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25-1-10 10:04 编辑
泰国行 - 尝试联络宋卡吴氏家族(泰国纳宋卡家族协会)
吴鸣镝 吴氏文化传承 2024年12月22日 09:25 安徽
一、 缘起
以前在网上看到有关泰国宋卡吴氏王国的消息,感觉很有趣,尤其是对于宋卡吴氏王国的开创者吴让有兴趣,因为吴氏先祖泰伯以让而著称,三让王位,开创句吴。吴氏后裔的宗祠堂号,有三让堂,有崇让堂, 有让德堂,都以让为号。吴让以让为名,而且还在海外成为了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宋卡城主,宋卡如同一个王国,所以对吴让很有兴趣。
图片
第一任宋卡城主 吴让
取自《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
后来,在网上看到苏州吴本立教授与泰国原副总理岱隆-素旺奇里(吴大龙)合写的《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一书,就联系到吴本立教授,希望能买到这本书。吴本立教授给了我购书链接之后,我在网上买了两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中有对吴让家族的详细介绍,还有一些照片,是吴让家族的家族活动、有纪念性的建筑和陵墓。感觉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去年年初,一位福建宗亲加了我微信,并要求我把吴本立教授介绍给他,他说他开办了塑胶厂,希望能够通过吴本立教授联络到泰国宗亲。我想他可能是希望到泰国办厂,因为我早就听说前几年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办厂的中国老板,现在基本上都发财了。现在去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虽然迟了一些,但也不太晚。于是就把这位福建宗亲的微信推给了吴本立教授,希望这位福建宗亲与吴本立教授加为微信好友。然而,第二天,我就得到了吴本立教授去世的消息,感觉非常震惊。
再之后,我注意到网上有关国内与海外的宗亲团体相互走访的众多消息中,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没有任何走访泰国宋卡吴氏的消息,后来我进入微信群-七届世吴筹备群里面,看到吴本立教授的微信还在群里面,当时就都感觉到,如果吴本立教授还在世,泰国宋卡吴氏宗亲来参加第七届世界吴氏宗亲恳亲大会应该是没问题的,届时,泰国原副总理吴大龙与中国原副总理吴桂贤能够见面,也会成为美谈。不过后来听说由于健康原因,吴桂贤大姐可能不参加七届世吴恳亲会,但是我仍然觉得泰国宋卡吴氏宗亲不能参会,是一件遗憾的事。
图片
微信群中的吴本立教授
我觉得把泰国宋卡吴氏与国内吴氏宗亲团体联系到一起,建立密切的联络关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毕竟吴氏宗亲团体都在喊“天下吴氏一家亲”和“弘扬至德精神”,如果明明知道泰国宋卡有吴氏后裔,却置之不理,显然这不是“天下吴氏一家亲”,这是说一套做一套。而且吴氏宗亲团体也都在举着吴氏先祖“至德”精神的旗号,至德首先是至诚,而后是谦让,因为吴祖泰伯三让王位,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让首先是诚心相让,因为这个诚心,也因为这个让,而称为至德,诚的品质与谦的品质,三与让,两者缺一,都不能够称为至德。
说一套做一套显然不是至诚,显然不是至德,也谈不上用实际行动弘扬至德精神,而且是至德的反面,那么,这也就有可能是在主张在蒙古温都尔汗摔死的林彪所被迫奉行的“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信条。这显然不是至德精神,也不是有道之为,可谓无道。如此高喊“弘扬至德精神”,也是说一套做一套。
所以我希望到泰国走一趟,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宋卡吴氏。通过无锡宗亲的帮助,我联系到吴本立教授的儿子吴异宗长,吴异宗长寄来了五本《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和五本《皋庑吴氏家乘研究》,又通过香港宗亲和福建宗亲的联络,联系到了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吴海城宗长。综合宗亲们的消息,我了解到,吴本立教授的夫人是揭阳人,会说潮汕话,吴本立教授精通英语,所以吴本立教授夫妇到泰国,在语言上不会有问题,以前吴本立教授夫妇到泰国宋卡寻访的时候,是吴海城宗长带他去的。我想这是一个找到宋卡吴氏的有利条件。
但是由于本人那个时候事务缠身,直到12月初,才有时间去泰国。虽然感觉有些仓促,但还是觉得可以去。十多年以前我到越南去,事前做了很长时间做了准备,把行程和路途中必然遇到的事情以及可能遇到的事情都做了考虑,做了准备,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准备,把一路上会用到的词语都用“中文、英文,越南文”写到纸上(越南文都是在网上一个一个地查到的),然后再去越南。由于准备充分,我从中国广西的东兴到越南的芒街,再坐长途客车到河内,再到西贡、到越南的西宁,再原路返回,一路顺利而通畅。这次到泰国虽然没怎么详细准备,但是觉得还是可以走一趟。
