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退一进的至德至道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6:4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功人士吴祖泰伯的圆满人生 --- 三退一进的至德至道精神



农历庚子年立冬节气的前夕,2020年11月6日晚,各地吴氏宗亲在福建厦门思明区的厦门宾馆富园会议厅举行泰伯书院建设第三次研讨会。会上,第六届世界吴氏宗亲总会副主席、江西吴氏文史研究会会长吴广凡宗长表示,有专家建议吴氏宗亲组织应当着手编撰《至德志》,让吴氏族人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整合人力与财力,让泰伯精神与至德文化,发挥出更大的精神力量与文化力量。



编撰《至德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至德志》应当成为泰伯书院的必修课中的必选教材。



《至德志》的内容,当然是自吴祖泰伯以来,在汉字圈中,传承吴祖泰伯精神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传承吴祖泰伯精神的吴氏族人的历史事迹的介绍与评论。不过,《至德志》最重要的内容,是把泰伯至德精神说通讲透,从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中国商朝末年的句吴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不是通过征战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句吴国的创建者吴祖泰伯,其精神风貌,值得深入考查研究与剖析。



吴祖泰伯“三让天下 誉为至德”的赞颂,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从历史记载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泰伯之让,是推让,也是退让。泰伯三让也可称之为泰伯三退,然而,从历史记载上,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吴祖泰伯一生之中,并不止于三让。



人们注意到,泰伯在三退一进的行为中,并没有举贤荐贤。古公亶父认为三弟季历之子姬昌贤能,但泰伯并没有这样认为,所以泰伯没有主动举荐姬昌继承王位,但是因为泰伯对于古公亶父的养育之恩而生成的孝顺之心,为尊从古公亶父并未明确说出口的意愿,而主动让位给三弟季历,以便传王位于姬昌。



在古代,认为臣子之忠,第一在于举贤,向皇帝向朝廷举荐比自己更贤能的人,这是做为臣子的最高忠诚与最优品质,可谓至忠,以皇帝与朝庭以及国家的利益为最大利益的行为,而不是以自己的官位升迁为最大利益,这种顾全大局的行为,即是在封建社会所提倡所谓的“荐贤第一”。



但是,臣子举荐贤能并不意味着臣子本人需要让位,不会因为臣子举荐了贤能而自己失去权位。因为高官厚禄的职位有很多。而王位只有一个。所以,吴祖泰伯虽然没有主动举贤而让王位,但是看到父王的心意而主动做出放弃王位的行动,不仅如此,还远离周国故地,从黄河中游地区来到两千里之外的长江下游,彻底化解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彻底排除了家族内部潜在危机。对此,推崇德行的孔子称之为至德。



当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只有至德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追寻文明之道、追寻成功之道、追寻生命发展之道,是智慧人类的必然行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之常情。被称为至圣的孔子也是如此地追求进步,向往成功,从而孔子不顾老迈年高,仍然周游列国,积极向上,有所为。



人们谈到中国历史上的智者,常常提到他们都能够知进退,比如张良、范蠡、刘伯温。他们以目光高远而建功立业,也以认明世事人心而功成之后,华丽转身,抽身而退,成为隐士。人们将他们称为老子《道德经 第九章》中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践行者,进之时,不认为是荣耀,退之时,不认为是屈辱。并且以韩信或吴三桂的功成身不退而结局悲惨,做为反面实例,称后者为贪恋权势,而不知进退,更不知宁受屈辱也要激流勇退。




吴祖泰伯的一生,三让储君之位,一举建立句吴国,建功立业,可谓三退一进,有功有德,结局圆满,也可谓知进知退,有退有进,智慧圆满,完全可以称之为智者,完全可以称之为有道之人,得道之人,可谓泰伯至德精神之外的至道精神。



然而,吴祖泰伯与张良刘伯温不同的是,张良与刘伯温身退之后,是彻底的成为了隐士,从此不问世事,不再肩挑重担。而吴祖泰伯在华丽转身、抽身而退之后,却挑起了重担,继续为黎民苍生与个人安危与荣耀,而建立国家,建设国家,建功立业。



这一点,与范蠡有类似之处。北魏时期,有传说范蠡为老子的徒孙(范蠡之师计然是老子之徒)。范蠡推崇道家的顺其自然,进退有度,远离祸患,自在人生。由此可见,范蠡是悟透老子《道德经》的得道之人。



