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17: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
雷定国

本文提要:
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思想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留给后世的只有五千言,这就是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德道经》(通行本名《道德经》)。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文物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的书名及其篇序均有不同。有鉴于此,本文将从古墓的史料帛简和历史流传的文本《老子》,对《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篇序的真实性,老子《德道经》的真意及其科学性、实践性,进行鉴别探讨;对通行本《道德经》篇序颠倒的误区进行分析;从历史兴衰演变看《老子》德道能量性的巨大作用力等几个方面,对帛书《老子》的真意进行研究;通过鉴伪识真,为《老子》正名,以与诸位有识之士共同交流。

关键词: 《德道经》 德前道后 历史真实

          在当前全球兴起的复兴中华道德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老学”研究热潮中,探索老学的真正内涵和深刻意境,是社会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老子》—书在当前存在着两种版本系统,一种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道德经》系统,即唐宋以来流传下来的通行本;另—种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德道经》系统,即以出土文物为依据的帛简本。两种版本的作者都是老子,但在篇序上却截然不同,经文中也有许多异同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些差异对理解老子思想原生态有无影响?下文试就这一论题,探讨《老子•德道经》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内在本义,以还老子《德道经》的原貌,并为澄清民族文化源流、重建当代人文精神、及老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做一个根本的依据。
    一、西汉古墓帛书《老子》真本原貌的再现
1971年至1974年,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西汉古墓先后被挖掘。据考证,墓主埋葬于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名叫辛追。“千年不腐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辛追墓发掘后的两年间,在其附近又发掘了两个大型汉墓,一个墓主就是辛追的丈夫——长沙国丞相利仓,另一个墓主则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这三个墓葬被统称为“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震惊了中国乃至全世界。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大批品种繁多、保存完整、价值极为珍贵的文物,堪称中华文明古国的瑰宝。三座汉墓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包括衣物、食品、药材、漆器、木俑、乐器、陶器以及大量的帛书、帛画和竹木简,共出土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中国考古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该墓最有价值的是完好无损的古尸、成组成套的物品、内容珍秘的帛书、竹木简。这三者能有其一,已是考古的重要发现,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墓中出土的帛书和竹简,不仅有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还有今所见到最古老的帛书《老子》、《黄帝四经》、医药专著等共有28种,12万多字。从这些公元前160年前陪葬的文物、古经典及其它陪葬物品的精尖水平来看,其中一些文物的精美和高科技含量,连西方国家的专家们也为之惊叹不已,对我国古代祖先的聪明智慧赞不绝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数量庞大、内容极为宝贵。有些是历史上早已佚失、至今社会上从未见到过的珍品,例如黄帝亲撰的道德治世弘文《黄帝四经》等经典,尤以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再现,澄清了历史上对《老子》一书长期争论不休的真伪质疑。
从陪葬本身来说,丧葬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习俗,丧葬礼仪是古代的五礼之一。古人的心地很淳朴,西汉时代,去古未远,人们尊天敬祖的思想还很浓厚,对祖宗的孝敬心也是真诚的,所以人们总会选择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作陪葬品,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精神寄托,希望他们不仅在阴间生活得好,而且还能够庇佑活着的人事事如意,这已成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之一。翻开《后汉书•礼仪志》,可以发现,古代非常重视陪葬品。在汉代,当时陪葬用的都是最高档的物品,是人间最稀有、最尊贵的,既显示墓中主人公的身分,也是活着的人财富地位的一种象征。因此墓中主人公地位不同,陪葬物品的质量、数量也有差异。而马王堆古墓的主人是长沙国丞相夫人,社会地位在贵戚豪族之列,根据人们共通的丧葬心理及当时的陪葬惯例,其墓中的陪葬品必定是不凡之物,这一点从帛书《老子》的字迹清晰、书写工整、线条流畅、笔法神韵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鉴证。所以墓中保存基本完好的帛书《老子》,不仅不是“伪造”,而且是无可争辩的实证。
西汉时,造纸业还没有产生,帛是当时最高档的一种编织物,只有富贵人家才会有。能将《老子》一书写在最高档的帛织品上,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庄严神圣的事情,所选的经文版本必定是当时最真实、最可靠、最有权威的,书写者也必然是当时有造诣的书家名流,绝不会是低水平抄写者的随心所欲之作。同时,中国的文化典籍,历经秦、项二火,汉建国时已所剩不多,而古墓主人是西汉初人,死于汉文帝12年,因而古墓中陪葬的帛书《老子》理当是最珍贵的古真本无疑。
由上可知,帛书《老子》甲乙本在地宫沉睡了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再现于世,看似偶然,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大道运行的必然;不仅是古道循环的朗明回归,而且也为今人揭开《老子》真伪本的历史疑团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根据,因而是—件值得天地共庆的大喜事!

