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德天下传:《让国南来 --- 仲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0: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国南来 --- 仲雍》序

导语泰伯、仲雍让贤季历,传位姬昌,这是周人德政的肇始。仲雍的崇高地位,历代受到推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云:“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3100年前,泰伯、仲雍兄弟为了实现父亲古公父的心愿,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兄弟季历。这一让,让出了周王朝数百年的宏业,也让出了千古传扬的“至德”。泰伯、仲雍,从此成为“逊让”这一传统美德的符号。

他们义无反顾,来到遥远的江南,建立句吴国,开拓出一方新天地。这当然不是一次轻松自在的旅行,而是不折不扣的“长征”,前头是完全陌生的未知世界,兄弟俩带领族人,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既要直面自然的挑战,更要应对其他族群的威胁。

一路走来,支撑着他们的是对亲人和族人的大爱大义,是对理想的执着,是百折不回的顽强意志,是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简而言之,是一颗伟大的心。权位为轻,道义为重,这是何等的胸襟气度!

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不是要达成文化的一元化,而是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需要有人把它“讲清楚”,让它“活起来”。如果说,多姿多彩的虞山文化流派和彬彬称盛的常熟科举人才是常熟文化的“流”的话,仲雍和言子就属于常熟文化的“源”。

古史茫昧,古书艰深。此书是中国研究仲雍的首部专著。从搜集资料到研读、消化,拨开重重迷雾,寻找历史真相,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呈现出来,真正实现“讲清楚”“活起来”的目标,为将来仲雍研究的深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作者:周铁农
十一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十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编者按:仲雍是商末周国首领古公父的第二子,3100年前,泰伯、仲雍兄弟为了实现父亲心愿,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兄弟季历,南下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句吴王国,成为“逊让”这一传统美德的符号。常熟市政协编撰出版了文史专著《让国南来——仲雍》,十一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十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周铁农欣然作序。11月18日,《让国南来——仲雍》赠书仪式及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岐山周公故里举行,本刊特别刊登有关文章及观点,以飨读者。


专家观点

“让”与“德”

过去讲泰伯奔吴,只讲泰伯,不提仲雍,实际上就有缺陷。《让国南来——仲雍》一书把泰伯和仲雍做一个整体来考察,是非常好的。泰伯、仲雍“至德”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天下明德自舜始”,泰伯、仲雍是传承了这个思想源头和思想理念。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经学贯穿的是周易,中国文化的总根脉在这里。阴阳之道是强调的是我们的理解就是德法并举。

仲雍的历史功绩

古公葬礼结束后,季历遵父嘱要将王位让与泰伯。泰伯问仲雍:“今群臣欲我立季,季又让,何以处之?”反映了泰伯内心一度的矛盾和犹豫。仲雍却毅然回答泰伯,曰:“刑有所谓矣,要于扶微者。可以立季。”仲雍的意见不仅坚持了原先兄弟两人的让国之志,而且从宗庙的大局着眼,促使泰伯下定了最终辞让君位的决心。

这进一步说明仲雍在让国问题上有和泰伯同样的至德精神和崇高地位。

周朝建立后,武王追赠仲雍为“吴伯”。陆机诗曰:“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唐代大诗人李白云:“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吴仲雍之神”。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学御史娄谦在虞山仲雍墓旁建造清权祠。

泰伯、仲雍奔吴的精神内涵

泰伯、仲雍让的是好大一片锦绣江山,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泰伯奔吴体现出忠君孝亲的可贵品质。兄友弟恭的手足情怀。同心协力的政治智慧。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包容谦让的宽阔胸襟。乐于牺牲的至德境界。入乡随俗的超凡见识。勇于开创的进取精神。泰伯、仲雍所创造的吴文化,是崇德谦让。

泰伯、仲雍奔荆蛮的文化意义

泰伯、仲雍的“三让”,与孔子所宣扬的“仁”“礼”思想是一致的,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符合,还有以大局为重的大局意识,入乡随俗的和合精神。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时代还会有不同的解读,赋予新的意义。

仲雍与吴文化

吴文化是吴地本土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交融发展的产物。给中华文化融入至德和谐、开拓进取精神。泰伯、仲雍让国,气度不凡,以退为进、柔韧刚健、积极进取,以和谐化解,避免纷争,把无谓的“窝里斗”升华为开拓新空间的发展动力,充满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

仲雍精神价值的再认识

泰伯、仲雍不仅是吴国缔造者,也是吴文化开创者,更是中国疆域拓展史上的大功臣。句吴国的建立,使最具发展潜力的江南大片土地在西周建立之后顺理成章地纳入中国的版图。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一个本质特征就是“让”的反面——争(竞争)。合理的“争”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让”依然具有它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不应把“让”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一味排斥竞争,也不应否定“让”的积极作用。如何吸收传统“让德”的精华,剔除不合于现代社会的过时部分,是当今泰伯、仲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让”之感悟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一一“让”! “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它的源头就是“让”。“让”就是自我约束,以“让”为基本要素的“谦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是最好的卦,是“六爻皆吉”,可见“让”在周文化中的地位之高,无出其右。泰伯、仲雍让贤季历,传位姬昌。这是周人德政的肇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20:51 , Processed in 0.1909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