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花 李花 黄花 其中的翟让与尚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11: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22-5-6 12:37 编辑

杨花 李花 黄花 其中的翟让与尚让
(杨花李花兴衰之际 黄花之中的让德之香)

历史中的相回相报的现象,有的时候很有趣,这些现象,似乎是似是而非,也似乎有蛛丝马迹。在一部电视连续剧里面,李世民做诗:杨花落尽李花开。以示杨氏隋朝的落幕与李氏唐朝的开始。

然而,史料记载,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的母亲,与杨广的母亲,都是大周帝国的太保、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在鲜卑族的独孤信将军的家中,李渊的母亲排行第四(名字未知),杨广的母亲排行第七(名字是独孤伽罗)。也就是说,杨广与李世民,是表叔侄的关系。杨花李花,实为独孤之花,鲜卑之花(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也即鲜卑利亚,表示的是鲜卑人的地方)

顺便说一下,此处的大周帝国,历史上称为北周,是吴泰伯的侄子周文王与侄孙周武王建立的周朝之后又一个周朝,或称周国,时间是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

实际上,在北周之后,又出现了三个周国,分别是武则天建立的周国(或称周朝),郭威建立的周国(后周),吴三桂建立的周国,这三个周国也都自称为大周帝国。也就是说,历史上有五个周国。

另外,据有人考证,独孤信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刘秀的四世孙刘进伯在与匈奴的战争中被俘,被囚于独山(今辽宁鞍山市海城县境内)之下,刘进伯的后代成为谷蠡王,号独孤部。而光武帝刘秀是长沙王刘发的六世孙。

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的第五位长沙王吴著去世,因为吴著没有嫡子,吴氏长沙国被终结。实际上,此时吴氏长沙国首任长沙王吴芮的第三子吴浅的侯爵国家(便侯)还是存在的,地点在桂阳郡内,只是不是王国。此时,吴著的堂兄弟以及侄子和堂侄子,甚至吴著的庶子,还有很多分布于长沙国,但是汉景帝因为吴楚七国之乱的前鉴,出于消藩的需要,而终结了吴氏长沙国。吴氏长沙王国的侯国也就随之消失了。

吴著去世的同一年,汉文帝也去世,公元前156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刘启继位,公元前155年,汉景帝重新建立长沙国,汉景帝刘启的第六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

总之,独孤家族的鲜卑之花,也可以说是刘氏之花,或长沙之花。刘发后裔与吴芮后裔,由于门当户对,联姻的可能性非常大,只是史料缺乏记载。

历史上还有传闻,说汉高祖刘邦的夫人吕雉,实为吕不韦的女儿,因为吕雉的父亲是一个豪门,而且似乎是来路不明,传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杀吕不韦,而是将其贬到民间,因为当时就有传闻,秦始皇嬴政(赵政),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始皇不会杀他的父亲。如此这般,秦始皇是刘邦的舅子。

还有传闻说汉文帝刘桓实际上是项羽的儿子,因为刘启的母亲薄姬曾经侍奉项羽,并怀孕。项羽兵败自杀之后,薄姬成为刘邦的妃子,并生下了刘桓。如果这个成立的话,那么汉武帝就是项羽的曾孙。

总之,具有刘秀或刘邦后裔血脉的李世民,在说过“杨花落尽李花开”之后,按照历史的相回相报,杨花的故事当然还没有完。后来,武则天(其母亲是杨氏)与杨贵妃,也让李世民的唐朝经历了惊涛骇浪。前者在唐朝之中,建立了周朝,后者引发了安史之乱。

然而在杨花李花之后,也就是独孤之花、鲜卑之花之后,又出现了黄花,那就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黄巢起义引发了唐朝的灭亡。而在唐朝末期,将黄巢推上大齐国皇帝之位的,是一位名为尚让的起义军首领。

而引发隋朝灭亡与唐朝兴起的,是另一位黄花,是一个名为黄君汉的狱吏,因为黄君汉私自释放了死刑犯翟让(翟发音为宅),之后翟让建立了瓦岗军,大大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李唐王朝也趁机而起。

中国儒家文化提倡“温良恭谦让”。由于在一个社会之中,被统治阶层是大多数,所以,中国儒家提倡的“温良恭谦让”主要是对被统治阶层的宣传,这样,在被统治阶层被专制阶层压迫之时,被统治者采取“温良恭谦让”的心态、言语、行为之时,可以减少被统治者之间的互害。

