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深圳 吴氏宗祠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0:48
标题: 深圳 吴氏宗祠
深圳沙头角 吴氏宗祠(百子堂) 吴氏鱼灯舞

在深圳盐田,有一个客家吴氏家族,来深圳沙头角垦殖将近三百年,形成于清初著名的“迁海复界”事件。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正式宣布废止“迁界令”,次年解除“禁海令”,“迁海复界”给地处山区的客家人走出山区,来到沿海创造了机会。由于迁界区原籍居民回迁很少,为鼓励移民垦荒,恢复生产,广东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免除税负,官给耕牛,资助移民发展生产,对于招垦得力的官员,给予升职奖赏等等,鼓励外地移民大量迁往“展界区”。

从这时起,大量原居山区的闽粤赣客家人(梅州、惠州、兴宁一带居多),纷纷移民来到“复界”区,进行垦荒创业。深圳(包括香港九龙、新界)的客家就是“迁海复界”后发展最成功的客家新区,也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向外播迁发展的一个典型。其中,沙头角吴氏家族的拓荒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吴姓是“复界”后被招垦的首批垦民,成为从大山走向大鹏湾的滨海客家人。

《吴氏族谱》记载,吴氏由大埔迁到博罗,再进入沙头角,时间大概是“康熙年间”。建山咀村时间在康熙八年到康熙二十七年间,地点在今天的香港新界境内,以农耕为业。农耕近200年,随着人口扩张,吴氏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于是在嘉庆二十五年,有一支吴氏人从山咀村迁到沙栏吓村,就是现在的沙头角,从农耕转向捕鱼,还在村内建起了天后宫。“闽粤赣三区的客家人一般不信奉天后。天后庙是闽南渔民最先建起的,他们信奉妈祖,保佑渔业顺遂,所以走到海边的客家人也开始信奉天后。”

沙栏吓村的天后宫在大鹏湾负有盛名,一年一度的“天后诞”和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是当地特大盛事,村内还有拜天后为“契娘”的习俗,现沙头角沙栏吓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天其就是如此。

早在三百多年前,沙头角沙栏吓村的吴氏祖先就借鉴鱼在水里游的动作,制作纸质鱼灯,以舞动鱼灯为祭神方式。2008年,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沙栏吓自然村的村委主任吴天其(也是深吴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介绍,与一般深圳本地人吃大盆菜的习俗不同,沙栏吓人每逢元宵等喜庆节日有吃“九簋菜”的习惯,所谓“簋”指的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在古吴故地江苏镇江出土的“宜侯夨(cè)簋(guǐ)”,就是古代的簋。

“九簋菜”就是九种菜。包括有鸡、鸭、猪皮、粉丝腐竹(寓意富贵)、虾米煮黄芽菜(寓意有财)、炒鱿鱼(寓意连年有余)、咸菜焖猪肉(寓意有肉,生活富足)、鸡鸭肝蒜子炒芹菜(寓意勤劳和早生贵子)、丸子豆腐(寓意全家团圆)。早年间沙栏吓吃九簋菜颇有讲究,一定要摆开八仙桌和长条凳,每席限8人,吃上一回一年都要交好运。九簋菜发展到今天,又增加了冬菇、鱼膘、大虾等新菜。

2016年12月18日下午,位于中英街历史文化名街的沙栏吓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集中展示沙头角鱼灯舞传承和保护历史的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德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秀,区委常委雷卫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刚,副区长乔宏彬,区政协副主席马广明,市史志办主任黄玲,香港新界乡议局主席刘业强及千余名深港两地居民共同参加活动。 

沙头角鱼灯舞博物馆的建成,擦亮中英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沙头角“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金字招牌,是深圳市首座以国家级非遗沙头角鱼灯舞命名的博物馆,也是盐田区首座社区博物馆、民间博物馆。”

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位于中英街海傍街沙栏吓村委大楼二层,在沙栏吓村委办公大楼改建的基础上创建,展馆面积约250平方米,馆内陈列分“吴氏源流与鱼灯舞的起源”“保护与传承”“艺术特色”“民俗事象”“民间交流”“走出国门”六个部分,不仅介绍了沙栏吓村的历史,馆内还展示了当地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此外,博物馆还介绍了沙头角鱼灯舞保护与传承,展示沙头角鱼灯舞的文化轨迹,具体介绍了鱼灯舞的民间交流与在国际上的活跃身影。作为广东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99年,吴天其担任沙栏吓村村长后即发动村民对鱼灯舞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他组织老艺人回忆鱼灯造型动作等,寻找艺人扎作鱼灯道具、整理乐谱等。组织动员传授村里中青年人重新组建起沙栏吓鱼灯舞队。经过众人努力,2003年中秋节,沉寂了40年的鱼灯舞在中英街回归广场隆重上演,传统的鱼灯舞艺术重现异彩。

