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家的底蕴 暨 佛家的底蕴(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13: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家的底蕴
  吴鸣镝
  (写于2007年)

  众所周知,佛教并不是宗教,“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以前,所有的学问道统都称为“家”,比如佛家、道家、儒家。“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之后,才有佛教、道教、儒教之说。如果说佛教的“教”指的是教育、教导,那么,佛家可以称之为佛教。道教、儒教也是如此。

  当然,称佛家所说的是一种学问(就称之为佛教吧),也不尽准确,佛家所说的(佛教),主要是实践,如同有人所说,佛教说的就是---过来看。佛教不强迫你认识一个事物,不强迫人承认一个事物(比如上帝),只是让人过来看,让人们自己领会。佛教所教的就是,人们按照佛家的方法实践之后,所得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其实也是佛经中早就描述过的。

  那么,佛家的底蕴是什么呢?佛家到底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要弄清佛教的底蕴,可以从佛家的起源开始。

  任何一种学问或者说教法,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生发的。比如儒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所说所行,目标只是平天下。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己”,想要解决的,就是平天下的问题。(当然,用儒家的方法能不能达到儒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另一回事,这是儒家的方法是否高明与高效的事情了,历史证明儒家的方法并非高明,也非高效)。而近代的李宗吾所谓厚黑学,其产生的源头,是作者朝思暮想如何成为英雄豪杰而生发的。它的目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豪杰(枭雄也罢,流氓也罢,只要掌握权柄、保持主动、占据高位即可),其目的决不是治国平天下。当然,厚黑学能不能真的让人成为一个枭雄豪杰,历史证明,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佛家的起源,也就是说佛家在当初所要达到的目的,众所周知,是为了使人摆脱“苦”。佛祖释伽牟尼是一位王子(姓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时候,分别在王城的东、南、西这三个城门看到了老、病、死三种苦,这三种苦都是人生之苦,只在北门看到一个修道人的不苦。于是这位王子产生了要修道的念头,经过长时间的曲折磨难与沉思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得正道----如何摆脱人生之苦的方法。从此佛祖开始了宣讲道义的历程,直到涅盘。

  这就是佛家的起源,要弄清佛家的底蕴,人们就必须仔细分析佛家的起源之处。

  人的生老病死,确实有苦饱含在其中,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己经有很多人仔细地描述过了,这里不再复述。因此,让人摆脱这些苦,寻找一种方法使人脱离这些苦,也确实是必要的。佛家也确实是真真切切地找到了这种离苦之法---佛法,真实不虚。

  不过,人们都知道,尽管人们难以避免生老病死之苦,但是人生并非充满着苦,很多人有着幸福的童年,很多人有着鹤发童颜、气定神闲的老年,也有人患有能够一一对治、对症下药的病,比如,以前有的人非常喜欢在澡堂子里请捏脚师傅捏脚,特别是有脚气病的时候,能得到捏脚,特别舒服,所以有的人特意让自己得上脚气病,从而可以大大地享受这种捏脚的舒服,这不是病之苦,而病之乐也。更有人开玩笑地说自己得了一种总也治不好的病---“不吃饭就要饿”的病,有了这种不治之症,才有可能会享受美味佳肴之口福了,也可称为病之乐。算命的命理之学中还描述了有的人因病而贵的现象。至于死亡,人们也知道,并非人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可以安详地面对死亡,有的人可以有大义凛然地从容就义,这种人,不见得就有死之苦。更有甚者,如同电影《夜宴》中那个王子最后的一句台词---“能死,真好”。

  那么,人的生老病死,不见得都是苦,佛教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不是。不过确实有很多人,他们不感觉到生老病死之苦,因为他们的生命与心灵中充满快乐与安定,神气十足,所以他们不见得会向佛家靠拢。佛家会说,所有的乐,都是苦之因,只有法乐除外。但是其实很多苦,并非是因乐带来的,而是因不乐而带来的----不良的情绪带来的不良的健康状况,从而带来了不良的生活状况。实际上,佛家所言的苦,是一种无常的苦,意思是说,即使有乐,也不是能够永久的可以保障的乐,是一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佛家千方百计要摆脱的,正是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虽然并非时时是苦,其中也有乐)。

  而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其原因当然就是世事的无常(佛教也是这样描述的)。因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谁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按佛家的说法,万事万物都在轮回之中,都在成住坏灭之中,只要在三界之中,轮回之内,就无法摆脱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所以,为彻底脱离这种痛苦,佛家开列了一个处方----摆脱轮回----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盘。这一点,从理性的逻辑推理上来看,也是如此:要想摆脱不安定的不稳定的没保障的状态,就必须与不安定的不稳定的事物分离开来,不依赖这些轮回中的事物,即可不随这些轮回中的事物而沉浮。从而保持了安定,脱离了没有保障的状况。获得永乐或者说是极乐。从而达到了佛家的目的----离苦----脱离痛苦。所以,有人说佛教是一种离苦的学问,所言极是。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摆脱轮回。按照佛家理论,人之所以与那些在不断变化不断轮回中的万事万物割舍不断,是因为人没有割断与它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人的本质层面上没有割断与它们的联系。人的本质层面当然是人的起始的源头的层面,也是人的精神的层面。所以先要弄清人的精神层面是怎么回事,以便割断人的精神层面与轮回之中的万事万物的联系。

