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柏举之战吴楚双方指挥人员的心理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17: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子兵法谈到战争的很多方面,但是通篇都没有谈到军事训练,而吴王阖闾非常重视军事训练,在五湖(今太湖)之滨专门有练兵场所,“选练士,习战斗”(《吕氏春秋》),“习术战骑射御之巧”(《吴越春秋》),采取精兵政策,把身强力壮的人选进军队,又不影响国内农业生产。

伍子胥提出“三师肆楚,继而克之”的建议,吴王阖闾采纳的这个建议,主动出击,将吴国国界扩张大别山以东和淮河地区,唐蔡两国都派遣王子来到吴国,与吴国结为盟好。

公元前506年,晋国在召陵(今河南漯河东)召集诸侯会盟,晋国以楚国的盟国---沈国不参加会盟为由,指使蔡国攻灭了沈国。楚国于该年七月攻蔡,蔡国不向晋国求救,却向吴国求援。十月,吴王阖闾自己亲自挂帅、以孙武为将军率吴军主力三万自淮河水路进军。一路上吴军大造声势,做出一副大举援蔡,继续三师肆楚,打一场小仗的架势。

然而,当吴军水师行至州来后,吴军突然弃舟登岸,改变原来的西北上蔡国的方向,西南下直取楚国北部边境大隧(今湖北大悟、河南罗山交界处)、冥厄(今湖北广水、河南信阳交界处)、直辕(今湖北广水、河南信阳交界处)三关要地,进入大别山以西的地区。

楚国没有想到吴军早就准备打一场大仗,所以楚国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吴军轻取三关后长驱直入,迅速推进数百里,深入楚国境内,推进到汉水的汉津附近(湖北荆门境内),这是楚国立国几百年来都没有外国军队侵入的地方。汉水也是当年吴祖泰伯和二弟仲雍从岐山奔吴之时,所用过的水路。

这个时候,如梦初醒的楚国君臣才知道吴国的战略意图,并立即从蔡国撤军,并动员国内力量,在汉水西岸建立防御阵地。这个时候,蔡国迅速出兵,唐国也迅速出兵,协助吴军作战。吴、楚两军沿着汉水展开阵势暂时形成对峙。柏举之战拉开序幕。

吴国君臣此时心里很清楚,虽然三万大军深入楚地,补给由唐蔡两国供应,粮草不缺,但楚国可以动员二十万军队,很容易就会被包围,导致匹马不归,全军覆没的结果。

而楚国统帅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包围,而不是用二十万军队把三万吴军挤压出境,自恃兵力雄厚,自信满满要全歼吴军,继而吞灭多年以来肆楚疲楚的吴国。

楚国的左司马沈尹戌(曾在吴国为臣,其子是成语“叶公好龙”里的叶公)对子常(囊瓦,楚国王室成员)表示,要带兵先在吴军进入楚国的水线上,把吴国的舟船烧毁,再在吴军进入楚国的陆路上,堵截吴军。

然而,沈尹戌不仅没有想到从吴楚两军对峙的地方,到淮河岸边烧吴国的船,行程近千里,再在陆路上的三个关口堵截吴军,也要行程近百里。沈尹戌的军队一方面要秘密行军,以防吴军察觉,一方面还要急行军,以尽量缩短时间,包围吴军,防止吴军逃窜,更没想到子常害怕自己建立功勋,之后在朝廷之中的地位超过子常。沈尹戌没想到自己的同僚是这样的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思。

吴国君臣心中明白,这次行动,动用了自己的全部精锐,目的是迅速寻找战机,创造战机,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以战养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深入楚国腹部的风险会随着时间一天天增大。

孙子兵法上也强调战争必须速战。为此吴军必须不能失去战争的主动性,否则完全达不到速战的目的,在汉江长时间对峙,是吴国君臣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吴军的生路只有一条,即是引诱楚军出击,将其引出坚固阵地,再寻机歼灭。

楚国统帅心中也明白,楚军士卒的战斗力不如吴军,如果不在数量上以压倒性的优势,是无法战胜吴军的,尤其是在沈尹戌分出一半的兵力绕道烧船的情况下,更是这样。

吴国君臣当然也知道楚国统帅是怎样想的,楚国统帅要稳扎稳打,不急不燥。于是吴军摆出向东撤退回国的架势,三万军队终止对峙,沿着汉水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北行走,向唐国靠近,然后离开汉水,看上去要逃之夭夭,逃回吴国。

楚国统帅看到吴军向南行动,离唐国远了,认为这是一个切断吴军和唐国联系的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让唐国的粮草无法接济吴军,使吴军更加不能在楚国长时间停留。于是楚军渡过汉水,放弃汉水天堑,希望将吴军往南向长江挤压,而吴军在长江没有舟船,这对吴军来说是一条死路,或者往东,把吴军向大别山挤压,让吴军在没有稻田的山上困死,总之,要拦住吴军北归淮河之路。

退却诱敌,吴国君臣做到了,但如何歼敌,还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楚军渡河之后,还是选择对峙,或者只是步步紧逼,不加进攻,吴军还是没法获得战机。而且楚军知道自己的战斗力不如吴军,即使在沈尹戌分兵之后,还有十万之众,但是在楚军没有看到战机的情况下,也必然小心翼翼,不会冒然出击。

很显示,吴国君臣的任务,仍然是必须给楚军制造战机。这个时候,由于路程遥远,沈尹戌率军还没有到达淮河岸边,还没烧船,在陆路上更没有楚军来堵截。但是三万吴军继续向东行进,越过清发水,而不是向唐国蔡国靠近。当然,吴军的行进,丝毫没有溃逃的迹象,三万部队组织完整,纪律严明,君臣一心,官兵一致,用心备战。

