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鸠兹”(安徽芜湖)可能曾是吴国早期的都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0:4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

先秦的吴国,人们知道较多的是春秋后期的历史,即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在位期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分析和考古发现,先秦时的吴国疆域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皖南东部和苏南西部,即今天的芜铜(芜湖—铜陵)地区和宁镇(南京—镇江)地区,到吴王阖闾时才扩张至太湖流域。关于吴国的都城,人所共知的是苏州,但苏州只是吴王阖闾时建立的都城,之前的吴国都城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目前,对吴国都城的初步认识,主要有三:一是吴国都城自西而东,不断地迁徙;二是吴国都城始终名“句吴”或“句吴”的音译;三是吴国都城带有极强的军事性。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吴王阖闾之前的吴国都城可能有多处。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鸠兹”曾经是吴国早期的都城。这个观点,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接受,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使论据越来越充分。以下论据即可以证明。

鸠兹附近有吴国王陵

考古发现,春秋时期吴国的贵族墓葬多集中于江苏丹徒的大港至谏壁一带沿江山脉,有烟墩山、磨盘墩、荞麦山母子墩、北山顶、青龙山、王家山和粮山,其中位于山之巅的大型墓葬有烟墩山、荞麦山、北山顶、青龙山和粮山,墓葬位于低山顶部的有磨盘墩和王家山。根据墓葬的海拔高度及出土文物来看,葬于山之颠的烟墩山、荞麦山、北山顶、青龙山、粮山为吴国一等贵族墓葬,而葬于低山山顶的磨盘墩和王家山则为吴国二等贵族墓葬。春秋晚期,吴国破楚败楚,北威齐晋,称霸诸侯,习惯上将吴国的历代国君皆称为吴王,吴国贵族墓地也因之称为吴国王陵。一般来说,都城与王陵可以相互印证,都城外有大型墓葬。如吴都“朱方”附近有大港至谏壁一带的吴王陵(吴国一等贵族墓葬),如果“鸠兹”是吴都,附近也应该有吴王陵(吴国一等贵族墓葬)。

受考古资料的局限,有关西周时期吴国的用鼎制度或礼乐制度目前还无法归纳出内在的规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列为一等墓葬的烟墩山和荞麦山都出土了鸠杖,而列为二等墓葬的磨盘墩则不见“鸠杖”。尽管历史文献中不见吴王用“鸠杖”的记载,但考古发掘资料印证了“鸠杖”在西周、春秋时期为吴国王权的象征和吴王的标志物。从上面《西周时期吴国贵族墓葬随葬青铜礼乐器比较表》中汤家山西周墓的随葬青铜器的器类和数量来看,它与烟墩山、荞麦山西周墓相当,同样也出土了象征王权的“鸠杖”。通过对长江下游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墓葬的等级规模和出土青铜器的比较研究,汤家山西周墓与烟墩山、荞麦山西周墓和北山顶、青龙山春秋墓属于同一等级的墓葬、皆为吴王之墓;根据汤家山西周墓主身份和墓地位置推测,《左传》记载的“鸠兹”应为西周晚期的吴国都城。

吴国没有谥号或庙号。吴国僭越(超越本分行事)后却仍直呼其名,如吴王寿梦、吴王僚、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

吴国没有完整的职官体系。吴国的中央职官在寿梦至阖闾时仅见“行人“(狐雍、伍子胥、奚斯);阖闾始见“大夫”(伍子胥、被离、伯嚭)、“将军”( 孙武);夫差时方有“太宰”(伯嚭)和“嬖大夫“、“习军”等官师,地方职官几乎不见。

吴国没有健全的行政建制。吴国只有中央一级建制的“都”而没有二级、三级的地方建制的“邑”和“边邑”,因此吴国的城皆为“都”而没有“邑”。

吴国没有货币。吴国不仅不制造货币也不流通货币,更没有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吴国不使用和不流通货币,正是吴国社会人群的构成为独裁的军事化组织的直接反映。

由于吴国是军事独裁政权国家,吴国的政体是独裁的军事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是先进的兵器制造技术、先进的作战阵型和先进的军事思想,与之相适应的战争模式是御驾亲征,倾巢而出。春秋时期的吴王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和夫差无不披甲操戈南征北战,有的甚至战死疆场。

综合各种要素来看,吴国都城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综合体,对吴国都城的研究,除都城本身(城墙、城壕、大型建筑等)的研究外,周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水陆交通、大型墓葬、重要遗址等)也是吴国都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要素中,鸠兹城遗址除因未进行考古发掘而城内布局不明之外,交通系统有中江水道扼“东控於越、西伐荆楚“,城外有吴国王陵——繁昌汤家山大型西周墓葬,先秦“吴越之金”的主产地之一——南陵大工山古铜冶,时间空间都与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相吻合。另外,从鸠兹本身来说,吴国都城始终名“句吴”或“句吴”的音译,“鸠兹”的古音即“句吴“;加之所有早期见诸文献的吴城都可能是吴“都”,鸠兹见诸春秋时期的古籍《左传》,是文献记载中出现最早的吴国地名。从这些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鸠兹有可能就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这也为干将为何铸剑在芜湖提供了佐证。


