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25-1-12 14:47 编辑
中国吴氏宗亲很多支系都以季札公为先祖,季札公不仅因为鲁宫观乐而美名传扬,而且以徐墓挂剑而闻名天下,名垂青史。有称其挂剑留徐,有称其墓门挂剑,历代画家也乐于创作延陵挂剑图,在徐州泉山区云龙山麓还建有规模宏大的挂剑台,还有好几个地方(比如,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古下邳西郊故黄河北岸大花山坡、江苏宿迁泗洪陈圩乡张墩村)都说自己的地方才是季札挂剑之所在。有人考证,季札挂剑的时间是公元前544年,是吴王余祭执政时期,还有人考证,与季札打交道的这位徐君名为徐亘,有的说是徐偃王,也有人考证是徐王义楚。
季札公受命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途经徐国,留下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季札公的诚信和守信。
图片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脱千金剑兮挂丘墓
图片
季札遗物 徐王义楚元子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的是:“天道无亲,长与善人”,讲诚信,人品好的人往往受到苍天的庇佑。孟子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论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必不立,人无品,必无用。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无论追求大小,立身行事,诚信和人品才是永恒不变的根基。不讲诚信势必遭人唾弃,失信一次,就会彻底失去人心,再也追悔不及。中华先祖告诉我们“言必信,行必果”,说出的话,许过的诺,就算千难万险也要说到做到。诚信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擎天柱石,是一个人最大的靠山。有信则立于世,有品则行天下。好的人品是杨枝甘露,润物无声里,滋润着人生的大树。坏的人品是糜烂腐物,腐蚀它接触过的一切。用人要用人品好的,交友也要交人品好的,人品不好的人一定要唾而远之。
尤其是宗亲之间,信任为先,如果其中出现欺诈,后果极为可怕与可悲。所以世吴宗长一是自己决不说谎,二是绝对厌恶说谎之人。不仅如此,宗亲之间,亲密无间,不仅不欺诈,而且相互不隐瞒,相互不瞒搪、相互不搪塞,信息流通非常通畅,绝没有相见而闭口不谈之事,根本没有以包容为借口而行包庇与隐瞒恶迹与放任恶行之实。宗亲们只有面对现实,面对真相,而后才有帮助其成长与发展。不敢面对现实,掩盖了真相,宗亲们也就无从帮助其成长与发展。
图片
有资料表示,季氏的一大来源是季札后裔。在季札去世两百多年之后,季札的后裔之中,出现季布季心兄弟二人。季布为气任侠,季心气盖关中。季心以勇,季布以诺,而名闻关中。
楚汉争霸时,季布作为项羽的得力干将,季布与英布、龙且、钟离眛、虞子期,同是项羽的五虎将,不仅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诚实守信,为人仗义,而且非常有智慧,有勇有谋,身先士卒,战无不胜,攻城无数,多次打败刘邦。即使在项羽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也从未想过弃他而去,忠义之心,天地可鉴。刘邦登基之后,一面封吴芮为长沙王,并封其它异姓之人为诸侯王,一面下令全国通缉季布,赏钱千金,并表示“敢有藏匿,罪及三族”。因此,季布为了躲避追杀而不断逃亡。
但是,季布为人仗义,严于律己,信守诺言,很受大家器重,平民平姓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所以季布成为了“一诺千金”这一典故和成语的主角。季布“一诺千金”的品行,并且智慧不凡,与其先祖季札公可谓家传衣钵,一脉相承,季布的名声与季札的徐墓挂剑完全可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所以很多义士都想保护他,由此可见承诺的力量。后来,经刘邦的好友汝阴侯夏侯婴的求情,刘邦权衡利弊,答应撤销通辑令,赦免季布,不仅如此,刘邦封季布做了“郎中”,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成为刘邦的贴身帮手。