  按佛教理论,人的精神层面,也就是人的认知层面,有八种认知,即八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前六识好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第六识---意,意的梵文本义是依附“末那”识,即依靠第七识“末那”,而末那不是意,是属于潜意识范畴,是我执的根本(人的自我意识的源泉),末那的本义是恒审阿赖耶识。那么,梵语中的阿赖耶是什么意思呢?“阿”在梵文里指的是“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而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象一个“数据库”。有人这样描述阿赖耶识:从内容上说它里面所收藏的是人的累生累世的履历,从功能上说它收藏人所有做过的好事坏事伤事,从时间上说,人死了,前七识先消失,它是最后离开人的身体的。人投胎了,它是第一个来到的。别的七识的功能依它而觉醒。

  这个阿赖耶识,是最底层的精神层面了,人要脱离“没有保障”之痛苦,要脱离轮回,要与轮回中的万事万物脱离干系,就需要从阿赖耶识上面下手。

  然而,阿赖耶识是如此之深,人们怎么能达到这个层面而改变阿赖耶识呢,即使是第七识“末那”,人们也难以直接到这个层面而影响它。没办法,怎么办?只有从前面的六识开始了,即从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出发,踏上摆脱轮回征程,希望以此前六识,影响着末那识,潜移默化着阿赖耶识,直到阿赖耶识脱离轮回中的万物,从而使人脱离轮回,脱离那个没有保障的苦与那些没有保障的乐,脱离了无常,从而获得极乐,终于涅盘,圆满地达到佛家的目标。

  那么从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干什么呢?这就是佛家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六波罗蜜(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里插一句,六波罗蜜中的精进,包括静虑、坐禅、入定、还有四圣财---信、多闻、惭愧、忏悔)、五戒(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戒酒)、三无漏学(戒、定、慧),等等的内容,这正是佛家修行的内容,己有很多人描述过了,这里不再叙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佛家的一部重要经典----金刚经,这部经书通篇只说了一件事:“离相”---离一切相,是为诸佛。正是提到这一点,本文至此才言归正传,回归“佛家的底蕴”这一命题。

  因为“离相”一词,才透露了佛家的底蕴。仔细解释如下:

  人体之中,消耗能量最大的,是人的大脑,是人的大脑的运作,而人的大脑的运作,也就是处理的信息,绝大部分来源于视觉。这一点是由现代科学所明确了的。

  那么,佛家所一再强调的“离相”---在视觉上不着于相,在意念上不着于相,相当于停止了视觉上的能耗与脑力上的能耗,这是人体中最大的能量节约。人的能量,当然指的是精神力量,指的是精神,所以离相,为的就是节省精神消耗,养足精神,保持足够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佛家的底蕴。

  再看看八正道、六波罗蜜(六度)、五戒、三无漏学、等等佛家修行的内容,无一不是为了节省人体的能耗而设,无一不是为了养足精神而设,无一不是为了降低人的精神损耗而设。无一不是为了摆脱与这个轮回中的无常变化中的世界的联系而设。(有人说,佛家讲究行善,而行善就是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结善缘,而不是摆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其实,此言谬矣。行善,不是为了建立联系,而是为了中断联系。人言道: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好就是不了,不了就是不好。行善就是把事做好,好才可以了,了---了结了断--就是好,即中断了瓜葛才是好,摆脱了轮回中的事物就是好,因为这样就摆脱了无常之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佛家要求人们“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图报”的缘故,如果做好事要留名要图报,则是拖泥带水、不干净利索,总会带来苦)

  从反面来看,也正是如此,比如,不养足精神,而精疲力竭,魂不守舍,真正是苦不堪言,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正是可谓苦海无边。然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内省,养足精神,即是离苦之岸。而且,佛家起源之时所观察到的生老病死之苦,其实也正是精神不饱满或者说是精神残缺而产生的痛苦。

  另外,众所周知,哲学二字的意思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人学了哲学就应该明哲睿智,哲学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人们也认为佛教比哲学所包括的内涵更多,而佛学虽然也不以哲学自居,但佛学自然要谈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且佛家更重视的是方法论,所以佛家在谈到佛教的时候,不是说佛学,而是说沸法,佛家谈得最多的,就是佛法。佛法以法为重,以方法论为重,不是以世界观为重。


