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解吴氏渤海堂之谜 ---- 渤海堂或为薄海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4:4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解吴氏渤海堂之谜----渤海堂或为薄海堂?


吴鸣镝

“薄”是通假字,通“迫”。薄海即逼近于海,有“到达海边”之意。《书·益稷》有:“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孔颖达疏:“外迫四海,言从京师而至于四海也。”《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常山以南, 大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薄海也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宋代陈亮 《祭丘宗卿母硕人臧氏文》:“闺閫之懿不出於乡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清代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万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陈毅将军《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狡魔不敢拒,出狱在巴东。欢声腾薄海,君立万山峰。”徐霞客写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古文中没有“薄”通“渤”的先例。薄海堂后来讹为渤海堂,应为误传。

薄海即逼近于海,那也就是水浒之意。水浒之意是水边,也有“在野”的意思,不在朝堂,没有掌握政权。《诗·大雅·緜》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宋杨万里《浯溪赋》:“乃迹故步,还至水浒。”明何景明《津市打鱼歌》:“野人无船住水浒,织竹为梁数如罟。”

吴人失国之后,居于野外,居于海边,可谓水浒,可谓薄海。再联想到泰伯之父古公亶父之典故,做为泰伯之后裔,从而自称为薄海堂,意为在野之吴人,也有效仿泰伯之父古公亶父的立国行为之意,即是怀有立国之志的吴人。之后渐渐演变为渤海堂。

可见,渤海堂吴氏与延陵堂吴氏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怀有立国之志,以得辉煌之一时,后者持有求生之望,只望能绵延繁衍、生养长久。

渤海(薄海)之族,有如《水浒传》所赞: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渤海(薄海)之族,是节制之人(节侠),泰伯三让天下,让,即克己,儒家讲求“克己复礼”,泰伯三让,克己并非复礼,而是克己叛礼,背叛国礼(长子继位的国礼),以求忠孝。而克己也意谓着戒与忍,古人常说“让国香”,佛教常说“戒香”,都是指节制自己,即所谓的“节侠”,一方面节制自己,一方面仗义行侠,担负起社会责任。

这或许是水浒寨中的“薄海”(渤海)之族,即渤海堂的吴氏族人的真正本质。


附文:试解吴氏渤海堂之谜

号称望出渤海郡的姓氏有:姜太公的后裔高氏、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泰伯仲雍后裔吴氏。而中国历史上的渤海郡有两个地方,一是公元前166年,西汉时期从诸侯国---河涧国分出渤海郡,位置是河北沧州,属幽州刺史部。二是800多年后的唐朝,唐朝军队征服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部落,建渤海郡,位置是吉林省延边敦化市附近(现在的敦化市建有渤海广场)。

中国姓氏郡望所指的渤海,只有可能是沧州,而不是松花江畔的敦化。渤是水涌的样子。比如,渤荡(涨潮),有诗为证: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渤海古称渤懈。有成语“渤澥桑田”后转化为“沧海桑田”,曹操曾写过《观沧海》的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个海是指渤海,当时曹操统一北方,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这首诗,碣石山在辽宁的兴城,而兴城的海是渤海。可见,渤海与沧州,渤海郡与沧州府,是天然的联系在一起的。

高氏望出渤海很容易理解,因为高氏是姜太公后裔,姜太公封于齐,齐国就在渤海旁边,而且南北朝时期有鲜卑血统的高氏重建齐国,史称北齐。所以高氏郡望必出渤海。而欧阳氏望出渤海,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南北朝时期有一位书法家叫欧阳通,湖南长沙人,曾被封为渤海公,后因反对武承嗣为太子而被害,欧阳通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所以欧阳氏也可以望出渤海。

唯独吴氏望出渤海,一直有所存疑。

查史书,只有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有位女官(官位名称是侍真)吴氏。被封渤海郡夫人。其它似乎没有见到有吴氏与渤海有关联。濮阳吴氏虽然兴盛,但濮阳与渤海相距六百多里,也与渤海关联不大。