盐田区区级非遗“九簋菜”项目保护成果展示是此次鱼灯舞博物馆开馆典礼活动的一大亮点。自古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举办“九大簋”盛宴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以簋盛菜”的习俗逐渐为民间所接受和传承。由于“九”字包含着“九子登科”、“长长久久”的吉祥寓意,人们乐意采用“九簋菜”作为宴请宾客的“最高等级”,以显示主人的殷勤好客和宴会的顶级规格。沙栏吓村委经过多年来对“九簋菜”的挖掘和整理,从而使这一非遗得到了传承和保护。“此次借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开馆之际,全面展示了“九簋菜”在传统烹饪方面保留的传统技艺,同时也是为“九簋菜”申报市级非遗宣传造势。”村长吴天其告诉记者。

2019年3月2日,2019赛季中超联赛开幕式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盛大举行,来自深圳盐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舞”参与了开幕式表演,甫一亮相就惊艳了众人。此次表演中采用了16只大鱼灯和35只小鱼灯,35只小鱼灯皆来自盐田,具体在表演方面,主办方在原沙头角鱼灯舞的基础上作了艺术性调整。“鱼”在客家话中与“吴”谐音,实际上,早在三百多年前,盐田区沙栏吓村的吴氏祖先就借鉴鱼在水里游的动作,制作纸质鱼灯,以舞动鱼灯为祭神方式。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0:51
深圳南山 南光社区 南园吴氏宗祠(德馨堂)

深圳南山区南园吴氏是南头望族,自公元1163年至1174年宋孝宗在位期间,其开基始祖吴洪渊在此建村定居开始,吴氏开枝散叶已八百年有余。南园吴氏每年一度的祭祖活动均在此举办

吴氏祭祖活动从一世祖去世后即开始,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十六,内容为到墓地为祖先上香、叩拜、吃大盆菜。这种祭祖活动传承了8 0 0多年,到1 9 3 7年日寇侵华而停止。

南山吴氏有一位著名人物吴登良,因捐资助学,官方将南山的一条道路命名为登良路。登良路从南园村向东,经过中国华润大厦(俗称子弹头,亦称春笋大楼),在深圳人才公园旁,沿伸到深圳后海的深圳湾体育中心

南宋孝宗年间(约公元1160年),广东增城石滩的吴洪渊任内廷翰林,当他宣游讲学至南头半岛时,见此处背靠南山树木葱郁,面向海湾图地平坦肥沃,决定在此安家立村,名吴屋村。

吴氏族人历来重视读书,历代有多人在朝廷做官或考取功名。除一世祖吴洪渊以外,二世祖吴宏子和三世祖吴广源均为宋朝朝奉大夫,其中吴广源与文天祥同朝为官。

南园村的吴氏,历来人才辈出,据历史记载,自宋、明、清三朝代有在朝为官或考取功名者共有一百余人,历为南头望族。明朝时吴氏一族最为繁盛,不仅在科举上考取功名者众多,其中十三世的工部员外郎吴预、十四世的解元吴国光、十五世的举人吴允诜和吴允诲均是当地有名的乡贤,一门四乡贤在当地传为佳话。据统计,历代吴氏族人有1 7人为官,6 0多人考取功名,历为南头望族,对南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就激起了后人对祖先的敬仰,促进了祭祖活动的开展。

吴氏宗祠位于现今南园村正街38号,是吴屋村现存的重要古建之一。宗祠面宽13.8米,进深52米,为三开间,三进深带牌坊的建筑结构,比一般的宗祠要大一些。始建于元代,后历经重修,最近一次重建是在1990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采风期间,就有不少老人在宗祠里或三三两两闲坐话家常,或四人一桌摸麻将打纸牌,热闹闲适。

“吴屋村”现称南园村,村民大多姓吴,是南头半岛三个主要旧村之一。为了防御邻近仇敌、盗寇和猛兽,吴屋村与大多广东南部传统古村落一样,用坚实的石墙将村落包围,形成结构严谨的围村结构。