灭吴九术并非范蠡所出,而且范蠡深知勾践“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看破兔死狗烹之局,辞官保身,退隐东海之滨。但范蠡与吴祖泰伯一样,并没有成为隐士,而是“治产业,力经商”,在经商之中,范蠡并不搞官商勾结之类的缺德致富与损德发财,而是一反儒家的重农抑商之举,认为农末皆本,并且有自己的经商之道,在经商之路上,成为名商巨贾,名扬天下,之后接济贫民百姓,从“穷则独善其身”开始,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



范蠡面对勾践,一退而后有一进,富甲天下,得到圆满人生。泰伯面对古公亶父,三退(三让)而后有一进,建立国家,同样圆满人生,是真正的成功人士,也是确实的得道之人,都可谓是第一智者,都是《道德经》的践行者(老子只是《道德经》的写作者)。



当然,在“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专制制度环境下,鼓励人们象吴祖泰伯建立国家,保境安民,是会遭到沉重打击的,但是,在某些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一些人象范蠡那样成为巨商大贾、建立起商业帝国,这个制度还是能够容忍的。



吴祖泰伯,三让至德,一进至道,有退有进,远远超越了儒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终极目标,而是达到了“立国保民”的境界,功德俱全,不仅是德者之首,同样也是智者之首,这是吴祖泰伯的精神全貌。不仅仅是值得天下圣贤赞颂,更是值得人们学习,从而达到人生圆满的境界。人们认为,《至德志》所要承载与弘扬的,正是这样的吴祖泰伯精神全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6:41: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儒法道之文化与中国人的行为 以及泰伯精神
MD  鸿声点灯  2020-11-16
在中国人的心理层面,注重的是吉凶祸福,对于终极真理与公义的追求,倒并不那么十分在意。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中国在历史上发展并流行了儒家、法家、道家的理论体系。



由于这个世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处于岁月静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考虑到吉凶祸福与趋利避害之时,儒家提出的意见是,遵循自然中的等级状态,要求各个等级的人,均心怀善良公正,并恪守规矩,也就是顺从规矩,从而维持吉祥与福气。



但是这个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串“杀或被杀”的食物链所构成的丛林,所以这个世界在本质上,并非岁月静好,而是非常严酷。因此,为了在这个严酷的丛林世界中生存,维持吉祥与福份,于是,法家就提出了意见:不能有太多的仁慈与悠然,而是要在行动中与行为上,必须有严格服从。



道家虽然没有到达追寻终极真理这一层面,但比儒法更深了一层,这就是看淡了吉凶祸福,虽然看淡吉凶祸福的目的不是为了追寻终极真理,而是认为要自然而然,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人类在其中能够顺势而为,平衡阴阳,与自然保持和谐,也就已经做到位了,其它的作为也都是不应该被提倡的了,对于其它的,都讲究无为,从而无不为,也就是自然地迎接生老病死与吉凶祸福的到来,宠辱不惊。



因此,在历史上,注重吉凶祸福的中国人,因为儒家的学说,而心存善良,安于等级制度中的不平等,同时因为法家的学说,而安于服从,安于接受严格甚至严酷的要求,最后,也因为道家的学说,而以自然无为来避害,甚至以自然无为来安于受害,不加对抗与反抗。最后,皇帝与朝廷就可以为所欲为,而不用担心人民的起义。



因为人民在儒家、法家、道家的学说熏陶之下,已经安于接受不平等,惯于接受严格与严酷,陌生于或不屑于对抗与反抗。



从而,皇帝与朝廷就轻易地建立并维持了一个财富的金字塔,少数人掌握着并享受着巨大财富,在金字塔顶层,多数的只有少量财富的人在默默地生产着巨量的财富。



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之中,吴祖泰伯公由于讲究顺势而为,从而能够进退自如。要退,可以爽快地大踏步地退,舍弃王位也没问题,要进,可以轻松地大踏步地进,建立国家并自任国君也没问题。人们要称赞其为至德以及至道,其实对于泰伯公而言,那都是趋利避害的率性之中的自由自在的自然而然,丝毫不受儒法道三家思想的任何约束。



