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空中的光芒 太阳系的十二颗吴氏小行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10:0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空中的光芒 太阳系的十二颗吴氏小行星(以吴氏宗亲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2016年12月6日,联合国为了纪念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将每年的6月30日定为国际小行星日。不过,通古斯事件可能是彗星引起的。
小行星指的是在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在46亿年前太阳系早期形成时遗留下来的岩石残留物。

在以前,太阳系里的行星被称为九大行星,后来,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的体积与质量不够大。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LAU)在布拉格召开第 26 届大会,确定了“行星”的定义,从而,原来作为第 9 大行星的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现在称为太阳系是八大行星。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在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以发现者指定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
在已经命名的小行星中,有几十万颗,用中文命名的小行星有653个,包括人名、地名、单位名。用中文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称为瑞华(小行量编号是139),这是第一颗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第二颗小行星命名为女娲(小行量编号是150),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创造人类的神。第三颗称为中华(小行量编号是1125)。

在中文命名的653个小行星中,吴氏宗亲有十二个,具体如下:
1、小行量编号7683 数学家 吴文俊星

2、小行量编号9221 建筑学家 吴良镛星

3、小行量编号10118 物理学家 吴季星

4、小行量编号17606 肝脏外科专家 吴孟超星

5、小行量编号20887 天文爱好者 吴伟坚星

6、小行量编号23274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奖者 吴敏骏星

7、小行量编号26323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奖者 吴其瑾星

8、小行量编号26727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奖者 吴军均星

9、小行量编号175718 植物学家 吴征镒星

10、小行量编号256892 中国物理学之父 吴大猷星

11、小行量编号281880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星

12、小行量编号317452 人类学家、古人类学家 吴汝康星

我国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小行星的观测是从1949年开始的。到1994年4月已发现的小行星中,已有120多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在全球62个天文台中,该台发现的被列入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名列第五。
紫金山天文台不给予普通人命名,主要是命名地名和著名事件,比如北京奥运星和神州星等均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因为此天文台的上司是中科院,所以想要命名还需要上级批准,然后才能报给国际小行星中心。
和紫金山天文台类似的还有国家天文台,情况也是一样。
目前的规定是:一颗小行星在累积了至少4次冲日期的观测数据后,方可获得永久编号,并确定发现权归属,随之一同确定的还有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权归属,发现权和命名权归属同一人(或组织)。
图片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小行星的命名权现在一般属于发现者。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一般根据发现者的提议而进行命名。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
小行星命名规则一般为:

1.名称不长于16个字符
2.最好是一个词
3.在某种语言中可以发音
4.非攻击性词汇
5.应避免名称与已获得命名的天体名称过于相似
6.不鼓励使用宠物的名字
7.不能用发现者自己的名字命名
8.以政治或军事活动而闻名的个人或事件的名称,在其本人死亡或事件发生后的100年内都不允许作为命名
9.对于编号是1000的倍数的小行星,习惯上以特别重要的人物命名
10.每个个人发现者或组织不能在两个月内提议超过两个以上的小行星命名
11.纯商业或以商业性质为主的命名是不被允许的
12.发现者在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10年内享有命名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18:01 , Processed in 0.1919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