1 9 8 7年起,吴氏族人寻到祖先墓穴,维护整修,并投入资金,购地建墓,重新恢复祭祖活动,又将祭祖活动改为九月重阳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祭祖活动规模扩大,除本村族人以外,港、澳、台乡亲和旅居欧美的族人都返村祭祖。形成了固定的程序,即:上午1 0时在吴氏宗祠内祭祖,举办与纪念先祖有关的活动,中午请长者、来宾、华侨与港澳台乡亲聚餐,下午到墓地祭祖、上香、宣渎祭文、叩拜,傍晚返村后全村人聚餐、搭台唱戏。


在深圳南山,也有部分吴氏宗亲来自于深圳大浪浪口,在大浪浪口,也有一座吴氏宗祠。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0:51
深圳龙华大浪 浪口吴氏宗祠


在深圳龙华大浪的浪口村,沿河而建的中西合璧的旧民居里,有一座广东最早的女子学校---虔贞学校,还有一个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基督教堂,厚重的历史,非同寻常。

相传300多年前,吴氏祖先吴继旺带着妻子洪氏从梅州大埔三河坝迁移到清湖地区寻求安身之处。当时吴继旺对一地理先生定的“大船出海鱼浪口”十分感兴趣,在客家话中,吴和鱼发音相似,于是带着这名老先生到现场观察,发觉该处环境优美,右方有一条清溪河流,前面有一大片地,是世代子孙耕不尽的良田宝地,也就是“大船出海鱼浪口”。在地理先生的建议下,吴继旺决定以原意取名为“浪口”,进入该地定居时就将该地定名为“浪口村”。

浪口居委会办公楼旁边的吴氏宗祠具有潮汕风格。这正是吴继旺故乡梅州的风格。

除客家民居外,在浪口村落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各有一栋碉楼,这些碉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这3栋碉楼有两栋是属于当时的大户人家所建,另外一栋则是当时的村民为了抵御外侵集资而建。

浪口众多的客家小屋群里,还零星散落着3栋风格独特的小洋楼。因为这3栋小洋楼都是海外吴氏子孙回乡定居后修建的,因此当地人把这3栋楼称为“华侨楼”。这些“华侨楼”为两层建筑,风格上体现出比较西式的特点。据说,这些建筑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在浪口社区里,还有一所据称是广东最早的女子学校虔贞学校。据介绍,1891年,来自瑞士的传教士将虔贞学校从香港西营搬迁到浪口村福音堂的隔壁,专门招收附近村民的女娃,开始办学育才。不久,来自宝安甚至香港的女生也跑到这里读书,这所小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子学校。

解放后,学校几经变迁,先后改名为姜头小学、浪口小学,1985年被合并到大浪小学后才停办。虔贞学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这里先后培养出4名黄埔军校学生、1名保定军校学生、多位校长以及高级工程师。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1:07
南山这个800年历史的大家族堪为深圳美谈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FG5MHNUE0541CC0Z.html

2020-06-27 22:17 土生土长深圳人

南山区的古老姓氏——南园吴氏。 这个姓氏是南头望族,自公元1163年至1174年宋孝宗在位期间,其开基始祖吴洪渊在此建村定居开始,吴氏在南园开枝散叶已八百年有余。

800年间,吴氏家族诞生的人才可谓真不少,甚至新安县的设立都与吴氏族人息息相关。下面为大家细细道来。

镇国将军吴应雷

相传,公元976年宋朝时期,一吴氏后裔带着他的儿子迁居广东。后来在孝宗年间,居住在广东增城的吴洪渊进入朝廷翰林院,当他讲学到南头半岛时,为这里的优美环境所吸引,就在这里安家了。

在南园村,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镇国将军祠,这座将军祠供奉的正是南园吴氏的先祖——吴应雷。

吴应雷,名玉泉,原为广东省增城县雅瑶乡人,是南园吴姓的先祖。宋哲宗年间,公以求雨有功而出仕。死后,追封为镇国将军。村民建祠以祀之,香火鼎盛。鉴于增城雅瑶乡的镇国将军祠香火鼎盛,南园村吴氏亦于清同治年间从雅瑶乡迎奉镇国将军神位在南园村建祠供奉。

南园村中有个传说,相传在某一年,吴姓曾经遭受四邻诸姓的排挤,有一次形势险恶,差点面临灭顶之灾。南园村吴氏只好派人到雅瑶吴氏求救。吴应雷立即前往支援,挽救了南园吴氏。这些传奇故事代代演绎,为子孙后代所景仰。

