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伟人的慈悲 --- 泰伯让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0:2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泰伯让王位,有的说一让王位,有的说三让王位,有的说让的王储之位,而非王位。其实,在历史上,坐上王位之后,在活着的时候主动让出王位的,并且完全放弃王位之权的,只有燕王姬哙,他是派荆轲制秦王的燕太子丹的六世祖。姬哙的父亲燕易王的在位末期,开始自封为王。燕易王去世后,姬哙继承王位,五年后,让贤推能的燕王姬哙主动将王位让给了燕国的国相子之。不久,燕国大乱,子之被杀,姬哙之子继承王位,后来姬哙之子几乎灭掉齐国,燕国达到鼎盛。

这其中有一点与吴国相似,即吴公子季札也是在寿梦自封为王之后推让王位,不愿意做第二个吴王。燕王哙是做了第二个燕王五年之后,推让了王位,而且把王位推让给了非王室成员的外姓人。

关于泰伯让位,有的说泰伯之让是礼让,有的说是谦让。然而泰伯确确实实是出于慈悲之心而让出位子(无论是说王位还是说王储之位)。

因为古公亶父希望泰伯的三弟季历之子姬昌继承王位,无论原因是姬昌真的贤能,还是由于季历的母亲与妻子均来自殷商的贵族阶层,姬昌继承王位有利于周国的发展,总之古公亶父的愿望是为了周国的前途着想,而周国的前途,也正是在仁慈的泰伯的心中占第一位的。所以泰伯欣然接受了这一决定。

泰伯的仁慈,是由泰伯俭朴与朴素决定的。从后来泰伯来到荆蛮之地,断发纹身的举措来看,泰伯是不在乎以宽袍大袖来显示地位的,泰伯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安全与为民谋福利。所以泰伯如同楚国先祖的筚路蓝缕,以昂扬的开拓精神,继续覆行着自己的慈悲情怀。

说吴祖泰伯是伟大人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带着几个人到一个地方去,建立一个国家,是不多见的。在历史上看,哪怕从黄帝和炎帝开始,黄帝与炎帝的君位(部落首领)也是继承而来的,而不是自己开天辟地创立的。而且,周族的始祖后稷,其官位也是由上司赏赐而来的。在周族历史上,只有古公亶父的九世祖公刘,是从商朝逃出来,带着一帮人,在一块陌生的地方,建立起了部落。从这一点上看,也只能公刘才可以与泰伯相媲美。公刘在周族历史上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受到后世的热情赞颂,诗经中有《大雅 公刘》,以赞美公刘。泰伯与公刘同样的伟大。

由此可见,泰伯伟大,在于伟大的慈悲,泰伯的慈悲,是伟人的慈悲,泰伯让位,是伟人泰伯慈悲情怀的践行。而不是谦让,更不是礼让。是深具俭德的泰伯(因为俭德,所以并不是极端重视地位金钱等富贵之物),从自然的人性之中,生发出来的慈悲,自然而然地做出的行为。这与“礼”无关。

具有俭与慈之品质的人,自然是大道中人,走在天道之上。老子曰:吾有三宝,曰俭,曰慈,曰不敢为天下先。吴祖泰伯之俭,之慈、之不敢为天下先(有公刘的范例在先),已经完全表明,泰伯是与老子同样的人,具有同样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这样的人,如同老子那样,对俗世的礼以及礼制,从来都不认为是最重要的,他们知道俗世的礼以及礼制,是不完备的,是有缺陷的,所以,老子对于孔子推崇的礼,是不认可的,泰伯推让王位,也不是礼让。

从后来泰伯奔吴之后,“筑城立国,自号句吴”的行为来看,泰伯之让也不是谦让,泰伯是一位有道行的而且勇于挑起重担的人,是有担当的人,是愿意将自己的本领发挥和释放出来的人,而不是一味谦谦,最后一隐了之,做个隐世君子。

归根结底,泰伯让位,是伟人的慈悲。是大道中人的慈悲。孔子将泰伯称为“至德”,远远不能概括泰伯的伟大,司马迁将泰伯列为世家第一,也是道家观念的传承人对泰伯的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23:08 , Processed in 0.2975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