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吴祖泰伯遇到耶稣基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0: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祖泰伯是三千一百多年前的人物,耶稣是两千年前的人物,泰伯奔吴的时间,是在犹太人出埃及100多年后(一说是300多年后),泰伯之二弟仲雍的玄孙熊遂(周章之子)时期,是犹太人的扫罗王与大卫王时期。据记载,耶稣是大卫王的四十一世孙。耶稣是与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吴汉是同一时期的人物,据谱书记载,吴汉是仲雍三十八世孙。

当时年纪在三四十岁的吴祖泰伯,从渭水流域或中条山地区奔吴,来到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行程约一千公里,所用时间应该不足一年。而犹太人在八十岁的摩西带领下,出埃及到迦南,行程也是约一千公里,但是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泰伯出行之时,目标有没有确定就是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现在无从得知,而埃及人在出埃及之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迦南。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苏伊士运河,所以犹太人出埃及到迦南,可以直接从陆路走过去,但是圣经记载犹太人是越过红海,来到西奈山,越过红海的渡海地点与登陆地点不明。有人认为圣经记载的红海,也就是Yam Suph,实际上是芦苇湖,即现在的苏伊士运河一带的沼泽湖区。还有一件蹊跷的事是,圣经中没有记载埃及的金字塔,似乎犹太人从来没有到过埃及,或者是在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之前就离开了埃及。

另外,泰伯奔吴,是泰伯仲雍兄弟二人,或者还有他们的随从,大概是一小队人马。而圣经记载,犹太人出埃及,仅仅青壮年男子就有六十万人。犹太人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埃及经西奈山到了迦南的旁边,但是四十年之后,到了摩西去世之后,犹太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下,才进入迦南。可贵的是,摩西在西奈山得到上帝的十条诫律,犹太人在遵循摩西十诫四十年后,攻入迦南,并且基本上消灭了迦南的当地人。(不过以色列的大卫王以及耶稣,是犹太人与迦南当地人的后裔)

据称,由于迦南当地人长期不遵守上帝交给摩西的十诫,所以被上帝所派遣的犹太人消灭。摩西十诫的内容是:耶和华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神,不可拜偶像,不可滥用上帝之名,守安息日,尊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与财产。犹太人遵守摩西十诫约一千五百年后,耶稣诞生。耶稣诞生约四百年后,奥古斯丁总结并强调了基督教的原罪教义(天主教不主张原罪,认为人的原罪在受洗时已被除去)。基督教认为,人对于原罪,需要的是赎罪,赎罪的方式是忏悔,也就是悔过(悔改罪过),除此之外,就是荣神益人,按现在的理解,荣神益人,也就是创造有益于人类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努力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人类赎罪的过程。

这是基督教的教义与教法,当然各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教法,佛教表示人都有贪嗔痴慢,从而导致人的杀盗淫妄,所以提出各种诫律,以消除或消弱人的贪嗔痴慢,从而减少人的杀盗淫妄,以及由杀盗淫妄而带来的人生痛苦。

在这里我们看到,无论是基督教的忏悔,还是佛教的持戒,在人的心理层面上,都是为了消除人的傲慢心态,人们说,人若不骄傲,己近乎半个菩萨。而儒教对于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提倡谦逊与谦让。吴祖泰伯三让王位的事迹与精神,就是这个谦逊与谦让的卓越代表,儒教认为大力提倡吴祖泰伯的至德精神,就可以达到让人们消除或消弱傲慢的心态,从而同样达到了基督教的忏悔和佛教的持戒所能达到的效果,为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头顶的是星空,心中的是道义。对于基督教来说,忏悔与荣神益人,就是心中的道义,对于佛教来说,持戒行善就是心中的道义,对于儒教来说,弘扬吴祖泰伯谦逊谦让的至德精神,就是心中的道义。

而且儒家走得更远,设置了很多礼教,来迫使人们行谦逊谦让之事。例如,史书记载孔子砸锅的故事,来宣扬礼制,约束人们的傲慢。

《论语》上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鲁国的贵族季氏要在邵这个地方开凿一条运河。他一方面要求五个月之内必须完工,另一方面又不发给足够的工程费,民工们都饿着肚子施工。这在当时是个很苛刻的条件,原本古时人口就少,经济又很落后,对老百姓来说要按期完工,实在很难!说来也巧,孔子的学生子路当时在季工手下做官。所以,这个工程的政务正好归子路管。子路是个慷慨豪勇,率真、讲义气的人,他为了鼓励大家按时完工,在公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他不仅自掏腰包,把自己的工资贴进去,甚至还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煮饭,让大家一起吃。