佛家所建立的世界观----五蕴皆空,其目的也是为方法论服务,为佛法服务----离相---远离空空的五蕴五尘。既然五蕴皆空,人们对于现实中与思想中的各种相、各种事、各种物、各种情,执着而不离,又有何意义呢。佛家就是这样通过建立这种世界观来为节省人们的精神而服务,从而实现脱离苦难的目的。

  同时,佛祖在宣讲佛法时,常常是建立一种世界观,然后很快又自己否定它,这种超高度的智慧,其用意也是让人以离相为重,让闻法的人们不要在乎世界的貌相与本相,人生苦短,要以脱离苦海为重,还是把射进自己的肉中的箭拔除要紧。一切以法为重点,以方法论为重点。

  当然方法即然是成为了一种论,那肯定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是一种相,所以佛家所说的离相,有很大一部分是强调“离法相”。所以佛家常说“法空”,方法也是空虚,不要执着于佛经中介绍的这样那样的法(佛法)。总之其目的不离开佛法的要点----节省精神、养足精神----这也天是透露了佛家的底蕴

   佛法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强调智慧,佛家认为人间的一切苦来源于无明---也就是来源于没有智慧。所以佛法的一个中心就是智慧的养成,所谓的三无漏学之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清而静,静而灵。这一点,与佛家的底蕴完全一致,因为智慧就是精神的作用,神与智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常说神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神智,就在于文明,就在于智慧,人如果没有文明、神智不清,那么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佛法所教导的养神益智,也是让人与神灵与理智更靠近,让人的性情离禽兽的性情更远----从而更远离苦。所以,也可以认为,人间的一切苦来源于精神(或者说是精气神)不足。

   佛法强调智慧,但佛法也并非不崇拜力,佛家常说法力无边,佛经中有时也介绍说佛祖为了降服恶魔,常常显出法力。既然佛家崇拜力,应该说佛家不应该不强调体力的,然而似乎在佛法中没见过有强调体力的养护与身体的养护,而且很多高僧大德,学问很好,见解很深,但身体长得干瘦,不如佛祖(那位释伽族的王子)长得体壮如牛----在南传佛教经典中,佛祖常被描绘成象一只年轻的狮子,威仪四射,庄严非凡。实际上,乔答摩-悉达多在俗之时,在印度属刹帝利阶层,也就是武士阶层,(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有四个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吠舍<普通劳动者>和首陀罗<奴隶>,还有这四个种姓之外的人---贱民)。那位王子做为刹帝利的一员,其体质、体能、体力、直到体形,当然是健美壮硕,无可否认。

  佛祖可谓是天生的壮士(壮硕之士),因此可能他在佛法中就没谈关于身体的养护与健壮体魄的养成,当然也有可能本人读经不多,孤陋寡闻,佛祖说过了,我没看到。但是,佛家第二十八代祖达摩禅师,却非常重视体格的训练,这位佛教大师在嵩山留下了举世闻名万世流芳的少林拳术,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这也说明佛家人士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体格壮硕对离苦(脱离人生之苦)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达摩佛祖的这一创举没有流传到佛教中去,只有少林禅寺一家传承下来,即使达摩禅师的嫡系----中国禅宗,也没有接下这一传承。其它的佛家流派只限于思想方面、精神方面与学问方面的修习,以求离苦,甚至有的佛教人士强调人体是装载灵魂的臭皮囊,是阿赖耶识(也就是藏传佛教常说的中阴身)在通往圆满成就的旅途中暂时借住的客栈里的房子,不必好好维护,还是对精神方面的修行要紧。我认为这有不妥之处,有违佛祖初衷----离苦。

   不可否认,仅仅禅静是可以带来健康,百病不生,而且由禅静带来的灵敏,可以规避世俗中社会上袭来的危险(所谓的外辱)---可以避辱,从而不会有外辱带来的人生痛苦。但是,同样不可否认,各种体育运动与体能训练,也可以带来健康甚至强壮,众所周知,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可以抵御外辱,从而避免了因外辱而带来的人生痛苦。脱离痛苦,对于佛家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更何况,体格强健的人常常是精神饱满,这一点不可否认。

  另外,体格强壮,绝对是一种庄严之相。庄严之相总是让人肃然起敬,而病歪歪的样子,即使是大师,人们只能是在曲曲折折中慢慢地对其起敬。无论哪个流派的佛教,都强调庄严(所谓的威仪),但强调庄严而不重视体格的培养,总是不妥。更何况,中国有句古话:止戈为武,体力壮不是为了在争斗中得赢,而是为了获得和平,减少与避免众生的痛苦,虽然按佛家所言,减少与避免痛苦的根本办法是不要造孽,但体力不够,不足以保家卫国保境安民,也是一种罪孽,如同法力不够婆心不切而造成在有些情况下不能自救救生救世救苦。所以,从这方面盾,也应该养护身体锻炼身体以排除这种人生的罪孽。