按儒家学说,泰伯不应该建立国家,因为这样就是不守等级。

按法家学说,泰伯不应该舍让王位,因为这样就是甘为鱼肉。

按道家学说,泰伯不应该奔走荆蛮,因为这样就是不够和谐。



然而泰伯完全不受这些思想学说的约束,在注重吉凶祸福之中,进退自如,完美地做到了趋利避害,从而获得圆满人生。



退,可以退到“下五洋捉鳖”,进,可以进到“上九天揽月”。这就是泰伯精神,突破了世俗的所谓舍不得,也突破了世俗的所谓不敢拿。大退大进,自由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6:41:34 | 只看该作者
对吴氏文化稍有熟悉的人,都知道泰伯的三让文化,孔子称之为“三让王位,民无得而称焉”,这是泰伯的让德。实际上,泰伯之德,远不止让德。让德至上,只是做为儒家宗师的孔子,从儒家观念而得出的观点。

泰伯三让王位,是出于对周室的家国和谐与前途考虑,而做出的决定。泰伯让王位之后,第一个行动是奔荆蛮,也就是离开周国。这种放弃王位的同时,还放弃王室地位、离开王国故土的行为,是一种更大的德行。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让出王位和让出王位继承权的行为,并不少见。但是,放弃王位的同时,还放弃了王室的优厚的物质待遇与处优养尊的地位,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即使泰伯第十九世孙季札,放弃了王位继承权,也被誉为让王位,也并没有离开故国,放弃王室地位。

泰伯让出王位之后,再离开周国,奔走荆蛮,同样是出于对周室的家国和谐与前途考虑,为了避免之后的周国可能会出现的间隙与纷争,泰伯让出王储的地位之后,远走高飞,让后来的王位继承者彻底打消了后顾之忧,也让某些人打消了从中作梗的念头,从而让周国王室和谐安宁,家和万事兴,从而周国得以兴旺发达。

可见,泰伯的离德,是比让德更高的德行。

泰伯离开周国之后,来到荆蛮之地,首先是筑城,然后立国,并建立国号。虽然泰伯自号句吴,但是泰伯并没有自封为王,而是踏踏实实地为民做事,筑起土城,保障安全,发展生产,保障生活,人民安居乐业。消息传出去之后,民众纷纷前来投奔,很快就成为一个保卫和平的大集团。泰伯这个定国安邦之德,是泰伯最大的德行。

周易曰:厚德载物。泰伯建立吴国,筑城重产,护国安民,是泰伯厚德载物的明显表现。

由此可见,泰伯的弃让王储、去国远奔、建立句吴,这三个行为所体现出的泰伯三德,比孔子鼓吹的泰伯三让,是更全面地概括了泰伯之德行。

泰伯的三德,在本质上是只有一个核心,也就是维护和谐。弃让王储之位,是为了维护周室的和谐,去国远奔,也是为了周室的维护和谐,建立句吴国,是为了自身以及民众的安全与和谐。泰伯为了这一个核心,也是为了这一个仁心,而做出的这三个行动,同样体现出泰伯的两个品质,一个是诚,一个是智。诚的表现在于泰伯为了自己的仁心与核心,而实实在在地拿出了行动,以行动来表达诚心,并不是只在空想,也不是只喊口号。泰伯的智,表现在他的成功,成功地让王位,成功地奔荆蛮,成功地建国家。虽然每一个行为都有千难万险,但泰伯均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成功。

泰伯处于万人敬仰的王储之地位,表现出的让位之德、离国之德、建国之德,从而表现出泰伯诚与智,最终实现了泰伯的仁心慈意与慈悲精神。

泰伯让王位之前,在周国是受万人敬仰的地位,泰伯让王位之后,在荆蛮也同样是受千家万户敬仰的地位。在如此尊贵之位,泰伯保持了谦逊的精神,从而维护了和谐与和平,让周国和荆蛮都得到了大踏步的发展。

然而,泰伯后裔的处境则大不相同。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之后,武王派人寻找泰伯后裔,对泰伯之弟仲雍长子周章加封,对周章之弟虞仲封为伯爵,并将离周朝首都不远的地方封土为虞国,让虞仲成为伯爵虞国的国君。后来,在齐桓公称霸之时,虞国被晋国所灭。再后来,久久未通于中原的吴国,地偏国弱,在寿梦时期,与中原相通,但却被中原各国的统治者与文人的歧视,被认为是一个子爵国家,在“伯侯公子男”五个爵位中,是倒数第二等的地位。泰伯后裔不再处于受人敬仰的地位。

这种受人歧视的不利地位,也是造成后来的吴国失败的一个原因。

有人认为,“武王追封泰伯为吴伯,故曰吴太伯。”封给周章的是伯爵地位,但是孔子主编的春秋之中,虽然寿梦己自封为王,但孔子却称吴国国王为吴子,认为只是一个子爵国家。国语索隐中记载“黄池之会,晋定公使谓吴王夫差曰:夫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曰吴王”,可见夫差毕其一生,为的是争得一个吴伯的地位,为此不惜抛弃吴王的头衔。

