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付军让---宝鸡记忆:泰伯三让的德仁孝让好家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9:5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氏宗亲的根在周原,在岐山。泰伯年轻时期形成的至德文化是在陕西省岐山县古岐周之地孕育的,这里是周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这里人杰地灵,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圣山箭括岭巍峨高耸,周原遗址闻名遐迩,周三王庙、太王陵享誉华夏,周公制礼作乐,召伯甘棠遗爱、凤鸣岐山的传说千古流传。从岐周之地上走出去的海内外吴氏宗亲,是同根同祖一家亲。

家风、门风、村风,社会风气,影响着我们每一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每个家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世代相传的家规、家训、家风,家规、家训、家风在潜移默化中教育者每一位家庭成员,使他们养成爱国家、遵法纪、爱亲人等良好品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清朝名臣纪晓岚给子女制定的家规是:“不能晚起、不能懒惰、不能奢华、不能骄傲,要勤读书、要敬师长、要有爱心、要合理饮食。”毛氏家风是:“低调做人、清廉。”习氏家风是:“舍小家顾大家、勤俭持家、坦诚宽厚待人、夹着尾巴做人。”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德行的成长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是最基础的土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德行的成长,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细胞。《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是说: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的根本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

重视家庭建设,第一,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够仅仅是盯着自己这个小家,还要关注国家这个大家。第二,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中国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左传》:“爱子,教之以义方。”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的话,那就应当用道义来引导他”《资治通鉴》:“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通过历史上的故事来说明“我们应当怎样爱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好处的父母之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表率,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

《周易·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那些常常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所以,“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吴文化的始祖泰伯,不仅是好家风的文明鼻祖,更是后来以家风影响吴氏后代,乃至整个华夏文明文化的楷模。


一.泰伯三让天下

岐有商庙,攸念伯仲;古公三子,共怀圣德;太伯仲雍,三让季㽁,初隐吴山,又奔荆蛮,翻山渡水,孝服成缕,岐人居丧,今著《斩衰》。泰伯奔吴、广施仁德;断发文身,入乡随俗,既兴农耕,亦利舟楫;吴人拥戴,推为国君;周土文明,远播南国,伟业胜迹,常熟无锡!说的是泰伯奔吴的故事。

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公元前1194年生于陕西豳地,次子是仲雍,两人成长在陕西岐山脚下的周原,从小受父亲仁德、孝亲、礼让、立志等优秀思想和优良家风的薰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周太王三子季历的妻子太任生儿子姬昌的时候,出现了地动、凤凰鸣啼的祥瑞征兆。果然出生的儿子姬昌,从小时侯就非常聪明,知书达理,不同于常人。周太王非常高兴,就说:“我们周部族以后要兴旺起来,恐怕就在昌身上吧”。这一说不要紧,作为长子的泰伯明白了父亲有决心要实现剪商的理想,还有在由豳迁岐“至于岐下”时,埋藏在心中的疙瘩需要解开了,猜想父亲有传位于季历而让姬昌继位的思想,为了让父亲不违背传统礼仪,不背废长立幼的骂名,孝悌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泰伯决定自己平衡其中的杠杆,主动让位。

第一让,多次私下提前推让周部族首领位子于三弟季历,季历多次不接受。泰伯便说服二季仲雍备了行李和干粮,两人趁父亲生病之时,托词去山中采药,从周原岐山下的王宫出走,在西边的叩村叩首拜谢之后,离开家庭奔陕西陈仓西镇吴山隐居。泰伯到达吴山后,其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奔丧回到西岐,季历拿出父亲让泰伯继位的遗嘱,季历和众臣求泰伯继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远奔江南吴地古吴,于是季历继承了周部族首领的王位。

第二让,季历继位后,修古公遗道,笃(du)于行义,利用与商贵族通婚的关系,积极吸收商文化,促进周部族社会的发展,东扩西征,壮大周的力量,商天下有三分之二国土归周族,被商王封为西伯侯,周部落正式成为商的一个诸侯国,数年后被身存奸心的商王杀害,泰伯回到西岐为三弟奔丧,群臣和姬昌一起再次要他接位,他依然不从,办完丧事立马回到吴地,周部族首领和西伯侯位由侄子姬昌继承,季历子姬昌以德仁孝悌治理天下,商天下又有三分之二人民归周族。他天下访贤得姜太公,三子召公、四子周公辅政,次子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一举翦商建立了周王朝。