当然,中国儒家也对统治阶层宣传“温良恭谦让”,统治阶层的“温良恭谦让”,一般是表现在,重视华表功能。因为华表在古代也被称为谤木,是民众向统治者提意义与建议的用具,也就是说,重视民众的心声,少一些文字狱与敏感词。同时,统治阶层的“温良恭谦让”,也表现在减少税收,或增加福利,在古代还有减少劳役等等。

“温良恭谦让”这五个字,越往前的几个字,越多是心理层面的内容,越往后的几个字,越多是行为层面的内容,当然,这五个字,都可以表示在语言之中。其中的让,主要是在行为上。所以在古代,人们为了实践“温良恭谦让”,就直接强调“让”,直接以行为以行动来表示支持“温良恭谦让”的主张。

所以,古人将吴祖泰伯的让王位的行为,称之为至德,是把“温良恭谦让”做到了极致,这种完美的让德,圆满了“温良恭谦让”之功。

为此,有的古人,就直接将自己的的名字取为“让”。如前所述,在隋末,有起义军领袖,名为翟让,在唐末,也有起义军领袖,名为尚让。

翟让是河南安阳市滑县人,属于古代的卫国地域,翟让武功高强,颇有胆略,善使长枪,是隋末著名的瓦岗寨的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原为法曹,相当于司法人员,后来犯了死罪。此时,在隋炀帝于612年远征高句丽之时从军的黄君汉,因为以先登之功获得封赏,成为县尉。黄君汉很欣赏翟让、认为翟让能够拯救黎民,因此冒死偷偷放走翟让,于是翟让逃入瓦岗(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南,一说是在滑县以北的河南鹤壁市浚县大伾山),创立瓦岗寨。

翟让的同乡单雄信,同样骁勇矫健,擅长骑马使矛,他招集年轻人前去投奔翟让。住在卫地南部的山东菏泽人徐世绩,有勇有谋,也前来投靠翟让。他们建立了瓦岗军。后来,黄君汉也投奔了瓦岗军。

公元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后,也投奔瓦岗军。李密前期较有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攻取荥阳,再取虎牢关,最后占领大粮仓洛口仓,威逼洛阳。

隋炀帝杨广派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镇压瓦岗军。李密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接战,佯败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陀紧跟翟让十余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间时,李密伏兵四起,张须陀战败被杀。

攻陷荥阳,击杀名将张须陀,夺取兴洛仓,声威大震。控制中原地区达三年之久,有效歼灭和牵制了隋朝军队,为推翻隋朝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

公元617年二月,瓦岗军攻取兴洛仓,开仓济贫。贫苦农民大量参加起义军,声威大振。

之后,瓦岗军先后攻破回洛仓、黎阳仓,开仓济贫,起义军增加二十多万,控制中原广大地区,达到鼎盛时期。瓦岗军还公开宣布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明确表示要推翻隋炀帝政权。后来,瓦岗军又击败隋将王世充。

由于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大,翟让欣赏李密的才华,自觉不如李密,翟让虽然文化不多,却是个豁达大度的人,于是翟让禅让瓦岗寨首领之位,推举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封李密为“魏公”。李密则任翟让为司徒。

但是,不幸的是,翟让没有象吴祖泰伯那样,让了王位之后就远走高飞,而是还在当地,让李密不能安心,最后,矛盾激化,公元617年11月11日,翟让被李密杀害。后来,李密与隋朝杨广之子杨侗合作,又与李渊合作,再后来,又背叛李渊,最后兵败被杀。

翟让创立的瓦岗军打击了隋朝,为唐朝的开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唐朝末年的尚让,则为唐朝有灭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尚让与翟让一样,也是河南人,尚让是河南新乡长垣人,也是属于古代的卫国地域。

翟让被害267年之后,公元875年,尚让与兄长尚君长,与王仙芝一起发动起义。之后不久,当年六月,黄巢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而发动了起义。此时虽然黄巢已经55岁,在古代算是高龄,而且家境富裕,但是黄巢看到王仙芝发动起义之后,也发动了起义。而且,黄巢在早年还是一位神童,五岁的时候,就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诗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由于隋文帝杨坚开创了科举制度,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跃上龙门,但是唐朝的科举非常腐败,门阀制度依然猖獗。黄巢年轻时屡试不中,写下了反叛之诗以明其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发动起义的第二年,王仙芝与黄巢会合。后来唐朝官方向王仙芝展开招安策略,造成王仙芝与黄巢的分裂,王仙芝兵败之后,公元877年,尚让率余部投奔黄巢,尚让成为黄巢起义军的第二号人物,之后,尚让推黄巢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 设官分职。