在出发前,我做了一个粗略的计划。我在网上看到泰国曼谷有一个“泰中记者协会”,协会的会长姓纳宋卡。一般来说,记者都是联络广泛的,找到记者协会的姓纳宋卡的会长,再找泰国纳宋卡家族协会就不会有太大困难了。如何找到“泰中记者协会”?用中文在网上找不到“泰中记者协会”的地址和电话,但是在网上可以找到“泰国青年华人商会”、“泰国中华总商会”、“泰国吴氏宗亲总会”、“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中国驻宋卡领事馆”的地址或电话,所以我准备在泰国曼谷和宋卡先找这几个单位,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忙找一找“泰中记者协会”。
另一方面,我以前从来没去过泰国,这是第一次到泰国,我想这一趟走下来,自然就可以品尝到泰国的风土人情,至于自然风光,我倒并不在意,毕竟泰国的沙滩与鼓浪屿的沙滩以及山海关的沙滩,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二、在曼谷
在深圳出发的时候,我联络了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吴海城宗长,他说他感冒了,头痛,看看过几天会不会好起来。到了曼谷后,我再联络吴海城宗长,他说他还没好起来。后来我在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吴氏大宗祠里遇到吴如城宗长之后,才知道事出有因。
在出发前,就有宗亲半开玩笑地说在泰国要小心被人嘎腰子,呵呵。据网上的消息,就是有嘎腰子,也是在泰国的中国人嘎中国人的腰子。但是到了曼谷,看到中国人还是要上前聊几句。到曼谷廊曼机场后,在出机场口岸时,要走外国人通道,排队过关,这里不同于深圳蛇口港的冷冷清清,这里的客流量很大,我周围大部分都是白人和黑人以及南亚人,很少有黄种人,我看到一对夫妻象是中国人,一问,是东北人,再问他会不会说英语,他说不会,不过出了关就跟团旅游,不需要会说英语。我出关后做出租车住到事先预订的旅馆,又遇到两个中国人,他们也在那里住旅馆,第二天到廊曼的街上的小餐馆里吃早餐时,也遇到几个中国人,一问,他们是内蒙的。
图片
下榻的旅馆
图片
曼谷的地铁线路图
吃完早餐回到旅馆,就给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打电话,大使馆的电话回音是“请拔分机号,查号请拔1”,于是我把所有的分机号都查了一遍,再打一遍,只有分管新闻的分机号和分管救助的电话号有人接电话,分管救助的电话说他们不知道泰中记者协会,这也不归他们管。分管新闻的电话说他们不知道泰中记者协会的电话,我说,网上报道中国驻泰国的黄大使今年初还参加了泰中记者协会的活动,可以联系到泰中记者协会吧,对方说黄大使参加各种协会活动的事情太多了,也就是去去而己。后来我在网上看了看,泰国的有关华人的各种协会确实很多,大大小小的,真真假假的,有的还涉案。
然后我在开通了国际漫游的手机上安装了一个翻译软件,出去吃午饭的时候,又遇到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个是廊坊人,他说他来过泰国有好几次了,还说曼谷的地铁很方便,分红线和蓝线。吃完午餐,在街上走走,看到一座中国人的妈祖庙,进去转了转,再到旁边的菜市场里面转了转,之后步行十几分钟,到了廊曼机场的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先到曼谷城里,再坐出租出到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看看能不能找个人面对面聊一聊。然而,到了大使馆之后,看到大使馆黑色的大门紧闭,大门口是几个泰国门卫,门卫打电话给大使馆里面,里面人问是不是签证的事,办事需要预约。总之见不到人。这时我看到天色己不早了,要快点回旅馆,不然,本来就人生地不熟,到了晚上更麻烦。
晚上吃了晚餐之后,在旅馆里在网上查了查到泰国青年华人商会与泰国中华总商会要怎么坐地铁。有了下午坐地铁的经历,对曼谷的地铁也就不陌生了。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坐地铁,在蓝线28号(BL28)地铁站下车,然后坐摩的(出租的摩托车)到泰国青年华人商会所在的大楼,名为ITF大厦,位于是隆路。因为事先在网上找到泰国青年华人商会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与他联系之后,他说他可以帮忙试试,但现在手头上有很多事,要稍后几天。我到了泰国青年华人协会之后,也确实没遇到他,他的同事也说,他出去做接待工作去了。在泰国青年华人商会,碰巧遇到一批中国人来这里参观,这里的人也在热情地向来宾介绍这个商会的历史,我在里面顺便拍了一段视频之后,就出来,再坐摩的到泰国中华总商会。
图片
泰国华人青年商会
图片
ITF大厦(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所在地)
到了泰国中华总商会的大楼(TCC),找到总商会的会所,看到旁边的光华堂有甘肃政府代表团在这里准备办甘肃土特产品的推荐会。在会所的前台,与前台的工作人员简单交流之后,这位工作人员喊来一个会说英语的工作人员,我对这位工作人员指着吴宏丰的照片说,能不能联络到吴氏宗亲,因为吴宏丰曾经是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会长,也曾经是泰国中华总商会的会长。这位工作人员在手机中找了找,找出一张图,我用我手机中的翻译软件的照相翻译功能看了这张图,看到这是一个邀请函,是邀请宗亲12月7日去参加一个祭祀拜祖的活动,我以为这是在泰国吴氏大宗祠办的活动。因为回程机票已经订好了,12月7日是我在泰国的最后一天,飞机是晚上的,这天的白天正好有时间到泰国吴氏宗亲总会去和泰国吴氏宗亲一起参加这个活动。
图片
泰国中华总商会
图片
光华堂
图片
TCC大厦(泰国中华总商会大厦)