第三让,从泰伯创建句(gou)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周天子武王即位,要嘉奖泰伯义举,追封泰伯为吴伯,结果寻到吴国,泰伯逝前将位让于二弟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是吴君,就此封周章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泰伯三让天下中,第一让第二让发生在岐山,第三让发生在古吴。在三让中,实际只有第一让符合让的实质,大多学者把泰伯三让天下称为泰伯奔吴或者泰伯让贤。

二、泰伯奔吴的历史环境分析

《诗·大雅》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说的就是岐山。《诗经·周颂天作》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这首诗的大意是:魏巍的岐山犹如璀璨的明珠,古公亶父在这里奠定了周王室的基业,坚不可摧;周文王犹如岐山之巅上鸣唱的凤凰,继往开来,开疆拓土,在殷商王朝占据了大半个江山,“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武王、周公等无数后来人继承古公亶父、周文王的遗志,勇往直前,一举灭商夺得了天下。创建了辉煌的西周王朝。

“中国”二字首次在1963年以词组出现在出土于大周原陈仓区贾村镇的西周早期国宝饕餮(taotie)“何尊”铭文中

商祖甲二十八年,在陕西省岐山县的周原,96岁高龄的周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快到病危,他的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都已经长大成人。剪商兴周的大业怎么完成,在实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谁留在本地周原来继承周部族的首领,谁又孤独地远奔江南古吴的荆蛮之地艰苦创业开拓疆土发展壮大,这是一个急需要周人快速解决的问题。是泰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作为嫡长子,在家庭中找到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平衡点。

早在商小乙二十六年,周部族第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当年为了避免豳地的戎狄薰育族的欺凌,为了部族的生存,迁岐来到岐山脚下和当地羌(姜)族联姻联盟,占有了周原,在当时人是生存下来啦,问题在哪个时候就产生了,现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周部族第十四世孙泰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如何找到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平衡点呢?

从周先祖世系图谱看:后稷为一世,公刘为四世,古公亶父为十三世,泰伯为十四世。

后稷,名弃,是周人的始祖,帝尧时候人。母亲姜嫄,是有邰氏之女,帝喾高辛氏的正妃。相传有一日,姜嫄到郊外游玩,路见巨人足迹踩踏而过,忽觉全身一震,从此感孕在身,怀胎一年之久,生下一子。由于受孕奇异,姜嫄认为这个孩子不吉祥,就把他丢弃在人迹很少的巷子里。可是牛马经过,都回避不践踏他,母羊还为他哺乳;又想把他丢在山林中,但路过的人突然增多,只好抱回来;又把他丢在河渠的冰面上,群鸟飞来用翅膀遮盖,温暖他的身体。姜嫄感到很惊奇,认为这孩子有神灵护佑,便把他抱回来抚养,取名“弃”。弃从小就喜好种植各种谷物。稍长,谙(an)熟农耕之事,被尧(yao)封为“农师”,号后稷。舜(shun)时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杨凌一带),中华农耕文明由此起源。弃被后世尊称为农神。

夏部落取代黄帝部落之后,后稷的儿子不窋继续为稷官,掌管农业,一直在邰地作农官。后来,夏部落酋长太康失败,到了夏朝的“夏后氏”时,夏后氏轻视农业,“弃稷不务”,逃奔到了西北边的少数民族戎狄之地,即现在甘肃的庆阳一带,建立了国家。不窋传鞠陶,鞠陶传公刘。《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号周人。后来,戎狄部族经常骚拢周部族,为了避勉与戎狄部族之间发生冲突,公刘带领族人,由北豳(今甘肃省庆城县、宁县)迁豳,迁徙到了泾河流域的幽地(现彬县、旬邑地)居住。

公刘迁居于豳传至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名亶,“古公”和“父”皆为尊称。古公亶父是周族的杰出领袖,是泰伯的父亲、周文王的祖父,他奠定了周人礼数文化和灭商的基础以及泰伯建立吴国的思想,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泰伯、季历、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尊称他为“太王”。

商小乙二十六年,豳地最后一位首领,周部族迁往周原后的第一任首领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族二千乘,由豳地循漆水逾梁山来到“至于岐下”的岐山周原。清乾隆《岐山县志》载:“周原在县东北四十里箭括山阳,北自岐阳宫,南至雍水,皆曰周原,即诗谓之周原膴膴也。”民国《凤翔府志》解释“岐周”为:“古公亶父在岐山周原占有的地方。”“邑”是“商周时人们落居的地方”,岐邑则是周太父落居岐周之地。

1. 周部族定居周原的前提条件和俗定铁律是周太王三子、次妃太姜之子季历继位

岐山在广义上泛指北山,之名起自远古,是以境内有山曰“岐山” 而得名。《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说的是古公亶父由豳迁岐到了岐山下的周原。北山是从西观山、黑龙洞开始,经箭括岭、东西崛山,五将庙梁到十八岭的一段山脉。

