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 楚 越 秦 徐 齐 --- 从六国君主名字的比较看吴国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5:4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 楚 越 秦 徐 齐 --- 从六国君主名字的比较看吴国文化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中详细记录了历代吴王的世系: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庐—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

以上这25位王名,很明显可以分成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A.太伯至叔达时期,包括太伯、仲雍、季简、叔达4王。这一阶段的4位吴王的名字中均有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等字,这些其实都是西周以后嫡长子继承制观念的反映。
B.周章至夫差时期,包括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庐、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庐、夫差共21王。一些吴文化研究者认为,吴王的名字中体现不出应有的吉祥寓意,从古音韵学的角度出发,以上21位吴王的名字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五组(括号内为文献中所见异名或其他转写)。
甲组:周章、周繇、寿梦(孰姑、乘)、诸樊(遏、谒)、僚(州于)乙组:柯相、柯庐、屈羽、转(柯转)、句卑(毕轸)、去齐、句余、阖庐(阖闾、蓋庐、光)丙组:余桥疑吾、夷吾、余祭(句余、戴吴)、余昧(夷末、夷昧)丁组:颇高(颇梦)、夫差戊组:熊遂、强鸠夷、禽处
甲组的共同特征是名字的首音均为tśíwo或与tśiwo相近的音,乙组的共同特征是首音均为ko或与ko相近的音,丙组的共同特征是首音均为i或与i相近的音,丁组的共同特征是首音均为puâ或与puâ相近的音,戊组为特征不明显者。此外,史籍中出现的句吴其他重要成员如季札(寿梦子,夷式名“州来”)、烛庸(吴公子)、蓋余(又写作“掩余”,吴公子)、夫概(阖庐之弟)等人均可归入上述几组。
用中原汉字近似的字音记录吴王的名字,如寿梦、诸樊、余昧、阖庐等,可以称之为“夷式名”。
以下比较与吴国相类似的当时被视为荆夷戎等族的诸侯国的同一时期的国君名称:
吴国
越国
楚国
秦国
齐国
徐国
太伯
仲雍
季简
叔达
周章
熊遂
柯相
强鸠夷
余桥疑吾
柯卢
周繇
屈羽
夷吾
禽处
颇高
句卑
去齐
寿梦
诸樊
余祭
馀眛
阖闾
夫差




天表
加佑
子升
汝稷
少连
必高
无壬
无瞫
夫谭
允常
勾践




熊绎
熊艾
熊䵣
熊胜
熊杨
熊渠
熊挚
熊延
熊勇
熊严
熊霜
熊徇
熊咢
熊仪
熊坎
熊眴
熊通
熊赀
熊艰
熊恽
熊商臣
熊侣
熊审
熊招
熊员
熊围
熊比
熊居
熊轸
熊章









秦非子
嬴公伯
嬴秦仲
嬴其
嬴开
嬴立
嬴曼
嬴说
嬴嘉
嬴恬
嬴载
嬴任好
嬴罃
嬴稻
嬴荣
嬴石
嬴籍
嬴宁
嬴盘
嬴刺




吕尚
吕伋
吕得
吕慈母
吕不辰
吕静
吕山
吕寿
吕无忌
吕赤
吕脱  
吕购
吕禄甫
吕诸儿
吕无知
吕小白
吕无亏
吕昭
吕潘
吕舍
吕商人
吕元
吕无野
吕环
吕光
吕杵臼
吕荼
吕阳生
吕壬
吕骜







义楚
宝宗
章禹
由此可见,吴国国君的名称,与其它蛮国国君的名称,包括越国徐国这些临近国家的国君名称,差别确实比较大。吴楚越秦齐徐这六个国家,除了徐国之外,吴国灭亡的时间,距离司马迁是最远的(徐国灭亡后,其贵族一直在周朝与秦国做官,从而徐国文化得以部分延续)。不知道司马迁在吴国灭亡四百多年后,是如何收集到吴国全部国君的名称的。吴地的文化,在越灭吴时,被摧毁一次,在楚灭越时,被摧毁一次,在秦灭楚时,被摧毁一次,秦时,秦始皇焚书,又被摧毁一次,到司马迁之时,吴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在史籍之外,只有地下的吴国青铜器所表达的,才是最接近吴国文化本来面目的真实情况。

