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兵家孙膑比肩 - 吴玠吴璘在和尚原
孙膑的故事,历史中记载得比较清楚。孙膑在魏国受到庞涓的陷害而受到膑刑之后,孙膑逃到齐国。第二年,庞涓率魏武卒(魏国使用由吴起首创的选拔士兵标准方法挑选出来的士兵)攻打赵国,在齐国的孙膑创造性地使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围点打援,并且以示弱的方式诱使庞涓丢掉辎重,轻装回防,最后,孙膑在桂陵伏击庞涓率领的轻装魏武卒,大获全胜,并活捉庞涓,后来又释放了庞涓。
桂陵之战十二年之后,魏国进攻韩国,齐国派兵救韩,齐国庞涓率军进攻齐军。孙膑以边退兵边减灶的办法,再次示弱,使魏军认为齐国的逃兵很多,于是率十万军队加快追击速度。而孙膑在马陵这个地方,以齐国一万弓弩射手设下埋伏,当十万全付武装的魏武卒进入伏击圈之后,齐国一万弓弩射手以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万箭齐发,射死十万魏武卒,包括射死了庞涓。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结束1473年之后,在马陵以西一千公里的地方,陕西宝鸡的和尚原,吴玠吴璘率吴家军,使用了孙膑同样的方式与方法,同样的利用有利地势,同样的使用弓箭,同样的以少胜多,战胜了数万金国军队,金军主率金兀术也受箭伤而逃走。
虽然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孙膑在马陵之战之中如何使用弓箭,但是,吴玠吴璘根据当时的条件,挑选劲弓强弩,在有利的地形之上,使用几千兵力,分番迭射,弓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打退了在此之前与宋兵作战从未失败过的金军。
后来,吴璘后裔迁居江苏镇江,留下了诈输岗这一地名。其中的诈输之意,也就是孙膑当年减灶示弱之意,可见吴玠吴璘与孙膑在术略方面的一脉相承。
和尚原之战八百多年之后,2023年10月31日,吴璘后裔吴氏族人吴春生一行五人,向江苏镇江市史志办公室捐赠润南诈输岗解巷《吴氏宗谱》一套共6册。镇江市史志办为此举行捐赠仪式,并向吴春生等人颁发收藏证书。吴璘是南宋抗金名将,后与韩世忠、岳飞、吴玠等被追封为七王之一。
润南诈输岗解巷《吴氏宗谱》,起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至民国丁丑年(1937年),跨度320多年。镇江市史志办对吴氏族人的捐赠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吴氏宗谱》不仅丰富了镇江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文献资源,也为吴氏后人寻根溯源提供了详实可查的重要依据。
图片
镇江方志馆(镇江润州区迎江路12号)
吴春生等吴璘后裔赠送吴氏族谱
徽县吴山上的吴玠墓 吴铮强 摄
甘肃陇南徽县吴山上的吴玠墓 吴铮强 摄
甘肃陇南徽县钟楼山,因吴玠墓碑在此而命名为“吴山”
图片
甘肃陇南徽县 吴山广场 吴玠塑像
图片
庄浪吴玠吴璘纪念馆中的吴玠吴璘吴挺吴拱塑像
甘肃平凉庄浪县吴玠吴璘纪念馆中的吴玠吴璘吴挺吴拱塑像
图片
陕西宝鸡神农镇大散关上的吴玠吴璘塑像
[color=rgba(0, 0, 0, 0.9)]相关链接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有谋有勇是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