清乾隆《岐山县志》载,崛山“郑叉口东北,该处树木丛生,枝不横出,为周时太王迁岐经过之路”。麟游县志载,周太王由邠迁岐时,“集结于岐北高山地带,休养生息,‘山后整’,始南迁周原,定都岐阳”。清光绪《岐山县志》载,周太王迁岐“郑叉沟(崛山深山处)、砍柞棫(青冈树)”。这些都指证了周太父由豳迁岐的第一落脚点在北山崛山脚下的“崛山洞”“休养生息”,直接到达不了周原。

商代遇事先占卜,亶父定居哪里同样要先占卜。占卜用的龟纹指向那里就要在那里定居。《周易》升卦第四十六:“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jiu)”。《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顺事也”。意思是周太王迁岐“休养生息”时是考察、占卜,龟纹从崛山指向了周原,祭祀后,出山定居周原。

《诗经·大雅·绵》开篇“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爱及美女,聿(yu)来胥(xu)宇。周原膴膴,堇(jing)荼(tu)如饴(yi)。爱始爱谋,爱契(qi)我龟(gui),日止日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cu)东,周爱执事…柞棫拔矣,行道兑矣。”用现在人的语言说: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美女,共察山水和住地。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于是在此安家邦。称这片美丽又肥沃的土地为周原。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周原之地是姜部落的土地,炎帝族姜女太姜是岐山当地平原民族姜部族的长女,在太父落居和建立周原中,古公亶父娶太姜女为次妃,作为本地民族的统治者之女,太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周族与姜族联姻建立联盟,周族进入姜族平原而占有土地后定居周原,这不仅意味着古公亶父是被承认为周原的占有者和统治者;而且古公亶父是以“上门女婿”入赘(zhui)丈人家园,古公亶父和次妃太姜的儿子、后来出生的季历为周原的统治者,任周部族首领,就成为周部族定居羌族之地周原的前提条件和俗定铁律。姜部落的外孙姬昌继位父亲季历接替的王位就成了必然的。

2.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长子继承制决定了泰伯是周部族的继位传承人

商代实行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长子继承制,商朝末期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继承,传弟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兄终弟继。

周人实施宗法制、分封制、国野制、井田制、册命制、觐(jing)聘制等国家制度。其中宗法制是关于宗族内部人与人关系准则的统称,包括姓氏与取名取字制度、建宗与别宗制度、婚姻制度、宗庙制度、继承制度等,从不同角度规范宗族内部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简单地说,就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只有嫡长子继位,统治集团内部才会永远平衡,曰之名正言顺。否则,当嫡长子死亡后,若次子继位,就会有三子螳螂捕蝉麻雀在后而取代首席之位,还会面临叔伯等以三子谋权害命而起之,血的残杀就会破坏本来不会竞争的平衡。在周部落的早期,周太王的嫡长子泰伯让贤,周文王的嫡长子姬考在殷商监狱舍命救父周文王,从权利和责任上都证实了嫡长子孝忠父亲,是继位的传承人,他子是无权替代的。

由此看来,农耕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和他的元妃,大漠蒙古部落首领德姬所生的泰伯,应该是周部族的继位传承人。

3.周太父三子季历生子姬昌在先,当时还无子嗣(si)的泰伯不具备继位的条件,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4.占领古吴之地和西周形成对位居中心的殷商实施战略包围圈,是周太父要翦商兴周夺取天下的志远大计

商汤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树立了讨有罪、为民除害的形象。但祖甲之后,商朝后期的历代商王,全是些“不知稼穑(se)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之辈,他们“弃稷不务”。周族在草莽丛生的豳地居住的300多年中,百姓游牧生活的忍饥挨饿之苦,使古公亶父寒心至极,周部族取代殷商的“翦商大业”在他的胸中逐渐成熟,为了完成这一雄心大业,古公亶父认为,豳地处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边沿沟壑山丘地带,灭商打仗时交通和运输不便。需要一个能一举灭商的开阔有利地带,于是,周太父率族人由豳迁岐后定据到了周原平地,周原交通条件四通八达,东可渡黄河直捣殷商首都,剪商大业志在必得的还要在作战时,对殷商形成一个包围圈,聪明的周太父看中了位于殷商之南部的太湖之地古吴。周族兵分两地围歼殷商于中心,在周太王胸中已经成了推翻殷商的战略部署。实现父亲灭商兴周的意志,出走到古吴之地的重担,毫无疑问地落在了替父分忧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的肩上。后来的实践证明,牧野之战中,由于殷商的主要兵力东征未开化之地的蛮夷,兵力的分散使殷商朝内战斗力不足,武王姬发轻而易举的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建立了周王朝。