图片
泰国中华总商会 历任会长
从泰国中华总商会出来,我逛了逛附近的街道,吃了一顿泰国的快餐之后,遇到一台用于观光旅游的敞篷的出租车,我把手机中大皇宫的照片给出租车司机看,司机明白了,就开车把我带到曼谷的大皇宫去。其实我对大皇宫的兴趣不大,但是我知道大皇宫距离郑王庙不远。到了大皇宫后,在外面沿着马路向郑王庙的方向走去,直到遇到一辆出租的摩的,我对摩的司机指了指手机中的郑王庙的英文单词和泰文词,还把郑王庙的照片翻出来给摩的司机看,奇怪的是,摩的司机竟然看不明白,正好旁边有在皇宫墙外站岗放哨的泰国军人。泰国军人的军装的绿色比较深,与中国军人的军装的草绿色不同。这位泰国军人很年轻,我把郑王庙的照片和郑王庙的英语单位和泰文单词给他看,他很快就明白了,他告诉了摩的司机之后,还说了一句“Wat Arun”(郑王庙)。我就坐着摩的,越过湄南河大桥,来到吞武里的郑王庙。
郑王庙应该是曼谷著名的风景点,奇怪的是,这位摩的司机似乎不知道郑王庙的具体地点,似乎以前从来没来过,摩托车开到附近之后,他还问了问路边的人,才把车开到郑王庙门口。
在马路上和郑王庙的售票处,还看不到郑王庙里的宝塔,进去之后才可以看到巨大的宝塔,看到这个宝塔后,我就感到不虚此行,这里值得一游。后来我在郑王庙里出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几个欧洲人进来,他们一拐弯,第一眼看到郑王庙里的宝塔,就说了一句"My god"。我第一眼看到郑王庙的宝塔时,与这个欧洲人的感觉相同。这座高大而外部结构精细的宝塔,位于湄南河畔,如果从湄南河上观看,应该是更加美观,如同安徽安庆位于长江岸边的振风塔,从江面上看,风景不错,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
图片
图片
在这里,有一些游客租来泰国民族服装在宝塔上下照相,看到有些人皮肤很白,不象是泰国人,后来听他们说话,才感觉他们应该是韩国人,之后又遇到几个说四川话的,在遇到一位湖南长沙人之后,我请他帮忙拉一下“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的条幅,在郑王庙的宝塔前拍照留念。这个条幅曾经带到黑龙江的漠河以及西藏的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拍照留念。
图片
在郑王庙的宝塔前
图片
湄南河
出了郑王庙,我用英语问路边的出租车司机,到附近的地铁站多少钱,他说three hundred(三百泰铢),我觉得附近的地铁站应该不太远,用不着这么多车费,就在手机上用百度地图查了查,最近的一个地铁站只有七百多米。在泰国,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只能查路线,不能用来导航,可能用高德地图就可以导航。沿着百度地图查到的路线,很快就走到地铁站,坐地铁回旅馆。
回到旅馆后,我在网上查了查到泰国吴氏宗亲总会要怎么坐地铁,然后在网上买了到宋卡附近的合艾机场的往返机票。
我这次到泰国吴氏宗亲总会有三个目的,一是参观泰国吴氏大宗祠,二是给泰国吴氏宗亲总会送两本吴本立教授写的书,一本是有关宋卡吴氏的《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因为我在网上也没看到泰国吴氏宗亲总会与宋卡吴氏有过互访与交流。一本是吴本立教授写的有关他自己的支系族谱的研究《皋庑吴氏家乘研究》,三是向泰国吴氏宗亲问一问有关宋卡吴氏的情况。
第二天,也就是来到曼谷的第三天,我坐上地铁,在地铁转了两次车,在邦哇(Bang Wa)站(蓝线第34号站 BL34)下车。下车后看到这里没有摩的可坐,就坐出租车到了泰国吴氏大宗祠(泰国吴氏宗亲总会)。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面积很大,里面的泰国吴氏大宗祠的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但是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大门紧闭,旁边的小门上了锁,朝里面喊几声,也没见人出来。
图片
泰国吴氏宗亲总会
图片
五十铃4S店
图片
由于在这里看不到人,我看泰国吴氏大宗祠旁边是日本五十铃汽车的4S店,于是走进4S店,用英语再加手机中的翻译软件与店里的工作人员交流,请他们在泰国吴氏大宗祠里面有人的时候,将吴本立宗长的这两本书转交给泰国吴氏大宗祠里的人,他们答应了。
这个时候,碰巧的事发生了。我在向4S店的人表示道谢的时候,顺口用英语说了一句这么做原因,说现在这个庙里没人,Nobody,然后准备坐出租车回去。谁知道这个Nobody被4S店的门卫听到了,他用泰语说了句什么,然后用手指了一下,示意我跟他走。于是我跟他走到泰国吴氏宗亲总会的大门前,他直接把大门拉开,走到门卫室旁边,拉开门卫室的窗子,大声喊了几句。一个小伙子在门卫室里的地上爬起来,原来他是在门卫室的地上睡觉。看来这两个单位的两个门卫相互很熟悉。我向五十铃4S店的门卫道谢之后,泰国吴氏大宗祠的门卫就带我穿过泰国吴氏大宗祠前宽阔的广场,进入泰国吴氏大宗祠,他喊来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不懂中国话,可能也不太懂英语,我做了做手势,表示要送几本书到这里。
到了宗祠里面之后,工作人员送来香柱,我把吴本立教授和吴大龙宗长写的书放在香案上,点燃香柱,向宗祠供奉的牌位鞠躬行礼,然后上香。再在宗祠里面转了几圈,仔细地参观一番。里面的一些景观以前在网上也见到过,这次是实地参观,这个感觉与看照片不同。
图片
泰国吴氏大宗祠
吴氏让德堂
图片
吴本立教授撰写的两本书
以及无锡吴文化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礼品袋(用于装书)