刘邦死后,汉惠帝登基,吕后掌权,季布任中郎将,统领宫廷禁卫军。这时,曾经把刘邦包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的匈奴单于冒顿写信给吕后,信的大概内容是:我是孤独无依的君主,生在潮湿的沼泽地,长在空旷的放牛放马的地方,我多次到边境上来,希望能到中原游玩一番。陛下您独立为君,也是孤独无依,单独居住。我们两个做君主的很不快乐,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希望我们俩能以各自所有的,交换到各自所没有的。意思是你没了老公,我没了老婆,我们俩结婚吧。有人认为,匈奴人有收继婚制,兄弟娶嫂,儿娶后母是匈奴是他们的风俗,为的是增加人口。而这对于汉族人来说,是奇耻大辱。
为此,汉朝朝廷炸开了锅。吕后非常恼火,召集一些心腹大臣前来商议这个事情。其中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曾经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樊哙表示,给我十万人马,我保证荡平匈奴。但是,季布立即说:樊哙面欺,当斩。(樊哙当面扯谎,应该斩首示众)。季布说,想当年高祖皇帝曾经带着四十万大军,却被匈奴围困,我们仅用十万铁骑就荡平匈奴,这很明显是个空话谎话大话,秦朝就是因为长期对匈奴用兵才导致了最终的覆灭。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应该养精蓄锐静观其变。
吕雉虽然心狠手辣,但看到季布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派人十分谦逊地向冒顿表示歉意,并送给匈奴二乘车、八匹马。冒顿接信后又派使臣前来道歉,说:“我们从不知道中国的礼义,感谢陛下的宽恕。”于是献上马匹,与汉朝和亲为好。于是汉朝开始了休生养息的时期。人们说,说谎造谣即是妖,掩盖真相即是魔。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如果吕后听从了她的妹夫樊哙吹牛的惑众妖言,看似气壮河山,满满的正能量,但是,大汉王朝也就进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由此可见,季札公的后裔季布,是在吕布执政之后,拯救大汉王朝的第一人。
吕后死后,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诛灭吕氏势,汉文帝登基,季布担任河东郡守,汉文帝听说他有才能,准备让他做御史大夫。于是召见季布,但之后又让季布返回原郡。季布对汉文帝说,“陛下一定是听到有人赞誉我,所以召见我,而在见我之后,什么事也没说,就让我回原郡,一定是有人诽谤我。陛下怎么能随便被别人的话左右呢?”文帝哑口无言,半天才说:“河东郡好比我的臂膀一样重要,所以我才召见你呀!”季布回到河东郡,直至终老。
季布活过了项羽、活过了刘邦,熬死了吕后,终得长寿善终。正如《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所言:天道无亲,长与善人。
季布的诚信与大智,赢得了他的人生。有的人说智慧也包括兵不厌诈。然而,兵不厌诈是对敌斗争而言。宗亲之间讲兵不厌诈,宗亲之间讲隐瞒与欺诈,那么,这不仅仅是把宗亲当作敌人,而且是把宗亲变成敌人。宗亲之间成为了敌对关系。如此,敦亲睦族也就无从谈起,至德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有宗亲倡议,各地宗亲包括国际宗亲与祖地宗亲,联合创立敦亲睦族理事会(睦族会),如同潮汕溪头的上厝与下厝的吴氏宗亲,创立潮汕溪头和亲睦族理事会(睦族会),向潮汕宗亲学习,以诚为本,遵循阳光,约法三章,解决宗族内的纠纷与矛盾,并且以解决宗族纠纷与矛盾而往来,增进交流,而不是回避与装聋作哑,也不是包庇与隐藏纠纷与矛盾,更不是藏污纳垢,醨成灾祸,而是让各类不快以公开的完美来收场、收官,达到敦亲睦族的效果,促进各地宗亲团结,保障宗亲事业的顺利发展,让至德精神发光、为吴氏先祖争光。
[color=rgba(0, 0, 0, 0.9)]相关链接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修吴桂贤旧屋议案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捐钱修屋文》和者与史鉴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民间组织中的食客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聚会中的说客与看客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捐款受款转款与漂浮款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阳光与黑暗
[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民间活动要约法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