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沙吴尚锡 与 清初大移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0:47: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陕西南部汉阴县凤凰山南麓凤堰一带长期以来犹如世外桃源一般,静谧而不为外人所知晓。但随着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作为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古梯田,便吸引了各地众多的民俗学研究者、历史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和观光游客。尤其是2012年3月,汉阴凤堰古梯田作为我国目前第一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开馆迎客,更是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探访者纷至沓来。古梯田由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成为众所周知的关注焦点。  

汉阴凤堰古梯田坐落于距离汉阴县城35公里的漩涡镇,分布在海拔500至600米的凤凰山山麓上,一级一级的梯田犹如众多的丝带一条一条缠绕在山间,面积连片共计12000亩,当地质朴的人们依然延续着祖上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耕作方式。在海拔500至600米的山麓上,人们不会想到这地理上的北方地区不仅可以种植油菜、红薯、玉米等耐旱作物,还可以在梯田上种植对水需求比较大的水稻——这些梯田成为南方移民进入陕南山地之后因地制宜地发展稻作农业的成功典范。

从县城往南沿汉漩公路穿越凤凰山森林,在山顶可以欣赏云海奇景。这里海拔2850米,古树参天,空气宜人。翻过山顶,就可以看见梯田的概貌,在狭长的山谷两侧,有曲线画出来的梯子,缓缓而上,犹如天梯。梯田美景主要集中在对面的阴坡。路边有观景点,停车即可赏景。油菜花开的时候,梯田被绣上金黄色的锦缎;夏天水稻刚插上,水波荡漾,天水交映。若渐入深夏,仿佛翠玉。堰坪梯田位于汉漩公路40公里处,那里地势较缓,极尽阴柔之美。 2012年,这里成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座开放式的生态博物馆。



凤堰梯田是明末清初湖广移民的有力证据,属于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被誉为“农耕文明活标本”的风堰万亩古梯田的开垦源于湖广移民吴氏一族。吴氏宗族在清初的“湖广填陕南”的大移民浪潮中,由湖南长沙迁入陕南汉阴定居。吴氏移民的过程实际上是清初“湖广填陕南”的缩影。

湖广填四川(包括陕南)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明末时期,重庆、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清帝国的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四川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这次大移民从吴三桂兵败称帝之后开始,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为止。

史书记载,在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中有一人名叫吴尚锡,居家迁移到汉阴漩涡的堰坪一带,发现这里的人们不懂引渠灌溉,更无稻谷稻田。但是气候温润,山中溪流常年不断。于是,他动员家家户户开垦梯田,把山上上下,阴坡阳坡,凡是能够耕种的地方,全部修建为层层平整的梯田。

陕南包括现在的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清初,这里仍分布着相当规模的远古森林,被称为“南山老林”和“巴山老林”。这里人户稀少,田地大多荒置,呈现出一派“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千里幅员。大半黄茅白苇”的荒凉景象。 群山环抱之中的陕南,其封闭的地形并未让它免遭战乱的困扰——明末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失败、明朝政权的垂死挣扎以及清初三藩之乱,陕南都被殃及。虽然在明代有大量流民曾进入秦巴地区开荒种地以求谋生,人口有所增加,但历经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陕南受害之烈,比四川有过之而无不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汉阴县有户六百七十,口三千五百七十六”。明末农民起义,清初吴三桂反清,陕南均是大战场,人口锐减。《嘉庆汉阴县志》:明末汉阴县城“破颓者仅存十余间”,“土著无多,所存十之一、二”。 原本就人烟稀少的陕南各地,此时更成极度荒僻之地。丘陵山地固不待言,即使河谷地带也人口稀缺。这点从康熙初年陕南部分府县的编户里数也不难看出:汉阴4里,旬阳4里,镇安2里,商南1里,山阳2里,平利1里,白河1里。由此可见清初陕南萧条荒敝之程度。据移民史专家曹树基估计,当时陕南大约有70%的人口或死于战乱,或转徙他乡。

