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越之间的七次大战 与 儒家的重要人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12:4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秋时期,吴国与楚国之间发生多次战争,吴国胜多负少,最后吴国军队攻入楚国国都,吴国一时成为春秋霸主。而在史书中记载的吴国与越国之间的战争,从公元前544年到公元前473年的这70年间,共有七场。第一次战争是吴王余祭与越王夫潭(越王勾践的祖父)之间的战争。第二次战争是吴王阖闾与越王允常(越王勾践的父亲)之间的战争。第三次战争是越王允常趁吴国攻入楚国都城之时,攻入吴国都城姑苏,之后主动退走。第四次战争是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之间的战争。第五次战争是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战争。第六次战争是越王勾践趁吴国攻打齐国之时,攻入吴国都城姑苏,之后主动退走。第七次战争是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战争,之后越军围困姑苏三年,直到吴王夫差突围失败之后自杀。

吴越之间的七次大战,吴国三胜四负,吴国的三胜之中,有两胜的代价沉重,有一胜是大获全胜,但是并没有充分保住胜利成果。这一系列的战争事件的前因后果,应当引起做为吴国王室后裔的吴氏族人关注。
史书中记载的吴越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在公元前544 年。吴王余祭攻打越国,并获得胜利。此时是越国的国群夫潭执政时期。这一年,推让了吴国王位的吴国公子季札在32岁的时候出访各国,在鲁国欣赏各国音乐,并在徐国留下徐墓挂剑的美名,不过,在出访中,季札公的长子逞之(年龄应当是在十六岁左右,年龄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不幸在现今的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口镇街道垂杨村去世,逞之留下一个儿子濮婪(应当是刚刚出世不久,或是遗腹子)。季札在口镇垂杨村按照周礼安葬了逞之。据称,此时,七岁的孔子在这里观看了季札安葬长子逞之的周礼仪式全过程,后世的人在这里竖立了孔子观礼处碑。也是这一年,吴王余祭攻打越国,打败了越国,俘获了很多越国的俘虏,但是,不幸的是,吴王余祭在参观获得的战利品的时候,因为受到越国的俘虏兵刺杀而去世。吴国的这一次胜利代价是沉重的。12年之后,孔子的独子孔鲤出生。

图片

吴越之间的第二次战争是在公元前510年。这时是吴王阖闾执政时期,此时吴国的国都已经从长江之畔的姑孰迁到太湖之滨的姑苏。吴王阖闾在两次打败楚国军队之间,出兵打败了越国,此时越国是越王允常执政。这一次,虽然吴国打了胜仗,但是晋国的史墨认为这一年岁星在越国,此时攻打越国,吴国将有灾祸,越国恐怕会灭掉吴国。由此可见,吴国的这一次胜利,也是代价沉重的。

吴越之间的第三次战争是在公元前505年。这一年,吴王阖闾率孙武子与伍子胥以及三万军队攻入楚国的国都,史称柏举之战,但是越王允常乘吴国国内空虚率而攻入吴国的国都,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回吴国之后,越国军队从姑苏退走,但是夫概却在姑苏自立为王,之后被吴王阖闾驱逐,夫概率军逃到楚国,被楚昭王分封,封地被称为吴房。这一次是越国主动撤出,不能算是吴国的胜利。

吴越之间的第四次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96年。这一年,越王允常去世,越王勾践新立,吴王阖闾趁此时机,攻入越国,在槜李之战之中,越国以大量囚犯在阵前同时集体自杀的方式,扰乱了吴国军阵,打败了吴国,吴王阖闾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去世。这次战事史称槜李之战,以吴国的失败而告终。这一年,曾经大赞吴祖泰伯的孔子,因为被鲁国贵族排挤而被迫开始周游列国,虽然名为周游列国,实为孔子开始了流亡生涯。

吴越之间的第五次战争是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鉴于槜李之战的胜利,轻举妄动,进攻吴国,而吴王夫差正在整顿军队,准备复仇。两军在夫椒展开大战,越国军队将士伤亡严重,遭到毁灭性的沉重打击,史称夫椒之战。勾践率5000残兵败将退守会稽以北高地,吴军乘胜前进,包围会稽山,越王勾践被迫投降。越王勾践在吴国成为囚徒和奴隶。吴国大获全胜。然而,吴王夫差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次胜利,消灭越国,而是在三年之后,释放了勾践,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此时的孔子及其弟子还在流亡之中。

吴越之间的第六次战争是在公元前482年。这一年的两年前,在子贡的鼓动下,吴王夫差在艾陵与齐国军队作战,取得胜利。这一年的一年前,孔子的独子孔鲤去世,孔子也用周礼安葬了儿子,如同当年的季札。这一年,孔子唯一的孙子孔伋(子思)刚刚出生或是遗腹子,如同当年的季札长子逞之的儿子刚刚出生或是遗腹子。吴王夫差因为艾陵之战的胜利而认为有资格北上与晋国争霸,于是在公元前482年北上卫国的黄池与诸侯国会盟。此时,越王勾践撕下戴了九年的友好邻邦的面具,趁机第二次攻入吴国的国都姑苏。吴王夫差在会盟之后,率军回国,并向越求和,越国同意议和,撤兵回国。

吴越之间的第七次战争是在公元前478年,越军在楚国军队的助力下,大举攻打吴国。这一年的前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公元前478年,两国军队在笠泽发生激战,史称笠泽之战,吴王夫差的军队力战不胜,退入姑苏城内。越军包围姑苏,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突围失败,不肯投降,自杀而亡。

吴国在与越国的战争中,虽然曾经大获全胜,但是总的来说,只是在开始的时候胜利两次,后来,由于吴国在与楚国与齐国的战争中,给了越国取胜吴国的机会,从而在与越国的作战中,失利的时候更多。尤其是在公元前500年之后,也就是孔子在盛赞吴祖泰伯为至德之后,在吴越之间的战争中,吴国最后三次的失利之中,都伴随着儒家重要人物的重大变故。一是孔子开始流亡之时,吴国在槜李之战失利,二是在孔子的独子孔鲤去世之后,吴国再次因黄池会盟而失利,并且开始走下坡路,三是在孔子去世之后,吴国在笠泽之战失利。

这些事件在时间上有关联性(尤其是孔子派子贡游说四国的第二年,孔子的独子去世,孔子的唯一孙子孔伋<子思>出生,再过一年,黄池会盟,越国撕下友好邻邦的面具,攻入吴都姑苏,吴国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在本质上的关联性,值得人们尤其是吴氏族人的深思。


[color=rgba(0, 0, 0, 0.9)]相关链接
[color=rgba(0, 0, 0, 0.9)][color=var(--weui-LINK)]子贡与孔子困于陈蔡五年后 子贡游说四国 导致吴国衰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5-23 03:59 , Processed in 0.2829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