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的至德是谦德(逊德) 吴人的至德是谦德加乾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的至德是谦德(逊德) 吴人的至德是谦德加乾德(自强不息)


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在这里只大赞吴泰伯的让德,丝毫不提泰伯离开周原(奔),即不提奔荆,也不提奔吴,更不提泰伯仲雍的自号句吴。

可见,孔子只提倡泰伯的谦逊之德,只提倡泰伯的谦德与逊德。

在《易经》中,谦卦是六十四卦的第十五卦。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下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大显示不出来,此在人则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觉地不显扬。谦卦是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一的六爻皆吉的卦象。

然而,在春秋时期,吴人表现出的,更如同周易之中的第一卦: 乾卦。即使是吴国王室中的谦谦君子季札,也如乾卦所示的那样,到处努力显扬自己的才华与诚信。这一点,人们可以从季札的在周游列国之时大谈政局,以及季札的鲁宫观乐和徐墓挂剑的行为中可以看到。

乾卦的主卦和客卦均为乾卦,主方与客方均具强健特性,三条爻当位,三条爻不当位,各爻之间无有应关系,卦象为天,特性为强健。卦辞“元亨利贞”(开始、发展、获利、守成),象征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循环过程(春生夏长),核心思想体现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象辞中 。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句话也是孔子说的。在孔子的心目中,自强不息的乾德乾道,才是真正的至德至道。

实际上,乾卦与谦卦也是相辅相承,只有至真之谦,也就是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才会有真正的乾德,也就是自强不息。

可见,吴人的至德是乾德,其中必然包含了谦德与逊德。这一点,不仅从吴泰伯的奔荆立国、自号句吴的举动可以看到,也可以从寿梦的自封为王,以及柏举之战,甚至从季札的竭力张扬自己的才华与诚信等史实之中可以看到。吴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吴人的至德(乾德),早已经蕴藏于吴人的血液之中。

吴国退出春秋历史舞台之后,吴起、吴广、吴芮、吴汉、吴景、吴玠、吴璘、吴兆麟,等等知名和不知名的吴人,都在历史长河之中,展现着谦德与乾德,弘扬着祖德。




相关链接[color=var(--weui-LINK)]春秋五霸之中的两个姬姓霸主  晋国 吴国[color=var(--weui-LINK)]泰伯至德精神 与 《周易》原理的哲学互鉴[color=var(--weui-LINK)]《道德经》的精神共鸣 -- 吴祖泰伯让位而立国[color=var(--weui-LINK)]泰伯的曾孙仲奕  阎氏开姓始祖[color=var(--weui-LINK)]泰伯奔荆 与 泰伯奔江[color=var(--weui-LINK)]泰伯祖地 陕甘豳州 泾河之畔[color=var(--weui-LINK)]泰伯世家第一  老子列传第三[color=var(--weui-LINK)]吴国的故事:吴祖泰伯让出王位 吴王夫差让出王号[color=var(--weui-LINK)]极端武士道精神 有违泰伯至德精神[color=var(--weui-LINK)]王者气概的泰伯公 让出王储之位 更具王者风范[color=var(--weui-LINK)]宜侯夨簋 证明泰伯仲雍并非居于宁镇(屈原被告知 泰伯仲雍居于衡山)[color=var(--weui-LINK)](补充版)泰伯至德精神的一个中心:谦逊 三个表现:诚信 谨慎 节俭[color=var(--weui-LINK)]泰伯精神的精髓:至德 至善 自助 天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10-3 06:50 , Processed in 0.3138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