吴国都城的变迁
首先要了解一下整个吴国的发展历程。吴国一共经历了25世吴王(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疆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徭-屈羽-夷吾-禽处-专-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忌-余昧-僚-阂闾-夫差),前面我们说到吴太伯在朱方建都立国,一直到20世诸樊即位,前19世吴国国都一直是在丹徒的朱方,这期间时间长达581年,占整个吴国历史的87%,直到诸樊迁都为止。

  吴王诸樊为什么要迁都?在公元前570年,吴国和楚国之间曾发生过一场大战叫“衡山之战”。据《左传》记载,楚共王派令尹子重攻吴,破鸠兹(芜湖),一直打到衡山(横山),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了太伯南奔处南京小丹阳梅里一带。然后楚军被吴军打败,还俘虏了楚国大将邓廖,当时楚国的攻击目标是更往东北的吴国都城朱方,在衡山之战之后,楚国的军队一直推进到现在镇江的丹阳、句容一带,离吴都朱方只有几十里,吴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吴王诸樊即位后,楚军又从长江北岸攻击吴国的外围防线,面对楚国的南北夹击,诸樊是被迫迁都的。公元前559年,诸樊选择了往东南迁徙,也就是到达了现在的常州地区。


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因城故吴墟”,这里记载苏州城是在距春秋吴国200多年之后才建城的。

  吴国在吴王阂闾和夫差期间,军事经济达到了她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西败楚、东争越、北伐齐,终于在“黄池之会”的时候称霸中原。但这个时期是十分短暂的,在阂闾之后的短短十几年,吴王夫差统治时期,吴国就迅速地灭亡了。

  吴国最后一位吴王夫差即位,这是一个“愚而不仁,志大才疏”的君主,他厌恶伍子胥的独断,命伍子胥自尽,同时也讨厌伍子胥建造的阂闾城,就把都城搬到吴王阂闾时期在苏州木渎镇灵岩山上建造的姑苏台去了。姑苏台是吴国在太湖北岸建造的一个军事了望台,后来被夫差扩建为吴国最后的都城。据《吴越春秋》记载:“夫差高而饰之,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贯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别立春宵宫”。然后历经了11年,吴王夫差在姑苏台过着奢靡的生活,姑苏台也就随着吴国的灭亡被付之一炬。


“姑孰”与“姑苏”

“姑孰”是历史上有名的江东地名。包括以今日安徽当涂县为代表的马鞍山及芜湖等周边地区。当涂县城又叫“姑孰城”(肇筑于三国、《晋书》中多次提到)。“姑孰”之名,虽然从未作为县以上行政建制名使用过,但她从古至今一直是当涂这块土地的代名词。(如,南北朝“姑孰才子”周兴嗣、明朝“姑孰郡公”陶安、今日当涂“姑孰x氏宗谱”等)


当涂还有一条发脉于横山、因丹阳湖围垦而形成的姑溪河,其名称也是由“姑孰溪”演变而来。


就像吴都阖闾城城名是由吴王光的名字命名一样,“姑孰”之名也与吴王有关,是吴王“孰姑”的倒写(如同:海上城市叫“上海”)。据史书记载:吴国创始人之一的仲雍字“孰哉”,其十九世孙吴王寿梦的字就叫“孰姑”。


在当涂,有“姑孰”之名源自“孰姑”的说法,而“姑孰”与后来作为吴都的“姑苏”读音基本相同,这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偶然巧合。


由于吴国起初相对弱小,楚国经常来犯。随着战争升级,吴王越来越感到丹阳城处于吴国的前沿阵地。迫于强大楚军的军事压力,吴王寿梦准备将都城东迁,派人沿江而下择地筑城。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世本·居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吴孰哉居藩离,孰姑徙句吴。”东汉宋忠注曰:“孰哉”是仲雍的字,“孰姑”则是仲雍十九世孙寿梦的字。根据记载,寿梦迁徙国都至与国名相同的句吴城(即今之苏州)的时间是公元前588年。那么,可以说,此前500年的国都一直是在藩离。
  藩离是哪里?汉代《越绝书》说:“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这里所说的丹阳当包括当涂境域,唐人陆广徽《吴地记》又注:“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横山同样在今日当涂县。藩离与番丽古音相同,与梅里实为同地而名异,其实就是当涂的横山。
  寿梦迁都东部太湖流域,还带去了丹阳等一些原有地名。吴都故里也因寿梦字“孰姑”而被唤作“姑孰”,意在盼望吴王早日回归,返乡战楚。
  吴国灭亡后,故里人将城子山下的田圩取名“黄土圩”,以怀念黄河流域的先人故土;将城子山附近的一座土墩取名“吴小山”,以留念吴国;将发源于衡山经当涂流入长江的河流取名姑孰溪,以示纪念太伯、仲雍等先祖。



特注:古芜湖又名:“皋兹”、“祝兹”、“皋彝”、“勾吴”、“鸠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09:13 , Processed in 0.2774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