青铜器铭文中吴国国号出现最多的是工【虍 下+魚,右+ 攵】、工【虍 下+魚】、攻【虍 下+魚,右+ 攵】、攻【虍 下+魚】、攻敔、攻吾,攻吴、句吴其次,单字“吴”只在夫差时期或中原文献中出现,可见吴国国名也是多音节的词语
出土的吴国青铜兵器上多有用数个汉字读音来表示的吴王名,如姑癹者坂(推测为吴王诸樊)、者彶【虍 下+且,右+又】【虎 右+力】(推测为吴王僚,即州于)、者减、余孰等。在多音节的夷式名之外,史籍上还保留了部分吴王中原式的名字,如:乘(寿梦)、谒(诸樊)、僚(州于)、光(阖闾)、友(夫差太子)等。中原式名仅见于寿梦(乘)以后,这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结果。
史籍中留下的与吴国有关的古地名有鸠兹(今芜湖附近)姑孰(今安徽当涂)胡孰(今南京江宁湖熟)朱方(今镇江丹徒镇附近)固城(今高淳固城镇东)胥河(今高淳胥溪)胥江(无锡阖闾城侧)、胥山(无锡阖闾城侧)阖闾城(无锡、常州交界处)
姑苏、姑苏台、姑胥、邗(今扬州)等。木渎古城等。

文献以及考古学研究中所见的吴国地名,其命名方法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
甲类:鸠兹、姑孰、胡孰、姑苏、姑胥、朱方、胥城、胥河、胥江、胥山乙类:固城(高淳)、葛城、吴城丙类:阖闾城
甲类的共同特征是以ko-so或与ko-so相近的音、略音为基本读音,乙类的共同特征是以吴国的国号“攻吴”、“句吴”的因素为基本读音。丙类则可能是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
因此,凡是带有ko-so或“攻吴”等基本读音的地名大多都与吴国有关。而其中甲类地名所含有的信息更加重要,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还基本上按线条分布,从这些地名的分布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条吴人迁徙的路线。
宁镇丘陵地区的湖熟文化(属商周青铜文化)与江淮之间非常相似,它应是从“类似巢湖地区的龙山文化发展而来”。淮夷活动在淮河下游地区,又称徐夷,后又分出了舒夷等不同名号的部落联盟。
居巢(今安徽巢湖周围)也许正是南迁句吴人的故土。他们或许将自己居住的中心区域称为ko-so(居巢)或与ko-so相近的音,而鸠兹、姑孰、胡孰、姑苏、姑胥等音均与之相同或相近。随着句吴的南迁,他们君长居住的中心区域都保留了这个称呼,中心居住地周围的河川山岳也被称作胥河、胥江、胥山。从江北的居巢到江南的鸠兹、姑孰、湖熟、朱(方)、姑苏(姑胥),加上以国号命名的如固城、葛城、吴城等地点,将这些地点连起来,其实就是吴人的迁徙图。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今天的苏州,苏州成为吴国最晚期的政治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5:42:56 | 只看该作者
张学锋:古代吴国 吴王名号与吴地名称的探讨


关于吴人、吴国及吴越争战的历史,最早散见于《春秋》、《左传》、《世本》、《国语》等先秦典籍中,但均为零星记载。吴国灭亡400余年后的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对其进行了集成,成为吴国历史研究的最重要史料。又经200余年,东汉袁康、吴平采集史料及民间传说,辑成《越绝书》,赵晔撰成《吴越春秋》。至此,人们对吴越历史的记忆告一段落,后代对吴越历史的叙述均不出以上范围,吴地也逐渐成为与中原地区基本上均质的区域。

吴国作为“夷狄”,除表现在其“断发文身”等社会习俗上,还表现在其作为一个民族鲜明特征的语言上,这可以从吴国君主的名字、吴国的国号上获得线索。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中详细记录了历代吴王的世系: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庐—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

以上这25位王名,很明显可以分成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A.太伯至叔达时期,包括太伯、仲雍、季简、叔达4王。
这一阶段的4位吴王的名字中均有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等字,这些其实都是西周以后嫡长子继承制观念的反映。

B.周章至夫差时期,包括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庐、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庐、夫差共21王。
一些吴文化研究者认为,吴王的名字中体现不出应有的吉祥寓意,从古音韵学的角度出发,以上21位吴王的名字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五组(括号内为文献中所见异名或其他转写)。

甲组:周章、周繇、寿梦(孰姑、乘)、诸樊(遏、谒)、僚(州于)
乙组:柯相、柯庐、屈羽、转(柯转)、句卑(毕轸)、去齐、句余、阖庐(阖闾、蓋庐、光)
丙组:余桥疑吾、夷吾、余祭(句余、戴吴)、余昧(夷末、夷昧)
丁组:颇高(颇梦)、夫差
戊组:熊遂、强鸠夷、禽处