图片
离开泰国吴氏大宗祠之后,吴海城宗长打电话过来,说他感冒好了一些。
三、在宋卡
回旅馆后,休息了一下,晚上就坐飞机到了距离曼谷约八百公里的泰国南部的合艾机场,这里距离宋卡只有二十多公里。
在合艾的旅馆里,我又遇到一对中国夫妻,是来旅游的,夫妻中的女方说英语很流利,与旅馆的前台交流很通畅。第二天一早,我就坐摩的到合艾的钟楼那里,坐上到宋卡的双条车(网上介绍这是泰国的简易的公交车)。
图片
合艾的钟楼
一路上,我看着路边的风景,感觉这里草木的绿色与中国的有些不同,似乎颜色要浅一些,看上去更舒服一些。一路上,坐车的都是些中年的和青年的妇女,中间只有一个老头上车,坐了一段路之后下车。感觉奇怪,这里的男人怎么不出来坐车。在路上还看到一座泰国的军营,快到宋卡时,又经过了三所大学。
车子到了宋卡汽车站之后,我还没拿出手机看看这具体是什么位置,一辆摩托车就开过来,是出租的摩的,我就把手机里的宋卡博物馆的照片给摩的司机看,他一看就明白了,用简单的英语谈好车费价格,他就把我送到宋卡国立博物馆。
据《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一书介绍,宋卡博物馆原来是宋卡第六任城主吴绵父子的府第(官邸),但是这段时间,博物馆正在修缮,里里外外都搭起了手脚架,只有正门的景观还是正常的。于是就请里面的工作人员帮忙,在正门外拉起“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的条幅,拍照留念。
图片
宋卡国立博物馆
(第六任宋卡城主吴绵父子建造的官邸)
图片
由于宋卡博物馆距离中国驻宋卡领事馆不太远,我一路步行,一路看一看宋卡的街景,很快就到了中国驻宋卡领事馆,看到领事馆大门紧闭,门卫室的窗子也是紧闭的,原来在曼谷的时候,打领事馆的电话没人接,现在到了领事馆外面,我再打电话时,就有人接了。接电话的人虽然中国话说得很好,但还是感觉不象是中国人在说话,问了之后,她说她是泰国人,我请她送一本书给领事馆的总领事吴冬梅,因为以前在网上查到,宋卡领事馆的总领事是吴冬梅,正好是吴氏宗亲,可以联系她,看看她能不能联系到宋卡吴氏。但是接电话的泰国人说吴冬梅在一个月之前就调走了,联系不上了,如果没经过她同意,就转送一本书给她,这泰国人担心会挨骂。
她这么一说,我想就不为难她了。在离开领事馆前,我还想敲敲领事馆门卫室的窗子,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但是这个时候,路边的一个摩的司机朝我打了个招呼,我也就不去敲领事馆门卫室的窗子了,我拿出手机向摩的司机指了指宋卡中央寺的英语单词和泰语单词,他竟然与我前天准备到郑王庙时遇到的摩的司机一样,他也看不懂,所以我怀疑是不是翻译软件有问题,中文翻译成泰文,可能没有翻译正确。因为中文翻译成英语,翻译的对不对我是看得懂的。
这时一个较年轻的人经过这里,我给他看了宋卡中央寺的英语单词和泰文单词,他很快就明白了,说了一声“Wat Klang”(中央寺的意思,Klang在泰文中是霹雳、雷霆的意思,可能是表示王者的威力吧),然后告诉了那个摩的司机,还说了车费,四十泰铢。我先以为中央寺很远,现在看车费这么少,中央寺也不会太远。我坐上他的摩托车。这个摩托车开不快,摩的司机连说“heavy”,意思是说我太重了,我体重有一百九十多斤,但我觉得不至于重到摩托车开不动。我在泰国也不是第一次坐摩托车,别的摩托车都没这个问题,看来是他的摩托车不行。他慢慢开着车,把我带到中央寺围墙大门口之后,我不能确认这是不是我想去的中央寺,而且这里的街道比较僻静,没什么出租车或摩的来往,担心等一下找不到车回去,于是用简单的英语对摩的司机表示,要他在大门这里等我一会儿,然后还要坐他的车到宋卡汽车站。他似乎明白了意思。
据《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一书介绍,中央寺以前是宋卡吴氏的家庙,也称吴王庙,由宋卡第二任城主吴文辉建造。我进了中央寺的围墙大门,快走到中央寺的时候,看到这个寺的外观与在网上看到的中央寺很像,走到中央寺旁边,看到中央寺两边的四个门的两旁石柱有中国字,正是网上以及《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一书中介绍的汉字门联,这才确认这就是中央寺。
图片
宋卡第二任城主吴文辉建造的中央寺(吴王庙)
Wat Klang
图片
我绕中央寺一圈看了看,拍了一些照片,看到寺旁边的一个小亭子里有一位佛教长老和三个人在交谈,我也没在意。之后我在中央寺附近又转了一下,又决定在中央寺再绕一圈就离开了。谁知道在经过那位佛教长老那里的时候,这位佛教长老主动地站起来,与我打招呼。我本来就带了一本《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准备在宋卡能遇到与宋卡吴氏有关系的人的话,就把这本书送给他,看看能不能以此联络到宋卡吴氏。看到这位长老主动来打招呼,我就用英语简单地说了一下来意,表示要把这本书送给他,他拿到书之后,翻了一翻,表示愿意接受这本书,于是我就请他与这本书合影留念。这时,与这位长老交谈的三个人走过来与我交谈,他们的英语说得很好,而且其中一人还会说一些中文,于是我就请他们帮我拉一下“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的条幅,在中央寺外面拍照留念。之后,他们请我到他们交谈的小亭子里,拿来饮料和水果。由于12月份的宋卡天气非常炎热,我正感觉口渴,这饮料和水果正是雪中送炭。我吃喝完毕之后,那位长老从屋里走出来,拿着一串钥匙,表示要带我进入中央寺内部参观,我非常高兴,连忙表示感谢。
图片
在宋卡中央寺(宋卡吴王庙)旁
图片
这位长老带着我和他的三位客人来到中央寺门前,脱了鞋子,走上台阶,打开寺门,带我们进入寺中,并把寺中的门窗都打开。
图片
宋卡中央寺(宋卡吴王庙)内景
