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直方:浦江“北漂”第一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1:5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漂一族(简称“北漂”),特定意义上,是指那些从其他地方来到北京创事业的人。一个“漂”字,生动地说明了职业生活的不稳定和“没有根”“心理漂浮”等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燕国都城就在今北京附近;金朝定都北京,鼎盛时是个有100万人口的大都城;至元朝忽必烈迁都北京,叫元大都。北漂,早在元大都时就已经有了。
    吴直方(1275-1356),浦江吴溪(今浦江前吴)人,字行可。出生那年,刚好是元军围攻南宋都城杭州之时,第二年二月,临危受命的文天祥出使元军和谈被拘禁,皇城受降,南宋王朝宣告灭亡。吴直方7岁时母亡,10岁时祖父吴蕃又故,独与父伯绍(原名瑶,是“月泉吟社”发起人吴渭的胞弟,出继给同族的吴蕃为儿)相依为命。
    1286年,吴直方的伯伯吴渭(南宋时义乌县令,入元后辞官回家)与寄寓吴溪的谢翱(福建霞浦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广州兵败后流寓到浦江吴溪)、吴思齐(浙江丽水人,曾任海宁县令,入元后辞官归隐)和邑人方凤一起,创建南宋遗民诗社——“月泉吟社”,并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发檄征诗,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方凤、谢翱、吴思齐等人的举动,对小小的吴直方影响很大,常常离家出游,结交同好。
    元成宗铁穆耳(忽必烈孙子)登上皇位后,为了争取汉儒臣的支持,下诏崇拜孔子,在京城建孔子庙学,广选名儒雅士担任学官。这一诏书的发布,一时吸引了不少汉臣学子。吴直方也走上了“北漂”的道路。来到元大都,吴直方只身一人,举目无亲,艰难困苦自不待言。有人劝他还是南归回家好,直方说:“生为寄,死为弃,等一死耳,何分冀北与江南乎。”
    大德五年(1302),元成宗下诏选汉儒士传授《大藏经》,27岁的吴直方被选中。泰定元年(1324),吴直方被奉省檄为上都路儒学正,成为一名小官员。时太师马札儿台(早年侍武宗、仁宗时为太师)被贬为德王,驻守滦京,听说吴直方“气宇恢廓,延请与语,大悦,因聘使教脱脱和也先帖木儿二子”。后德王日益显贵,遇有疑难之事必先征询吴直方意见后而行;遇休息日,必与吴直方对语聊天,赞吴直方为奇士,连称“赛银!赛银!”(蒙古语,“好”的意思)。
    元统二年(1334),脱脱擢升为御史中丞,以老师吴直方曾经谋事于先朝,有功于朝廷为由,命为江浙儒学提举。重纪至元二年(1336),授吴直方为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承发架阁兼照磨(元代官名),是年吴直方已62岁。至元三年,迁中政院架阁库管勾。至元四年,脱脱升为御史大夫(监察官,官位仅次于左、右丞相),吴直方被升为长史。
    其时,脱脱的伯父右丞相伯颜凭着多朝为相积累的权势,趾高气扬、专横跋扈,根本不把14岁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看在眼里,他还挟权迫使元顺帝下诏停止科举取士,把各地儒学贡士庄田的田租改拨为宿卫士的衣粮……脱脱见伯父伯颜自恃功高权重,毫无顾忌,日甚一日,担心他盛极而败,贻害自己。吴直方对他说:“古书上有所谓大义灭亲,大夫更知道忠于国家……”
    至元六年(1340)二月,伯颜外出打猎,脱脱见时机成熟,奏请皇上恩准,与同僚密谋。最后,元顺帝下诏封锁城门,将伯颜革职驱逐广东阳江。伯颜不堪长途跋涉,病死于江西。脱脱念老师清除伯颜有功,奏请元顺帝为其升官加爵,元顺帝召吴直方上殿。“慰谕甚至,特超一十余阶,授集贤直学士亚中大夫,赐以黄金系带。”脱脱则升为右丞相。脱脱为相后,改变伯颜的政策,当年12月,即恢复科举取士。脱脱提倡文治和经史,从而争取到汉人官僚的支持。自此,“凡国有大事,脱脱多咨吴直方而后行。”吴直方“亦慨然以泽被斯民为己任,知无不言。”未几,元顺帝又升吴直方为集贤大学士、阶资善大夫,食俸赐终身。
    吴直方20多岁就“北漂”元大都,49岁始得官差,此后一路升迁成为一品官员,离不开从小读书立志,身体力行。致仕后,“虽为当世所崇而无自骄之色,为人谦慎,待乡党恒如贫贱之时”。
    元至正十四年(1355),监察御史“劾直方躐进官阶,夺其诰命,除名为民。后其他御史辨其诬,诏复之”。可惜吴直方年事已高,有病缠身,无力赴京复任。次年,病死家中,享年81岁。在古代,这个年龄是相当长寿了。吴直方娶妻盛氏,通诗书,生子吴莱。奇怪的是,吴直方官至一品大员,而子吴莱几乎没有享受到什么福荫,倒是父吴伯绍因受吴直方之荣,赠中奉大夫浙江中书省参知政事、加赠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柱国公。
    吴莱(1297-1340),元代学者。4岁时,其母盛氏口授《孝经》《论语》《春秋》《谷梁传》,即能成诵,7岁能赋诗。方凤见而叹曰:“明敏如吴莱,虽汝南应世叔不是过也。”悉以所学授之。延祐年间吴莱应进士试,不第。24岁的吴莱虽曾被荐为礼部编修,但因与礼部官员不合,于是退居家乡深袅山中,自号深袅山道人,潜心读书著述,先后在诸暨白门义塾、浦江郑义门东明精舍主教。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曾从其学,便是其中之佼佼者。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称吴莱为“浦阳江上大儒”;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杰出诗人、文学家王士祯《论诗绝句》赞曰:“铁崖乐府气淋漓,渊颖歌行格侭奇。耳食纷纷说开宝,几人眼见宋元诗。”正因为此,浦江人知吴莱者众,而知吴直方者少。值得一提的是,元明宗至顺三年(1332),吴莱阐教诸暨白门书院,宋濂裹粮从金华潜溪相从学。两年后,吴莱授聘主教浦江郑义门东明精舍,宋濂获悉后往郑义门负笈受经。是年,吴莱因身体原因退归深袅山,临别之际向义门郑氏推举了26岁的宋濂,宋濂自此在东明精舍主教。至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二十七日,朱元璋聘宋濂为婺州郡学五经师止,宋濂在东明精舍主教24年。
脱脱曾为郑义门六世主郑文融(字大和)亲书“白麟溪”三字,喻郑氏同居共财如白麟溪流般无终时。时吴直方被授为集贤大学士、阶资善大夫,脱脱的这一题赠不知是否与此有关。毕竟那是郑义门第一次获得这样的荣誉。后来因为有宋濂的荐举,才有明洪武帝朱元璋对郑义门的重视,使郑氏子孙出仕走向高潮并成就一个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14:58 , Processed in 0.1689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