  而且,按佛家之言,身体强壮是一种福报。而有条件在现世拣起与养出这种福报,就应该拣起与养出这种福报,天之所予,不受有灾,只是不必贪着,就是好。《金刚经》中说,菩萨不受福德,其实是说菩萨不贪着福德,即是以福德为空。真实的情况是,菩萨可享用福德,但不必为此起贪着之心即可。

  可见,佛家的底蕴,就是节省精神,养足精神,养足精神的途径,就是在思想上保持清净、省心而己,包括对体格培养的重视----身体强壮,则精神饱满,而且俗话说,有最健康的身体,才有最健康的思维。

  身体健康的本质也就是让身体不受病菌病毒病魔的污染,可见,为了健康,身体内外的清洁最为重要。也就是说,在身体上保持洁净。

  总之,佛家的底蕴,就是通过身与心的清净,来节省精神,养足精神,从而脱离人生之苦。所以说:众善奉行(因为可以带来省劲省心),诸恶莫做(因为这对于今世来世而言,太费劲费心费神了),是诸佛教。看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强调清洁,所有的宗教,就是在此相通,信也。

  最博大精深的佛家道理,其实也是最平常的道理---养养神,省省心,气定神闲,精神饱满(包括进行Sport----sport的词源是space,本意是休闲,空闲,是一种休息的方式,而不是劳命伤财地去争冠军,而是为了养身、养神,与佛理相通)。

  虚云大师曰:佛教,就是一个“歇”字。信也。




佛家的底蕴(续)
  吴鸣镝
  接上面的《佛家的底蕴》

  虚云大师曰:佛教,就是一个“歇”字。也有人说修佛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其实二者是一回事,因为“歇”的目的,是养足精神(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精气神),是使人成为一个精神方面、人格方面、身体方面都十分健康非常完满的人,这就是一个男子汉的标准。

  即然现在己经考察清楚,佛家的底蕴是通过教导人们将精神保养充足来摆脱痛苦,那么我们可以再考察一下到底什么是“精神”,我们要养的究竟是什么,孟子曰:吾养浩然之正气。他老人家是在养神吗?中国词汇“精神”二字是由“精”与“神”组成,精神与精有关系吗?与神有关系吗?与人的健康与智慧以及性命的本源有关系吗?

  关于这一点,汇合了佛道二家学说的一部名著《西游记》说得透彻,《西游记》的作者(可能是吴承恩)通过佛家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孙悟空的老师)对精气神做了论述:“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不仅如此,这位须菩提老祖还叙述了修养精气神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口诀,须菩提说: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有人说“口头禅,口头禅,修上万劫也惘然”,但是口诀不是口头禅,口诀是通过语言来调控自己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修养的目的----养足精气神。精气神养足了的状态,按须菩提的描述,是这样子的: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而精气神养足了的结果,则是功到自然成的修炼最终目标---成佛做仙:“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这些诗句是《西游记》中须菩提偷偷地向孙悟空传授的秘诀,一般人须菩提还不告诉他,因为一下子说穿了,学生们都懂了,也就走散了,这个当老师的未免太寂寞了,呵呵)

  至于那个口诀是什么,《西游记》里没说,我想应该是六字大明咒(就是那个发音近似于all money go my home的那六个字---嗡嘛呢叭咪吽),或者是无上咒,无等等咒,无上上等咒,大神咒---揭帝揭帝般罗揭帝般罗僧揭帝菩提僧莎诃(《心经》里介绍的,据说是伟大啊美妙啊神奇啊之类的意思)。或者是一个修炼的小故事里讲的那句“不要理它”(这个小故事是我大学里的体育老师告诉我的---那时我在练形神庄气功---正是全中国气功热的时候,我大学里的体育老师是从形神庄气功创始人庞鹤鸣老师那里听来的,在这里我介绍一下:一个女孩崇拜一个高僧,一次那个高僧来了,很多人围着高僧听高僧说话,小女孩一定要闯进去见他,别人拦住了不让她进去,高僧说:不要理她。这小女孩听到以后,认为是得到真传口诀,立即不往里闯了,回去后,天天静心念叨“不要理它不要理它不要理它”,日久之后,小女孩功力了得,可逢凶化吉,包治百病。)任何一位气功师傅都会说出其中的道理:长期屏除杂念静心专一,还有什么精气神不能养足的,还有什么神通不能达到的,还有什么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不能开发的。口诀的作用就这里---屏除邪欲得清凉,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词句就是无上咒,无等等咒,大神咒。

  可见,养足精神,也就是养足精气神,当然其中包括养“精”---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有点象大力金刚丸,好象是太白真人在八卦炉里炼出金丹,又好象是炼出舍利子),养精养足了,精力充沛当然是没问题的了,能象拿破仑那样一天只睡六个小时就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也不成问题了)。