二、从古墓帛简看流传文本《老子》的历史真实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给几千年来的老学研究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光明。帛书有甲、乙两种版本,皆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尤其乙本在两篇后分别有“德”、“道”二字,明确分出篇名。
从历史流传的《老子》来看,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老子《德道经》写本,是以《德经》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不分章。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与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手写本,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经》为上、《道经》为下。这些古版本都与当今社会流传的通行本《道德经》的《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的次序不同。
就两地古墓考古发现的《老子》一书实物入土时间来看,郭店竹简本成书于战国中期偏晚,马王堆帛书甲乙两本分别写于秦汉之际,敦煌写本《想尔注》则写于六朝,并且保存了汉末时期的面貌,这些版本多被唐代碑刻、抄写本保存流传至今。可见老子《德道经》以“德”前“道”后的篇序是战国以来的真传,敦煌写本、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帛书都保持了这个真面貌,因而是研究老子的可靠史料。
不仅如此,先秦韩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汉代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保留虽不完整,但从中亦可以看出其《道经》为后。因此,魏晋以前的《老子》实为《老子•德道经》。
老子《德道经》“德”、“道”二字的顺序排列,除了有道德本身的内涵之外,而且喻意着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故恢复以《老子•德道经》命名才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创作本意。至于宋代以来的《老子》刻本,则大概是沿袭王弼注本而改名为《道德经》,并在篇序、经文句字上多处篡改,注释者更是五花八门,汗牛充栋。
中华传统典籍虽然浩如烟海,但像马王堆帛书《老子》这样古代留存下来的完整实物依据,实乃罕见,能成为唯一较为完整的古代典籍底本的,恐怕也仅有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竹简《老子》一书了。因为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根正才能干直枝壮,才能带动整个中华民族道德根文化大系统的正本清源,从而复兴我们民族的道德文明。
从以上西汉时期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事实,雄辩地验证了帛书本《老子•德道经》中《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历史原貌。也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通行本《道德经》是被后人校改了的伪本,而不是真本、原本。至此,自魏晋以来被流传了千年的《道德经》的误名真相大白。

