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祖泰伯 与 孙子兵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09:4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武子的故里是山东,《孙子兵法》的诞生地是阖闾城,孙武子的隐居地是苏州穹窿山。《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点,与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以及孔子在《易经》的“系辞”中提到的“神武而不杀”的观念相一致,孙武子崇尚道义、热爱和平,与苏格拉底、释加牟尼、老子、孔子等同为两千五百年前的、同一时代的人物相比,毫不逊色。

《孙子兵法》的战略,是不战与不殆,《孙子兵法》的不战与不殆,并不是畏惧战争,而是主张全局意识。在打得赢也打得起的时候,讲究心理战,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不得不战的时候,也要求先有胜机而后再战,没有胜机就永远不战,终究还是不战。弱小的一方在躲藏不了也逃避不了的时候,不硬碰硬,也并非只有投降一途,《孙子兵法》不教人投降。而是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消弱对方的战斗意志与杀伐意志,拖延时间,忍受屈辱,等待与寻找躲藏逃避的机会以及战斗的机会。这其中包括合纵连横,派刺客制造其内乱,重金收买游说重臣、离间其将相,而后是割地赔款、纳贡称臣、美女和亲、宣讲和平、宣扬天道好生等等。

《孙子兵法》告知,通过“五事七计(七个比较)”,发现出现胜机的时候,《孙子兵法》才用九个篇章来讲述“十二诡道”以及战术原则,讲述动用一切资源、制造一切机会,来投入战斗,包括《火攻篇》与《用间篇》。

对于强势的一方,学《孙子兵法》的关键,是在于以心理战取胜,对于弱势的一方,学《孙子兵法》,关键是在不投降中,学会不犯错。总之,《孙子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不殆)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要么不战,要么必胜(战果最大,损失最小)。要求做到不战、慎战,而后是善战,以战反战。

虽然孙武子在《孙子兵法》中极为强调以多胜少,但是,在吴楚两国之间,孙武子通过“五事七计”的比较,发现了胜机胜算,所以还是主张发动柏举之战,以三万之兵对抗二十万楚军。这是因为在战争中,孙武子千方百计在战场上形成局部的以多胜少的机会。在冷兵器时代,在短兵相接之时,想尽办法,时时处处制造三个兵打一个兵、甚至五个兵打一个兵的局面,保证我方士兵损失极小,而敌方士兵非死即伤,从而,取得了三万吴兵战胜二十万楚军的大捷。这属于“十二诡道(兵不厌诈的诈术心机)”的善战,最终是以战反战,为吴国消除了来自楚国的威胁,吴楚两国之间取得了十多年的和平。

柏举之战,从“柏”与“举”二字来分析,“举”中有“兴”,“柏”中有“白”,柏举之战暗含“兴白”之意,也有“兴伯”之意,即为光大泰伯所创之吴国之表示。这也是向天下宣告,吴祖泰伯所创立的至德名邦,并非软弱无力,可欺可凌。至德有道,“至德”也是有“牙齿”的。

吴祖泰伯在避让王位之后,千里迢迢,带着极少量的人员,来到长江以南的荆蛮之地,面对人口数量占据优势的当地民众,泰伯正是与《孙子兵法》之中的不战与反战的和平思想不谋而合,最后,消除当地民众对陌生人的敌意,不仅仅是不战而胜,而是化敌为友,完全超越了《孙子兵法》,形成了泰伯与当地民众和平相处,开渠筑城,共同发展的局面,最终吴祖泰伯建立句吴国,与当地民众共创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14:46 , Processed in 0.1912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