查地理,渤海沧州地带,与吴有关的,是杂技之乡沧州吴桥县,以及沧州孟村回族吴氏八极拳。

虽然沧州回族吴氏也有声称是来源于延陵吴氏,而且只要汉人信仰了伊斯兰教,也可以称之为回族,但因此而称渤海沧州为吴氏郡望,也过于牵强。回族人是在南宋时期才大量进入河北。现在的沧州吴桥,其人口来源,据称主要是来自六百里之外的黄海之滨的山东即墨。

不过,现在吴桥是杂技之乡,据称,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这个民谣反映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截止目前,吴桥30万人有近10%的人从事杂技旅游或与其相关的产业。而吴桥的杂技,据称在南北朝时期的古墓中壁雕中都有反映杂技内容。可见,吴桥的杂技,并没有因为人口的迁徙而流失与失传,也可以说,虽然有大量的人口迁徙,但吴桥当地的人口,仍然自古就有大量的保存在当地。

吴桥地域古属渤海郡,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把将陵县迁至吴桥镇,置吴桥县(址今吴桥县铁城镇),这是吴桥县之始。春秋战国时,吴桥地域为齐赵国界,地属齐国,宋朝时归属河北沧州,1950年吴桥曾划给山东,1952年又划归河北。而吴桥之名的来源,据称是十六国时期的燕国吴王慕容垂引兵过桥,故名吴桥。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后有一弃置多年的铁佛座,重数千斤,上铸有“吴桥镇”三字。经此判断,吴桥在北宋时期仍为镇。总之,北宋有吴桥镇。金大定二年(1162年)在吴桥镇置县,以治所得名吴桥县。

吴桥县历史上有三个别名,曾用吴川。因古黄河汇流其南,又名澜阳。川上有桥,县以名。宋朝大学士范质等人有《北吴歌》,因南有吴下,故名北吴。据《吴桥县志》载:“吴桥名镇,在邑人传为古大姓吴氏所族居。”据记载,旧时吴桥八景之一的“膑冢秋风”,当指孙膑墓。据光绪版《吴桥县志》卷一记载:战国齐孙膑墓在城东南十五里,坟后有庙,其村即名孙公庙。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

在号称北吴的吴桥,最早写《北吴歌》的应当是明朝万历年间任吴桥知县王先,写30首北吴歌,并首次有了“北吴”和“吴川”称呼。吴名凤留有《北吴歌》17首,是留传下来最多的。“吴本南地,此何以称北吴,别乎姑苏建业而言也。又何以称吴桥,则以燕慕容垂封侯于吴而筑桥于此,故从其封号而名之也。”有人续写北吴歌,里面提到当时的吴桥八景之一“膑冢秋风”。

十六国时期的燕国没有占据吴地,为何燕国的慕容垂被封为吴王?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字道业,小字阿六敦。是一位威震一时的人物,是燕国的皇帝第五子,公元354年四月受封为吴王,同时被封王的还有几十个人。燕国被苻坚的秦国灭亡后,慕容垂趁苻坚的秦国在淝水之战战败之时,又重建燕国,自立为王,史称后燕。所以慕容垂是前燕国的吴王,后燕国的皇帝。

慕容垂的祖父慕容廆曾说,“翦鲸豕于二京,迎天子于吴会,廓清八表,侔勋古烈,此孤之愿也。”以向当时的东晋示好的方式,笼络投奔他的汉人世族大家。在慕容垂的活动区域以及后来建立后燕所定都的地方是原春秋时期的中山国所在之处,中山国曾对春秋吴国做深刻评述:“大而耗 富而骄 衆而嚣 吴国盛极五年而亡”。由此可见,中山国与春秋吴国应该有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或许,这是慕容垂被封为吴王的可能原因。而也有可能,慕容垂曾经追击起兵造反的吴僧到山东,因此路过吴桥,从而留下了吴桥之名。

当然,如果因此而有吴桥之名,后来因诗歌而有北吴之名,所以,吴桥成为吴氏的郡望,这也是太牵强了。

那么,吴氏的渤海郡望,有没有可能不在河北沧州,而是在江南水乡吴国故地?