到了这里,泰伯奔吴是必然的,让贤是至德无极的。

泰伯的奔吴,使周国政权迅速崛起,形成了周国人才的阶梯梯次,保证了杰出人才登上了舞台。周人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包容谦让的宽阔胸怀、乐于牺牲的至高境界,也体现了齐心协力的政治智慧、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忠君孝亲的高贵品质、兄友弟恭的博大情怀。泰伯、仲雍以入乡随俗的超凡见识、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实现了父亲的意愿,把商周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荆蛮之地古吴文化整合,传授给当地百姓,如种桑、养蚕、纺织及生产陶瓷、冶炼青铜等,成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始祖吴文化,使古无之地从荒蛮走向了文明时代。

三.泰伯三让天下体现的是德仁孝让的好家风

泰伯奔吴、三让天下所表现的德仁孝让好家风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立志报国、志在必得的入乡随俗、家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敢当的家风。

周太王古公亶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施行“仁政”的历史伟人,他不忍心用民众的战死,来换取自己的君主地位和统治。周人在豳地时,旁边的戎狄薰育族经常来侵略周部族,要夺取财物,古公亶父就主动送给他们。后来又来侵挠,要夺取土地和人口,人民很愤怒,拿起刀枪要奋起反击。古公亶父说:“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族前来侵犯我们,是为了夺取我们的土地和民众。民众跟着我这个首领或跟着他们的首领,同样都是生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民众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牺牲民众的父子兄弟,却让我做你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干这样的事情”。于是,古公亶父帶领着族人离开豳地,度过添水、沮(ju)水,翻越梁山,一直迁徙到岐山之下膴膴周原。幽地的人扶老携幼,跟着亶父来到了岐下,附近邦国闻听此事,认为古公仁厚,纷纷归附。可见古公亶父能够立志报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入乡随俗。这种美好的家风,无疑会影响到他的后辈,泰伯以长子身份三让天下,就与其父流传的好家风的影响分不开。

二是兄友弟恭、团结和谐,友爱相处的家风。

泰伯作为周太王长子,让贤奔吴就是这种好家风长期熏陶的结果。有人问我说:“泰伯奔吴为了成全父亲想废长立幼的意愿?”我说,在第一让中,泰伯奔丧时,季历能拿出父亲让泰伯继位的遗嘱,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太父并没有说他逝后叫季历继位,也没有说叫泰伯不继位的话,泰伯奔吴是为了实现父亲剪商的理想,是主动让位,兄友弟恭的好家风是泰伯奔吴的基础。

还有人问我说:“泰伯奔吴”是为避免龙虎相争、兄弟相残吗?

那我们就听听《古今乐录》说:“太王有子三人,泰伯、虞仲、季历。季历子昌,即文王也。太王寝疾,欲传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与虞仲去,被发纹身,托为王药。后闻太王卒,还奔丧,哭于门,示夷狄之人,不得入王庭。季历谓泰伯:‘长子也,当立。’垂泣而留之。终不肯止。遂委而去,适于吴。是后季历作《哀慕歌》:‘先王既殂(cu),长陨(yun)异都。哀丧腹心,未写中怀,追念伯仲,我季如何。梧桐萋萋(qiqi),生于道周。宫馆徘徊,台阁既除。何为远去,使此空虚。支骨离别,垂思南隅(yu)。瞻望荆越,泣泪交流。伯兮仲兮,逝肯来游。自非二人,谁诉此忧’”。

季历作《哀慕歌》译成今文是:父王已经离别人世,像巨星永远陨落在岐邑了。我兄泰伯仲雍归来奔丧,内心的痛苦怎能倾吐完呢?我不能留住他们,究竟该怎么办呢?繁茂的梧桐树啊,徒(tu)然长满了道路周围。可如今的宫馆台阁,却因无人居住而非常空旷。啊,我的兄长,你们为什么要远奔而去,使这里变得空空落落?我受不了兄弟别离的忧伤,常常低首思念南去的仁兄。我举目远望荆越方向,禁不住泪流满面。我的亲兄长啊,你们远走高飞后还会旧地重游吗?除非哥俩回来,我又能向谁诉说我的思念之苦呢?

