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汉龙:惠来县的德善大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6:0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识大潮汕五市吴氏宗亲会会长吴汉龙,大多数人会敬佩他豪爽的个性,但一番交谈之后,人们更多会被他的品德和善心所感动。


  吴汉龙是广东惠来县人,自 80 年代进入惠来县外经委工作,到 90 年代下海创业,后响应惠来经济发展回乡创办实业,几番磨砺,练就了吴汉龙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作为吴氏族员,吴汉龙一直十分关注宗亲事业发展,多年来为宗亲情谊、祠堂建设等公益事业劳心费力,为宗亲同胞分忧解难,广积善德,在当地德高望重,美名远扬。管理宗亲会是一项繁杂艰巨的工作,但吴汉龙遇事从不退缩,面对困难险阻总能迎头而上。在家族祠堂重建工作中,他顾全大局,多方协调解决分歧,和平处理宗亲事宜。平日里吴汉龙秉孝为怀,乐善好施。除了敬爱自家长辈,还时常关心孤寡老人和穷困乡邻,为其出钱出力。他谦逊礼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担任宗亲会会长后,更是将私人办公室让出,用作宗亲会接待宾客和商讨事务的会所。这座会所如同文化馆,初次到访的人往往会被大堂里悬挂的书画作品所吸引。吴汉龙对这些珍贵的字画如数家珍,良好的文化涵养恰到好处展现了他高尚温善的人格魅力。



  交谈中,吴汉龙还提到自己十分崇拜泰伯,他认为泰伯“三让天下”不仅是吴文化的始祖,更是早于孔子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泰伯墓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常年有吴氏后人从世界各地 前往祭拜。吴汉龙称颂泰伯的功德,始终怀祖念宗,心怀感恩,不遗余力的传承和践行先祖美德家风。



  吴汉龙坦言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许多宗族长辈的指点,他认为能为宗亲服务是族人的厚爱,也是一种幸运。作为广东吴氏宗亲的代表,吴汉龙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和世界吴氏宗亲活动,与海内外宗亲会建立联系,搭建桥梁,弘扬吴氏文化,促进宗亲联谊,增强宗族凝聚力。他还率先捐出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建设“大潮汕吴氏之家”大楼,为宗亲事业添砖加瓦。今年疫情期间,吴汉龙亦十分关心武汉宗亲们的身体健康,每日与武汉吴氏宗亲会电话沟通疫情变化,并赶在武汉封城前,及时向武汉寄送潮汕特产干货,为武汉宗亲们的隔离生活提供支持与帮助。



  “上未忘报宗功祖德,下能体恤穷亲难邻。”吴汉龙豪迈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热忱的心。从一件件善行义举中能强烈感受到他对宗亲事业的挚诚,对吴氏族人的挚爱。作为大潮汕吴氏宗亲会的领头人,吴汉龙坚定地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为宗亲会服务,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吴汉龙,广东揭阳惠来县人,潮汕地区吴氏宗亲联谊总会副秘书长和惠来商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来无私为宗亲解难分忧,尽心尽力帮助外姓贫苦家庭,广积善德,在当地德高望重,其乐善好施的美名远扬。

至德,为宗亲排忧解难

走进吴汉龙的办公室,摆放着许多精致装裱的聘书与照片,吴汉龙如数家珍对记者一一道来,“这是参加吴氏宗亲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时合影留念的…”。谈起这些,吴汉龙更多的是一种感恩与责任。

80年代,吴汉龙进入惠来县外经委工作,日以继夜学习不断充实自身,挑灯夜战不耻下问的情境至今印象深刻;90年代下海创业,历经多番磨砺,后响应惠来经济发展,回惠城创办实业公司。在经营公司的同时,吴汉龙为宗亲事宜劳心费力,一人身兼数职,时常默默为宗亲情谊、祠堂建设等公益事业付出。在家族祠堂重建工作中,吴汉龙不辞辛劳多方洽谈,然而因行事方式的不一,他的付出有时并不被理解,而往往只能独自承受。难能可贵的是,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吴汉龙都不曾放弃。“懂得大家的目标一致,因此也会尽量引导,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吴汉龙说,只有顺势而为,适时而为才能处理好宗亲事宜,为宗族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成长过程中得到许多宗族长辈的指点,吴汉龙认为如今能为宗亲服务是族人的厚爱,实是一种幸运。懂得感恩,勇于担当,拥有明大德、严私德的行为准则和有求必应的豪爽性格,让吴汉龙赢得了众多朋友,他的会客厅里时常高朋满座,茶香四溢。

至善,乐施不倦助他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这句话来形容吴汉龙的善行十分贴切。平日里除了尊敬和爱护自家的长辈,吴汉龙还时常关心孤寡老人。县城里有些孤寡老人无人送终,境况凄惨,吴汉龙便会出钱出力安排料理后事。

而让他记忆尤为深刻的是2013年强台风“天兔”来袭,让许多家庭分崩离析。由残疾人丈夫、盲人妻子、一个两岁和一个四岁孩子组成的家庭,以丈夫踩三轮车来糊口,本已是举日维艰。而无情的台风却夺走了家里的主心骨,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妻子没有了丈夫,孩子没有了父亲,家里没有了精神支柱和经济来源。吴汉龙得知这个情况,马上为孩子父亲出了殡葬费,让他入土为安。随后,吴汉龙就此事专门拜访了惠来县民政局,局长大力支持批复两万元帮助这个困难家庭。“那么小的孩子,母亲还是盲人,谁来抚养他们成人?”吴汉龙感到十分痛心,他想办法再次找到县领导请求支持,最后两个孩子被当地的孤儿院收养,可在孤儿院里成长至18岁。至此,吴汉龙才放下了半悬的心。天兔过后,吴汉龙还捐赠了十吨大米到孩子们的家乡。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吴汉龙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处事理念。如今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呼朋引伴,能品茗言欢,吴汉龙都将之视为福报。善行义举已经成为吴汉龙的自觉行为,渗透到生活里。吴汉龙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上书“宁静致远”四个大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众,身居闹市依然拥有一份持之以恒的善行更显得弥足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4:04 , Processed in 0.2172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