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龙山吴氏徙丰城东溪研索 一 宋绍兴辛未(1151)秋八月,龙山吴氏初修族谱,龙山开基祖理公第十七世孙:继绪公,主修并序。 引摘:······迄唐天宝,始祖理公刺史筠州,遂卜家于兹。至八世祖颢,乾符间,不幸遇黄巢,王仙芝乱,攻掠焚杀,经筠、临破吉、虔、民皆惊惶走徙,幸还故土者,独颢与正父子存焉。正生闵,于唐闵帝朝登进士,授奉训大夫。又六世至吾父,幸承先世余庆,登大观己丑进士,拜恩在朝。然是时,逄时多舛,凶荒寇贼兴焉,灾异叠见。吾伯权子孙,遭罹蹇运,不能自保。 惟吾父与兄弟, 荷祖宗之灵,得全其生。夫既荷祖宗之灵,不泯宗祀,乌可不述其由而志于谱。······。 理公到颢公,共八世,人族聚居八代生衍,这在当时同祖之间能有多少个在生男丁,认为在初修之前,第八世男丁的统计数字未必能全,即使现在,族谱中记到了的男丁数,也未必准确。 序述:“黄巢,王仙芝乱,攻掠焚杀,经筠、临破吉、虔、民皆惊惶走徙”。王仙芝所过之处掠抢财粮、焚烧房屋、杀人作恶,老百姓都惊惶走徙。兵祸,平民生命无常,避是肯定的。有钱有路的,走远一点,找一个能多避几天的地方暂时住些时间。没钱没路的,就近寻个山林荒野饿上几天。有钱有路的,在暂住的地方觉得该地方风水好,适宜人居,就在此地安居下来,扎根生息。要是二地相比,暂住地不比原来住的地方好,又转回去就是了。 在高安龙山理公第七世众孙里,有一位名叫“阊”的,引载:“閶(覬长子),字应祺,唐开成庚申840年五月十八日亥时生,娶唐氏,开成己未(839)年十月初八日生,殁葬俱缺,子一:頴。女一:适童”。 二 1、现检阅止于今时的江西唐氏族谱,有唐氏名宁雄者,其上五世祖逸,逸由麦城(湖北当阳)任新吴(江西奉新)尉,遂居于筠州米岭。此为有文载入赣最早的唐氏。 附:逸→承源→求→仁仲→刚(宁雄)。 2、丰城唐氏族谱,综述;唐宁雄于唐中和年间任丰城令.避乱归隐.路过唐溪.见山水秀丽.遂由米岭而迁居焉。此为有文载入丰城最早的唐氏(丰城在唐宁雄未入居之前有无唐姓,目前,于族谱.于志书上,均没有发现信息,无可考究)。 三 1、龙山吴氏初修,宋绍兴辛未(1031)年序载:“乾符间,不幸遇黄巢,王 仙 芝 乱···”。 2、江西丰城乾隆壬申(1752)年(续康熙三年(1665)丰城县志)载:“乾符五年(878).王仙芝余党陷洪州.过丰城.傅祁率五百义士接战东冈”。 3、江西高安康熙十年(辛亥1671)县志载:“钟传.少负贩.唐末王仙芝寇江西.传.聚众依山为堡···”。 4、丰城唐坊唐氏族谱旧序.皇明正德乙亥.乡贡进士眷侍生二濂鄢高撰:“···唐大和(847-884)间.有字宁雄者.任丰城县令.遇黄巢兵乱.弃官而归.路过唐溪.见山水秀丽.遂由米岭而迁居 焉 ··· ”。 综上三知: 1、高安龙山理公八世时,发生王仙芝乱,八世众辈们避难时,携家同出的上或有爷辈,下或有孙辈,全族人都出去了,回龙山的只有颢和他的儿子正。那些没有回去的,龙山初修自然就不知道他们的消息了。 2、丰城乃至整个江西,唯有唐宁雄这一支是入居最早的唐氏,有无先于此支入赣的信息,那只能有待于深掘历史。 3、唐宁雄任丰城令时间段是在唐宣宗李忱大中年号至唐僖宗李儇乾符年号之间。 中华婚缘,上自春秋起始,公候结公候,庶民结庶民,最低限度也在讲究门当户对。 龙山理公任刺史于筠州。乾符过后第十世闵,于(闵)愍帝时登进士,授奉训大夫。理公第十六世,龙山吴氏初修主修继绪公的父亲辇,亦登大观己丑进士。可见家族血缘维持是人族得以奋发的基础。 唐宁雄任丰城令,上五世逸,任新吴尉,上八世韬,任水部员外郎,再上溯十世俭,为大原太守。 乃至唐宁雄第二十世孙唐大章,万历进士,吏部尚书,授誉丰城“尚书第”额号。厥后唐金旭、唐金栋、唐光云,均乃志书留名。 江西丰城泉港塘溪唐宁雄为泉港塘坊第一世,居塘溪水之西。 江西高安龙山理公第七世孙閶(840)娶唐氏。 附: 閶长子:頴.字敏周,唐咸通甲申(864)年四月二十四日辰时生。 东溪谱记一世:?公幼子.维周,唐乾符二年乙未(875)四月十七日午时年生,居塘溪水之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