乡贤吴祚提议建新安县

(吴祚画像)

吴祚( 1498-1576),字迁锡,为人正直,经常为乡民排忧解难,主持公道,人称其“有古王烈风”。而吴祚一生最大的功绩,则是陈情设立新安县。

当时南头一带南头濒临大海,离东莞县治遥远,奸宄横行难以治理。嘉靖四十年(1561年),东莞及附近地区发生大饥荒。8月,东莞、增城两县的饥民里应外合,冲入增城县城,大肆抢劫米铺及其他店铺,人称“辛酉之变”。

这时候南头城内外也是人心惶惶,时常有小股饥民结伙出来抢米。这里人口较多,离东莞县城路途遥远,处于几乎无人管理的状况之下,大量的饥民聚集到各个公共场所,时有饥民啸聚掠米,瞬息生变。

吴祚来到跃跃欲试的饥民们前面,挡住他们的去路,厉声的喊道:“你们要造反吗?如果是,你们就把砍死我;如果不是,你们还是各自保护妻儿回家,不要闯祸了。”在吴祚等乡绅的耐心劝导下,一场一触即发的饥民暴动暂时平息下来。


(吴祚向刘稳陈情)

隆庆六年( 1572年),吴祚代表乡民向到南头考察民情、军务的广东海道副使刘稳陈情,哭着说:“辛酉之变,阖郡皆然,虽由天变,实亦人事。为海滨万年计久安,不如立县便。”“ 吾侪老且死,独子孙世沦郁陷,何以见天日!”立县,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安稳,是为图有保障!

刘稳认为吴祚说的有道理,然后向朝廷请示,建立新县。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新安县,即现深圳市的前身。

深圳首位文解元吴国光


南园吴氏有一门四乡贤的美谈。四乡贤包括:十二世祖吴祐的长子工部员外郎吴预、三子之孙举人吴允诜、四子之次子解元吴国光、四子之孙举人吴允诲,其中吴国光最为有名。

清康熙《新安县志人物志》载曰,吴国光,字观光,自幼痛失父母。童年艰辛的生活,磨练他勤奋节俭、刻苦好学,深谙人间疾苦,立志为庶民办事的性格。

吴国光少时就读于屯门水寨参将汤克宽、东莞县令舒应龙在南头城创办的梯云社学。国光成绩优异,天才凸显,20岁考选县学。他曾参与新安立县之事,首任新安县知县吴大训与乡民耆老吴祚等议立“汪刘二公祠”,吴国光为此撰写了《海道刘公祠租记》,其中记载了吴祚、刘稳、吴大训议请立县、建县之事。不仅如此,吴国光还曾撰写《重修赤湾天妃庙记》,文中记叙了天妃庙的由来、盛事、重修规模和胜迹,成为该庙清代以前最为详尽的记载。 为新安县邑留下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


(新安县志中的《重修赤湾天妃庙记》)

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吴国光以《诗经》中解元(举人的第一名)。他也是深港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唯一一位解元。

吴国光考中解元后,始任广西永福县教谕,不久升任广西兴安县知县,履行职责,为民清政,剔除苛税,开渠筑堤,济贫扶困,办学教化,规范丁粮,以绝舞弊,多次受到南京朝廷院司之嘉奖。

吴国光性格坦荡,风骨傲直,对黎民关爱,对骄吏鄙夷。特别是一些大官僚,依仗权势,前呼后拥,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行为,吴国光很看不惯。吴国光对之既不阿谀奉承,又不亢不卑。迎官之时,视若无事,长揖不拜,挫其官威,扫其霸气。老百姓见状,十分解气,然而却触怒了权贵,他被降调至福建泉州府任教授。


(吴国光画像)

不久,吴国光又升任浙江乐清县令。问政期间,坚持原则,不惧豪强,扶助贫弱,秉公办事,谢却送礼,办案慎重,处事公允,使乐清县政通人和,群众高兴。众所周知,乐清县境有一名山叫雁荡山,著名游览胜地,附近州县的官僚和权贵,纷纷慕名携眷带友前来游览。

春秋踏游旺季之时,沿途可见冠盖相望,国光身为县令,难避迎来送往。这不但苦了疲于奔命的各级官员,还苦了当地打轿、款待兼受气的老百姓。吴国光对此深恶痛绝,决心不畏强权,顶住压力,废拙以往陈规旧习,重新简约夫役,将劳民伤财之迎来送往、奢侈公帑之歪风狠狠刹住。此举大大减轻了县衙和百姓负担,却又大大得罪了层层新贵。吴国光受到诽谤和排斥,最终被罢免官职,只身回到南头老家。