孔子听说了子路的所作所为很着急,马上派子贡去,把煮饭的铁锅给砸破了。子路本来就是个急性子,一看就火了,跑回来跟老师理论,他气愤地对孔子说,您天天教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仁者爱人,现在我这样做了,你却不让我这样做,还叫子贡来捣乱!孔子温和地说:“子路!这件事你做得糊涂!中国的文化、古礼,向来是做皇帝一个人的,因为天下都是自己的,便忘记了自己而爱天下,当了诸侯的,就爱自己国家以内的人民,当了大夫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普通的一般人,爱自己的家人,任何事情超过了范围就会过犹不及,即使是行仁行义,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分寸,否则就是侵害了别人的权力,所以你错了。”

可见,孔子认为即使是慈悲行善,也要符合礼制,以免贡高我慢,做了善事就生了傲慢之心,有违谦逊谦让以消除傲慢之道义。

当然,有人还认为孔子有另一层意思。因为子路的上司季氏,是个很傲慢有野心的人,常常在家里摆出天子之礼仪,孔子曾对此评价“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子路慷慨行善,会被他的上司季氏认为是在收买人心,是在与季氏争夺人心,认为这是子路在季氏的地盘上的傲慢表现,而季氏与子路相比,子路明显是处于弱势的地位,所以子路这样做,必然对子路不利,因此,孔子出于爱护子路,而派子贡砸了子路施粥行善的锅。

吴祖泰伯在让王位的前后,都有优势与劣势之处。让王位之前,在周国,泰伯的优势是长子为储君,天经地义,劣势是不如三弟季历的政治联姻可以给周国带来巨大的发展。在让王位之后,在吴地,泰伯的优势是掌握着由先祖后稷传承下来的精湛的农业技术,劣势是泰伯的带来的人口数量,远不如当地人口数量多。

对此,吴祖泰伯心中有道义,但并非目中无人,而是非常重视当地的人,一方面,泰伯纹身断发,一来向重视礼仪的周人表示不受王位的决心,二来向注重实效的当地人表示认同,顺从当地风俗,尽管纹身在实际上并不能避开水中动物的伤害,但是泰伯不是对此加以改造与驳斥,而是选择首先顺从这种陋习,等安顿下来之后再说。另一方面,对于当地人,吴祖泰伯力行谦逊之精神,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充分表示友善,同时泰伯还有在周国谦让王位之事迹与名声,从而赢得当地人的好感与信任,史载“归之者千余家”。按一家老小三代七八口人计算,就有近万人归附于泰伯,从而让泰伯在吴地站稳了脚跟,生存下来,延续下去,五百年后,吴国终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是吴祖泰伯“成功不必在我”的谦逊精神的表现。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但把这件荣耀的事情做成,泰伯认为不必在自己这一代,而是为了这件事打好基础,让后世来完成,这就对了。

由此可见,当吴祖泰伯遇到耶稣基督,当吴祖泰伯来到基督教国家,吴祖泰伯同样也会充分发扬谦逊谦让的至德精神,这种力除傲慢的精神与情怀,与耶稣的教义,与基督教的因为原罪而赎罪的忏悔精神,是高度重合的,从而两者将会很好地融洽,最后共同发展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荣神益人。

这就是吴祖泰伯所传承下来的吴文化以及道义与道德。

吴祖泰伯后裔中的吴起(史载吴起为卒吮疽),吴广(史称吴广素爱卒),吴芮(仁政恤民,将爱女下嫁于被黥首的在逃囚犯英布)等先贤,不因对方是走卒与贼囚而目中无人,不以自己的优势做坚持,不以对方的劣势为傲慢,无论对待强势和弱势,都利用机遇,对于对方的优势加以赞赏,对于对方的劣势表示谦逊,从而得以保身、发展,以谦逊之态,发扬自己的优势,以谦逊之态,让自己的强势得到发扬的机会,从而坚守了吴氏文化与泰伯至德道义,最后创造了灿烂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0:19:07 | 只看该作者
当吴祖泰伯遇到耶稣基督--- 两种强大的自我纠错机制的伟大相逢

对《当吴祖泰伯遇到耶稣基督》一文 稍做修改 略有添加

吴祖泰伯是三千一百多年前的人物,耶稣是两千年前的人物,泰伯奔吴的时间,是在犹太人出埃及100年后(一说是300年后)。泰伯之二弟仲雍的玄孙熊遂(周章之子)时期,是犹太人的扫罗王与大卫王时期。据记载,耶稣是大卫王的四十一世孙。耶稣是与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吴汉是同一时期的人物,据谱书记载,吴汉是仲雍三十八世孙。