图片
宋卡中央寺(宋卡吴王庙)围墙大门
寺内的装修非常的精美,也感觉装修得很新,似乎是最近装修的,或是装修之后保护得很好,所以看上去很新。在寺中参观一番之后,那位长老与三位客人席地而坐,继续交谈,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正想着如何向他们道别,这个时候,那个摩的司机在寺门外说话,我回头一看,想到可能是摩的司机感觉在大门外等得太久了,不耐烦了,于是我正好以此为机,向那位长老和他的三位客人道别,走出寺外,穿上鞋子,走到中央寺围墙大门外,坐上摩托车。
不过没开多远,摩托车似乎更加开不快了,下车看看,原来是摩托车的后胎充气不足,没法开得快,于是他就开着摩托车走了一段路,遇到另一个摩的,我就换了一台摩的,到了汽车站,坐上一台开往合艾的崭新的七座中巴车。车到合艾汽车站之后,司机还特意把车开到开往合艾机场的公交车旁,向我示意,表示这就是开往合艾机场的车。因为我上车时就向司机说了一个单词”Airport(机场)”
四、在宗祠
从合艾坐飞机到曼谷廊曼机场,我先前订了另外一家离机场近一些的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去泰国吴氏宗亲总会,这次是轻车熟路,到了泰国吴氏宗亲总会,我拉开大门,门卫室的那位小伙子听到声音也向外张望,我向他打了招呼之后,他就把我带到泰国吴氏大宗祠的办公室里,里面有两个人,一个人会说中国话,一个人不会说中国话。经过交谈,得知这位会说中国话的宗亲是吴如城,他说他过几天也要到广东参加第七届世界吴氏宗亲恳亲大会。我把从泰国中华总商会那里得到的有关祭祀活动的邀请函给他看,他还说,活动地点是在另一个地方,不是在泰国吴氏宗亲总会,那个地方距离泰国吴氏宗亲总会比较远,如果坐出租车的话,大概要五百泰铢。
图片
吴邦国题写的《泰国吴氏宗亲总会》
图片
与 吴如城宗长(右)
我看到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吴邦国亲笔题写的“泰国吴氏宗亲总会”几个字,落款时间是2010年11月11日。我先以为是泰国吴氏宗亲通过什么关系,联系到住在北京的吴邦国,请吴邦国题写了这幅字。不过,吴如城宗长介绍,这是2010年11月11日那一天,吴邦国来到了泰国吴氏大宗祠参观访问,并当场在这里题字。吴如城宗长还介绍,泰国吴氏大宗祠在不久的将来,还要继续装修,装修完成之后,将更加美观。吴如城宗长还带我参观了大宗祠的后院,里面有一些宗祠活动以及宗亲来访的照片。在这里,我感觉泰国吴氏宗亲总会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宗亲团体,尤其是在东南亚,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能力把东南亚的吴氏宗亲团结在一起,而且泰国吴氏宗亲总会里人才济济,如果与宋卡吴氏联络成功之后,合作起来,将会有更大更多的成就。
图片
图片
在聊天中,吴如城宗长还介绍了他们的家乡溪头下厝,四个村子有世仇,近一百年来互不来往,起因是1932年的干旱,为了争夺水源,相互争斗,相互使恶,相互不饶,互有伤亡,或互有言语伤害,伤了感情,难以挽回,于是都发誓下咒,永不来往或永不通婚,形成宗族绝交,为此还形成了祖训。最近经过政府和各方长老宗贤的调解,取得和解,令人高兴。实际上在网上看,在潮汕闽南地区,这样的百年或几百年的世仇村,也有一些,有的同姓之间,有的是异姓之间,后来也逐渐通融,达成世纪和解。
图片
12月10日 吴如城宗长在第七届世吴恳亲大会
图片
几天后,在第七届吴氏宗亲恳亲大会期间,我又见到了吴如城宗长,再之后,吴如城宗长从广东回到泰国后,在电话聊天中,才知道今年在泰国吴氏宗亲总会发生的事情:有中国人到泰国吴氏宗亲总会来要钱,说是没有回国的路费了,要飞机票的钱,而且有的也不拿出身份证,搞不清他是不是姓吴,而且只要钱,不是把飞机票买好了给他,这种事在今年已经发生过七八次了。因此,我才明白吴海城宗长的感冒是怎么回事了。我也告诉吴如城宗长,实际上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有救助电话,这个电话可以打得通,以后有这种事,可以向来要钱买机票的人推荐这种解决方案。
我来泰国之前,看到网上有人说,到泰国要带上现金,现金要超过两千或五千块钱的人民币,因为泰国人担心中国人来了之后就不回去了,所以在泰国口岸要向泰国工作人员出示那么多现金才给你过关。所以这次我到泰国,虽然知道在泰国可以用微信付款,但我还是带了一些人民币现金,并且出于礼貌,在深圳的时候,就特意买了红包,准备向泰国吴氏大宗祠赠送香油钱,以表敬意。不过,这次到泰国后,在机场口岸,泰国口岸工作人员并没有要求中国人出示人民币现金。
在得知我到泰国是寻找宋卡吴氏之后,吴如城宗长指了指泰国吴氏大宗祠里订阅的《京华中原联合日报》,建议我去找这份报纸的社长吴金城先生,他手下记者众多,联系广泛,联络到宋卡吴氏以及泰中记者协会的姓纳宋卡的会长,都不会有什么障碍。吴如城宗长这样一说,让我感觉茅塞顿开,一开始我是没想到泰国也有中文报纸,只知道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有中文报纸,找中文报纸的报社,更容易解决问题,更何况《京华中原联合日报》的社长也是一位吴氏宗亲。这让我很兴奋。
虽然我早已订好了到中国的机票,12月7日是我离开曼谷的日期,现在我在曼谷只有半天的时间,不太可能用这半天的时间就可以通过吴金城社长找到宋卡吴氏,但是以后的事也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了。所以我通过吴如城宗长捐赠给泰国吴氏大宗祠一些香油钱之后,就不紧不慢地去坐出租车找吴金城社长。吴如城宗长是一位非常认真、非常谨慎、非常讲规矩的宗亲,吴如城宗长表示一定要开一个收据,并且很工整地填写了收据,才收下红包。这也可以见得泰国吴氏宗亲总会严格的财务制度,而且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五、在报社