返回家乡,吴国光受新安县令丘体乾之聘,参与纂修《新安县志》,后来因修志期间四处奔忙,操劳过度,再加上在浙江任职时与权贵们周旋争斗,积郁成疾,于万历十五年(1587)英年病逝。南头方圆十里百姓,无不为之叹息。


(解元祠)

吴囯光一生清正廉明,勤政务实,敢忤权贵的高风亮节,不愧为新安县知名的乡贤。族人为纪念吴国光这位刚正不阿的乡贤,在南园老村建立了一座解元祠以纪念。该祠始建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砖木石结构,三开间二进布局,面阔12米,进深17.4米,占地面积约209平方米。

如今,解元祠和吴氏宗祠均已成为南山区文物保护单位。解元祠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占地200多平方米。

华侨吴登良捐资反哺家乡


(吴登良画像)

南园吴氏宗族崇文重教的理念也广为流传,并且家族人才辈出。据《永远的家园——南山街道自然村村史》介绍,从吴洪渊一世到二十四世,南园吴氏共有101人为官。

而作为南园村历史悠久的南园小学(现更名为南山小学),为当时附近一带的孩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个小学主要由出生在南园村的华侨吴登良等人捐资修建,是当时宝安县唯一的洋房小学。


据记载,吴登良生于清朝末年,年少时失去双亲,也没有兄弟姐妹,家境贫寒。民国初年,吴登良漂泊到荷兰。在异国他乡,吴登良做起了餐饮生意,积攒了一笔资金。

20世纪20年代,他从荷兰回到家乡南园村,听闻乡亲要修建一所小学,便拿出一生的积蓄帮助修建学校。为了给南园小学增设体育场地,他还出资买了10亩地作为学校操场。20世纪30年代,吴登良在荷兰终老,一直都是孤身一人,没有后人。

为了纪念吴登良奉献家乡的桑梓之情,南园人在村中立起了一座“登良碑”。在登良路即将竣工时,曾有领导视察工程。他们发现南园村中的路段刚好经过具有历史意义的“登良碑”,便欣然将这条横穿东西的长路命名为“登良路”。深圳修建地铁之后,地铁蛇口线穿过登良路,此地的地铁站为“登良”。

海外的吴氏族人


除了重视教育外,南园吴氏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据记载,清朝末叶,已有南园人在香港开办船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香港的南园人吴毓南开设了“海昌船务公司”,代理各船务行航的轮船数十艘。除此之外,还有“合安”“两仪”两所船务公司。这三家由大南园吴氏开办的公司都有规定:凡来自南园村的吴氏后人,一律优先接纳为船员。

留在南园的人主要还是种田,但是种田收入很低,生活难以为继,那几个在香港的海员介绍所就免费介绍村里的人到船上工作。当时,南园村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男劳力在境外船做工。有的在荷兰登陆后,便留在当地经营餐馆或杂货店。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澳大利亚等地陆陆续续成为不少南园人的侨居国。据统计,至20世纪90年代,在这三地的南园吴氏族人已超过千人,加上港澳地区的南园吴氏族人,有两千余人,是现在南园村吴氏人数的4倍。


(吴氏后代祭祖)


虽然移居他乡,甚至是异国,但南园人也没有忘记家乡,除了捐资建校、筹款修建吴氏宗祠之外,也会回乡相聚。其中,最隆重的相聚要数每年一度的南园吴氏祭祖。据悉,南园吴氏祭祖已是南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族人都会祭拜祖先。每到那时,远在国外及香港的宗亲都会返乡,数千人聚集祭祖,开席400多桌,乡情融融,盛极一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1:08

留住乡愁:南山街道打造村史文化之旅
版次:A05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9年12月30日
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1912/30/content_799005.html

位于南园村的解元祠始建于明万历七年,为纪念知名乡贤吴国光而建。

在历经沧桑巨变的深圳,还有一系列的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遗存在大小村落中,它们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记忆和文化积淀。12月29日,由南山区南山街道党工委、南山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寻根南山历史文化 共建和谐幸福湾区”探寻村史文化徒步活动在南山街道举行。南山区政府、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南山区政协、南山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市民群众一起,用脚步丈量南山街道,穿越南山五村代表性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一路追溯深港宗族文化的根源,领略南山祖宗先辈奋斗的光辉历史,品尝南山五村的特色美食,感受古村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人文。