人口的锐减,严重地影响到陕南山区的开发进程。为了避免土地荒置,同时也为了增加赋税,清初朝廷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经济措施,以增加战乱地区人口。顺治六年(1649)朝廷颁布《垦荒令》,顺治十四年(1657)户部颁布《垦荒劝惩则例》,明文规定奖励垦荒有功者,并把垦荒的多少与户口的增减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依据,康熙时进一步修改垦荒条例,规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招徕流民开垦荒地。这些优厚的招垦政策及陕南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无疑对人口密集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东南各省尤其是湖广地区亦因祸连兵结,灾荒不断,灾民逃荒者成群结队,急于寻找适宜的土地安家立业,内拉外推之下,故继“湖广填四川”之续,终于促成了清朝“湖广填陕南”的移民浪潮。当然,陕南在清代之所以会成为重要的人口迁入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初陕南地区赋税较低,地租极轻,这对于农业开发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相应赋税沉重地区的无地或少地农民来说,有很大的诱惑

当然,此次“湖广填陕南”除采取优惠经济政策招徕移民外,朝廷还采取了强迫迁移的政策,顺治、康熙两朝,朝廷两次强迫迁海,使福建、广东、江浙等濒海居民辗转迁入内地。移民历经千辛万苦进入秦巴山地,大致是由东至西,先自平原,再进深山。至乾隆年间,移民基本上填充了汉水谷地和秦巴山地的老林地区,陕南的移民潮流,大致在道光年间进入尾声。

在这次移民浪潮中,前文提及的湖南长沙吴氏家族的部分后裔也成为这支移民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氏始来陕南只有吴尚锡一人,进入汉阴堰坪后站稳脚跟后,立刻回故里招徕其他吴氏四大房族。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长沙吴氏家族五大房(高桥坝房、金井房、柳充房、大路房、高塘房)陆续迁徙到陕南,前后历时十四年之久。到咸丰年间,吴氏后裔在陕南者“丁口见千三百余”。直到现在,吴姓依然是当地的第一大姓。吴氏宗族的人口在陕南的繁衍、增长其实也就是陕南地区人口在清朝中后期爆炸性增长的一个缩影。

汉水谷地与秦巴山地在乾隆至道光的近百年间接纳了大量移民,致使移民在当地人口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土著之民十无一、二”, 清初朝廷的招抚垦荒和强迫迁海政策使汉阴县人口从明万历朝的3570人猛增到清朝道光朝的123300人,成为“十家九客户,百年土著无”的“五方杂处的”移民区。据各种文献资料,至道光年间,陕南各地客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0—90%。到达陕南并定居下来的客民,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其中以湖广最多。据萧正洪研究,河谷盆地区的褒城、南郑、沔县、城固、西乡、石泉、汉阴、商周及安康等10县,人口由康熙中的41.6万增加到道光初的211.7万,而同时其它山地各县(除宁陕、孝义、留坝、定远外)人口由原来的8.1万增加到146.1万,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08.9%和1703.7%,由此可见山区的人口增长迅速。至道光初年,外来移民人数可以说已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湖广移民的大量迁入,使陕南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他们的耕作方式及蚕桑、茶叶、苎麻、纺织等农副业生产堪称为南方移民开发山区的典型。习惯于水田耕作的南方移民并不满足于在坡地上种植旱作物,而是利用他们原有的耕作经验,在其定居之地,修筑渠堰,饮水灌溉,种植水稻。这种情况遍及整个陕南。吴氏迁陕第三代裔孙、位至候铨知县的吴敦品为其家谱《先德录》所撰文“质美公行状”篇中介绍:

当是时,堰坪田无几,而秦俗又不谙沟泄之法,待雨以田,无雨则田石,于是相戒无田。公乃为杨氏及居人力言疏导堵泄之利,度远近沟渠道,深塘陂时蓄泄。杨用以饶,渠用以昌,不数年,堰坪山麓皆垦为田……若汉阴以南水利,实多我公绍之,夫吴氏乐利百年哉。

初来乍到的吴氏先民来到堰坪后,面临的是整片的山坡,本来就少地的堰坪没有给他们留下更多适宜种植的土地,而当地人也是靠天吃饭,有雨水就种植,没雨水土地就就荒废着。当时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吴氏先民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当地人兴修沟渠,垦荒造田,年复一年的围筑梯田,因地制宜的把南方的水田耕作方式嫁接在海拔500至600米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始于乾隆年间,历经数代人营建,历时一百余年,至今250多年的历史,吴氏先民凭借着汗水和智慧开垦万亩梯田,谱写了一个家族波澜壮阔的百年移民垦荒史,成为清代前期湖广移民迁徙陕南生息繁衍的历史缩影。
“亩金有沃土,山中岂乐乡。所幸宜五种,食不止稻粱。”湖广移民的大量迁入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陕更加趋向于“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成为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2:21 , Processed in 0.2888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