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鸾翔(知天)
据章氏宗谱记载,桐城(枞阳)章氏的远祖原居山东诸城和平阴一带,于唐代南迁浙江余杭、绍兴。宋末迁徽州婺源后,家道日兴,成为望族,以门前建有牌楼而称“牌楼章”。明初,章家屡被盗匪袭击,死伤惨重。在一次几乎被灭门的袭击中,一个叫章一脉的年轻书生,从亲人尸体堆中爬出,挣扎着冲进后堂,取下祖宗牌位,紧紧捆在背上,怀里揣着家宅牌楼影像图和一部《易经》,趁着夜色掩护,仓皇北逃。数,日后逃到南京,乘船溯长江西上,穿天门,过芜湖,五百里风波水路,最后在长沙洲登上长江北岸,再向北渡过白浪滔天的白荡湖,这才停下脚步。
章一脉,号藕宿,极能吃苦,在湖畔给人帮工。他办事勤谨,种田、挖藕、打鱼无一不精。当时的白荡湖以北地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人口密度只相当于今天的百分之二三。
两年后,章一脉被钱祖庄(今名钱祖屋)的钱秀才看中,先雇为长工,后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婚后夫妻恩爱,生五男二女。儿女均为贤德之人,奉亲至孝:章一脉的后半生是幸福安宁的,76岁去世。
随着家族繁衍,人厂迅增,“牌楼章”集会议定,尊章一脉为一世祖,从第二世起,用100字谱系,前40字为:“文福庆才受,民善良孝乡,宗应世守治,大道启元光,义礼传儒范,清廉重典常,英贤珠玉聚,俊彦桂满芳”。章鸾翔属第二十一世“光”字辈。
据《枞阳县志》记载,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在武汉安徽省党务干部训练班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处学习的共产党员章逐明、疏世群、钱邦文和共青团员章鸾翔、章礼备及进步青年吴克正等,于五六月间回到桐城东乡(今属枞阳县)、白云、横埠、陈湖、老洲和汤沟等地区,并在章家大屋成立了CY(共青团)小组,组织发动了“汤沟暴动”,坚持革命斗争。
1928年1月,中共桐城直属支部在章家大屋成立,选举章逐明为书记,参加成立会的共8人:章逐明、章礼备、章鸾翔、陈雪吾、吴克正、章宣德、章慕贤、钱益封,不到两个月就建立了4个党小组,发展党员数十人,发展农协会员20多人。
1927年10月,中共怀宁县临时委员会在安庆成立,共产党员章逐明、吴克正、章宣德和革命青年钱新嘉、章鸾翔等,回到桐城东乡(现属枞阳)。章逐明通过与汤沟自卫团团长张子如的亲戚关系,派钱新嘉、吴克正、章鸾翔等人打入汤沟自卫团,基本控制住这支地方武装。汤沟自卫团收缴了钱铺自卫团的武装,并枪毙了该团团长陶大甩。不久因奸细告密,安徽省政府派军队包围汤沟,将汤沟自卫团解除武装,团长张子如被捕杀,汤沟暴动遂告失败。
第三党领袖章伯均的族弟章鸾翔(知天),在汤沟暴动之后,也是在国民革命北伐军到达北平后,就读于黄埔军校北平分校(即河北军校,该校的老底子是保定军官学校)。当时北伐初告胜利,学校中政治空气浓厚,国民党、国民党改组派、共产党、第三党都有活动。北伐军到北平,商震任河北省主席,蒋介石为扩展实力,有意利用保定军官学校的老底子,命商震在北平办一个黄埔军校北平分校,河北军校于一九二八年在北平黄寺成立,蒋介石批准并入黄埔军校七期,校长由商震自兼,教育长先后由方城钺(原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陈之毅担任。政治教官及部分训练干部由南京军校调来,军事教官多为原保定军校的老教官,如邓毓琏、叶秉甲等。学生大队下辖步兵三个大队,炮、工兵各一个大队,大队长、队长多为留日士官学生。
后来,章鸾翔做为中共党员在国民党军队秘密工作,任国民革命军师级干部,于一九四九年准备发动起义之时,在长沙被白崇禧杀害。
图片
章鸾翔(1909年7月-1949年8月),字南强,号知天(志天)。枞阳县横埠镇育才村章家老屋人,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09年出生于贫寒农家,幼时入私塾,后进入育才小学,桐城中学、安徽省立第一师范读书。
1926年秋,进入武汉无线电训练班学习,1927年7月参加组建方家仓平民教育促进会,任委员。
1927年10月加入章逐明在育才小学组建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
1927年10月至12月先后参加组织汤沟兵变和潜山梅城暴动。
1928年1月参加中国桐城直属支部成立大会并当选由5人组成的干事会成员。
1928年2月任省立第一师范内秘密成立的龙门口党支部委员。
1929年4月8日因参与组织领导反对蒋介石独裁的游行示威被捕入狱。
1932年5月刑满释放。后进入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动员多名同学加入地下党和第三党。