  而且其中肯定也包括养“神”---做神佛神仙所做的事决没问题---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如此做圣母圣子圣灵所做的事,当然更不在话下,也能做到。而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正气,自然也在其中养得足足的了。这就是说,养足了神,你就是神了。

  “养神”这个词中的“神”,即是人的精神头,又是神灵与神明,二者完全是一回事----这不是我说的,是佛经说的 --- 一切唯心造!心就是神---就是那个创世的神,养心就是养神,孙悟空拜须菩提老祖学艺的地方就是在“三星斜月洞”(也就是“心”)里,心神养足,达到圆满,可以造一切,宇宙现象随我而转,如同基督教《圣经》中所说的“风随着意思转”---精气神不圆足的一般的人发现不了这个问题,精气神很圆足的人发现这个现象,是轻而易举的。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佛家史料可以证实: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凤仪年间(公元676年),广州光孝寺里有两个僧人在争论风动幡动.六祖慧能说---仁者心动.(注意:是仁者,是真正的仁者,不是一般人,更不是没有良心与良知的衣冠禽兽畜牲).慧能禅师的这四个字,不仅震动了在场的善众,不仅震动了大唐王朝佛教界,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汉字文化圈,而且振荡了一千多年来的中国大地,直到现在,并且还要延续到将来.

  佛家所教导的养神,是天上的神,是俗话说的"头顶三尺有神灵"的这个神,同样也是每个人的心神---包括良心与良知---浩然之正气,这些事物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一个事物的不同名称,如果方便地说神(也可称之为佛)在人的内心,那可称为养神养心,如果方便地说神(佛)是在九天之上,那可称为供养神灵。每个人在养神养心,就是在供养神灵。基督教圣经中就明确地描述了这个事实:有人问耶稣,我在忙里忙外地为你操劳,而他只坐在那里听你讲经说教,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德高?耶稣说,他的功德高。(因为他在养心养神,就是在供养神灵--着实地在供养着圣母圣子圣灵)。其实,类似的言论在佛教中比比皆是,有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还有诗云: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更有大德叙述: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这就是“佛家的底蕴---养神”的底蕴。

  人的养神,仅仅是性命双修成佛成仙的事情吗?不见得是仅仅是性命双修,而且是性命悠关的事。中国有句俗话: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菩萨就是夜叉,夜叉就是菩萨。好好供养菩萨,菩萨就是菩萨,对菩萨不尊不敬,菩萨马上就是夜叉,比夜叉还夜叉,让你吃尽苦头,丝毫见不到菩萨低眉,慈悲六道。只见金刚怒目,降服四魔。在圣经中,也同样有这回事,上帝发怒,就明说了要消灭三分之一的人类,剥夺这三分之一的人类的性命。

  同样的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传说张献忠屠灭四川时,立了一块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心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意思是说,天(也就是神)给人们提供了滋养人类的一切---空气、水、土壤、食物、白日里美丽的风光、夜晚中灿烂的星辰,然而人却没拿出一点点的注意力去报答天(也就是不养神,也就是不培养与保护人类的良知,也就是不滋养人类自己的心),其结果是---杀杀杀杀杀杀杀,无尽的杀,无尽的死亡与残废,无尽的黄泉路上下地狱。张献忠好象在向老天献忠,在替天行杀,杀那些天诛地灭的不报天地的人。(不过据说有考证张献忠没这回事,是清朝政府自己屠杀了四川人,然后栽赃嫁祸给张献忠。但是这个七杀碑,讲的是这个道理---不养神不养心不讲良心,即不报答天地之恩,是性命悠关的事,不仅是能不能成佛成仙的事)

  即然养神即是成佛成仙的事,又是性命悠关的事。那么,做为一个人,他的人生的目的,他活着的目的,就很清楚了---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每天早上起来是为了什么,人吃饭是为了什么,这些人生的重要又重大的问题,答案就很明朗了---养神,报天。这一点,与每一个人的直觉完全吻合---人要活着的话,总是要着舒服些,精神头总要养足些,如果精疲力尽、疲惫不堪、无精打采、魂不守舍,绝对总是处于苦海无边的状态,绝对是在黄泉路上徘徊的状态。人总是要活着清爽,死得硬朗。即使是马克思的几十部大块头厚书中长篇大论,说到底只是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幸福。活着窝囊,死得窝囊,总不能说是幸福。

  人应该养神报天,人不可不养神以报天,神就是天,就是光,就是爱,就是道,就是智慧智识,就是自然规律,也是滋养人类的自然条件,在心理因素方面,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浩然之正气 ---- 道、德、智、仁、勇(义与胆)。