当时年纪在三四十岁的吴祖泰伯,从渭水流域或中条山地区奔吴到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行程约一千公里,所用时间应该不足一年。而犹太人在八十岁的摩西带领下,出埃及到迦南,行程也是约一千公里,但是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泰伯出行之时,目标有没有确定就是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现在无从得知,而埃及人在出埃及之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迦南。

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苏伊士运河,所以犹太人出埃及到迦南,可以直接从陆路走过去,但是圣经记载犹太人是越过红海,首先来到西奈山。越过红海的渡海地点与登陆地点不明。有人认为圣经记载的红海,也就是Yam Suph,实际上是芦苇湖,即现在的苏伊士运河一带的沼泽湖区。还有一件蹊跷的事是,圣经中没有记载埃及的金字塔,似乎犹太人从来没有到过埃及,或者是在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之前就离开了埃及。
  
另外,泰伯奔吴,是泰伯仲雍兄弟二人,或者还有他们的随从,大概是一小队人马。而圣经记载,犹太人出埃及,仅仅青壮年男子就有六十万人。犹太人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埃及经西奈山到了迦南的旁边,但是四十年之后,到了摩西去世之后,在约书亚的带领下,犹太人才进入迦南。可贵的是,摩西在西奈山得到上帝的十条诫律,犹太人在遵循摩西十诫四十年后(约两代人的时间),攻入迦南,并且基本上消灭了迦南的当地人。(不过以色列的大卫王以及耶稣,是一位犹太人与一位迦南当地人通婚之后的后裔)

据称,由于迦南当地人不遵守上帝交给摩西的十诫,所以被犹太人消灭。摩西十诫的内容是:耶和华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神,不可拜偶像,不可滥用上帝之名,守安息日,尊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与财产。犹太人遵守摩西十诫约一千五百年后,耶稣诞生。耶稣诞生约四百年后,奥古斯丁总结并强调了基督教的原罪教义(天主教不主张原罪,认为人的原罪在受洗时已被除去)。基督教认为,人对于原罪,需要的是赎罪,赎罪的方式是忏悔,也就是悔过(悔改罪过),除此之外,就是荣神益人,按现在的理解,荣神益人,也就是创造有益于人类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努力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人类赎罪的过程。

这是基督教的教义与教法,当然,各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教法,佛教表示,人都有贪嗔痴慢,从而导致人的杀盗淫妄,所以提出各种戒律,以消除或消弱人的贪嗔痴慢,从而减少人的杀盗淫妄,以及由杀盗淫妄带来的人生痛苦。

在这里我们看到,无论是基督教的忏悔,还是佛教的持戒,在人的心理上,都是消除人的傲慢心态,人们说,人若不骄傲,己近乎半个菩萨。而儒教对于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提倡谦逊与谦让,而吴祖泰伯三让王位的事迹与精神,就是这个谦逊与谦让的卓越代表,提倡与推广吴祖泰伯的至德精神,就可以达到让人们消除或消弱傲慢的心态,因为傲慢心态会导致人在心理层面上,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自我标榜伟光正,从而丧失了自我纠错的机制,失去了自我纠错的能力,从而走在了通往地狱的不归路上。所以,弘扬吴祖泰伯谦逊谦让的至德精神,同样可以达到基督教的忏悔和佛教的持戒所能达到的效果,为社会稳定与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头顶的是星空,心中的是道义。对于基督教来说,忏悔与荣神益人,就是心中的道义,对于佛教来说,持戒行善就是心中的道义,对于儒教来说,弘扬吴祖泰伯的谦逊谦让的至德精神,就是心中的道义。

而且儒家走得更远,设置了很多礼制,来迫使人们行谦逊谦让之事。例如,史书记载孔子砸锅的故事,来宣扬礼制,约束人们的傲慢。

有一年,鲁国的贵族季氏要在邵这个地方开凿一条运河。他一方面要求五个月之内必须完工,另一方面又不发给足够的工程费,孔子的学生子路当时在季氏手下做官,这个工程的政务正好归子路管。子路是个慷慨豪勇,率真、讲义气的人,在公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他不仅自掏腰包,把自己的工资贴进去,甚至还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煮饭,让大家一起吃。