黄巢率兵攻掠江浙、福建、岭南、广州等地之后,又率兵,于公元880年的年底攻陷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第二天,黄巢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黄巢封其妻为皇后,尚让为大齐太尉兼中书令,相当于首席宰相。

第二年,尚让与黄巢被沙陀军李克用(时年28岁)打败,第三年,黄巢的部将朱温投降唐朝。公元884年五月,尚让率万余人投降武宁节度使时溥,并随唐将领李师悦追击黄巢,在狼虎谷,黄巢战败,并被其外甥林言杀害。之后,尚让被时溥杀害。

23年后,公元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建立梁朝,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前梁是南北朝时期萧衍创立的梁朝,建都南京),中国开始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

从隋唐时期杨花李花兴衰的历史之中,黄花的兴盛,也可以见到历史的相回相报,当年,黄氏族人黄君汉救了翟让,促使翟让建立瓦岗军,翟让成为瓦岗军首领,二百多年后,尚让也推崇黄氏族人黄巢建立了大齐帝国,黄巢成为大齐皇帝。这似乎是翟让转世为尚让,以报黄氏族人之恩。

由此可见,在隋朝唐朝之时,在杨花李花之中,在独孤之花、鲜卑之花之中,黄花的绽放,飘荡的是让德之香。这也是泰伯至德精神在吴氏族人之外的弘扬与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23:21:06 | 只看该作者
项羽和关羽 翟让与尚让

在明末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有个情节是,关羽是项羽的转世,而有人分析,认为尚让是翟让的转世(参见 《杨花 李花 黄花 其中的翟让与尚让》一文)。二者均是改姓不改名。项羽和关羽虽然功勋盖世,但是德中之极致的让德,却不显著,而翟让与尚让,却有让德之风貌。

项羽希望恢复春秋时期的诸侯群立的局面,但是没有成功,而尚让推出的黄巢,通过大规模的杀戮,将以德治国为标榜、以举孝廉为实行的门阀制度的终结,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为形成以唯才是举为标榜、以八股文为实行的科举制度的真正确立,打下了基础。虽然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的功劳,但是真正将之排除落实的阻碍的人,黄巢是其中之一。因为其阻碍正是门阀制度。这是黄巢之功,实际上也是尚让的让德之功。而尚让的让德,也来自于翟让对黄氏族人的感恩。

项羽和关羽,在性格刚直、功劳巨大、以及人生结局方面都有很多类似之处,说二者有转世关系,确有依据。在小说《喻世明言》中,还表示,曹操是韩信的转世,汉献帝是刘邦的转世,杨修是萧何的转世,孙权是英布的转世,而且英布与孙权的父亲孙坚,都是吴氏族人的女婿。刘备是彭越的转世,诸葛亮是蒯通(曾为韩信谋士)的转世,张飞是樊哙的转世(新版《三国》张飞和《楚汉传奇》中樊哙都是同一演员),赵云是纪信的转世,颜良、文丑是项伯、雍齿的转世,这样,汉初之事缘到了汉末之时,都得到回报,了结了一个历史的阶段。

当然,项羽的前世是哪位历史人物,关羽的后世又是哪位历史人物,也有人通过个人性格、人生历程与结局的比较,另外做出了分析。

至于翟让的翟字之中有一个羽字,是不是表示翟让与关羽有转世关系,这需要大家来分析讨论了,呵呵。

不过,按《喻世明言》的说法,项羽转世为关羽,是为了报仇,因为在楚相争时期,很多人得罪了项羽,有罪于项羽。当然,在那个时期,项羽也同样得罪过其它人,比如会稽太守殷通,本来殷通要与项羽联手起义,但是项羽杀了殷通,然后起义。这是项羽对不住殷通的地方。不过,如果殷通参加了起义,那么,在秦末的起义军之中,在起义之前官职最高的起义军领袖,就不是番阳县令吴芮,而是会稽太守殷通。

但是,翟让转世为尚让,是为了报恩,这是两者的显著不同,也是一种进步。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相关情节,说是关羽死后,关羽的灵魂高喊“还我头来”,但是得到的回应是,关羽也砍掉了很多人的头,于是关羽幡然悔悟。此后,关羽转世为翟让,姓名中保留着羽字,在相回相报中,化报仇为报恩,虽然同样其中包含铁血,但毕竟也是一种进步与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9:46 , Processed in 0.1613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