  这里的自然,是人们常说的扶正乾坤的乾坤。
  这里的道,是人们常说的替天行道的道(这里的替天行道的天,也是人们常说的报答天恩的天)。
  这里的德,是人们常说的德性高尚的德。
  这里的智,是人们常说的深明大义的明。
  这里的仁,是人们常说的杀身成仁的仁。
  这里的义,是人们常说的匡扶正义的义。就是人们常说的义无反顾、义不容辞、舍生取义的义
  人,要养神,要报天,所要滋养的、所要养护的、所要维护的,正是这些----这些是生命之源。

  人们看见了胆识仁心是生命之源,人,要的是养神,也就是说,人就是要获取胆量、智慧、爱心,成为智勇双全、宅心仁厚的完人(如同本文开篇时所说的做个男子汉)。

  那么,谁损害了人们的胆(比如恐怖主义分子),谁损害了人们的识(比如封锁信息的势力),谁损害了人的仁心(比如阴险恶毒的衣冠禽兽),就要去纠正谁,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所必备的无条件反射---神灵与自然留给人们的神经系统的天然本性,人们必须伸张自己的无条件反射----这正是供养神灵的真正含义、这是正义与自由的真正的内涵与内核,并且不惜与那个谁做殊死的斗争,不惜打击恐怖分子,不惜开发软件打破信息封锁,或者哪怕是开发出慧眼、天眼、法眼、佛眼,也要取得大光明,对抗信息封锁,延伸着真善美。而且值得为了这一切而早一些再次投胎转世---值得为此舍弃今生---牺牲性命。这是志士仁人大智慧的人们令恃强凌弱践踏良心的作恶者胆颤心惊的气慨与举动---捍卫正义与自由,如同捍卫生命之源(这与推崇生态保护是一脉相承,道理完全一致)。

  人,当然是要珍惜生命。有什么东西能比人的性命更重要?从逻辑上讲,比性命更重要的,只可能是一件东西,那就是产生生命的东西---生命之源。大智慧的人们看到了生命之源,在看到生命之源遭到破坏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去保护生命之源而不会吝啬性命。因为保护了生命之源,就不用担心生命不能再生,如同人们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见了生命之源,就知道为什么舍生取义就如同象棋中舍卒保车、舍车保帅那样的自然,在舍生之时,不会感到悲哀,也不会感到慷慨,只会感到这笔交易值得做,很划算。(这里的舍生,如同叶挺将军所言:出来吧,给尔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爬出。也如同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fine speech: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你可以寿终正寝,但是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可能会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这位华莱士可谓与诗人裴多菲是心心相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可见,人的养神以报天,包括了应天,顺天应人,响应内心深处心灵的呼唤,响应内心深处的无条件反射---神性的本能。顺天为何还要应人?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宇宙万物,万物有灵,灵与灵相通,自然就有相互的呼应与感应(类似现代物理学定律所描述的各种感应现象),自然可以影响宇宙,简单的说即心就是宇宙。而人的养神以报天,以应天,以顺天,以应人,当然是人的正义与自由,谁妨碍了人的顺天应人的自由,谁就是妨碍了人的养神报天,就是妨碍了人的生命的本源---这是人们值得用性命去保护的事物。

  人要养神,以摆脱苦难、以求活得清爽,以死得硬朗,以求成佛成仙,真的要做这些吗?是的,这就是佛法---佛经里所描述的内容。以下稍做叙述。

  佛经所传的就是佛法---佛之方法---佛的技巧与技艺。佛的技巧就是佛教中人耳熟能详的这一套(在《佛家的底蕴》一文有叙述,这里再Ctrl+C 并 Ctrl+V 一次):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六波罗蜜(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而精进,包括静虑、坐禅、入定、还有四圣财---信、多闻、惭愧、忏悔)、五戒(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戒酒)、三无漏学(戒、定、慧)。我们把这些内容归纳一下。

  佛的基本技巧(佛法)即三无漏学(戒、定、慧),其中,第一要素就是戒(所有的宗教都是这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戒--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有五戒---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戒酒。其实,杀淫盗妄酒,可以归结于一个字---“杀”,五戒归根结底是戒杀,以下细细说明:


  佛教中的杀,可以完完全全的表征为有关精神或者是神灵方面的损害。(虽然佛教所强调的“破我执”,实际也是一种杀灭,但这里破杀的是轮回的要素---是使人脱离轮回、悟性成佛---也是一种离相的方法---佛曰:离一切相,是为诸佛。按佛教说法,即是转动法轮---改变人的精神,使人不再执迷不悟,使人的精神焕然一新。而不是破坏生命的要素。

