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九华山老田吴村重建栋材公祠上梁庆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1:2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Cx2WZtPUaZqsc0LGIWmuMA

吉日顺风 良辰瑞气 —— 记九华山老田吴村重建栋材公祠上梁庆典

    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日,星期天,安徽九华山老田村的吴氏宗亲,隆重举行吴氏大宗祠升梁盛典。来自安徽各地、江苏、河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全国各地的吴氏宗亲,与九华山本地的宗亲,参加了这次庆典,8月10日晚,老田村的吴氏宗亲举办盛大的欢迎宴会,热烈欢迎来自各地的吴氏宗亲。本人由于飞机晚点,于8月10日晚十点多钟才到位于池州梅龙的九华山机场(池洲梅龙和旁边的铜陵大通,在古代均为梅根冶,同属扬州)。令人感动的是,迎接宗亲的司机一直守侯在机场,等待飞机的到来。据这位也是吴氏宗亲的当地司机说,为了举办这次活动,村里面动员组织了当地所有的有车的宗亲,全力迎接来自各地的宗亲。

    据介绍,老田吴氏的开基祖是两千年前的吴栋材公。现在能确定是两千年前就存在的古村落,极为少见,闽粤之地的很多古村落,很多是五六百年的历史。栋材公所在的时期,是西汉第十位皇帝刘询在位的时期,栋材公弃官来到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下,看到这里土地肥沃、地方安宁、也没自然灾害,就带领族人开垦田地,后来族人思念家乡,又离开这里,回到家乡,但是家乡战乱频发、自然灾害也常常不期而至,于是,族人们说,我们在九华山下,以前开垦有一些田地,我们还是去那里,在老田地上种地生活吧,于是这里就被称为老田,吴氏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下来,至今己有八十余世,自隋唐时期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朝末年结束科举制度,这1400多年的时间里,老田吴氏中举者达73人,平均约二十年一个举人,相当于老田吴村,每一代吴氏宗亲,都有一个举人。

    老田村在长江以南三十公里处,位于九华河西岸,属于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内,有九华镇与九华乡,老田属于九华乡,是九华乡所辖的最大行政村。与老田村隔九华河相望的,是柯村,柯氏族人同样也是泰伯后裔,柯氏族人是在唐朝武则天时期来到九华山,比老田栋材公晚来700多年。一千多年来,同宗同源的两村村民,睦邻友好、守望相护,世代团结。去年九九重阳节,在老田吴氏族人的吴氏大宗祠奠基庆典上,柯氏宗亲还组团前来祝贺,献上美好祝福。有趣的是,在柯村境内,还有一座山峰,名为少微峰,与左台吴氏始祖吴少微同名。

    在柯氏族人来到九华山定居之后不久,新罗王国的王族成员金乔觉,做为佛教徒,也来到九华山,并来到老田吴氏的吴用之的家里求宿,栋材公的24世后裔吴用之,于是请金乔觉到吴家小祠堂里住宿,并每天送来斋饭和茶水。后来金乔觉上九华山修道立寺,写下了千古诗句“弃却金銮衲布衣,修行浮海到华西;原身自是王太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未敢扣门求地主,昨叨送米续晨炊;蒙君餐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栋材公46世后裔、穆州刺史吴鹏飞公在宋朝时期,为纪念吴用之与金乔觉的历史,重建九华行祠。到明朝后期,老田吴氏在九华行祠之旁,兴建了吴氏大宗祠。吴氏大宗祠后来毁于文革时期。现在老田吴氏宗祠之旁,还有九华行祠,行祠门额上写有“地藏圣迹第一处”,内有《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碑记》和《乐输碑记》各一块。现为九华山风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田村吴氏宗祠(三治堂)位于九华大道与行祠路交叉处不远的地方,坐北朝南,面向九华,是栋材公64世后裔大作公于明代万历年间创建。四百多年后,广大栋材公后裔子孙和老田广大村民,成立“池州市九华山老田古村落保护发展协会”,决定重修老田吴氏大宗祠,以传承优良传统,维护家族团结,促进和谐稳定。吴氏大宗祠在去年重阳节举行奠基大典之后,考虑到上梁是建祠的关键工序,老田吴氏宗亲于今年8月11日,隆重举办吴氏大宗祠上梁庆典。

    8月11日上午,细雨绵绵、各地宗亲从下蹋的各个酒店出发,参加上梁庆典,长长的车队,缓缓前行,在来到老田村的时候,这里早己锣鼓喧天,人群密集,吴族徽旗,处处飘扬。老田吴氏大宗祠己初具规模,108根立柱彰显着大宗祠的雏型。十六位壮汉抬着红巾缠绕的长6.6米、重1600余斤的黄花梨栋梁,在鼓乐声中,缓缓走进宗祠,将大梁放置在宗祠主堂之下。白色的长龙在宗祠里绕行三圈之后,木工宣读赞词,再宰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滴在梁柱上,之后,栋材公76世后裔、老田吴氏宗亲会会长吴海祥宗长宣读上梁赋文,工人们用手动绞盘将栋梁缓缓升起,这时,绵绵细雨己经停止,栋梁升上屋顶,就在栋梁落入正位之时,天空飘下了细雨,工人们在梁上也洒下了糖果等礼物,庆祝升梁成功。

    心若在,梦就在!祠堂是家族的荣耀,是凝聚宗族力量的地方。栋材公裔孙们的愿望非常真诚,而且亦是心想事成,那就是以九华山的青山绿水。栋材公祠的古朴典雅,吴氏宗亲的忠诚厚道,给子孙后代提供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一个滋养精神的家园!