因为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曾在自身辖境内设置侨郡,山东境内曾有南朝设置的渤海郡。所谓侨郡,就是原北方某地的人逃难到南方,在南方定居地取了和故乡相同的地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集中在永嘉年间(316年前后),史称“永嘉南渡”。当时今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的人,相继渡过淮河、长江向南迁徙。南迁人口达九十万之多,约为当时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南迁集中在江苏、安徽、四川、湖北及江西、湖南诸地,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

既然能在山东设渤海郡(因为此处有大量的从河北渤海郡迁徙而来的人口),那么,也有可能在江南设置渤海郡,只要此处有大量来自河北沧州渤海郡的人。比如,江苏镇江,就曾被称为南徐州,因为曾经一个时期,这里有大量从徐州迁徙而来的人。在南京附近也设立有南琅琊郡与南临沂县。这些侨郡,到了隋朝时期全部废除。所以,会不会有可能,在大量设置侨郡的时期,在江南某地被设置为渤海郡,按当时说法,应该叫南渤海,而此时此处有吴氏大族正在兴旺之中,所以这个地方的吴氏最为兴盛,从而被称为渤海郡望?

不过,从历史上看,当时的大族是以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清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南方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最为著名。那时的江南吴氏,处于蛰伏时期,并非兴旺之族。

有人说,吴王寿梦曾派季扎北守渤海。然而,吴国的势力到吴王夫差之时,才发展到淮河地区与山东附近,不可能让季札北守渤海。而如果认为渤海是濒海,濒临大海,渤海指的是东海,那么应该说季札东守渤海,而非北守渤海。还有说,仲雍则被封为渤海太守,后为渤海王,故吴氏有渤海延陵世家之称。这更是玄之又玄。不过,仲雍墓所在的常熟,古有海虞之称。

如果这个“海虞”是吴氏郡望渤海的来源,倒是值得商榷。

不过,一件考古事件,可能对吴氏渤海郡望做了一切说明。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韩村镇宋城村南(位于赵县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有古代宋子城,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38.5万平方米,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古宋子城遗址和汉墓群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宋子城战国初属中山国,战国中期属赵国。此处在清朝时出土的一块隋朝墓志铭,记载了宋子城这个地方被封侯的历史故事。封侯的人叫吴顽,渤海安陵人,时任赵郡太守,北魏时被封为宋子侯。

清代在赵州出土的《吴严暨妻睦氏墓志铭》记载。墓主名叫吴严,祖籍勃海安陵。

安陵即是现在的河北沧州吴桥之所在。西汉初年,在现今的吴桥地域设置安县、重平县。安县故城在今水波乡窑厂店,重平县故成在今铁城镇南三十里。安县属青州平原郡,重平县属幽州渤海郡。东汉时废安县,属州渤海郡。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在安县故址置东安陵县(因区分于扶风之安陵县,故加“东”字),后,晋室东迁,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燕所属。至北魏天赐五年(408),改东安陵县为安陵县,属冀州渤海郡。隋开皇六年(586),析东光县之东廊城置安陵县。开皇十六年(596),析安德县(故址在今山东省陵县)置将陵县(故址在今陵县赵寨镇)。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大业二年(606),析东光县之宣府镇得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今景县);将陵县属德州。隋末,河北窦建德起义,占据此地,国号“夏”,后为唐灭。唐开德四年(621),析东光县之宣府镇复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今景县),将陵县属德州。贞观十七年(643)安陵县划属德州;永徽二年(651),安陵县治徙白社桥(故址今景县安陵镇)。宋景祜元年(1043),将陵县析长河镇,置长河县(故址今山东陵县境内),属永静军(今景州)。景祜二年(1035),废安陵县,并入将陵县,靖康二年,宋室南迁,县地属金。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徙将陵县之吴桥镇,置吴桥县(址今铁城镇)。