  杀戒中的杀,是破坏性的举动。

  杀为杀生,淫为杀鬼(生殖行为的效果是有鬼神来投胎成人,生了一个人就是灭了一只鬼或一尊神),盗也是杀生(因为人的生命可分为内命外命,人的财即人的外命,所以盗财等同于使人们缺衣少粮缺车少房缺胳膊少腿,是杀了别人的外命,也可称为杀生),妄也为杀生(胡言乱语与谎言,使人糊涂,使人精神或灵性昏糊错乱,使人处于半死的行尸走肉的状态,等同于使人们缺少光明与智慧,可谓杀生),酒也为杀生(酒醉是使自己处于的精神或灵性昏糊错乱,处于半死的行尸走肉状态,等同于使自己缺少光明与智慧,也可谓杀生)。总之,这一切,使人死亡或成为行尸走肉,便等同于使人们缺少完整的生命所必需的基本要素,等同于破坏了健全的生命与性命,等同于损害了人的灵魂与精神,等同于杀。


举报 | 收藏 |        2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气动元件Lv 3 时间:2007-09-19 10:54:00
  人们要养神---保养精神,要的就是安宁,佛法三无漏学中的第二要素就是“定”。为了获得“定”,绝对是与“杀”无缘---杀当然是一种大的翻动(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当然是大大的不宁静的状态。修习禅定,当人们的身心久呈安宁之态,周围的事物包括宇宙万物,将一一拎清,清淅地呈现,智慧就生于其中了。所谓的清而静,静而灵。

  总之,慧(取得智慧,按佛教说法即获得般若、悟道见性)的技巧,是定(保持安静)。定(保持安静)的技巧,是戒(戒杀---防止上文所说的五种方式损害精神或者说是神灵),另外,为了取得慧与定,综合一下佛法的其它内容(八正道、六波罗蜜等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持戒的,还要再加上忍辱,布施,精进。

  关于忍辱,我只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不再多说了,免得说我是在讲真善忍的轮子法海。呵呵。

  关于布施,布施的本质是利乐众生,有三种布施,

  一是财布施---使人有生活的资料与行动的资料,可谓利益众生。利的表示方法,人们称之为“经济”与“经济利益”,而经济的最本质描述是---最方便地得到最便宜的东西---即就是节省(经济一词的另一个含意,也是节省的意思)---省钱省力省心---这(尤其是省心)与养神(保养精神--佛的基本要旨)是完全一致的。

  二是无畏布施---使人有行动的勇气。使人们消除恐惧,使人们不要害怕,使人安神,使人勇敢,使人俱备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佛法当中非常强调的一种布施。(当然,这里的勇敢,如同动画片中老狮子王所言: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你要到处闯祸。)

  三是法布施---使人有智慧有光明,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教给人们知识、技巧、方法(包括思考方法与学习方法),使人们认识常识、相信常识、运用常识。不能使人处于蒙蔽之中。佛家有云:“深识世法,即是佛法”。“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

  在此插一段,实际上,如果狭义地说世法,指的是世俗的知识,那么,商业活动中的所需的知识是世俗知识的大全,商人是最需要备有世俗知识的人群,而正是因为商人们是最多地备有世俗的知识,所以这个世俗中,无论在哪个国家,商人是最富的人群,商人的格言也是最深刻的格言。比如无尖不商---常被人称做“无奸不商”---这种说法不仅歪曲了原意,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无尖不商实际指的是,用体积工具(比如“斗”)计量商品(比如粮食)时,把商品堆得尖尖的,高高的,表示让顾客受益,如同中国人做买卖用杆秤称东西时,让秤杆翘翘的,使顾客得到多一些的实惠。这种充满人情与世故的商业格言,即是世法,即是佛法。而另一个世俗格言---无度不丈夫---常被人称做“无毒不丈夫”---这种说法不仅也歪曲了原意,而且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无度,不度量不计算,不在各个层次(深层的浅层的)方面运用智慧度量算计(在深的层次---气--精气神的方面---度量算计,即是气度),就不能称为男子汉大丈夫---稀里糊涂的人(尤其是在深的层次方面---远见与睿智方面),能称之为男人吗?不能。佛家有言:人只有一种罪,就是无明。这种世间法的法布施(教导人们德行高尚,就是教导人们如何自由自在地安处世间---如何随心所欲而不逾礼),就是佛家所常常说到的---先做人,后成佛。

  以上讲布施,以下讲精进。

  佛法中的精进,有两条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担板汉的方式,即离世的方式---禅定---坐禅、入定。担板汉指的是一个人在扛着一块板在路上走,意思是不看路上的一切东西,不管好的坏的,一概不看,不管对的错的,一概不问,不管美妙的悲惨的,一概不理。表示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哪管它洪水滔天,哪管这回自己中了千万元的大奖,我只管闭目定坐、安然调息、保养精神,以此渐增智慧。这是一种需要大毅力的精进---抛弃掉比生命更可贵的爱情与自由(这里的爱情指的广义上的爱情--博爱,包括同情心---将心比心,把这些全部抛弃掉,很能忍的)。

  一种是非担板汉的方式,即入世的方式,静虑与四圣财(佛家术语,指的是---信、惭愧、忏悔、多闻---这是四种获得内心深处的安定与智慧的方式)