三、《老子》以德进道的实践性

老子是位大智慧者,他洞晓宇宙真理,居于○,用于一,推于二,演于三,在他的五千言中,揭示了宇宙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基本运行规律。他根据大道的顺生与逆返两大基本法则,(即顺生规律,由道○演化为德—、由德—演化为阴阳二、由阴阳二再演化到三生万物;逆返规律,由万返五,由五返四,由四返三,由三生返归阴阳二,由阴阳二返归德—,由德—返归道○,终而返本归根),根据春秋时期大道已去、社会离道失德的现实,纵观了时空场顺逆变化的双重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只有“修之身,其德乃真”,才能回归自然大道的光明之路。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生德一之母,是天地人万物之父。道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混混沌沌,却是天地人万物的生源与归宿。道是靠德主宰、运化、养育、和谐天地人万物的,因而德是天地人万物之母。人们要回归大道,首先要回归到母腹之中,回到母亲“德—”的怀抱里,得到母乳德能的滋养与灌注,要靠德的积累达到丰厚淳朴的程度,达到全德的状态,也就是达到德—的品格与能量圆满无缺、光透身内外、与道合—之时,才能登上道的大雅之堂。由仁义礼智信五德的不足,逆返到五德俱足,就达到了淳德归道的状态。要经过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不断返修的过程,然后才能进入○态,与道合真。
从人体生命科学分析,人体是个半阴半阳的太极图模式,人有性与命、显与隐、黑与白、精神与物质两大系统,要将这个阴阳合—之体修证成纯阳之躯,再造就成一个合于大道的道器,须有一个不断由阴返阳的复返再造过程。正如《老子•.德道经》第七十二章《恒德》所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就是说在修证中,要知其强而甘守其柔弱之位,如水之柔弱处下,如同利益天下之溪流,总是利于万物而德不离身;以德治心身,其身心才能回归到婴儿的先天柔弱与无私状态。这是回复到先天的第—阶段,即贤人修阶段。
知雄守雌,是修持初级阶段中的修心炼己、清心寡欲的上乘方法。完成初修之后,继而要达到“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这是说,修者要知其尊荣而甘守屈辱之位,默默奉献而不为人知。如同天下之浴神,滋养万物的圣人那种无私忘我之境。这是由德足状态所达到的第二阶段,即圣人阶段。
在此基础上,再达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这是达到德“一”上德境界以后,继而才能归于无极的真人状态,完成与道合真法自然的阶段。
由以上可知,老子的五千言中,都是以德为中心而展开论事、论物、论修真,字字句句都不离德意,都是在反复用德“—”这条主线,引导人们认识大道的顺生逆返之理,指导修者由五德返德一、归道○的理论与方法。而绝不是越过德这个“—”就能直接到达道“○”的状态。通行本《道德经》篇序的颠倒,在客观上无疑是误导人们先道后德,不去艰苦地修德而进道。这只会起到让人们坐而论道,搞嘴皮子道,永难进真道。
道是○,无相无物,是一种混沌状态,只有通过德来生万物,德养才能呈显万象。德是一,是一种光气物质,同时又是道的精神品格的体现。用一棵参天大树作比喻,道就是根,德就是干,枝叶就是它的子系统。纵观世间万物,大至日月星海,小至昆虫蝼蚁,无—不是道生德养,因而道为天地人万物之父,德为天地人万物之母。
《老子•德道经》全书阐释的关键点、核心点就是“德”。“德”不仅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而且是进道的阶梯;“道”是人类最终必然的归宿。这一根本原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也不会改变。整个人类在德化回归全道之前的过程中,人生命运的升降浮沉,都因各人的阴我私心与德性之间的相互争战、而表现出纷繁复杂的人生万象。这种个体的矛盾对立统—,又互生互变的组合,就会演绎出一个非常繁复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也导致了人—生运势的不同境遇,决定着人体生命的福禄寿夭,其中的源始因素就在于人们对“德”的态度。
人类的凶祸灾难,都源于失德离道缺德状态,其变化的契机在于人类自身的道德取向。“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老子.德道经》第六十八章《同道》)道,始终运用“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的自然状态,调控着人类的前行,这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由以上可知,老子五千文将《德经》置前、《道经》置后的科学道理,反映了天道的自然规律,正像日月东出西落的法则一样,不是人为可以任意颠倒的。通行本《道德经》对德与道篇第次序的倒置,明显地违背了这—规律。