甲组的共同特征是名字的首音均为tśíwo或与tśiwo相近的音,
乙组的共同特征是首音均为ko或与ko相近的音,
丙组的共同特征是首音均为i或与i相近的音,
丁组的共同特征是首音均为puâ或与puâ相近的音,
戊组为特征不明显者。
此外,史籍中出现的句吴其他重要成员如季札(寿梦子,夷式名“州来”)、烛庸(吴公子)、蓋余(又写作“掩余”,吴公子)、夫概(阖庐之弟)等人均可归入上述几组。

用中原汉字近似的字音记录吴王的名字,如寿梦、诸樊、余昧、阖庐等,可以称之为“夷式名”。

出土的吴国青铜兵器上多有用数个汉字读音来表示的吴王名,如姑癹者坂(推测为吴王诸樊)、者彶【虍 下+且,右+又】【虎 右+力】(推测为吴王僚,即州于)、者减、余孰等。在多音节的夷式名之外,史籍上还保留了部分吴王中原式的名字,如:乘(寿梦)、谒(诸樊)、僚(州于)、光(阖闾)、友(夫差太子)等。中原式名仅见于寿梦(乘)以后,这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结果。

青铜器铭文中吴国国号出现最多的是工【虍 下+魚,右+ 攵】、工【虍 下+魚】、攻【虍 下+魚,右+ 攵】、攻【虍 下+魚】、攻敔、攻吾,攻吴、句吴其次,单字“吴”只在夫差时期或中原文献中出现,可见吴国国名也是多音节的词语

通过对吴王夷式名与吴国国号的分析可以推测,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上也与中原诸侯截然不同,当然族群也就不同。

史籍中留下的与吴国有关的古地名有
鸠兹(今芜湖附近)
姑孰(今安徽当涂)
胡孰(今南京江宁湖熟)
朱方(今镇江丹徒镇附近)
固城(今高淳固城镇东)
胥河(今高淳胥溪)
胥江(无锡阖闾城侧)、胥山(无锡阖闾城侧)
阖闾城(无锡、常州交界处)
姑苏、姑苏台、姑胥、
邗(今扬州)等。
木渎古城等。

文献以及考古学研究中所见的吴国地名,其命名方法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

甲类:鸠兹、姑孰、胡孰、姑苏、姑胥、朱方、胥城、胥河、胥江、胥山
乙类:固城(高淳)、葛城、吴城
丙类:阖闾城

甲类的共同特征是以ko-so或与ko-so相近的音、略音为基本读音,
乙类的共同特征是以吴国的国号“攻吴”、“句吴”的因素为基本读音。
丙类则可能是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

因此,凡是带有ko-so或“攻吴”等基本读音的地名大多都与吴国有关。而其中甲类地名所含有的信息更加重要,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还基本上按线条分布,从这些地名的分布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条吴人迁徙的路线。

宁镇丘陵地区的湖熟文化(属商周青铜文化)与江淮之间非常相似,它应是从“类似巢湖地区的龙山文化发展而来”。淮夷活动在淮河下游地区,又称徐夷,后又分出了舒夷等不同名号的部落联盟。

居巢(今安徽巢湖周围)也许正是南迁句吴人的故土。他们或许将自己居住的中心区域称为ko-so(居巢)或与ko-so相近的音,而鸠兹、姑孰、胡孰、姑苏、姑胥等音均与之相同或相近。随着句吴的南迁,他们君长居住的中心区域都保留了这个称呼,中心居住地周围的河川山岳也被称作胥河、胥江、胥山。从江北的居巢到江南的鸠兹、姑孰、湖熟、朱(方)、姑苏(姑胥),加上以国号命名的如固城、葛城、吴城等地点,将这些地点连起来,其实就是吴人的迁徙图。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今天的苏州,苏州成为吴国最晚期的政治中心。

句吴一步一步走下宁镇丘陵,继续向东南的太湖平原发展,在这里遇见了越人。

随着吴人的东进南下,句吴的政治中心也随着吴王的争战而不断迁徙,这是一个国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即“早期国家”的典型表现。中原国家也经历了同样的阶段
商代前期的商王也在不停地迁徙之中,最终到盘庚的时候才定居在殷。商人的中心区域或商王的所居地被称为“亳”,因此文献中留下了多处被称为“亳”的记载,直至今日尚困惑着人们对亳都的探索。
先周时期的周人和周王同样也在不停地迁徙,最终定居在渭水谷地的丰镐。

《世本》佚文称“诸樊徙吴”(前560年事),但这里的“吴”是指狭义的今苏州市区周围还是指广义的太湖平原,这是个谜。因《世本》成书于战国中期,对句吴的历史多是追溯,难以为据,而且从其他史料中亦可推测这一说法问题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6:51 , Processed in 0.2692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