     这此良辰吉日,世界各地宗亲恭祝安徽九华山老田吴村栋材公祠上樑大吉、瓜瓞绵长、房房富贵、奕世荣昌!

    在白龙游祠之后,吴海祥宗长宣读上梁文之前,有一位在老田村经营农业企业的上海顾女士,正从上海回到老田,正巧遇到老田吴氏宗亲举办宗祠上梁庆典,顾女士当即向老田吴氏捐出十万元善款,支持老田吴氏大宗祠的建设。顾女士的善举,获得了在场的当地与外地的吴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顾女士说,这次捐款,也非偶然,因为她的外婆也姓吴。

    众所周知,顾氏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在栋材公来到九华老田的四百年前,在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以及世仇相报之中,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吴国王室成员四下逃散,从而形成吴氏族人。然而,仇恨显然是一种负能量,吴越王室能在战火纷飞之中繁衍下来,当然不是靠仇恨而活。就在吴国灭亡二百多年后,吴氏先祖、番君吴芮,即摒弃前嫌,和越王勾践后裔梅鋗,双双联手,齐心协力,精诚团结,起兵抗秦,最后吴芮获封长沙王,梅鋗获封十万户侯,同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王侯。吴芮与梅鋗的联手,表明吴越两族的世仇早己消散,大家同顶一片蓝天,同踩一片大地。双方族众放弃仇恨,友好相处,共建美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本来,太湖之水,包孕吴越,吴越同舟,同舟共济,人类是万物之灵,自然之子,人类相残相害,必为天地不容,和谐共进,和平发展,才是人间正道。这次越王后裔顾女士对吴氏宗祠的捐款,正是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

    8月11日中午,在九华一楼,吴氏宗亲和顾女士一起,推杯换盏,举杯同庆吴氏宗祠上梁典礼的圆满成功。第二天,宗亲们在老田宗亲的安排下,游览了东南第一山 --- 九华山,参观了佛教圣地护国肉身宝塔和九华开山祖寺--- 化成寺。从九华山回老田村的路上,宗亲们还在99米高地藏王菩萨铜像所在的九华大愿文化园门前合影留念。

    据当地宗亲说,99米高地藏王菩萨铜像,按原来的设计,不是在这个位置,而是在九华山上,原来的选址己经确定,后来改到了现在的位置 --- 九华山少微峰下的柯村刘冲山垭口。少微峰下,还有明末清初老田村吴钟的云波书院,并有吴钟手迹“云波书院”四字,此处的是景点为“刘冲石刻群”

99米高地藏王菩萨铜像,背靠九华山少微峰,面向西方,每当日落之时,地藏王菩萨铜像正对着太阳。老田村在地藏王菩萨铜像的西北方向约1.5公里处,地藏王菩萨铜像所面向的西方90里处,是秋浦河畔的殷家汇,秋浦河源于皖南牯牛降,蜿蜒150公里,最后汇入长江。在地藏王菩萨铜像的面向的西方的70公里处,是曾为长江五虎的安庆城(民国时期,在长江之畔,自东而西,上海、南京、安庆、武汉、重庆,这五座城市被称为长江五虎)。

    吴祖用之公《太乙岩》诗:“太乙真人去不回,仙岩胜境长莓苔;料得百年千载后,金乔菩萨再重来。”果然时隔千百年后老田奉献了田地建设大愿文化园,金乔菩萨99米高大铜像屹立东方,真是神算!

    莲花佛国九华山下,地藏王菩萨铜像之旁,是祭礼至德泰伯的吴氏祠堂。这不由得使人同时想起了吴祖泰伯的至德精神和地藏菩萨的大愿精神。

    地藏大愿精神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句慈悲的承诺,振聋发聩。这句话出自《地藏经》,《地藏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第二层天)为母亲而讲说的佛法。释迦牟尼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释迦牟尼佛还在此经中表明,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大愿地藏菩萨来主持。也就是说,按照佛法,地藏菩萨的修行已经达到佛的境界,可以进入佛国,但因为尚未完成自己的宏愿,一直以菩萨自居。而弥勒佛目前尚未成佛,将来必定成佛做教主。所以有人认为,地藏王菩萨不是菩萨,弥勒佛不是佛。地藏菩萨是唯一的一位修菩萨行的佛。

    现在,据称唐朝金乔觉的不腐肉身仍在护国月身宝殿内,明朝无瑕禅师的不腐真身仍在九华山百岁宫内,在现代,又出现了十几尊真身不腐的僧人,被人们做为得道高人,供奉在九华山。

    地藏精神是为了自己的誓愿而不做佛祖,泰伯至德精神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接王位。地藏菩萨是度人的精神,而泰伯的理想是维护团结和睦,避免内部纷争生乱,让人们在和睦和谐与和平之中,健康成长,发展壮大,这在本质上,是为人类的自度度人而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两种精神,同样伟大,同样崇高。

    在九华山下,在老田吴村,人们看到,地藏精神和至德精神,交相辉映,光芒万丈。这万丈的光芒,不仅照耀着老田吴村,也不仅照耀着全世界的吴氏宗亲,更照耀着全人类的过去、现在、将来,我们相信,在这两个伟大精神的光芒照耀下,人类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5:36 , Processed in 0.3606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