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鉴时代的元帝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20:2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鉴(吴明之),是处士公的长子长孙,生卒年待考,大约于1290年前后出生于福建福州,大约于1360年前后卒于泉州。吴鉴约七十年的人生,占据了元朝98年整个国祚的大部分。

吴鉴出生的时期,是元朝建国约20年的时候,正遇到忽必烈去世。此时,蒙古大军渡过多瑙河已经约50年,蒙古大军消灭阿拉伯帝国已经约30年,蒙古大军抵达地中海东岸已经约20年,蒙古大军登陆日本已经约10年,也是距蒙古大军在涯山海战打败南宋军队,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着七岁的幼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灭亡约10年的时间。

吴鉴的成长时期,虽然蒙古帝国内部也有所纷争,但元朝国内基本上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虽然元朝蒙古人将人分为四等,分别为,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蓝眼睛的人),三等汉人(华北汉人),四等南人(华南汉人),而且,在元朝的社会上,对于华南汉人,又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士的社会地位仅比乞丐略高一等,被称为老九(正因为如此,在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并且,在文革时期,焚烧了大量古书,包括各个姓氏的大量家乘谱牒)。尽管如此,蒙古人并没有作出焚书的举动,从而华南汉人的知识分子,包括吴鉴在内,比文革中的中国知识分子要幸运,能够读到儒学经典,尽量做到继往圣之绝学,希望能够开万世之太平。

吴鉴在青少年时期,正值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曾孙孛儿只斤·海山执政时期。海山曾受过一定程度的儒学教育。1307年,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元大都发动政变,帮助海山取得皇位继承权,为元武宗,相约兄终弟及。海山通过政变而执政后,采取宽松政策,一方面大范围地封官赏赐,一方面延续宗教自由政策,同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提携儒教。元朝第三任皇帝海山去世后,他的弟弟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为元仁宗。元仁宗早年学习儒家典籍,执政后,任用汉族文臣,实行科举,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在这样的国家政策环境下,青年才俊吴鉴,得以游学于元大都(蒙古语称为Dayidu,突厥语称为“汗八里”位于今北京市的东城区与西城区)。元朝最高学府有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回回国子监。吴鉴在“国子监”为补国子学生。

在元仁宗延佑三年,即忽必烈去世22年之时,公元1316年,吴鉴的祖母赖氏去世,吴鉴从国子监肄业,从元大都北京回福州奔丧。

在元仁宗的嫡子元英宗硕德八剌执政期间,公元1322年,年约三十岁的吴鉴抵达苏州,拜请时年五十一岁的元朝诗人杨载为其祖父母撰写志铭。杨载曾写下“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等名句。

之后,吴鉴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进入浙江,游览杭州,并继续南下,经温州乐清回到福建老家。此时福建泉州一带,已经有很多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色目人穆斯林在这里经商,这些穆斯林自南宋初年,就开始渡海来到这里,很多穆斯林在这里定居,并学习中国文化,还建有清真寺。

这一时期,吴鉴曾报考乡试。乡试,也被称为乡贡,是地方大规模举办的科举考试。元朝以行省为单位,展开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共设置十七处考点,其中福建属于江浙行省,福建考生的考点为江浙行省省会杭州。据称,乡试时间为农历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三天。蒙古人、色目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只用考两场,分别为经问五条,策一道。汉人、南人考三场,依次为经疑贰问,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五百字以上;古赋诏诰章表一道;策一道,一千字以上。此谓之“三试”。元朝乡试开始于1314年,止于1365年,一共举行过17次。吴鉴经原籍举荐,参加了1326年的乡试,吴鉴属于南人,经历三试,但吴鉴没有考中,不幸落第,没能成为进士。值得一提的是,吴鉴乡试落第两年之后,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

才华横溢的吴鉴,虽然没有考取进士,但吴鉴交游甚广,常与各地名士来往。南康曹明源曾任福建长乐的县尹,曹明源在闽江入海口南岸的白岩山上,重建德成岩精舍。德成岩精舍是福建第一位状元、唐朝林慎思所创建,雅称月楼精舍。南宋时期,朱熹题“德成岩”,从而此处称为“德成精舍”。德成岩是长乐四大名岩之首,德成精舍是福建长乐第一所古书院,也是长乐儒学文化的发源地。在长乐县尹曹明源重修德成岩精舍之时,四十多岁的吴鉴曾为此盛事而作序文一篇。

