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今1111年的苏州泰伯庙 与 至今525年的无锡泰伯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12: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25-5-8 15:35 编辑

在二十四史之中专门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之中,没有记载“糜豹”这个人,在《后汉书》中,只在《陆康传》之中提到了吴郡。虽然在正史之中,没有记载吴郡太守糜豹,但是,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位列第二的吴汉去世一百一十年之后的公元154年,吴汉后裔枝繁叶茂是可以确定的。虽然糜豹撰写的《如胜吴公修辑世系序》的写作时间有所存疑,但是,糜豹在姑苏阊门之外建泰伯庙,还是可信的。

图片
取自1951年版《吴氏大统宗谱》

图片
取自1776年版 吴鼎科《至德志》

图片
取自1776年版 吴鼎科《至德志》

图片
取自1776年版 吴鼎科《至德志》

以上文献表示糜豹在姑苏阊门之外寻访到吴如胜,修泰伯庙与泰伯墓(没有提到泰伯庙与泰伯墓的地点),并请吴如胜的次子祭祀泰伯。时间是公元154年,这一年的第二年,孙坚出生。此时,《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已经流行于世。

760年之后,公元914年,担任吴王已经十年的钱镠,将泰伯庙迁移到姑苏阊门之内(没有提到是从什么地方迁移而来),九年之后,公元923年,钱镠成为吴越王。1092年,苏州泰伯庙更名为至德庙。第二年,吴玠出生。公元1130年,金国军队毁苏州至德庙。730年后,公元1860年,太平军毁苏州泰伯庙。又154年后,公元2014年,苏州泰伯庙再次修成,这一年正好是阊门之内的苏州泰伯庙创建之后的1100年。至今(公元2025年),苏州泰伯庙在阊门之内建成1111年,这个地区现在称为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景区。
图片
苏州泰伯庙

公元1377年(洪武10年),在无锡县城内古运河旁边的小娄巷建了新的泰伯庙。

公元1500年(明弘治13年),在明朝弘治中兴时期,无锡知县姜文魁筹资,在小娄巷东南方向约二十多里的伯渎港河岸南边修建新的泰伯庙,也就是现在的无锡泰伯庙,至今(公元2025年),伯渎河岸边的泰伯庙建成525年。


无锡泰伯庙

这是土木堡之变发生八年之后的夺门之变的四十三年之后。此时,王阳明二十八岁,考取了进士。六年后,王阳明被贬,再两年后,王阳明龙场悟道。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二十一年之后,在“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慨中去世的时候,张居正四岁。


张居正去世后的后张居正时代,朋党纷争,东林党兴起。无锡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于1604年(在《了凡四训》一书出版的两年之后),在无锡小娄巷(原建有泰伯庙)附近建东林书院,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顾宪成小十二岁的无锡东林党著名人士高攀龙作《泰伯城》诗:“泰伯城荒德末荒,至德遗址尚流芳;试观霸业今何在?不比勾吴让国香。”高攀龙还撰写了“泰伯墓再次重修记”。在东林书院建成两年之后,李自成出生,再两年之后,吴三桂出生。


从风水角度来看,苏州泰伯庙的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流到阳澄湖,这样的风水比较好。而无锡泰伯庙的后面是伯渎港,伯渎港这条通往太湖和长江的河水,没有流经泰伯庙的门前,而是在泰伯庙的背后。


关于泰伯庙,人们知道现在有苏州泰伯庙,无锡泰伯庙,还有陕西岐山东坡村泰伯庙,以及福建晋江灵源山泰伯庙。无锡惠山还有泰伯殿,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寺头村有泰伯祠(阎氏家族的家祠),浙江温州平阳县南雁镇吴山村也有泰伯祠。各地宗亲为敬仰泰伯谦逊而不躺平、进取而不狂傲的高风,缅怀吴氏先祖的德行,也都可以建造泰伯庙、泰伯祠、泰伯殿,以及仲雍庙、仲雍祠、仲雍殿。


据介绍,顾氏(顾宪成)是越王勾践后裔,姜氏(姜文魁)与高氏(高攀龙)是姜太公后裔。从吴国灭亡到公元1954年,世人均不知道吴国王室与贵族的墓制是土墩墓,直到1954年发掘镇江大港烟墩山周章墓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吴国王室与贵族的墓是具有高大封土的土墩墓。

图片
南京市江宁区陶吴镇甘西村 土墩墓

图片
南京市江宁区陶吴镇陶吴村 竹连山 土墩墓

图片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 吴王夫概冢 土墩墓

(吴王夫概带兵五千人,与泰伯仲雍来到荆蛮之时,荆蛮归之千余家的人数相近,一千户人家,大约也是五千人左右)

由上图可见,吴国王室贵族的墓都是具有高大封土的土墩墓。至于吴王夫差的夫人,勾夫人季子媵簧墓(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是不是土墩墓,未见相关报道提及。

所以可见,从东汉的糜豹、吴如胜,到明朝的姜文魁,从顾宪成到高攀龙,都不知道吴国王室与贵族的墓是具有高大封土的土墩墓。可见,除非无锡鸿山就是一座土墩墓(长1000米、宽约250米的鸿山或者原名为横山或衡山),甚至苏州虎丘本身就是一座土墩墓,或者在虎丘山上的吴王阖闾墓原来也是一座土墩墓,否则,人们现在看到的鸿山泰伯墓的那样的墓制,自然会存疑。很显然,建造鸿山泰伯墓的人,包括建造常熟虞山的仲雍墓、周章墓的人,以及建造江阴申港季子墓的人,并不知道吴国王室与贵族的墓是是具有高大封土的土墩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5-5-23 02:52 , Processed in 0.1703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