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之时 大炮不够的军队 就是炮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20:0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火炮发明之后,以其射程远,威力大,成为战场之王,战争之神。据统计,二战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伤亡是来自于炮弹或炸弹,不到百分之十的伤亡是来自于子弹与手榴弹。也就是说,对战争双方的有生力量加以毁灭性打击的,是大炮。在这一时期,军事指挥官将士兵安置于大炮的射程之外,是唯一的英明。

实际上,这一情况并非从二战时期开始。清朝初期,清军战力大增的原因主要是明朝军队的孔有德在山东叛逃到清军,带给了清军大量的红夷大炮。清朝皇帝也毫不晦言,说清军入主中原,全靠大炮。无论是扬州十日,还是嘉定三屠,无论守城军民如何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但是在最后都在大炮之下被屠。

到了清朝末年,更是这样,在火烧圆明园之前,僧格林沁的两万五千名蒙古铁骑,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之下,只剩七人七骑,基本上全军覆没。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时,也是同样的情况。

尤其是在推翻清王朝的武昌起义之中,更是这样。当时,起义部队在吴兆麟的指挥下进攻湖广总督府,而总督府卫兵机枪火力充足,负隅顽抗,双方僵持不下。后来,参加起义的炮兵将大炮运到了,起义军在总督府附近燃起大火,为炮兵指引目标,炮兵的炮弹落到总督府之后,总督府卫兵立即逃散,起义军占领总督府。武昌起义成功。

而这之后,北洋军南下,袁世凯资金充足,有更多的大炮,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炮火不及北洋军,起义的新军只能从汉阳汉口退守武昌,苦撑待变。最后袁世凯逼清朝太后与六岁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在二战之时,无论是淞沪会战,还是南京会战,或是台儿庄会战,以及武汉会战,日军都是以炮火的优势,不断胜利。中国由于没有发展重工业,火炮不足,只能节节败退。同样,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的火炮占有绝对优势,日军也只能节节败退,神风敢死队的自杀性的冲锋也于事无补。

在欧洲战场,俄罗斯解放军也号称十万,但是由于大炮不多,所以没有战绩。后来在德军的炮火支持之下,才取得一点点战绩。因此俄罗斯解放军的名声也响不起来。

在解放战争时期,在长城以内,国民党军的炮火较强,所以曾经将中共中央赶出延安。然而,在长城之外,东北野战军从苏军那里获得大量的日军的大炮之后,一路凯歌高奏。锦州之战,靠压倒性的炮火,很快取胜。天津之战,同样是靠压倒性的炮火,不到三十小时就拿下天津。之后,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其它野战军,后面的情况只会是势如破竹。

这个时候,虽然蒋介石号称可以再次组织起上百万军队,但是,没有足够的大炮,这上百万军队也只是上百万的炮灰。因此,蒋介石只能退往台湾。

在金门之战,解放军有八千人登上金门岛,但是火炮没有带上岛,而国民党军在岛上布署有大量的大炮,八千解放军最后只能是全军覆没,毫无悬念。

朝鲜战争也是如此。战争一开始,金日成的北朝鲜军队依靠强大的炮火,很快攻入汉城,占领南朝鲜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美军参战之后,带来了更强大的火炮,很快就占领平壤,占领北朝鲜的大部分。后来,中国志愿军靠偷袭取得初步胜利之后,在美军的炮火之下,只能苦撑。据说,如果不是苏联支援了高性能的高射炮,那么美军的轰炸机可以低空投弹,志愿军的伤亡将更加惨重。

那个时候的战斗故事,常常说志愿军打退了敌人的多少次冲锋。然而真实情况是,美军用大炮轰击志愿军山头阵地之后,再派步兵上去,步兵上去之后,志愿军开始射击以及扔手榴弹,美国步兵看见上面还活人,于是就撤下来,让美军炮火再轰。这就是所谓的打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

按照二战时期,苏联军队平均30发炮弹打死一名德国士兵,美国军队用三吨以上的弹药消灭一名日本军来计算,美军再向山头阵地轰几十吨炮弹,然后步兵再上去看看有没有活人,如此反复,如果山上人员基本阵亡,守阵地一方继续派人增摇,美军就继续轰几十吨炮弹或炸弹。总之就是双方指挥官如此做作业,在作家的笔下就成为了所谓的“可歌可泣”。

到了海湾战争,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大炮的用场就少了很多,代替大炮的是在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的地毯式轰炸。美国巨大的生产力可以提供没完没了的航空炸弹,直到最后胜利,美军的步兵基本没有多少用场,虽然美军的步兵也可以拿很多津贴和各种补贴,钱包满满,满载而归。

在俄乌战争,情况又发生变化,地毯式轰炸也用不着了,只需要精确打击,俄军几十公里长的坦克车队,在精确打击之下,很快成为废铁。以至于俄军士兵在发觉自己将要被攻击之时,不但不是跑到坦克里躲起来,反而是跑出坦克,离坦克远远的。

这个时期,精确制导的武器,成为了战场之王,成为了战争之神。这类战场之王及战争之神的兵器不足,军队人数再多,也是炮灰。十万军队是十万炮火,百万军队是百万炮灰,如同当年僧格林沁的两万五千蒙古铁骑,那也只是两万五千个炮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5:03 , Processed in 0.1635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