十四世纪四十年代,吴鉴已经年约半百,但是,从吴鉴出生到这个时候,吴鉴已经经历了元朝的十个皇帝。在元朝的第十一任皇帝元惠宗(朱元璋尊之为元顺帝)时期,在中国南方,白莲教逐渐兴起,活动日益频繁。并且,在公元1342年,传说在江苏泰兴,突然出现诡异的长江断流现象,万里长江滚滚东逝水,在这一年夏天的某一天,在江苏泰兴这里,突然河床上没有水,只见江底的河床,第二天又大水忽至,江面恢复正常。(这一诡异现象,在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许,同样是在江苏泰兴,再次出现,江水再次断流,江上的航轮搁浅,两个多小时后,江水又突然汹涌而下)。

这个时期,元朝已现败象。为防备饥荒,元朝各地建立常平仓。常平仓是古代政府为平抑粮价,储粮备荒而设置的粮仓,即避免“谷贱伤农”,又防止“谷贵伤民”,宋代王安石新政中,就有常平仓政策。从公元1329年起,元朝政府又开始设立常平仓

就在江苏泰兴长江断流的这一年,元朝至正年间的公元1342年,福建南平崇安县也兴建常平仓,当地士绅礼请当时已经成为福建名士的吴鉴撰写《常平义仓记》,为官府歌功颂德。第二年,时年37岁、时任延平(位于福建南平)知事的惠安进士卢琦(字希韩,号圭峰、立斋),特地前往福州,拜会吴鉴,拜请为其亡父卢庆龙撰写墓志铭。卢琦为官,政绩斐然,有口皆碑,而且卢琦文学造诣颇高,留下“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等名句。

吴鉴约六十岁的时候,寓居泉州,由于吴鉴文词博美,己名声在外,所以,受人请托而作的文案更多。

泉州路达鲁花赤(泉州监郡)、回纥族人偰玉立(字世玉,号止堂)也是一位诗文家,与吴鉴惺惺相惜。偰玉立聘请吴鉴为《清源续志》总纂。清源指的是泉州与漳州一带的地方。《清源续志》实为闽南的地方志。《清源前志》即《清源志》,于南宋时期编成,《清源后志》修至公元1250年。1250年之后的闽南地方志,吴鉴是主编,负责考求图志,搜访旧闻,编辑成书。而且,吴鉴亲自撰写了《清源续志序》。

这个时期之前,编撰《岛夷志》的汪大渊,于公元1330年从泉州出海于国外,到1334年归国。公元1337年第二次出海,到公元1345年归国,并于公元1349年编撰了《岛夷志》。 吴鉴将汪大渊的《岛夷志》编入《清源续志》,作为《清源续志》的附录。

吴鉴的《岛夷志略序》介绍:“中国之外,四海维之。海外夷国以万计,唯北海以风恶不可入,东西南数千万里,皆得梯航以达其道路,象胥以译其语言……无不可通之理焉。……自时厥后,唐人之商贩者,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礼,故其国俗、土产、人物、奇怪之事,中土皆得而知。……唯豫章汪君焕章,少负奇气,为司马子长之游,足跡几半天下矣。顾以海外之风土,国史未尽其蕴,因附舶以浮于海者数年然后归。其目所及,皆焉书以记之。”

泉州原有谯楼,很有名望,南宋状元泉州太守王十明,把泉州威远楼和武昌黄鹤楼并称为“天下名楼”。公元1349年八月,监郡契玉立重新择址,在泉州的州衙前建造谯楼,命名为威远楼。吴鉴为此写下《泉州府治谯楼记》。