四、《老子》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科学性

《老子•德道经》被尊为万经之王,是百科全书,天地万物之理无所不包。但总体讲的是道的顺生与逆返两大规律,是可道与非恒道、可名与非恒名的大系统论。所言的大道顺生规律,即“道生—,—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老子•德道经》第五章《中和》)所讲的逆返之道,即:“反也者,道之动也。” (《老子•德道经》第四章《反复》)“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名也。”(《老子•德道经》第六十章《归根》)道的顺生与逆返,是她运行的必然规律,不依人的主观意识所主宰。人们只能遵行这种规律,显隐同观,顺逆并用,才能正确地立人处世,逆修归真,两者缺—不可。
通行本《道德经》对篇序的篡改,完全违背了老子的本意。其结果必然会误导人们只论道,不修德;只讲顺生,不讲逆返;只讲显,不讲隐;只讲空洞的理论,而不能导向人们真实地实践由德识道、进道、修道。这好比引导人们站在山下远望山巅白云,欣赏山峰美景,而不是领引人们去沿着山路攀登,不入实境,只能使人好看而不可及,不能亲临其境,切身体悟大自然的真谛,从根本上阉割了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最根本的灵魂。把—部本是指导人们以心身去修德,在实践中体悟、实证德道,逐步完成以德合道的实践过程本末倒置,实际上等于抛弃了由德入道这个“修之身”的金钥匙,而把它变成了—种花瓶摆设。
《老子•德道经》所阐述的大道是宇宙大科学,既有大系统理论,也有科学实证方法,是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体。要达到大道佳境,德就是进道之阶,成道之舟,合道之梯。由德进道是—门实践科学,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证科学,德的品格能量层级每提升—步,都有严格的检验标准,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是由人妄评乱说。—个人道德能量聚积的厚薄,道光德能的由弱至强,都是每个实践者勤修苦炼、日积月累,积沙成塔的结果,其心身德道能量所释放的范围,都因人而异,深浅厚薄,远近强弱,各各不同。正如《老子•德道经》第十七章《善观》所云:“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老子所说的,就是—个道德实践者德能的强弱,是依次由身至家、由家至乡、由乡至邦、由邦至天下逐步聚积递增的过程,是道德修持者自身道光德能辐射的范围大小,以自身的德能为那个区域的众生万物服务,福被家国乃至天下;这是根据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的不同层次德能的德化、教化所起到的作用力,其能量的量级品位,决定着德能释放频率的高低、距离的远近,是—个有德之人无私奉献的自然流露。
天地人万物的化育变迁,都由 “德一”所主宰;万物万象变化之理,都以“德一”来呈象显示;修德进道的科学方法论,都由“德—”来调控。所以离开“德一”这个实体论道,离开“德—”能量物质的支撑,道之理难明,道之境难进入,得道、成道、了道也就是空言虚有。由此可知,通行本《道德经》将老子五千言的修德为本置于次位,排序第二,将严密的系统科学理论单一化,将德道的实践之路掐断了,让人们只知常道的顺生,而不知非常道的逆修;只当作空头理论,而不讲以身践道的本质;将一部实践大道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变成了只供人欣赏的道之华,变成了空洞的说教;把人们引向了—条只知显、不知隐;只知太极白,不知太极黑;只谈做人之道,不识真常之道为何物的墙上饼、镜中花。这种误导的恶果,造成了使人们永难由德明道、识道、入道、成道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两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很少出现圣人、至人、真人的根本所在。有“神州”之称的中华大地,却中断了培贤育圣的精神食粮,才使中华昔日的道德文明之光变得黯淡,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缺憾!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缺憾!!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人类在失去道德以后的这个波浪颠簸的变化之中,凡符合德性的、有利于众生利益的,就允许他存在和往前发展;凡不符合德性的、将众生逼向绝路的,就必然在毁灭他们自己!所以说,大道默运,无言胜有言,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调控着整个生态的平衡。