孔子听说了子路的所作所为很着急,马上派子贡去,把煮饭的铁锅给砸破了。子路本来就是个急性子,一看就火了,跑回来跟老师理论,他气愤地对孔子说,您天天教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仁者爱人,现在我这样做了,你却不让我这样做,还叫子贡来捣乱!孔子温和地说:“对于天子来说,因为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天子忘记了自己而爱天下。而当了诸侯的,就爱自己国家以内的人民,当了大夫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普通的一般人,只管爱自己的家人。任何事情超过了范围就会过犹不及,即使是行仁行义,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分寸,否则就是侵害了别人的权力,所以你错了。”

可见,孔子认为即使是慈悲行善,也要符合礼制,以免贡高我慢,做了善事就生了傲慢之心,有违谦逊谦让以消除傲慢之道义。

当然,有人还认为孔子有另一层意思,因为子路的上司季氏,是个很傲慢有野心的人,常常在家里摆出天子之礼仪,孔子曾对此评价“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子路慷慨行善,会被他的上司季氏认为子路是在收买人心,是在与季氏争夺人心,这是子路在季氏的地盘上的傲慢表现,而季氏与子路相比,子路明显是处于弱势的地位,所以子路这样做,必然对子路不利,因此,孔子出于爱护子路,而派子贡砸了子路施粥行善的锅。

吴祖泰伯在让王位的前后,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之处。让王位之前,在周国,泰伯的优势是长子为储君,天经地义,劣势是不如三弟季历的政治联姻可以给周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或者说可以为周国的发展暂时排除巨大的障碍。在让王位之后,在吴地,泰伯的优势是由先祖后稷传承下来的精湛的农业技术,劣势是泰伯的带来的人数不如当地人口数量多。对此,吴祖泰伯心中有道义,但并非目中无众人,而是非常重视当地的人。一方面,泰伯纹身断发,一来向重视礼仪的周人表示不受王位的决心,二来向注重实效的当地人表示认同,顺从当地风俗,尽管纹身在实际上并不能避开水中动物的伤害,但是泰伯对此陋习并非加以改造与驳斥,而是选择首先顺从这种陋习,等安顿下来之后再说。另一方面,对于当地人,吴祖泰伯力行谦逊之精神,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充分表示友善,同时泰伯还兼有辞让王位之事迹,从而赢得当地人的好感与信任,史载“归之者千余家”。按一家老小三代七八口人计算,就有近万人归附于泰伯,从而让泰伯在吴地站稳了脚跟,生存下来,延续下去,五百年后,吴国终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是吴祖泰伯“成功不必在我”的谦逊精神的表现,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但把这件荣耀的事情做成,不必在泰伯这一代,而是为了这件事打好基础,留给后人来做,这就对了。

由此可见,当吴祖泰伯遇到耶稣基督,当吴祖泰伯辞让王位,来到了基督教地区,吴祖泰伯同样也会充分发扬谦逊谦让的至德精神,这种力除傲慢的精神与情怀,这与耶稣的教义,与基督教的因为原罪而赎罪的忏悔精神,是高度重合的,这两种精神的本质,都是让人们具备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这种时时注重自我的忏悔与悔过(悔改过错与过失)的谦逊精神,很容易充分融洽在一起。忏悔,是对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谦逊,不仅是对自我缺弱之处的充分认识与大加改正,也是对他人的过失加以妥善处置。这两种在本质上相似的精神,将培养出人类的强大的自我纠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类强大的自我纠错机制,最后,人类在不断的自我修正、自我修炼、自我修道的过程中,发展出荣神益人的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这就是吴祖泰伯所传承下来的吴氏文化中所包含的道义与道德。

历史上,在吴氏的优秀后裔之中,吴祖泰伯的谦逊谦让的精神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吴起(史载吴起为卒吮疽),吴广(史称吴广素爱卒),吴芮(仁政恤民,将爱女下嫁于被黥首的在逃囚犯英布)等吴氏先贤,不因对方为走卒与贼囚而目中无人,自以为对待他们就可以高高在上,而是不以自己的优势做坚持,不以对方的劣势为傲慢,无论对待强势和弱势,都利用机遇,将之视为上天赐于的机会,对于对方的优势加以赞赏,对于对方的劣势表示谦逊,从而得以保身、发展,以谦逊之态,发扬自己的优势,以谦逊之态,让自己的强势获得发扬的机会,从而坚守了吴氏文化的精髓与吴祖泰伯的至德道义,创造了灿烂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23:34 , Processed in 0.1609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