1933年参加反对蒋介石独裁的“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逃回安庆,以教书为名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4年7月进入国民党庐山军官训练营学习,毕业后编入国民党59军180师。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至1945年随部队先后参加抗日的平津作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
1946年180师整编为180旅,章鸾翔任旅政治部主任,驻守徐州贾汪一带。
1947年秋作为驻军首长资助并支持耿业洪办起了纪念台儿庄大捷的胜利中学。
1948年任29军政教处少将处长,驻军湖南长沙一带。
1949年春,在长沙与仇鳌等人密度湖南和平起义,被白崇禧安插在家的特务警觉,1949年6月24日,白崇禧以通知开会为名,将其秘密逮捕。
1949年8月12日被杀害于长沙识字岭,时年40岁,葬于长沙马王堆。
在怀宁县月山镇有一座章氏祠堂,不过这座章氏祠堂与章鸾翔家族不是同一支系。
这个祠堂的情况链接如下:
安徽怀宁月山镇 大桥村章氏宗祠
[2008年11月,春秋中文网有一篇赵秀昆的回忆录《晚年忆往话生平》,文中提到了章鸾翔。如下:
我考入黄埔军校北平分校(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后,编入工兵队,学生共有四、五十人,当时北伐初告胜利,学校中政治空气浓厚,国民党、国民党改组派、共产党、第三党都有活动,我当时年龄较小,政治上无定见,出于同学感情和好奇,和各党派同学都有接触,有位安徽籍的同学章鸾翔(知天),是第三党头头章伯均的族弟,为拉我入第三党,曾亲自带我和章伯均相会,但经不住交谊较厚的同学丁楚源的劝说,在一九二八年冬,加入中共地下党活动,丁原是保定育德学生,那时就加入了地下党。地下党在学校内的活动,是秘密传阅党的文件,进行宣传和发展的工作,采取单线联系,入党也没有填表、宣誓等形式。学校的训练,全是采用中央军校(黄埔)的教材和训练方式,要求也很严格。
关于赵秀昆,百度百科介绍如下
赵秀昆(1914~1996)字玉峰,河北省衡水市景县连镇乡朱刘庄人。
主要作品《抗战期间武汉失守后的十八军》、《西南解放前夕的形形色色》、《中国军事史》
人物生平
幼年家境贫寒,母亲去世早,八岁时由其五叔赵云鹏带到北平就学,先后就读于北平第十三小学、第三中学、四存中学和冯玉祥办的育德中学1928年,在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后改黄埔七期)学习。1930年在南京参加国民军交通兵团,任分队长、排长。1932年,随军迁往安徽蚌埠训练,任中尉区队副,年末,带职考人陆军工兵学校第一期学习。1933年学习结束后,回交通兵团任铁道部第二大队第五队上尉队副。1934年夏初,调回安徽蚌埠整训,年末,考人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1935年秋,在校参加“复兴社”政治活动。1937年,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军令部(原参谋本部)第一厅第一处中校参谋,分管第二战区作战业务。1938年8月,国民军十八师到湖南益阳新驻地整编,赵秀昆任新整编后的十八师参谋长。1939年春,任十八师少将参谋长。1940年底,任十一师参谋长。1942年冬,任十八师副师长。1948年4月,任一〇八军副军长兼编练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9月,任国民党新组成的一一二军军长。12月,随第十五兵团在成都起义。
1950年3月,赵秀昆到重庆西南军大高级研究班第四期学习,之后,被安排到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工作,先后任小组教员、教员组长、教授会编写组长,编写教材。1960年,学院建立军事史料研究处,赵秀昆任研究员,从事军事史研究工作,研究出一批成果。1965年,被评为全院先进工作者。期间,由于工作出色,先后受到叶剑英副主席、刘伯承元帅接见。在北京军事科学院举办数次“军事学术讲座”,为驻军院校部队师、团以上干部讲的“李渊集团统一全国的战争”一课受到好评。
1979年,赵秀昆被组织安排到安庆军分区第一干休所离职休养,但他仍积极工作,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曾任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黄埔同学会顾问、安庆市黄埔同学会名誉会长。1979年下半年,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邀请,开始编写文史资料,一一年内撰写出《抗战期间武汉失守后的十八军》、《西南解放前夕的形形色色》等8篇共10万字的文史资料。1981年,为安徽省政协文史办和重庆市政协文史办撰写了6篇文史稿件。1982年,参与了《中国军事史》大型军事著作的编写。
1996年病逝于安庆,享年8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