五、从历史兴衰演变看《老子》德道能量性的巨大作用力
  
《老子》着于2500多年以前,产生于没有任何宗教的历史时期,因而她是超越一切宗教,阐释自然大道的伟大学说,是人类传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她在我国文明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力。
我们的先祖中有不少是大德大慧者,能够纵观阴阳,玄览隐显,跨越太极弦线的障碍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顺应自然,是能够洞晓天地万物真谛的天人合—者,他们对宇宙真理的认识之所以比现代人深刻得多,因为他们的认识都来自于“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证,都符合大道自然的本质。老子就是其中之一,他亲身实践德道,性命圆成,回归自然,站在自然的高度为后世留下了《老子》一书。这部圣典瑰集了伏羲老祖、黄帝等先祖们的道德文化精髓,阐释对自然大道的本质规律,因此也自然成为人类道德根文化的经典著作。
《老子》历来为重德的明君和辅臣所重视,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皇帝为《老子》作过注释。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刘伯温等等,都是重德修德者,正因为明德持身,使他们成为帝王的道德良师或辅弼名臣,辅佐帝王以德治世,以德化人,德扬于世。《汉书•艺文志》评价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汉“文景之治”时代,文帝、景帝都以黄老的道德思想治国教民,《老子》这部经典在当时是最重要的、受人们尊敬的典籍之一,人们都把道德当作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实践,才造就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灵淳朴,社会精神风貌高尚,出现了社会康宁,国泰民安,民族兴旺的鼎盛景象,书写了我国历史上灿烂辉煌的—页。从这个史实也可以看出,道德的力量巨大无比,她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物质财富丰厚的动力。汉“文景之治”时期的兴盛,是社会普遍尊道贵德的必然产物,也是《老子》这部宝典在历史长河中闪光的—瞥。
《老子》也造就了大唐盛世。唐朝的执政者就是采用老子以德治世的思想,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文明之最。虽然他们是在运用宗教与道德的同时重视《老子》,但主要还是运用国家的管理权力,通过行政推行全民德化教育,运用诵读《老子》作为治国方略,使道德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道光德能滋养人们的心身,使社会处在—片祥和、安宁、兴旺的道德内外环境中。唐朝执政者李世民崇敬老学,自称为老子的后裔,唐玄宗亲自为《老子》作注,制令士庶均须家藏一本。开元二十九年,制订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成立玄学院,招收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道学经典,每年定期考试,培养了一大批道德骨干。可见唐朝也是极为重视道德教育,奉行崇尚道德、以德治国的政策。这些治国措施,使老子《德道经》家喻户晓,老吟幼颂,士庶皆尊,从而奠定了坚实的民族精神文明基础,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百业兴旺发达,诞生了百世流芳的“贞观之治”,曾经一度出现“监狱成空,吏同虚设”的奇迹,唐玄宗时又形成了“开元盛世”,谱写了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道德华章。
唐朝以后,历朝的统治者,对道德学问也有顶礼膜拜者,但已经有所变化,即“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他们把老庄思想当成驾御臣民之术。五代后唐时的进士陈抟,自称扶摇子,也是老庄道家学派人物,是宋代象数之学的开山鼻祖,宋太宗给他赐号“希夷先生”,可见统治者对道家学说治世之用的渴求。宋代前期的统治者也有尊道的,宋太祖赵匡胤提倡“以文治国”,所以宋代就出现了道教化人物周敦颐、邵雍,被奉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邵雍的《皇图经世》,都是效法于老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深受道家的好处。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道家人士除刘伯温外,还有江西建昌的周颠,是一位道家神仙类人物,朱元璋每遇困难都要请教他,可惜朱元璋后来把道家学说的治世之用都忘了。
从汉“文景之治”到唐“贞观之治”,这两个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都是道德光辉照耀的必然结果,可见《老子》中蕴含着无比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她足以兴国家、旺民族,是给社会造福的根本源泉。
但是当宋代理学兴起主宰全民意识形态领域之后,僵化了人们的道德精神,仅仅将道德作为空洞理论,道德的真谛只被少数亲身实践者所掌握,不能正确引导整个社会实践德道,以道光德能滋养人们的心身;也就难以显现道德治世的无穷力量,难以透发德道经《老子》的光芒。
《老子》作用在历史上的兴衰变化,虽然已成为过去,却可以为当今人类提供治国治家的宝贵理论与经验依据,她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虽然时代不同,但依然闪耀着无量的光辉!中国领导人都极其重视民族根文化。胡锦涛主席2003年访法期间,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中曾提道:“500年前,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在其传世之作《巨人传》中就曾喻示‘智慧的神瓶’在中国。”这个“智慧的神瓶”指的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2004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演讲中,温总理引述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表达中国秉承道德文明、为世界和谐作贡献的决心。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上古时代的人文始祖,一直到宋代,可以说是一个以道德为主导精神主理东方社会、道德精神明显作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时期,老子《德道经》中所蕴涵和延续的道德文化乳汁长期滋养着中华民族。这种特性表现,是没有任何组织形式规范的人文文化,道德之风自然吹拂在社会,吹拂在人们心中,渗透在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文化大系统之中,潜移默化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镶钳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心身之中。在明君治世时,推行德治,进行传统道德文化的宣传教育,运用方法、礼仪、教义、文字、语言等形式,对全民直接进行德道教化。
自从外族入侵统治中原以后,特别是南宋以后的理学之风,将道德精神虚化,将儒家学说的孔孟思想教条化,道德就逐步进入了匮乏的历史时期。从金国入侵到蒙古人建立元朝开始,社会的道德精神日渐式微,人们的道德观念更加淡漠。
然而道是永恒不变的,社会的兴衰是鉴别道德治世的晴雨表。社会的变迁形式都在随着道德的变化而改变。“有之以为利”始终以“无之以为用”为统帅,离开德道,社会的整体状态,随时随势而变得不安宁并走向衰败。
中华的历史就是—部道德文化史,历史的经验反复验证了,有道德则民族昌盛,离道德则社会动乱。中华上下数千年,用道德精神剖析历史的变迁,充分验证了这个真理。任何朝代,任何社会及其群体,都逃脱不了“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的法则,这是一条不可超越的自然规律,人力难为。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以道德精神的兴衰作用于社会发展走势的必然,人类只有在《老子》的指引下,认识以德进道,人人走“修之身”的光明之路,才是社会兴旺稳定的源动力,从而在必然之中顺应道德的自然变化,立于不败之地。

