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百年吴国七个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3:2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龙 于 2016-8-26 10:23 编辑

        信史记载,泰伯仲雍从岐山到达吴地之后,“纹身断发,示不可用”。泰伯仲雍是向谁“示”?泰伯仲雍如何向要“示”的对象“示”?岐山与吴地相隔两千里,在吴地如何“示”给远在岐山的人看?可见,泰伯仲雍奔吴之后,吴地与周地仍然有来往,泰伯仲雍带着一群人到达吴地之后,这一群人里面,还有人回到了周地,向周地的人禀报了吴地的情况,这样,周地的人才可以知道泰伯仲雍纹身断发之举以及泰伯仲雍的决心。毕竟,在古代两千里的距离,也只要一个多月即可走完。


        泰伯奔吴之后,泰伯的侄孙子武王派人寻吴,并且成功地寻找地到了,而且封己成为吴地之主的仲雍后裔周章为子爵,还将黄河中游岸边的一块地方封给了周章的弟弟虞仲,尤其是,还将虞仲封为公爵。这个时候,来到吴地的这一群周人,或许其中年纪较大的人,说话还带有周地的口音,而不是一腔吴语。所以,周武王是不会认错人的。而且虞国的真实存在(虞国在寿梦称王的七十年前被灭亡),也证明了武王寻吴的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需要澄清的是,泰伯到达吴地,史中记载,只是“自号句吴”,并未称王,仲雍继位之后,也未称王,周章之时,被封为子爵,也非王位。吴国到了寿梦时期,为了与楚国对抗,才自封为王,因为楚国在寿梦称王的一百二十年前,就自封为王。因为寿梦自封为王,吴地于是开始有王。寿梦是吴地第一王。


        所以,严格地说,泰伯、仲雍、季简、叔达,都不是王,即不是王,也不是侯,可以说是吴主。周章之后,被周武王封为子爵,可以称之为吴子。周章到寿梦之间的十四个吴主,都需称之为吴子,寿梦之后,才开始可以称为吴王,寿梦之后的四代,直到夫差,有寿梦、诸樊、余祭、余昧、王僚、阖闾、夫差,共七个王。七百年寿命的吴国,共有七个王(除去夫概在短暂的时间里自称为王)。


        根据以上信史记载,从季间到阖闾,都是嫡长子在吴地做主,夫差是吴王阖闾的次子,继承王位而亡国。


        由于泰伯仲雍到吴地,是带着一群人来的,这一群人显然是周族的周太王古公亶父的近亲,这一群人后来自然是吴国贵族阶层,而吴国亡国之后,吴国贵族阶层以国为氏,改姬姓而为吴姓。可见,吴氏的血脉,一定有姬氏的周族血脉,而非一定是仲雍的嫡系。尽管如此,吴氏族人的DNA,仍然具有共同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3:3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龙 于 2016-8-26 10:23 编辑

近七百年吴国,七个吴王,十四个吴子,四个吴主。七个吴王里面,有两个吴伯(伯即霸,伯与霸二字是通假字。阖闾与夫差称霸春秋,霸主即可称为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20:15:20 | 只看该作者
晋国灭掉了虞国,打通了进入中原的通道,做为补偿,晋国在灭掉虞国七十年后,向虞国的兄弟之国吴国输入了战车技术,以便让吴国对抗楚国,吴国从此强大起来了,一直强大到吴王夫差要与晋国争长,与晋国争夺霸主的位子。不久,夫差因为不让不谦而亡国,越国灭亡吴国之后,却拿起了又谦又让的作风,把以前吴国所占领的各国的土地,很多都奉还给了各国,大受各国欢迎,被各国奉为霸主,当然各国也不把越国真的当回事,因为又谦又让的越国,用的是下三滥的手段搞垮了吴国,这种方式难以复制,各国稍加警惕,越王就没有再次成功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8:00 , Processed in 0.2272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