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16-8-30 19:40 编辑
南海九江吴家大院 百年老宅变侨乡博物馆
吴家大院:吴庚南 吴畅如 吴伯基 吴兆熛
吴家大院原处广东佛山南海区九江镇十三湾中的第二湾,现在人民路40号,占地有7000平方米左右,是由越南华侨吴庚南及畅如兄弟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887年),吴庚南,祖籍九江镇梅圳村。早年远离家乡,到越南从事经商贸易,进口大米、药材贩卖,清末光绪年间,经营数年、拥有一定家财的吴庚南衣锦还乡,购买田地,从越南等地运来的建筑材料精心修建而成吴家大院。命名为“吴庚南府第”,后改为“吴慎德堂”。
宅院内现存6幢“镬耳”大屋、4幢高层洋楼及花园、亭阁等,楼房内有传统的广东特色的木“趟栊”,造工精致的雕花木门窗,也有西方元素的意大利瓷砖、色彩艳丽的雕花玻璃门窗、欧式的圆拱飘窗露台,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各具时代特色。是广东佛山地区难得的清末民初古建筑群,也是九江最大的华侨房。布局整齐壮观,对研究晚清民国建筑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为佛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初期兴建的是龙船脊镬耳屋封火墙风格的住宅。建成的龙船脊镬耳屋有近十栋,大小一致,整齐排列。锅耳屋均以红石为建筑基石,再以青石、青砖建筑而成,均为两层结构。吴家大院具有广东传统特色的趟栊木门,还有造工精致的雕花木门窗。看到大院5层高的建筑外观融入镬耳山墙、骑楼、景窗、廊道等岭南元素,大院的正门向东便是“九曲十三湾,湾湾有财主”的九江涌。过去的陆路运输不发达,一切出行、货运等均以水路为主。吴家人返乡、出行、货物运送,均乘搭船只,为方便出入,在吴家大院门口特意修建了一个水埠头,竖立雕刻有“吴慎德堂水埠”的青石石碑。登上水埠头,便以青石板铺砌成路,由三元桥沿涌而上,一直进入到吴家大院。
到1932年,吴庚南之子吴伯基做生意发财后,再度回乡大兴土木,从越南等地进口大量建筑材料,在原有“锅耳”屋的南边,按照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起了四栋当时九江最高的青砖高楼。楼体依旧以青石、青砖为主体结构。有传统的广东特式的木“趟笼”,造工精致的雕花木门窗。室内装饰上则增添了更多的西方元素,石膏线装饰的天花板,褐色花纹的意大利瓷砖,色彩艳丽的雕花玻璃窗,欧式的圆拱飘窗露台,罗马柱结构的拱门。在大院内的前后花园,也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建有各式的假山、凉亭、鱼池,种植了大量花木。建筑师为吴家大院的主人构筑了一个绮丽的艺术风情梦,将他对美的理解,发挥到了极致。吴家大院第4代后人吴兆熛将这种美归功于祖先的“摩登”。
吴家大院的主人曾经屡屡帮扶乡邻,甚至到现在都有很多当地老人还感念吴家人恩德。1938年,日军入侵占领了九江,吴家举家上下搬离了大院,移居香港及海外,大院被日军霸占,成为大日本南支派遣军佛山警备部九江警备队总部。新中国成立后,吴家大院由党政机关长期借用为驻地。老一辈的人唤它为“公社”。
1997年7月,九江镇人民政府搬迁,将其返还给吴家后人。由于吴家大院的后人散落世界各地,他们将这座百年老宅托管于政府,而九江镇政府经过吴家人的同意,将它用于公益事业。从2011年起,九江镇政府出资1000万元进行吴家大院古建筑群的修缮工程。吴家大院修缮完成后,为九江镇侨乡博物馆,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培训讲座等。
九江侨乡博物馆是佛山的首家侨乡博物馆。在筹建期间,博物馆共收集到吴家大院后人捐赠的展品74件,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展品263件。第1展馆设立在吴家大院的天井,以一幅浮雕壁画《九江溯源》向游客展现九江的历史起源;其余7个展馆设立在室内,分别以吴氏家族、农耕之道、儒乡文化、古韵遗风、民俗风情、异域侨踪、情系故园为主题,多面地展示了九江的渔耕、龙舟、儒乡等文化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