六、对通行本《道德经》篇序颠倒误区的分析

通行本《道德经》历经二千余年,特别自唐宋以后,经过历代的流传、整理与诠释,各种版本辗转传抄,彼此承讹袭谬,误导社会颇深。
《道经》在前的通行本《道德经》与《德经》在前的《老子•德道经》,这两种版本不仅是前后次序的错位问题,似乎只是道前德后与德前道后的差异,其中被倒置了的由德进道的次序,却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道德急速滑坡,社会陷入急剧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他老人家以圣人的大慧识洞察自然,站在道○的高度,以深邃的慧光展望天下,不仅看到当时社会人们离道丧德的严重现象,为此而痛心;同时也预见到社会道德下滑后,未来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精神衰败的趋势,包括近代人类道德已经跌入到谷底的愚智时期,都在他玄观后的预见之中,历历在目,殷殷悲戚。他在《德道经》第一章《论德》中指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纵观历史进程,看看人类社会当前的道德现状,礼德沦丧,信德淡泊,社会的道德层级已经滑到了危险边缘,人们的精神营养已经到了极度饥渴的状态,这不正验证了老子所论的真实不虚吗?
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正是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在他西行离去之际,应函谷关守吏尹喜之求,撰写了五千文,其本意在于教导后人要认识德道的重要性,已经离道失德的人类要复归到道境,返本归根,就要贵德、重德、进德、守德、持德、行德,最紧要的是从修德开始,以德滋养心身,修心修德,由德进道,修德合道,通过修心、修德、修性、修命,逐步修补性命中已经缺失的道光德能,使之充盈饱满,光透心身内外,由—个凡躯俗心,修证到圣人、至人、真人之境,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达到返朴归真。这是老子为后世指出的—条光明幸福之路,虽然是一条逆修之路,却是—条唯—正确的必经之路。
通行本《道德经》颠倒了《老子》的篇序,这一颠倒就是两千年,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导致了历代学者不明老子本意,在传抄、注释中以讹传讹,所注也必然是经文内容皆同流,区别仅限于衍文说句或遣词用字的些微异同。
“未修身前莫解经。”此乃真实不虚的至理名言。圣人所撰写的古经典文字,都携带有极强的宇宙全息信息,含有通达大道自然、天地人万物的道德信息,反映着太极黑白两境乃至高维间的全息规律。解经者不经过修身,不能穿越太极弦线而明知阴阳,就不可能总揽经典中暗含的全息律。故而所解所论者,也就只能是只知其所以,难知其所以然;更难知经文中饱含的大道实境,其解不是南辕北辙,就是隔靴搔痒。不修身强解经,这恐怕也是将《老子•德道经》改名为《道德经》,并颠倒篇序的主要原因吧!
道是永恒的,道是0,是—种肉眼不可见的旋光性物质,她无形无象,隐而不显。道本身不能生万物,而是通过德这个载道之体,展现道的自然本质特性,从而生天生地生万物。德是—,是能量性的气性物质,道通过德的这种物质性,生化万物,长养万物。因而德是天地人万物之母,万物中都携带着德“—”所遗传的信息,都有与德母亲近的因子,“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这是大道赐予万物的自然本性,人也不例外。
—部《老子•德道经》,以“德”字贯穿始终,既言明 “德”字的精神品格内涵,也阐发了“德”—的物质特性,同时揭示了做人的道理,阐明了修真的科学方法论;既讲由道顺生德一、阴阳二、万物三的顺变规律,也讲了由顺转逆,由三返二,由二返—,由一归○的逆返归道规律。其中的秘要,都在这个“德”字中,都是用“德”一展现的,并延伸到万事万物,千比万喻,都是要人们认识“德—”的重要性。
“德”是道的延伸,对道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道的精神与物质,都是通过德来体现的。道深含在天地人万物的实体里,表像在万物万事的运动变化中,道是天下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却都由德来成现。日月星辰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更替,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无不是在“德—”的主宰与调控下进行的。