吴鉴曾为泉州清净寺作《清净寺记》。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艾苏哈卜清真寺(意为圣友寺),俗称清真寺,创建于北宋时期(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约400年),元朝时期由波斯人重修扩建。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再次重修。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清真寺,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在《清净寺记》中,吴鉴描述了泉州清净寺的历史,之后,吴鉴撰写《重立清净寺碑》,《偰监郡生祠记》等。在《重立清净寺碑》中,吴鉴还记载了伊朗大不里士(伊朗阿塞拜疆地区的最大城市)巨商舍刺浦丁-哈梯卜(舍赖奋丁·梯卜雷)的一些情况。这些都是研究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资料。

这个时期的中国南方,已经出现乱象。公元1343年,福建同安、仙游、安溪发生民众暴乱。公元1352年,福州、仙游、泉州等地又出现战乱。就在吴鉴作《清源续志序》之时,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中国北方的颖州(安徽阜阳)爆发了红巾军起义。由于元朝官方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赋总额比元初增加20倍,元惠宗(元顺帝)又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红巾军起义之后不久,起义军人数达十余万,声势浩大,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湖北、安徽、河南等地豪杰蜂起。两年后,就在朱元璋投奔红巾军的那一年,安溪与南安等地民众聚众围攻泉州,起义民众还攻陷仙游,杀死达鲁花赤(督官)倒刺沙。

说句题外话,在元惠宗(元顺帝)登基八年之后开始的元朝至正年间,出产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至正青花瓶,也称大维德瓶、青花云龙象耳瓶、青花象耳瓶,这只花瓶是鉴定元青花的标准器。该瓶产于至正十一年,正是红巾军起义爆发的那一年,也是吴鉴作《清源续志序》的那一年。另外,深圳民间最大的博物馆,馆名也是至正。据深圳至正博物馆馆长、广东省安徽商会会长、祖籍福建泉州的徽商吴福庆介绍,因为馆内藏有多件元代珍稀古玩,而且至正为元朝的一个年号,同时也为张扬正气之意,所以称之为至正博物馆。

元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吴鉴为泉州开元寺僧人释大圭的《梦观集》作序。释大圭俗姓廖,字恒白,号梦观,擅长诗文,由儒入释,从而贯通儒释两家。释大圭(廖恒白)曾说:“不读东鲁书(儒家书籍),不知西来意(佛家教义)。”

就在吴鉴作《梦观集序》的第二年,也就是红巾军起义的第六年,泉州爆发亦思巴奚之乱,亦思巴奚是波斯文“Isbah”的音译,据称意为“军队”,也是阿拉伯文和突厥文的“军队”的音译。亦思巴奚之乱指的是以泉州穆斯林为首的色目人的军队发动的叛乱,叛乱时间长达十年,直到公元1366年,才被蒙古军镇压下去。

《岛夷志略·吴鉴序》记载:泉州兵乱,“郡城之外,莽为战区”,泉州开元寺高僧释大圭《梦观集》记载:民众饥谨,出现“食人”悲剧。战乱中,自古号称“文章之薮”的泉州,浩瀚典章亦遭受空前浩劫,许多清净寺宇毁于战火。由于发动叛乱的色目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对在元朝时期处于第四等级的南人(华南的汉人,尤其是对福建本地汉人)大肆搜刮财产、奸淫民女,屠戮男丁,激起民族仇恨。在平叛战争中,致使许多在泉州的色目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商人、传教士惨遭汉人杀害,从而外商绝迹,千年泉州港,从此一蹶不振。 

一代名士吴鉴,就在泉州的这场浩劫之中去世。

就在亦思巴奚之乱的末期,朱元璋战胜陈友谅与张士诚,亦思巴奚之乱平息之后的第二年,朱元璋自封吴王,再一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七个月后,明军进逼元大都,元惠帝(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逃出大都,逃往位于蒙古金莲川草原的元帝国上都,第二年,明军攻克上都,蒙古人重回游牧时代。19年后,元惠宗(元顺帝)之孙被忽必烈弟弟的后裔所杀,元朝灭亡。

吴鉴(吴明之),做为元朝第四等级的南人,而且是南人之中第九等级的儒士,生于元初盛世,卒于元末乱世。在吴鉴的一生中,无论对待第一等级的蒙古人,以及第二等级的色目人,均不亢不卑,恪守儒道,发挥文才,忠实地记录亲眼所见的历史与人文,实为吴氏族人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6:31 , Processed in 0.1677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