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渴望融入中原文明的越王勾践 努力打造道德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5:4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过西周时期长期的文化沉淀,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相对发达,无论从衣食住行到政治典章礼仪,都受到蛮夷地区的平民与贵族的敬仰。蛮夷地区的人们希望融入中原文明,但是常常受到中原各国的歧视。这让蛮夷地区的统治者感到只有军事上的强大,才可以摆脱受歧视的地位,于是,蛮夷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均大力发展兵器制造业,打造强大的军事力量。



蛮夷国家的君主也都认识到引进与容纳中原地区人才的重要性,为此吴国容纳了齐国的国相庆封,并给庆封一块封地,后来也试图引进齐国的晏子,还把国君的女儿嫁给晏子,并给晏子一块封地。吴国国君的这些举措,让各国人才看到吴国对人才的重视,从而,伍子胥与孙武子等相继来到吴国,为吴国效力。越国也同样如此,越国国君引进了范蠡和文种等。



但是,在人才方面,虽然人才的个性与才智非常出众,但是并非十全十美。吴国的国君夫差,没有处理好伍子胥后来形成的傲慢心态,同时,吴国的国君夫差,也没有处理好勾践被俘之后所表现出的谦卑姿态,结果是,伍子胥不幸被杀,而越王勾践侥幸重获王权。在伍子胥被杀十一年之后,夫差也被杀身亡,吴国国祚也因此告终。



由于夫差没有处理好属下的傲慢以及对手的谦卑,在希望融合到中原文明的过程之中,终于失去了王位,葬送了家国。但是获胜的一方,越王勾践,同样也希望融入中原文明。不过,勾践在灭吴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卑劣手段,自然会被中原各国的统治者所鄙夷与歧视。越国虽然称霸,但中原各国也不会把这样的霸主当回事。



勾践为了积极融入中原文明,所以希望在道德上占领制高点,虽然在灭吴的过程中,勾践所使用的手段,让勾践的道德形象降至零点,但勾践在灭吴之后,第一个举措就是把先前吴国占领的各国土地退还给各国,表示主持公道,这一举措也稍微类似于吴国第一君---先祖吴祖泰伯舍弃国土让出王位的至德举动。除此之外,勾践还针对性地用了两个手段,试图恢复自己的道德形象。



因为勾践灭吴,所用的手段,一是送美女西施到吴国,二是使用九种阴谋(灭吴九术)。在灭吴之后,勾践为重树道德形象,就将西施杀死,而选派西施的越国引进的人才---范蠡因为逃离得及时,而未被杀掉。总之,勾践的这个举动,是希望让中原各国看到,越王勾践不会再用这种送美人的伎俩来谋取他国。然后,勾践也将提出并实施灭吴九术的人---文种杀掉,同样也是向中原各国表示,越王勾践再也不会用这些阴谋来暗算他国。这表示他今后,对中原各国的一切举措,都将是公正的,光明的,没有偏颇,没有暗算。



吴王夫差因为不善于处理傲慢与谦卑,所以杀掉了一个完全对他的王权产生不了威胁的重要的属下,放走了一个会对他的王权产生重大威胁的重要的敌手,从而与文明无缘。



越王勾践为了向中原各国表现自己发誓将要与先前的卑劣彻底脱节,金盆洗手,痛改前非,而杀掉西施与文种这两个对他的王权完全没有威胁的人。勾践消耗掉西施的青春年华,再灭掉西施的肉体生命,勾践采纳文种的建议,再灭掉文种的肉体生命,这种恩将仇报的做法,与感恩无缘,与慈悲无缘,与契约精神无缘,从而也就与文明无缘。



所以霸主勾践,即使以极端的手段(杀掉西施与文种)来表示不会再对别国使用低劣而高效的手段,希望与中原各国和睦共处,相互尊重。但是,勾践失败了,勾践的霸主地位并没有得到中原各国从内心中的承认与尊重,虽然勾践在各种礼仪的仪式上,俨然是一代霸主。



为此,中原人还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是孔子到越国的新国都琅琊去拜访勾践,希望勾践采纳孔子的以儒治国的建议,但是勾践拒绝了孔子,理由是孔子的治国之术不适合于性脆而愚的蛮夷越人。而在实际上,勾践迁都琅琊之时,孔子早就去世,完全没有见到勾践的机会。中原人以此表示不接受勾践为树立起道德形象而做出的包括痛下杀手的巨大努力。



勾践在杀掉文种七年之后,也死去了。而且,从此之后,中原各国再也没有卓越的人才投奔越国,直到251年之后,越国亡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6:23 , Processed in 0.1508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