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谈夫差失国(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略谈夫差失国(四)


    世吴七届大会中,有幸与日本吴文化交流会吴恩宗亲见面,有道是“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觉与吴恩宗亲话吴国历史,岂是十年书里能够得到的知识呢?
    吴恩宗亲作品之一《解开古吴国之谜》,美国加州大学UCLA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世界联合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河南省社科研究院,均有收藏,与知名度如此之高的馆院相中其作品的作者交流,予自觉荣光之心理,恐怕是任何高帽所不能及的。
    予近期日记三篇《略谈夫差失国》,“失”,为失之也,暂失、失而复再,乃事之物理,虽是有然之,亦有未必然之,然更有必然之,此乃世间万物之性质是也,予在数十年日记中,对吴国失国始终坚持以失为词语,自以为是行进在正道之上,亦同在正理当中。
    夫差失国,失去的是华夏地域海内古吴国的辖地,并非失去吴国,这一点,予与吴恩宗亲研索古吴国思绪一致。本次在深圳至德图书馆谱展中,吴恩宗亲明确指出;“吴国没有失去,而是置迁於另一个地方延续”。
    解开古吴国之谜,第page.9、page.10,载述“無論從考古或文獻記載方面,都証實吳王夫差當時的確把家人和部份倭吳國搬到日本古代的九州去。
在夫差的「後」倭吳國建立之後,首府就在今日的九州福岡市,另外還有幾個附屬倭國。”现实生活中,日本国至今仍然保留着吴服、吴音、等等。
    予亦认为,越兵占据内陆古吴国的辖地之前,吴国在日本早己有吴人的属地。
    志书有载:子胥料吴必亡,乃引其子伍封拜齐大夫鲍息为兄,寄居于鲍氏。
    予於12月10日日记“略谈夫差失国(三)”有曰:“吴国只要还有伯嚭在,吴国的军民心思维就不会放在国家的层面,民众的心思在作国破家亡,散落四方的预备。”且於2018年12月26日日记中也曾有过相关记述。
    客居吴国的伍子胥尚能於越军入吴之前即作其子寄居齐国的前期预备,那何况国内吴人不能先知自己所居的内陆吴国前面的路呢?
    勾践围吴於夫差二十一年,入吴於夫差二十三年,历时九年,吴军驾舟走避东彜时间充裕,具有先见的吴民走避东彜还真是为数不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2-5 18:49 , Processed in 0.1620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