从这个方面来看,夫差也是一位“让王”,夫差为了获得霸主的地位(古代霸与伯相通),为了吴伯的头衔,而放弃了吴王的称号。

泰伯与夫差,同样有让王的行为。但本质是完全不同的。泰伯的让王,是在受人敬仰之位,为了慈悲的胸怀,而做出的让。夫差的让王,是在受人歧视之位,为了重新获得吴伯的称号与霸主的地位,而做出的让。泰伯居尊而持仁,夫差居卑而抗争。然而,有勇有谋的泰伯幸运地成功了,有勇有谋的夫差却不幸地失败了。

在夫差刚刚争夺到第一个歃血的权力,成为霸主之时,吴国国内却传来吴国都城被攻破的消息。之后,夫差杀了七个报信的信差,仁心己失,又为了对中原歧视加以反弹,要求鲁国“征百牢”,僭礼违制,与整个中原文明对抗,人心己失。

泰伯的成功,给人们摆出了一个启示:在处于尊贵地位之时,保持谦逊,可以取得荣耀。而夫差的失败,吴国的衰亡,也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处于被歧视的地位之中,如何获得荣耀。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但显然,答案决不是“傲慢”,哪怕是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时候,也要避免傲慢。

商末时期的吴国与春秋时期的吴国,泰伯与夫差的故事,所留下来的吴氏文化,是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需要中国人传承下去,并向全世界推广。这个任务,在现代,是落在了当代吴氏宗亲的肩膀上。如何传承的弘扬吴文化,是当代吴氏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中国,儒家文化与孔子文化得到了传承与推广,这有三个原因,一是孔子所告诫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的时代,文化较为发达,孔子的言行都被记录下来,而且孔子的言辞也较为朗朗上口,所以孔子的文化传得久、传得远。而泰伯的年代,泰伯的言行很少被记录下来,所以传之无物。二是后世统治者独尊儒术,加上再后来的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内容,所以儒家文化传承更广。三是现代中国,无论是民国初期还是文革时期,都曾经对孔子文化大加批判,而且以非常通俗的语言文字与图画的形式加以批判,从而让孔子文化妇孺皆知。

吴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一是不可能以批判的方式加以推广,因为大多数人不同意,人们都会以直觉认可泰伯的谦逊精神与开拓精神。二也不指望以统治者的力量来推广。那么,人们可以靠“言之有文,行之久远”这一方式来传承与推广吴氏文化。从高雅的方式来看,可以从诗与歌的形式来颂扬吴氏文化,从而加以传承与推广,从通俗的方式来看,可以用“成语、谜语、歇后语”的方式来传颂吴氏文化,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吴氏文化,可以加快传承与推广的速度。

关于成语,泰伯后裔的吴国与虞国,都留下了不少成语,但很多都是负面的内容,虞国的故事中,留下的成语有:假道灭虢、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吴国的故事中,留下的成语有:叹为观止、秋风过耳、螳螂捕蝉、三令五申、疲于奔命、如火如荼,等等。这些成语与泰伯之德无关。所以,有关泰伯德行的成语,需要当代吴氏宗亲中的文化工作者发扬创造精神,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成语,以弘扬泰伯精神。

关于谜语,在第四届世界吴氏宗亲恳亲大会上,曾经举办过谜语大赛,里面有一位闽南谜语专家,创造了不少谜面与谜底,都与吴氏文化有关,这个形式,值得吴氏族人们深入挖掘。

关于歇后语,这更需要当代吴氏的文化工作者加以探索与努力。

对于泰伯精神与吴氏文化的成语、谜语、歇后语的创作,不仅吴氏宗亲中的文化工作者需要努力,也需要当代的吴氏企业家们加以努力,吴氏企业家们可以用向全社会悬赏的形式,鼓励与调动全中国甚至是汉字圈的所有国家的文化工作者和人民,发挥创造精神,创作出与泰伯精神与吴氏文化相关的朗朗上口的成语、谜语、歇后语,从而加快泰伯精神与吴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总之,随着吴氏宗亲活动的开展、吴氏文化的弘扬出现喜人的情况,但当代吴氏宗亲,无论是文化工作者,还是企业家,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传承与推广泰伯精神与吴氏文化,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0:27 , Processed in 0.1696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