从泰国吴氏宗亲总会坐出租车到《京华中原联合日报》报社,一路上很顺利,下车后,用英语加手势问了几个路边店铺中的人,就找到了报社。巧的是,我走进报社,刚向里面的人询问吴金城社长在哪里的时候,吴金城社长正好走下楼。吴金城社长的中文说得很好,他将我带到办公室,我说明了来意之后,向他赠送了吴本立宗长和吴大龙宗长合写的《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他也向我介绍了报社的发展历史。
图片
京华中原联合日报社
图片
与 吴金城宗长(左)
吴金城先生不仅是《京华中原联合日报》的社长,也是《亚洲日报》社的常务董事兼常务顾问。据吴金城先生介绍,京华日报创刊于一九五七年,是泰国唯一由民族厅(新闻局)直向国务院申请获准出版之华文报,于一九七三年迁到目前的地址,在办报过程中一直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沟通官民感情,取得成功,之后与《中原日报》合并,形成如今的《京华中原联合日报》。而吴金城宗长担任常务董事的泰国《亚洲日报》,是创刊于1993年,是泰国第六家华文日报。2003年实现排版计算机化。
图片
京华中原联合日报
图片
亚洲日报
现在的中国,纸质报纸销量不佳,不知道泰国的纸质报纸尤其是中文纸质报纸的销量如何,但是我看到他们报社里的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都很好。
由于这里距离曼谷的唐人街很近,离开报社之后,我就去曼谷的唐人街逛了逛,唐人街很热闹,也比较杂乱,人流与车流混在一起。这里最好是改为步行街,只有行人,没有车流,这样似乎更好一些。不过唐人街上有一些鸽子在自由走动,飞来飞去,让人感觉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在唐人街,还看到一个欧洲导游,举着小旗子,带着一队身材高大的欧洲白人老头老太太在唐人街参观,感觉很有意思,原来组团旅游不是仅仅中国才有,虽然我在曼谷的街上,常常看到一些欧洲年轻人,背着旅行包独自行走,他们并不组团旅行。
12月7日晚,我离开了泰国。从历史上看,这一天是日本军偷袭珍珠港的日子,在日本军偷袭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军从海南三亚出发的军舰也到达了泰国宋卡,日本军在宋卡登陆之后,打着“把白人从亚洲赶出去”的旗号,立即进攻马来西亚,因为宋卡距离马来西亚很近。据历史记载,马来西亚当地的部队不做抵抗,在马来西亚的英国军队很快被日本军打败,日本军很快占领了整个马来西亚。这支日本军的指挥官是被称为马来之虎的战犯山下奉文。
从曼谷起飞的飞机在香港机场降落之后,我感觉香港的气温比曼谷低很多,到了皇岗口岸,出租车司机说,也就是今天,气温突然下降了好几度。
虽然此行没有达到联络纳宋卡家族协会的目的,但是我感觉一路上办事出奇的顺畅,尤其是有一些巧合,似乎先祖在天之灵在护佑这次旅行,我也深信,只要海内海外的宗亲团体愿意,与泰国宋卡吴氏宗亲(泰国姓是纳宋卡、素旺奇里、罗差那哈丁)取得联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但是,如果国内宗亲团体与宋卡吴氏做密切的交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是泰国人不习惯用微信,而是习惯用在东南亚和海外流行的“Line”软件,这个软件目前在中国无法使用。二是纳宋卡家族是贵族后裔,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会说英语的比较多,但是纵观中国国内的宗亲团体里面,会说英语的并不多。
因此,在国内的宗亲团体与宋卡吴氏取得联系之后,如果进一步的密切交流,共叙宗谊,还需要努力。毕竟,从目前来看,国内各种宗亲团体之中,虽然有一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宗长,但是宗亲团体中的大学生并不多,熟悉英语的大学生更不多。可见,国内宗亲团体要向全世界弘扬至德精神,还需要吸纳更多的吴氏大学生,吸纳更多熟悉英语的年轻宗亲加入进来。
旅 行 花 絮
1、从中国到泰国去,护照不需要事先签证,有护照就可以了。在深圳南山蛇口港到香港机场,看到蛇口港冷冷清清,没什么客流。购买从蛇口港到香港机场的船票,已经不需要身份证了,只需要护照就可以买船票到香港机场,船票价格是266元人民币,我问他们票价怎么这么贵,他们说给你一张退税的票券,到香港后凭票券可以退还120元港币的税。另外,香港机场的登机牌是在蛇口港拿到的。不过,在网上买香港到泰国的往返机票以及买曼谷到合艾的往返机票,都不收燃油税和机场建设费。
2、在蛇口港出关时,口岸人员不问别人,却对我问东问西,问我是在深圳做什么的,住在什么地方,到泰国去干什么,在泰国有没有人来接,怎么只预订了一天的旅馆,等等。我想可能是因为我背了个旅行包(装了洗换衣服),还拉了个皮箱(装了十几本书),手里还拎了一个袋子(放笔记本电脑的),带了很多东西,不像是旅游,而像是到泰国不准备回来的样子。
3、进香港机场不需要专门检查充电宝,在国内机场是要检查充电宝的容量的。进香港口岸时,录了指纹。进香港机场只刷一下护照和机票,而登机时,只需刷脸,连机票也不用刷。
4、在国内,出高铁站还要刷身份证,但出机场的时候,什么证件也不需要刷,在泰国国内的航班,出机场也不需要任何证件。不过在到了泰国出机场时,要排长队过关,这次排了半个小时的队,然后录了五个手指的指纹,照相,检查护照,然后就可以出关,没有要求看带了多少现金。
