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伯三招让王位 --- 泰伯被过度解读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1: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泰伯三招让王位 --- 泰伯被过度解读了吗?
MingDi  


成为古公亶父的长子,这是泰伯的幸运,这不是与泰伯的任何品质与行为(包括努力)有关的事情,如同中了五百万元的大奖。不过当古公亶父想把这五百万元的大奖(王位继承权)交给泰伯的三弟季历的时候,泰伯并没有考虑这五百万元的问题,泰伯考虑的是,如果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古公亶父心里不是滋味的程度,也就是古公亶父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所以泰伯下定决心,放弃这五百万(王位继承权)。

然而,问题是古公亶父一家都是大善人,都不愿意看到有谁的心里不是滋味,都不愿意看到谁的心里有阴影。泰伯知道古公亶父等人担心泰伯的心中有阴影(心中不是滋味),所以泰伯决定放弃这五百万(王位继承权)之后,就立即离开周国,而且是远远地离开周国。泰伯与二弟仲雍,翻越秦岭,渡过长江,千里迢迢,来到江南。

泰伯远离周国这一点,很重要。后世的一些推让王位的人(包括泰伯十九世孙季札),也有很多,但他们推让王位之后,都不愿意离开王国,都留在国内,有的还担任要职。这给获得王位的人在心里面留了一些阴影(心里不是滋味),这种阴影说不定还会发酵。所以,泰伯远离周国,对消除他的三弟季历的心理阴影(心里不是滋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泰伯让王位的第一招。

然而如上所述,古公亶父一家都是大善人,都担心泰伯心中有阴影,所以一再向泰伯发出信号,要求泰伯回来继承王位(重新持有五百万元大奖),于是泰伯拿出了第二招,在江南,象当地居民一样,纹身断发,以示自己不适合登上王位。

但是泰伯的三弟季历可能心中还有一些阴影,这就是他担心泰伯心中有一些阴影,所以在古公亶父去世时,还向泰伯发出信息,请泰伯回国继承王位。为了彻底消除季历心中的阴影(心中不是滋味),于是泰伯祭出第三招,在江南自号句吴,自封为君。这样就让三弟季历完全了断了想让泰伯回周国继承王位的想法,心中不再有阴影。

这就是泰伯的至德与至道。不仅有让,而且讲究让的方式方法,在实施“让”之善的时候,在做好事的时候,还顾及到不产生其它的任何伤害,不引起任何负面影响,包括给别人产生心里阴影。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泰伯达到了这个理想:彻底消除了任何伤害,而且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做得非常好。这就表明,泰伯并非象某些人认为的那样,为了做好事就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及所产生的其它伤害与负面影响。这就是泰伯的至善、至德、至道、至诚。

众所周知,让,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让会产生一系列的一连串的结果,泰伯在周国的让,导致了泰伯在江南的存在。如果为了让出周国的王位,泰伯来到江南,提着大棒,打打杀杀,把江南居民闹得鸡飞狗跳,然后泰伯在江南称王称霸,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孔子也不敢把至德之号,戴在泰伯的头上。

德,至德,如地如坤,厚德载物,首先是保证无害性,不做出任何伤害,不伤害到任何人,这是德的基本,而后有“让”,包括让王位,而且是谦让,不是沽名之让,才会称得上是德的极致,也就是至德。至德之中,包含着至道,其中的条件就是做到了“不出现任何候伤害,以及二次伤害”,完全是无害的举动。如果有任何伤害,给人造成任何的心里不是滋味,给人造成任何心里的阴影,都是有伤德行的,都不配称为至德。

舍弃一个东西(包括利益,以及巨大利益)并不难,要做到不给人任何伤害,做到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心里阴影,这就需要高超的道行,这其中就体现出对“道”的掌握。泰伯做到了。

实际上,更可贵的是,泰伯的让,完全没有伤害到自己,完全没有让自己的心里产生阴影,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亲朋好友的心里完全不产生阴影。这也是德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泰伯之让德,彰显了、体现了德的这一个重要方面。

泰伯让了周国的王位之后,又走上了吴国的君位,泰伯命中注定的皇帝命,没有受到挫折,泰伯的心中完全没有阴影,从而让泰伯的父亲、三弟、以及其它亲朋好友的心中消除了阴影。

这如同历史记载舜帝在民间的时候,常常发明一些生产工具,等到大量民众学会这些工具,使用这些工具之后,出现资源争抢之时,舜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又发明一些工具,把原来的领域让给民众,自己开辟新的生产领域。这种让,就是不伤及到、不伤害到自身的让,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局面。这种没有任何伤害、没有任何牺牲的局面,不是有道之人,是做不到的。

有德有道之举,并不包含牺牲精神,这如同现在的一句口号:一个也不能少。不能靠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实现另一些人的利益。能实现这种理想状态,这就是至德至道之举。

如上所述,这是对泰伯的过度解读吗?

孔子在称赞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侍于殷”是至德的同时,称赞泰伯为至德。在儒家兴盛的时代,大家都如此千篇一律的称颂。然而,吴氏族人称泰伯不仅至德,而且有道,这是对泰伯的过度解读吗?这是对孔子的不满吗?这是对孔子的大不敬吗?

当然不是。这仅仅是实事求是而己。孔子称泰伯为至德,可能有他的时代的原因与用意,可能是他发自衷心的赞叹,也可能是孔子本人的认知局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用不着因为孔子被某些人奉为圣人,就必须要与孔子的口径保持一致,就必须做到对孔子就连标点符号也要保证一模一样。

这种呆板与奴性的思维,会被泰伯甚至被孔子笑掉大牙。人们赞颂泰伯,纪念泰伯,学习泰伯,学习的是泰伯的德的精神,学习泰伯在实现大仁大义、大善大德、大慈大悲的过程中,保持无伤害的精神,不仅不造成生命实体(身体)上的伤害,还要不引起心理上(也是生命的实体之一)的受伤(不让人产生心里阴影,不让人的心里面不是滋味),学习泰伯以无害化的行为实现善举,这需要有深厚的道行才可以做得到。人们在这个基础上,再以实际的行动,学习泰伯的有谦有让,真谦真让的行为与精神。这才是真正的继承了泰伯的至德精神,这也是真正的祭祀了泰伯的在天之灵。

所以,在孔子的“泰伯至德”定义之外,提出“泰伯至道”的实质,决不是对泰伯的过度解读,不是过度解读古人,而是对泰伯的真实还原。

对吴祖泰伯精神的本质还原,是吴氏族人的天然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4:44 , Processed in 0.3042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