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地先民 与 泰伯仲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9 17:2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次在无锡参加祭祀泰伯大典,有幸得到一本无锡吴文化研究会的刊物《吴文化》,这本刊的办得很好,里面有朱华彦先生的《先吴文化孕育吴文化》一文,也写得很好。

该文从考古的角度,阐述了句吴国建立之前的吴地先民的文化状态。通过考古,在吴地发现了人类化石、石器、玉器、陶器、稻谷、独木舟、桑蚕制品、祭祀文化痕迹等等,表明了在泰伯仲雍到达吴地之前,吴地先民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司马迁《史记》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这表明,当泰伯仲雍到达荆蛮之后,荆蛮的民众尽管能够制造石器、陶器、玉器,也会种稻,也会以桑养蚕,以蚕制丝,但是,他们知道了泰伯仲雍的事迹、见识了泰伯仲雍的言谈举止之态、了解了泰伯仲雍的待人接物之道,然后,有一千多户人家,包括这一千多户人家的大大小小的首领,都愿意归附泰伯仲雍,与泰伯仲雍一起生产,一起生活,一起御敌。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也许是泰伯仲雍也会种稻,而且产量更高,泰伯仲雍也会制陶,而且陶器更好,也许在豳地时期,由于在与戎狄多年争战的过程中,周部落形成的组织形式更加严密,协作的效率更高。但是,这些被泰伯仲雍带到吴地之后,不但没有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来欺压吴地先民,而且还将之与吴地先民友好分享,建立友谊,这样消除了隔阂,将吴地先民团结起来,形成国家,也就形成了更强大的生产能力与自卫能力。

从人类历史上看,在近7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从非洲大陆走出之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古人类在欧亚大陆已经生活了大约40万年。现代人的祖先遇到了这些古人娄之后,一起共同生活了5000年,并且发生基因交流。但是后来,尼安德特人等其它的古人类都消失了,原来在非洲大陆之外生活的古人类全都绝种。

根据现有的遗传学证据估计,在现代非洲以外的世界各地人群中,含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约1.8%至2.6%,而含有丹尼索瓦人基因则是0.2%到6%。也就是说,古人类虽然与现代人的祖先有过基因交流,但是后来古人类都不存在了。

如果说,因为不同的人类由于体质不同,对气候变迁的适应能力不同,而导致有的灭绝,有的存活,这似乎说不通。因为毕竟古人类在非洲大陆之外生活了四十万年,什么气候变迁没有经历过?

这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在果实采集与狩猎的过程中,现代人的祖先与古人类发生了冲突,也就是因为食物等资源的匮乏而产生了矛盾,矛盾激化之后,发生了战争。虽然双方在之前有过少量的基因交流,但是, 战争失败的一方被赶尽杀绝了。

一般来说, 文化与文明较低的地区,人的天性比较天真与纯朴,这从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遇到的渔丈人与浣纱女所发生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伍子胥逃到长江边上,一个打鱼的老头渔丈人帮他渡江, 伍子胥担心自己的行踪暴告诫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于是,渔丈人自己将船弄翻,将自己溺死在了江水之中。后来,伍子胥在饥饿之中,遇到一个洗衣服的村姑浣纱女,浣纱女将自己的食物送给伍子胥,伍子胥吃完饭之后,也提醒女子不要泄露了自己的行踪,浣纱女听后也投水自尽了。

或许《易经》所说的“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伍子胥能遇到这两位烈性之人,是因为伍子胥自己了是一个豪爽之人。历史上也记载吴越之人任侠轻死,重气尚义。

可见,泰伯仲雍奔吴之后,遇到的也是这样的一群这种天真到纯真的人。泰伯仲雍能与这种人和睦相处,也表明泰伯仲雍也是这种豪侠之人,所以泰伯仲雍与当地人气味相投,友好相处。虽然这种天真到纯真的人也有脾气,但是,泰伯仲雍并不是以稍微先进的技术欺负他们,更没有用他们的纯真欺骗他们来制造矛盾,在发生矛盾之时,泰伯仲雍也能以智慧与品德来化解矛盾,继续保持友谊与团结,在团结之中,相互取长补短,在文化相互融合之中,共同发展。

这种归真的精神,是一种极为理性的精神,也就是至德精神,至德归道的精神。这是泰伯仲雍能够在荆蛮建句吴,并逐渐发展壮大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14:37 , Processed in 0.3133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