5、在泰国机场坐出租车还要拿号排队,像是在中国的医院里或行政服务大厅里先拿号排队。这样拿号排队的坐出租车,车费是正规的按计程表收费。如果在外面坐出租车,司机往往是漫天要价。泰国汽车的方向盘是在右边,与香港澳门相同。
6、到曼谷的机场的时候,手机自动把北京时间调为泰国时间,泰国时间比北京时间慢一个小时。后来发现,从曼谷到香港时,手机又自动地把泰国时间调为北京时间。
7、泰国旅馆里没有拖鞋,但卫生间里面放有香袋,这与中国旅馆里的不同。用泰国旅馆里的wifi,可以直接看外网,比较顺畅。
8、进入曼谷地铁站时,只需要过一个安检门,没有检查包裹的机器。曼谷的地铁,不仅有站名(用泰文和英文表示),还有序号,这对于不熟悉泰文和英文的人来说,比较容易知道自己要在哪个站下车。在曼谷坐摩的很简单,先问一句“Taxi ?”,确认这是出租的摩的而不是自用的摩托车,然后把要去的地方的地名的英语单词和泰文单词,或者把要去的景点的照片给摩的司机看,等他明白之后,再问“How much money ?”(多少钱?),他一般能听得懂,并用英语回答,或用手势表示。从BL28地铁站到泰国青年华人协会,是40泰铢,从泰国青年华人协会到泰国中华总商会,是60泰铢。在泰国无论是出租车还是摩的,有的时候司机有意无意地绕路走,然后多收车费,有的时候说好了车费,下车付钱时,他们还多要一些钱。信用不够发达,是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
9、从泰国中华总商会出来,逛街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快餐摊位,有几个年轻人在那里用餐。我也去吃了泰国快餐,48泰铢,味道和中国菜差别不大,毕竟做菜用的都相同或相似的原料和调料。泰国的烤鱼不太咸,中国人讲究咸鱼淡肉,鱼要做咸一点比较好吃。泰国有的餐馆里的菜单上,画有红辣椒,用红辣椒的数量表示菜辣的程度,五个红辣椒表示很辣,一个红辣椒表示微辣。我先是只看到一个个红的颜色,没看清红的是辣椒,以为红的多表示熟的程度不同,我点的刚好是肉类,外国人吃牛肉,有五成熟的,有七成熟的,我喜欢吃熟透的,所以就点了有五个红的那种,结果吃的时候被辣得冒汗。
10、在泰国换登机牌,如果有六位数的订单号,可以在机器上换登机牌,但是用国内app订机票,没有六位数的订单号,只能排队通过人工用护照拿登机牌(所谓的值机 Check in)。在泰国进机场安检时,要解下带铁头的皮带,所以过了安检后的一大景观,是男士们都在系裤腰带。泰国的机场里,都是用扫地机器人。
11、在泰国的正规超市里,可以用微信,但收银员要在收银机上转换一下软件,这个过程要花几十秒,有时候甚至是一分钟,比较麻烦。
12、在泰国用开通了国际漫游的手机拔国内的电话,直接拔号拔不通,但是在手机联系人名单中的电话,却可以直接拔通。
关于宋卡吴氏
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福建闽南以及广东地区的中国人,还是愿意漂洋过海,冒着风险,来到南洋,以求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好的生活。福建闽南漳州府海澄县(现为漳州市龙海区)的吴让,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清朝政府暂时放开南洋海禁令的时候,33岁的吴让带着妻子刘氏与三个年幼的儿子(吴文辉、吴文耀、吴文臣),来到马来半岛的宋卡,种菜、捕鱼、经商。八年后,41岁的吴让又娶了当地女子庄氏,生下三个儿子,分别是吴文成(吴天成),吴文振(吴玉成),吴文茂(吴茂成)。泰国(当时自称暹国,中国称之为暹罗)吞武里王朝建立后,由于吞武里王朝的创立者郑信有一半的潮汕人血统,所以他对潮汕人比较友善。
此时,52岁的潮汕人吴让,趁郑信南下宋卡之时,奏请郑信,最后以每年交税白银50斤的代价,承包宋卡湖中的两个岛上的燕窝开采权。六年后,1775年,郑信封吴让为城主,爵号銮素旺奇里颂木,从此吴让开始统治宋卡府(Songkhla)。又七年后,郑信在宫庭政变中被处死,郑信的部将拉玛一世(具有四分之一的潮汕血统, 中文名是郑华)即位,并向清朝乾隆皇帝表示自己是郑信的儿子。又过两年,1784年,吴让逝世,被追封昭披耶(昭王)。其长子吴文辉即位为宋卡城主。虽然是宋卡城主,但由于吴让被追封为王,所以称之为王国,也无不可。由于这个王国没有特定的名称,人们称之为吴氏王国。
据《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一书介绍,在吴文辉即位宋卡城主七年之后,1791年,一个印度人(一说是波斯人)赛义德带着伊斯兰教来到泰国南部,声称自己会法术(也许具有一些特异功能,也许只是一些魔术技巧),并鼓动其它城主进攻宋卡。然而,吴文辉带领宋卡的军队,打败了赛义德,在战斗中,宋卡军兵将赛义德射死,吴文辉趁势向南攻入北大年等城邦,捕获北大年城主。拉玛一世大喜过望,将北大年、陶公、也拉等三府,以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均交给吴文辉节制,此时,宋卡吴氏在实际上统治着马来半岛的中部地区。
在一本描述周灭商的历史书籍中说,牧野之战,是周人踏着无数人和神的尸体,攻入了商朝首都朝歌。我想,这里的神,也许就是自称是神人的那些人,也许就是那些自称有法术的那些人,简而言之,这里所说的神,也许就是那些神棍。
吴文辉的军队射死赛义德,也就是射死了一个自称法术(魔法,也就是魔术)的人,所以,也可以说是吴让的长子吴文辉踏着人和神尸体,一统马来半岛中部。吴让的长子吴文辉杀了一个神棍,杀了一个骗子,可谓功德无量。
吴文辉执政时期,还创建了中央寺,做为宋卡吴氏的家庙。吴文辉的二弟吴文耀去世比较早,而吴文辉没有后代,所以,吴文辉将二弟吴文耀的长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并让其继承城主之位。之后,吴文辉两个弟弟的儿子也均担任过城主。这就是第三任宋卡城主吴志从,第四任宋卡城主吴志生,第五任宋卡城主吴志仁。