道通过德显也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的道德文明与失德颓废,风调雨顺与自然灾害,民族的兴旺与衰落,都是社会整体的德性反映,随着道德厚薄深浅的变化而变化。德者自德,失者自失。一个社会如此,一个团体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
人身是个小天地,是宇宙的缩影,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人一生运势的旺衰,人的生命运势曲线的升降沉浮,事业的成败,家庭的美满幸福,都是由各人德性的含量而决定。
“德”就是一,就是中,就是心。天地万物皆有心,天有天心,地有地心,物有物心,这个心就是德,就是天道。—个“德”字可以连通天地人万物,她可以决定人类社会的—切,也可以决定万物个体生命的一切。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反映在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人要亲近道,体悟道,得道成道了道,惟有靠修德累德,在德字上狠下功夫,才能得(德)到(道),别无它途。德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地反映在人们的心灵里,表现在—言一行中。因而,离开德字去言道,其理难明;离开修德去求道,犹如空中建楼阁,终归幻梦一场。这便是老子将德篇置前、道篇置后,让人们以修德而进道,全德而成道的慈悲用心。
先德后道,德道互体。在《老子•德道经》中,凡言道总不离德,以德喻道,以事喻德,德道紧相连。五千言中,仅就这个“德”字就出现过45次。由此可见,老子是教导人们不要忘记这个“德”字,要把德放在首位,作为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当作修道的第—要务,成道的敲门砖,完成天人合—的金钥匙。
要修德进道,首先要识德、知德、明德、贵德、守德、行德、累德,当德修到品格升华、五德能量俱足之时,便是德性圆明之日;德性圆成之日,也就是合道、了道之时,这是由德“—”返本于道“○”的自然而然,也是老子五千言中反复论德的本旨所在。
通行本《道德经》将《道经》置前、《德经》置后的重大篡改,是社会离道失德后的历史变异性产物,是不识真道者的盲为,是对老子由德进道本意的无知,从而遧背了大道逆反的规律。这不仅害了自己的心德,更重要的是误导了社会两千年,贻害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使他们以错解错,误解老子思想,蔽障了后世“修德明道”的坦途,将人们引导到狭窄的曲径小道,停留在空论大道,不能以德入道、淳德归道。这给我们民族所造成的精神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天地万物皆会为之痛惜!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1] 《老子甲本》及《卷首古佚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4
[2]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范应元着,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版
[3] 《老子想尔注校证》,饶宗颐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老子乙本》及《卷首古佚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4
[5]《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简帛书法组编辑组,文物出版社,2002.10
[6]《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简帛书法组编辑组,文物出版社,2002,10
[7]《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汉.河上公著,中国道教协会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当代吴氏  

GMT+8, 2024-12-22 19:08 , Processed in 0.3511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