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有鸠兹(安徽芜湖) 北有驾邑(安徽无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4:4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鸠兹乃吴国沿江重镇,驾邑也是楚国沿江良邑,此地史称吴头楚尾,吴楚双方长期隔江而治,争战不休。
公元前570 年(鲁襄公三年)春,楚共王为报复以前吴国八次攻楚之仇,派令尹(国相)子重倾全国精锐之师攻打吴国。这一次楚军兵强马壮,士气昂扬,快速跨过长江,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攻克鸠兹(芜湖东南25里),又直逼衡山。
初战告捷,子重召集众将问计,形成两种意见,一是走水路,二是走旱路。子重决定派遣骁将邓廖率领300名身穿组甲的车兵(约100辆战车)和3000名身穿披练的步兵(超级精锐部队)走旱路,深入吴国腹地衡山讨伐,自己则率领大部队随后跟进。
其时,吴王寿梦长子诸樊,得知江东要塞失守,十分震惊,急调沿江部队在衡山(今马鞍山东南)张网以待,依计瓮中捉鳖。吴军凭借紫金山、牛首山、栖霞山、茅山等地森林茂密、山路崎岖的有利地形,拦腰截击入侵楚军。吴军拿着青铜铸造的戈、矛、戟、剑等利器,横冲直撞,势不可挡。楚军战车顿失作战优势,反而成了逃亡的累赘,主将邓廖当场被俘。楚军只剩下 80名车兵和300名步兵侥幸得以生还。
子重得到前方失败的消息,慌忙从鸠兹撤军。为了挽回颜面,他在总结对吴作战表书中,只言掳获,不提衡山损失。楚王以为子重凯旋,按照惯例在郢举行了“饮 酒”典礼(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孰料,子重撤军在前,吴军疾跟其后,事隔三日,吴军乘胜过江,顺手牵羊,夺回驾邑。
《左传·襄公三年》记载:“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将也”。赵群生的《春秋左传新注》中写道:“驾,楚地,在今安徽无为县。”清嘉庆《无为州志》也指出:巢即居巢,驾、二邑在无为县南面滨江地带,虺在庐江县境内。
根据相关史料推断,襄安罾山遗址应为楚国良邑驾城。驾,有战车的含义。古时候军队打仗,主要靠兵车多,士兵强悍,马匹精良,来决定战争胜负。战车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利器,战车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晋、楚两国拥有近五千辆战车,像秦、齐等国也有二三千辆战车之多,千乘之国才有资格参加争霸战争,后期吴国因为掌握战车制造技术和熟悉战车战法技巧,才一跃成为东南一霸。
驾邑是长江中下游一个商贸开发程度较高的良邑,该区域人口集中,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基础扎实;土地肥沃,一马平川,盛产水稻杂粮,鱼肥猪壮。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将本地、外地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换取货币。驾邑经过楚国的多年经营,生产发达,人口众多,商贸繁荣,粮仓爆满,税库充盈,已成为当时天下上等的城邑;
而邓廖也是楚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楚王得知楚折将失地大为震怒,朝野舆论哗然,普遍认为,子重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了良邑,又损失了良将,虽然攻下了吴地却不能固守而放弃了,实在是得不偿失。在一片责备声中,子重心里很难受,寝食不安。子重名婴齐,楚庄王母弟,一生征战无数, 功勋卓著。他率军出征近30年,从未出现损兵折将的重大失误。面对全国上下责难,子重既愧且愤,有口难辩,以致心疾发作,不久病死在返回郢都的路上,吴楚在驾邑第二次战斗中以楚败告终。
此次,“南有鸠兹,北有驾邑”的沿江战役,成为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千古流传。
本文选自《文物背后的故事》 李俊平 执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3 06:29 , Processed in 0.3388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