这如同春秋时期古吴国的吴王寿梦之子所实施的兄终弟及制。在宋卡,好在最小的弟弟去世之后,宋卡吴氏并没有发生春秋吴国专诸刺王僚的血腥夺权事件,而是由长子吴志从的儿子吴绵继位,之后才是幼子吴志仁的儿子吴乃宠继位(因为吴绵的儿子吴宣列比吴绵先去世),最后,吴宣列的儿子(吴绵的孙子吴登箴)继位,王位回到长子一脉。在这个过程中,吴让与当地女子庄氏所生的三个儿子<吴文成(吴天成),吴文振(吴玉成),吴文茂(吴茂成)>,并没有参与其中。
宋卡城主不仅拥有自己的军队,到了第六任城主吴绵(吴让的曾孙,吴文辉的孙子,吴志从的儿子)执政时期,吴绵还发行了自己的货币“振兴通宝”和“宋城通宝”。可见宋卡实际上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相当独立的王国。
据《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介绍,现在的宋卡国立博物馆,是吴绵与其长子吴宣列建造的府第,后来是宋卡市政厅所在地,1953年成为宋卡国立博物馆。
宋卡的最后一任城主是吴宣列的长子吴登箴,在拉玛五世(电影《安娜与国王》中由周润发领衔主演的那位泰国国王的原型,就是拉玛五世-朱拉隆功,中文名是郑隆)执政时期,实行行省制,在泰国南部设立洛坤省,吴登箴任副省长,兼任宋卡府尹(宋卡城主),1904年,吴登箴去世,享年五十岁。新任的宋卡府尹不再是吴让的后裔,吴氏在宋卡的统治历史和平结束。
不过,此时吴让的七世孙已经出世,吴让庞大的家族仍然在泰国发展壮大。据《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介绍,吴登箴的四子阿南达-颂巴的长子在1947年至1974年任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中文名郑固)的摄政王,也曾经担任议会主席,阿南达-颂巴的次子也曾经担任过议会主席,枢密院主席。
吴大龙(岱隆-素旺奇里)在完成纳宋卡家族编年史的第二年,担任了泰国副总理。吴本立教授与吴大龙宗长取得联系的时候,吴大龙已经卸任泰国国会议员。
不过,在《绵延的血脉-华夏吴国与暹罗(泰国)吴国的故事》中,有关高祖母古古(出生于宋卡的古古,名字是通裕)的事情,似乎没有说清楚,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记载不详,没办法搞清详细情况。
因为书中介绍,吴大龙(岱隆-素旺奇里)是吴志生的八世孙,也就是吴让的十世孙,吴大龙的父亲坎南颂-素旺奇里(吴让的九世孙)出生于1891年(因为坎南颂在1984年去世时,是93岁高龄),吴大龙的祖父汶素-素旺奇里,是吴让的八世孙,与第八位宋卡城主吴登箴是好友,然而吴登箴是吴让的六世孙。不过书中还说汶素是吴大龙曾祖父素通(吴让的七世孙)的弟弟,这就有了矛盾。书中说高祖母古古(通裕)的孙子是吴大龙的祖父,在中文语境里,高祖母的意思是祖父的祖母,所以宋卡古古区的通裕,对于吴大龙来说,是称之为高祖母。也就是说,高祖母古古(通裕)是与吴绵之子吴宣列(吴让的六世孙)同一辈的人,但是吴宣列这一辈没有人担任宋卡城主,不过肯定有人担任了宋卡或宋卡附近地区的高官甚至是副城主。
关于泰国
在东亚南十一个国家中,泰国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自从乾隆年间,暹罗拉玛一世赢得到抵抗缅甸的九军之战之后,尤其是暹罗宋卡城主吴让之子吴文辉攻入北大年,捕获北大年城主之后,无论周边国家以及国际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泰国都很少有过大的战争,无论是清朝灭亡,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还是越南战争,等等,泰国都安然无恙,都没有经历长期的严重的战火洗礼。
泰国也是东南亚唯一没有成为英法日等国殖民地的国家,后来泰国成为亚洲四小虎,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邱氏后裔(据称邱氏是姜子牙后裔,以浙江湖州吴兴为始兴地)、泰国原总理他信又重振了泰国经济。他信<Thaksin>在泰语中的发音与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创者郑信的泰语<Tak Sin>的发音相似。
据称,在历史上,泰国的周边国家称泰国为暹国(Siam),中国称之为暹罗,而泰国自称为泰。泰国的“泰”,在泰语中,是自由的意思。泰国的英语单词是Thailand,发音接近于“台南”,
泰国的英语单词明显是组合词,分别由Thai和land组成,前者是泰国的自称,后者如同荷兰、芬兰、波兰、爱尔兰、新西兰一样,表示的是陆地。有趣的是,泰国的自称Thai(泰)与泰国的他称Siam(暹),合起来的话,与吞武里王朝的创立者郑信(Tak Sin)的发音比较接近,当然也就与中国邱氏后裔、泰国原总理他信(Thaksin)的发音比较接近。
泰国的泰族人,除了在泰国,还有中国傣族,以及缅甸掸邦的掸族,印度阿萨姆邦的阿萨姆族,老挝的佬族等等,这些都泰族人,有相近的语言和文化。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泰国 曼谷漫游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至德图书馆[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 榆关漠河行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