吴军虽然也用战车,但步卒是其主力;楚军虽有步卒,但战车是其主力。在吴军后退的过程中,楚军发动三次试探性的进攻,吴军在小胜之后,因为仍然没有找到战机,所以仍然边战边退,继续向东。这个时候。楚军的补给线也拉长了,楚军的后路也变得脆弱。

这个时候,吴军退到柏举(湖北麻城),吴国君臣找到了一个适合步兵作战的地形,就停止后退,与楚军对峙起来,做出反扑的架势。子常也感觉到自己的补给线长了,应该大踏步后退,最后回到当初在汉水对峙的局面,而且子常还感觉到自己要先后退,越快越安全,然而楚军内部的史皇,劝说了子常留在军中,不要后退。

于是,吴王阖闾九年十一月庚午清晨,两军在柏举拉开阵势。在对阵中,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看到楚军阵列有破绽,于是向吴王阖闾要求出击,当然,吴王阖闾和孙武子也看到了楚军阵列的破绽,然而一方面要搞清这个破绽是真是假,是楚军故意留的,还是楚军的疏忽而出现的,另一方面,吴王阖闾和孙武子想利用地形,尽可能多地歼灭楚军有生力量,不能打草惊蛇,让楚军迅速回撤,回到汉水对峙。所以没有同意夫概的建议。

然而夫概立功心切,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五千人,擅自出击。楚军的破绽是真实的,吴军的兵器是犀利的,在夫概一击之下,楚军当即就溃。

吴王阖闾和孙武子一看事己至此,于是发兵,一部分从正面强攻。一部分从侧面包抄。三万吴军和十万楚军绞杀在一起,这个时候,楚军统帅,楚国王室的子常,看到吴军的包抄,不是将自己的十万军队去分兵攻击包抄的吴军,而是先要把自己置于安全的地方,于是子常先行向西退却,以免被吴军包抄。

然而,子常一退,楚军更加人心动摇,楚军的退却变为了溃逃,子常一看楚军的阵形己乱,面对组织严密的凶悍吴军,己无取胜的把握,而且吴军没有杀降的传统,只要十万楚军没有被砍死,即使成为俘虏,那也是楚国人,日后组织起来,仍然是楚军,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于是子常弃军而逃,而且子常不敢回楚国的国都郢都,因为他知道他逃到郢都,是绝对的不安全,楚国要拿他是问,所以子常奔逃于郑国。

楚军失去主帅,下级军官无所适从之时,楚军中的史皇奋起抵抗,誓不投降,导致楚军将士在单兵作战失利的情况下,只能被砍杀,十万楚军的大部分,最后只能望西而逃,由于楚军的以战车逃命,速度较快,吴军追不上,但楚军在逃到清发水(即涢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时候,河水挡住战车,于是吴军追上楚军,但并没有立即攻击趁楚军,而是在楚军的一半渡河之后,再攻击,楚军又大败。

这个时候,去烧船的沈尹戌还没有到淮河,就得到了楚军主力战败,吴军正向郢都进发的消息,于是沈尹戌立即撤军,寻找吴军作战,以期消灭吴军的有生力量。心急如焚的沈尹戌用最大的强度行军,强行军350多公里,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与吴军遭遇,知晓兵法的吴王阖闾和孙武子,哪能放过十万个疲惫的楚军,三万吴军面对己经快跑得累死的十万楚军,那是极好的战机,而且稍纵即逝,就在楚军还没喘过气来的时候,吴军很快就砍杀了沈尹戌的先头部队,而沈尹戌也在先头部队之中,在溃败之时,沈尹戌眼看逃脱不了,于是请自己的副将吴句卑将其杀死,割下首级,送回郢都。而沈尹戌的其它部队,也四散逃开。

击败沈尹戌后,吴军面前再无阻碍,直取郢都,楚王弃城而逃,吴军兵不血刃拿下楚国都城,取得春秋时期最辉煌的一次战争胜利。

这个时候,晋国按兵不动,越国也按兵不动,而秦国出动三万大军,进入楚国。这一方面是楚臣申包胥的功劳,一方面也是秦国不愿意看到占领楚国的吴国与秦国接壤,如果吴国再如同对待楚国那样,把三军肆楚改为三军肆秦,秦国肯定也会一败涂地。所以秦国也希望秦国与吴国之间,隔着一个楚国,更安全。

在三万吴军对三万秦军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吴王阖闾和孙武子对秦军不熟悉,从来没有交手过,一方面秦军由于有楚国人的帮助,对吴军却很了解,所以,吴王阖闾和孙武子带领三万吴军,要战胜秦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因为只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在头几次不能取胜的战争中,逐步了解之后,才可以打胜仗。然而,就在吴王阖闾和孙武子带领军队在头几次没有取胜的情况下,越王允常发兵攻陷吴国国都,于是夫概回兵吴国,在击败越王允常之后,自立为王。吴王阖闾和孙武子眼看短期内无法在楚国站稳,扩大战果,修功立德,于是也引兵回国,驱逐了夫概。春秋吴国震憾华夏中原的惊天之业就这样结束了。

两百多年后,尉缭子对柏举之战的直接指挥者孙武的评价是:“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当然,如果在柏举之战,吴国三万军士战败,不仅吴国灭亡,而且《孙子兵法》也不会流传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10:51 , Processed in 0.2550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