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7:19 , Processed in 0.1545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