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简:黄帝有子曰蚩尤 (子的意思是跟班小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4: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西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五千万年历史。周长约60公里,总面积132平方公里,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死海面积810平方公里),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

运城盐池位于中条山下,浇水河畔。北滨峨嵋岭,东靠安邑,西距解州,东西长,南北狭,形状宛如一个天然沐盆,是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运城盐池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在远古传说中,曾经是黄帝和蚩尤大战争夺的资源。

日前,刚刚解读出来并且正式发表论文的清华战国竹简,对于“蚩尤”身份的记载,却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黄帝又(有)子曰寺蚘(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简98-99)。清华大学认为这说明:蚩尤是黄帝的儿子。

不才是个素人,读书不多,却深感清华大学的这个结论有点追求搏眼球。用我等老百姓的话说:草率了!

清华简文涉及大量黄帝时的历史,大家熟悉的“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其中有关于“蚩尤”身份的记载,其文曰:“黄帝有子曰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清华的教授直接解释:蚩尤是黄帝之子。

老师,且慢!古文之“子”,不是现代语文之“子”。先慢一点下结论。

虽然,《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载田千秋对汉武帝上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叛)父,黄帝涉江。”

看看,这不就是蚩尤与黄金帝父子争权夺位嘛。

看到这个整理结果时,感觉先贤将本邦宫斗的历史又拉长了几百年。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篇便言:“黄帝者,少典之子”(这句很关键,我后面说)

司马迁接下来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内容较多,简单讲,神农衰弱之后,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便是“诸侯咸来宾从”,黄帝当了大哥。

这里难搞清楚的是:各分部落的舵主如何称呼他们的大哥?或者,黄帝如何称呼自己的小弟?

显然,司马老师也不知道。但《史记》中,蚩尤应该是黄帝的分舵主,也就是黄帝的小弟。

但史也有记载:黄帝有个亲弟弟,叫炎帝,与哥哥黄帝都是少典的儿子。结果,黄帝灭了炎帝。这已经够狗血了!本邦权力游戏,从出生就带着残酷的血腥!

妥妥的《七步诗》剧情,轩辕家比曹家早演了几千年。

这次,清华竹简整理出的文字有“黄帝有子曰蚩尤”成就了更狗血的剧情:黄帝又杀了亲儿子蚩尤!

当然,司马迁老师在写《五帝本纪》时说:“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驯。”

史料七嘴八舌,一个比一个狗血。但司马迁为了写好黄帝西到空桐,北过涿鹿,东探沿海,南浮江淮,为的就是剔去演义还原真实。

年代久远,传说难免。《史记》说,黄帝有子二十五,得姓者十四。这么多儿子,有个把叛父弑君的也说不准。

但司马老师明显已对狗血情节弃之不用了。今天,清华简抛出的蚩尤黄帝子说,你让司马迁信?连我都不信!

古汉语子与今天不同。唐代司马贞对《史记》索隐时,其中“黄帝者,少典之子”,解释:“少典者诸候国号,非人名也!他明明可以理解为少典的儿子嘛。如此,“少典之子”便可解释为:少典国属国,或少典的分公司。“子”在这里就不是“儿子”的意思,是属国、属邦。俗点说就是:黄帝是少典国的从属小弟。

因此,以此类推“黄帝有子曰蚩尤”,便同样可解释为:黄帝有个跟班叫蚩尤!子,非儿子,是大哥的小弟!

有人会说:不对啊!黄帝有子曰蚩尤,下句是:蚩尤既长成人。就是幼子长大!但蚩尤幼承位长大,不一定非得黄帝的种。

其实,对“子”如何诠释,古人早就有不同的意见:按《国语》这个子就是“儿子”。司马贞言:《国语》说“少典之子”为:少典娶有蟜氏,生了黄帝炎帝俩儿子。真相如何咱不知道,反正司马迁没采用这个说法。

“子”是不是儿子,古人是争论过的,也都记录在案,就看刀笔史做何种选择了。

看看汉《说文解字》,儿,不一定是“儿子”;子,也不一定是“儿子”!

建议清华大学对简文的研究下结论时,读读《史记索隐》、《说文解字》。也许对“子”会有更开阔的认识。

也许真相只有一个,但历史决非一家之说。这是学术与政治的区别。

然耶?否耶?盼明以教一个素人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4:15 , Processed in 0.2888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