这是季历从内心深处对泰伯、仲雍高风亮节的感慨和对手足的思念之情。对此,我翻阅了从周始祖后稷到十三世孙古公亶父继位的历史,发现在部族继位上都是顺利继位,没有为了继位而兄弟相残。

由此可见兄弟三人手足之情的深厚,相互之间的敬重和珍惜。

可想而知,泰伯第一让,既是对父亲的排忧,也是兼顾兄弟之情,更是受良好家风教育熏陶,修成至德的体现。

三是德仁孝让在“三让天下”中“德”字当先的家风

德是最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

《庄子·让王》载: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做天下,还可以。虽然,我正有隐忧之患,刚要治疗它,没有闲暇时间去治理天下。”天下的地位最珍贵,而不以这种地位危害本性,何况是其他的事物呢!只有不把治理天下当作一回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舜要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有隐忧之患,刚要治疗它,没有闲暇时间去治理天下。”治理天下的权位是大器物,而不以本性来换取它,这是有道的人之所以和世俗不同之处。舜要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站在宇宙之中,冬天穿皮毛,夏天穿细布;春天耕田种地,身体足可以负担这种劳动;秋天收获足可以休养安食;太阳出来去劳动,太阳落了就休息,逍遥自在于天地之间而心情悠然自得。我何必去治理天下呢!可悲啊,你是不了解我的!”便没有接受。于是离开舜而进入深山,没有人知道它的去处。舜要把天下让给他的朋友名叫石户的农民,名叫石户的农民说:“真用力啊!国君的为人,是保持勤劳的人!”认为舜的德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于是丈夫背着东西,妻子顶着东西,携带子女隐居大海之中,终身没有返回。

古公父子,施行的是“以德治国”政策。《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在未迁居周原前,就“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迁居周原后,继续施行仁义,民“亦多归之”。又“营筑城郭室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王季继位后,“修古公遗道,篤于行义,诸侯顺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之业,立志翦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是拯救人类的大孝,远高于一家之中的小孝。

在第一让中,周太王去世后,泰伯与仲雍奔丧回到岐邑,季历和众臣求他继位,说你是长子,是继位传承人,应当继承王位。泰伯说:“父王在世时我没有在最后时刻供养他,他去世后入殓时我也没有参与,更没有在他的灵堂前哭灵守孝,作为不孝之子,我怎能继承他的王位?”季历哭着让泰伯留下,泰伯以已入戎狄族而坚决不留,这就充分反映了“孝德”先于“让”的好家风。

四是自强不息的家风为周朝和吴国树立了光耀千秋的典范

周部族的家风中,传承的是谦让。从周族发展历史来看,处处体现在“让”之中。3000多年前发生在岐山的这次周羌文化互容,太父“至于岐下”,由于泰伯的让位,没有战争,没有矛盾,甚至没有不适应,所有的人都从这次友好的融合中得到了好处。后稷处在“禅让”时代,周太父在犬戎入侵,要夺部落土地和人口财产,周人欲战时,亶父不忍杀人父子而君之,乃与私属至于岐下。太父以戎狄侵扰要财物,他让,要土地和人口,他也让,让出了泰伯长江流域的吴太伯、六百多年的吴国江山,让出了黄河流域的周朝八百年江山。

泰伯文化是周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周文化和泰伯文化都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时代,文化具有多重属性,它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凝聚民族团结的粘合剂,是国家开拓创新的重要源泉,实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国人的共同愿景。

学习吴文化,弘扬泰伯精神,我们永远在路上!


(此文为2018年10月20日上午付军让在厦门第四届全国高峰论坛大会上的发言,入选论坛论文集)



(作者简介:付军让,男,陕西岐山周原人,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退休干部。岐山县老科协会员,第一届岐山县老科协专家服务团队特聘专家;第二届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理事、秘书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专家团队专家。曾著有《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场址寻考》《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32万字村志《落阳邑史》《宝鸡地情概览岐山篇》《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等。联系电话13659178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9:57:54 | 只看该作者


    《诗经·皇矣》赞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有诗《和泰伯庙》赞曰:“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伟哉,始祖泰伯!多少帝王对您望尘莫及,无法与您并肩!
    善哉,始祖泰伯!您是我们吴氏所有子孙的自豪和骄傲!
    善哉,始祖泰伯!愿您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吴氏子孙世世代代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让无数帝王望尘莫及的吴氏始祖吴泰伯,真诚、友爱、善良、无私、谦逊、勇敢、勤奋、开拓。泰伯绝不会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绝不会做伤害朋友的事情、绝不会做伤害亲人感情的事情,绝不会做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泰伯与其十九世孙季札,均三让王位,这是吴氏先祖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也是值得吴氏族人谦虚学习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8:52 , Processed in 0.2974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