  静虑,不是担板汉的心态,而是入于世中,平心静气,静静地思考世俗中的种种事物,一一解开心中的疙瘩,一一拿出解决办法,一一设立锦囊妙计,一一做出计划安排。这种静虑,一是解决人的精神方面与物质方面的种种问题,一是静虑本身也是一种极佳的健身健脑的方式---默默的思考,深深的呼吸---非常好的养神手段。(在少儿教育当中,有个很好的说法---给孩子一个深呼吸的空间。这就是给孩子一个独处静虑、独立思考的条件,这是一个给孩子自我养神的机会与时间,这是一种让孩子成长成熟的好途径)。

  信指的是信心,是一种料定了的心态,自信而不茫然慌张,是绝对的老神在在,安如泰山,养神圆足。在世俗的人生道路上,不是什么也不管,而是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但信念依然,从不动摇。

  惭愧,指的是多发现多瞄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心生收敛自修之意。忏悔,则指的是多发现多瞄准自己的错误之处,从而心生改过自新之意。这也都是获得内心深处安定与智慧的好办法。

  多闻,当然是与担板汉全然相反的形式---多接触世俗世界的信息,在现在来讲,就是多泡网冲浪,多泡坛子看贴子,多交流多聊天,多读书读报读期刊杂志(大陆学术期刊里的豆腐渣论文可以一扫而过)。这要求绝对反对信息封锁、绝对要突破信息封锁,这也是一种极好的增长人的安宁与智慧的方式---决不做担板汉!!!

  佛法中无论哪种精进的方法(担板汉的与非担板汉的),都是饱含着积极进取的锐意与锐气,丝毫没有等待与懈怠之情,而且都是只有坦然、用功、收获精神果实(养成神智),其中的静与动,都完全没有包含杀生伤人之兵法的精髓---消极而阴险、静静地等到对方出错与出现疏忽(或者使用谎言与假象致使对方出现错误与疏忽)之时,给予致命的一击,致其于死地。佛法中无论是静养的方式还是进取的方式,全然没有一点阴谋诡计,都是一种全然的阳光行为,如同佛家所言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所有的这一切佛家养神修身的技巧,人们能够完全的享用,这就是自由。

  谁在妨碍着我们持戒、禅定、忍辱,谁就是妨碍我们享用佛法,谁就是妨碍我们接受佛的教导,谁就是妨碍着我们的自由。

  同样的是,谁在妨碍着我们的正见(包括取得真相)、谁在妨碍着我们的多闻(挡住镜头,抢砸相机、伤害采访者),谁在妨碍着我们的智慧增长,谁在给我们带来恐惧,谁在干扰着我们的心平气和,谁在打扰着我们安宁的生活,谁在妨碍着我们养浩然之正气,谁在妨碍着我们的无畏布施(使人们胆壮胆大)、谁在妨碍着我们的法布施(使人们有办法有手段),谁在妨碍我们阻止社会上的杀(包括盗摘器官)盗(掠夺国库与民财)淫(秽乱宫中)妄(欺世枉法)酒(粉饰太平忽悠民众)的行为,谁就在妨碍我们享用佛法,谁就是在妨碍着我们的自由。

  海内外有良心的人们与争取善道的人士,所要做的,正是对中国的民众施以无畏布施与法布施,使中国民众成为有胆有识的人群,使中国民众成为艺高胆大的人群,使中国人、海内外有良心的人们与争取善道的人士,所要做的,正是对中国的民众施以无畏布施与法布施,使中国民众成为有胆有识的人群,使中国民众成为艺高胆大的人群,使中国人成为有勇气有手段的公民,使中国公民具有大无畏精神与大光明精神,使中国公众成为即吓不倒又瞒不住的公众,使中国民众成为仁心宅厚又义薄云天的人群,使中国民众成为自由的人。这些人士更可以对中国志士仁人施以财布施,使中国公民不仅仅有胆识,而且还有物质方面的行动力量,以捍卫自己的公民权益,沉重地打击那个给中国带来黑暗与灾难的反动势力(这个邪恶势力以恐怖行为使汉民胆小、以封网删贴使汉民识短,以如此恶劣行径奴役与残害中国大陆人与香港人),化怨声载道为维权的力量,化民怨沸腾为促进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动力。

  这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在转动法轮,取得进步。
  这对于海内外有良心的人士来说,可谓积善成德,功德无量。如佛所言,这种举动正是在进行一种对于布施者自身来说是身心俱佳的修行活动。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佛祖释伽牟尼留给我们的启示---人不可不养神报天,人不可不应天顺人。

  佛祖还要求我们精进---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意与锐气,丝毫没有等待与懈怠之情。---行直何用修禅。护短心内非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1-9 07:31 , Processed in 0.3694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