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伯先祖迁徙史(泰伯先祖的大舍至德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09: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祖泰伯的先祖后稷,在出生之前与出生之后,均有神迹。

出生之前,后稷之母姜嫄在野外踩巨人脚印,而受孕生下婴孩。婴孩出生之后,姜嫄将婴孩丢弃于野外,但野外的各种动物均保护着婴孩,从不伤害他。两次神迹的出现,让姜嫄把婴孩抱回来抚养,并取名为弃,但是这个时候,弃没有姓氏。

姜嫄是黄帝曾孙帝喾(又名高辛,喾发音为ku)的正妻,帝喾的父亲蟜极与祖父玄嚣均不是部落首领(帝),帝喾有四个夫人,正妃姜嫄因为神迹而生弃,次妃简狄因神迹而生契,三妃庆都因神迹而生尧,四妃常仪没有出现神迹,生下帝挚,而且在四位妻子里面,常仪是最先生下了帝挚,所以帝挚是帝喾的长子。

由于帝挚是长子,而且三个弟弟“弃、契、尧”,与帝挚即非同父,也非同母,帝喾是“弃、契、尧”的养父。所以,帝喾去世之后,帝挚继位,但是帝挚为政不善,于是将帝位禅让给尧。帝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禅让王位的人。之后,尧将帝位禅让给舜,舜将帝位禅让给禹,而禹是中国禅让制度的终结者,禹的儿子继承帝位,建立夏朝。

弃在儿童的时候,就喜欢种植农作物,,长大之后,能够相地之宜(知道哪块土地适宜种什么),并且善于种植谷物稼穑。于是尧将弃提拔为农官(相当于农业部长,名为后稷),并且封弃于邰(弃之母姜嫄的故乡),而且将“姬”这个姓赐给弃,于是弃有了姓,以姬为姓,与黄帝同姓。

后稷的后代不窋(窋发音为ku,与帝喾的喾发音相近),在夏朝末年,在禹的后代夏桀的手下为农官,因为提出意见与建议而得罪了夏桀,受到夏桀的惩罚。这个时候,不窋有两个选择,一是发动政变,推翻夏桀,二是远走他乡,避开夏桀。不窋选择了第二条路线,抛弃官职,远走他乡,从封地“邰”北迁300里,来到戎狄之地北豳。开启了泰伯先祖的迁徙史。

不窋(吴祖泰伯的第十二世祖)抛弃官职,抛弃了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四百多年的封地“邰”,这可谓“舍”,而且是大舍。古人云,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窋迁徙,将官职让给了别人,将封地让给了别人,可谓大舍。

不窋大舍,来到北豳,继续从事他们所擅长的农业,家族再次兴旺,这可谓是不窋的大得。

在不窋之孙公刘时期,部落受到戎狄侵扰,公刘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抗击戎狄,一是避开戎狄。公刘选择了后者,向南迁徙约200里,来到豳地。这是泰伯先祖的第二次迁徙。

公刘(吴祖泰伯的第十世祖)的这个决策,把赖以生存的北豳之地让给戎狄,也可谓大舍。在豳地,公刘不仅大力发展农业,还大力发展工商,采购矿石,冶炼青铜,虽然工商比农业更加劳苦,但是换来的是家族更加兴旺,从而公刘也得到了族人的热情赞颂。这可谓公刘的大得。

这是商朝初年之事,到了商朝末年,豳地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公刘的九世孙姬亶(古公亶父)为保全族人的性命安全,决定舍弃八代祖先在这里耕耘的这块土地,可谓八辈祖宗的地盘,将之抛弃,南迁200里,到达岐山周原,姬亶的举措,这也可谓大舍。这是泰伯先祖的第三次迁徙。后来姬亶后裔在此创立近八百年的周朝,可谓姬亶的大得。

在周原,当泰伯之三弟季历的夫人来历高贵,季历之子姬昌的表现非常优秀之时,泰伯想到了祖先的三次迁徙,想到了祖先的三次大舍,以及祖先的大得,从而萌发了大舍的想法,并且为此付出了行动,而且比祖先的大舍行动的步子更大。

泰伯与二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岐山周原,离开黄河流域,向东南方向迁徙2000里,来到长江流域,来到长江下游的南方,而且纹身断发,以示不接受周部落的君位。泰伯仲雍兄弟二人在这里继续从事先祖所擅长的农业,并且继续发扬大舍精神,将农业技术传授给当地民众,由于这里雨水丰富,更适于农业发展,泰伯仲雍与当地民众均获得农业丰收,当地民众也自然拥戴慷慨传授农法的泰伯仲雍,从而,泰伯仲雍在这里扎下根来,建立国家,传承下来。

泰伯仲雍舍弃现成的由父辈创下的王位与地盘,可谓大舍,而泰伯仲雍最后还是得到了一个国家的地盘与民众的拥戴,可谓大得。

泰伯仲雍的大舍迁徙,是泰伯仲雍等吴人的第一次迁徙,也是周族的第四次迁徙。三百年多后,也是因为戎狄的侵扰,季历的后裔从镐京向东迁徙700里。来到洛阳,西周结束,东周开始,这可以说是周族的第五次迁徙。

又过了近三百年,泰伯仲雍的后裔吴王夫差战败,吴国王室成员四散逃开,这可以说是吴人的第二次迁徙,也是周族的第六次迁徙。这次迁徙,据说有部分吴人渡海来到日本九州岛,开辟了新的天地。这同样可以称为大舍大得。

在吴王夫差战败之前,吴国处于极为辉煌的时期,孔子也生活在这一时期,孔子看到吴国的兴旺与吴国先祖泰伯的大舍精神,不得不由衷赞叹吴祖泰伯的至德精神。大舍之后,继续充分发扬德行与智慧,从而获取大得。古代之“德”即为“得”,孔子以十字赞泰伯“三以让天下,民无得而称”,实际上,民并非无得,而是大得:周族之民从泰伯大舍三让之中,获得了平安生活,吴地之民则在泰伯的大舍三让来到吴地之后,吴地人民获得了农业的大发展。可见大舍至得的精神,也就是大舍至德的精神,这是孔子真正所要赞扬的。

舍得舍得,舍了有得,得了还舍,这不仅是德,而且是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便是世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4:49 , Processed in 0.1992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