吴严的七世祖吴顽,在北魏时,任赵郡(今赵县)太守,封为宋子侯,于是家人从渤海郡搬到宋子居住,成为宋子人。吴顽的5代孙名叫吴僧,北魏时任并州西河郡丞,封镇远将军。吴僧之子叫吴业,任幽州蓟县令。吴业生子吴严,字长威,为当时隋朝的主簿。隋大业二年(公元607年)在家去世享年69岁,在大业四年十月葬在赵郡东北25里建干乡。按照墓志铭所说和两州志的记载,墓主吴严就葬在宋子城附近。

隋故主簿吴君墓志铭

墓主吴严的七世祖吴顽在北魏一朝由赵郡太守受封宋子侯,成为历史上除了刘邦封许瘈为宋子侯之外的宋子受封侯爵的第二人,并且延续了渤海吴氏家族兴旺门风,墓主吴严是渤海郡望族后代,在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情况下,自北魏至隋朝的300年间里,吴氏族人在宋子城人丁兴旺,几代为官,也说明了吴氏家族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由此可见,吴顽、吴僧、吴业、吴严(吴长威),世出渤海,自北魏至隋朝的300年的时间,封侯拜将,可谓旺族大家。这才是吴氏以渤海为郡望的真正原因。

也由此可见,以渤海堂为堂号的吴氏族人,都是北魏时期赵郡宋子侯吴顽的家族,因为吴顽来自渤海郡,而吴顽家族宗属在渤海郡(安陵----现在的河北沧州吴桥)必定还有大量的族人居住,是当地的望族,也是当时的望族。吴氏望族在此,在河上造桥也是必然,此处被称为吴桥,也是必然。也正是这部分吴氏族人,随着政局变化而四处迁徙,流散于中原各地与大江南北。

北魏时期吴寻符,官任司徒与尚书郎。吴寻符之子吴始敬,官任北齐抚军府谘议。吴始敬之子吴子彻,隋王朝时任奉信员外郎。他“学瞻经史,志劲松筠”,淡泊官场,不求权势,他的儿子吴贞白以道家为思想之本,无意仕途,平诗书自乐。吴贞白生的长子叫吴扬吾,在武则天时官任成均博士。

吴柱,北齐时任阳平郡(今河北省大名县)郡守,吴柱的儿子吴和,在隋朝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录事参军,吴和之子吴孝,字政,隋代官封游击将牢,入唐后官任原职。后来辞官回家,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落阳去世。

勃海吴氏的子孙,在后世人材辈出,如宋代大学者吴淑,台湾吴伯雄等,都是勃海吴氏的后裔。

这些吴氏后裔,必以渤海为号,安居四方,传承至今。

这是普天之下的渤海堂吴氏的真正来源。望自渤海----沧州吴桥。这是目前各个吴氏族谱中从未叙述过的渤海吴氏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吴氏旺族----吴顽、吴寻符、吴柱等祖辈,具体是出自夫差还是季札或者吴国其它王室的后裔,未见记载,所以没有将其录入族谱之中。

当然,这些号称清朝出土的文物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吴氏官员,是不是如同前几年的出土曹操墓里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碑那样的真伪存在巨大而尖锐的争议,这个暂且不谈,只从沧州吴桥这个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个地方是齐赵两国的边界,而这之前是齐燕两国的边界,也就是说,这是距离两国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偏远的地方,而且吴桥处于大海之滨,是农耕社会里偏远的地方,这是吴国灭亡之时逃难出来的难民的理想的落脚之处,更是逃难出来的吴国王室难民的理想的落脚之处,因为这些王室成员不愿意也不习惯做别人的奴隶奴仆,宁愿在偏远的荒原之中与大自然搏斗,过着艰苦而自得其乐的生活,也不愿到繁华地带做奴仆以求谋生。这符合王室成员与真正贵族的精神品质。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吴国王室成员后裔在此处兴旺,也是符合逻辑的,是道理之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23:46 , Processed in 0.2538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