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村史文化之旅,让现代深圳人“浸”在浓浓文化中。

◆步行7公里 尽览7大宗祠10大古迹

为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次徒步活动全程为7.0公里。

徒步参与者五人一组,手持通关文牒,从位于南山街道的南园警务室出发,途经7个宗祠建筑及10个古迹,共收集齐17个点位的印章即可完成徒步任务。

一路徒步,一路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深切体味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正确。作为本次徒步活动的代表景点,位于南山村的陈郁故居既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南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在北头村,深圳首个村史博物馆北头陈列馆诞生于此,北头陈列馆现已成为宣传改革开放、党的大政方针的阵地,是北头村村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基地。

位于南光村的凤孙吴公祠为南山保存较好的清代晚期建筑,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园村的解元祠始建于明万历七年,是南园村乡邻为纪念知名乡贤、深圳首位文解元吴国光而建,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位于向南村的侯王古庙,延续了300多年的侯王诞祭典在这里上演,狮子贺庙、狮子巡游、放生仪式、品尝大盆菜、粤剧杂技表演等精彩节目见证着向南人传承亲情和文化的一缕香火,让徒步群众留连忘返。

◆观醒狮听粤剧 全程色香味俱全

本次徒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可以观赏到向南醒狮队和南园粤曲团带来的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演出;在解元祠、陈郁故居、深圳树王等点位还可以参与各具特色的互动游戏。

在5个村的美食打卡点——陈氏宗祠、吴氏宗祠、北头陈列馆、侯王古庙、南光文化广场等地还可以品尝到色香味俱全的当地美食:大盆菜、蚝仔粥、酥炸生蚝、大小煎堆、炒米饼、油角、茶果、煎鸭、炸犬鱼、黄蜂窝……这些充满浓郁本土风情的客家美食均由村里股份公司及村民亲手制作,原汁原味充满乡情。

徒步参与者完成17个点位的打卡后来到终点,可参与票选南山街道最具人气的5大景点和5大美食,并获得精美的纪念奖牌一枚,与印有5村景点介绍的通关文牒一起,留存为本次徒步活动最珍贵记忆。

◆铭记历史留住乡愁 保护古迹传承血脉

文化古迹不可再生,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砖一石,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了对话与沟通的桥梁,让群众从历史源泉中不断汲取智慧。

数百名徒步者在到达终点后,现场签署 “志愿保护南山街道文化古迹倡议书”。呼吁以实际行动保护历史文物,传承文化血脉,共建魅力家园。

改革开放四十年,南山建区三十年,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村民们却始终不忘本地文化,对于古迹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坚持从未停止。粤剧与舞狮作为南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留住乡愁才能留住人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南山街道坚持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把“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理念注入实际,下大力气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南山街道结合现有5个城中村宗祠故居遗址及“南园模式”“南光样板”等亮点资源,积极通过传承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址,结合城中村综合治理及旧城改造,既提升了百姓的人居环境,又积累了古村城市管理的经验,从历史文化中总结城市管理智慧,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

本次活动不仅开创了“党建+村史+徒步”这一全新模式,更深度挖掘了南山独特的民俗风情,弘扬了传统历史文化,涵养了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活动具有新颖性、创新性、参与性,让普通市民和村民在活动中留住“乡愁”的同时,凝聚深厚的民情民意,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中培养市民的家园意识,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贡献了“南山智慧”。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明的继承,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南山街道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为经济发展迅速、土地空间有限、人口大量增长的城市建设探索出一条让保护更严格、在发展更充分之路。

村史文化徒步活动部分点位介绍

★解元祠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园村老村,为纪念乡贤吴国光所建,始建于明万历七年,清朝、民国时期重修,因人为改建、租住人员在内进行生产活动,年久失修及疏于管理等造成整体建筑损坏较大,于2015年再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砖木石结构,坐东南朝西北,三开间二进布局,面阔11.96米,进深17.4米。吴国光年幼痛失父母,从小刻苦好学,明万历七年(1579年),以《诗经》中解元。考中解元后,历任广西、浙江等地知县。他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勤政务实,敢与不正之风和权贵作斗争,后受排挤被罢免官职,返乡参与纂修《新安县志》,操劳过度,积郁成疾,卒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

★镇国将军祠

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70年),由于年久失修,于20世纪50年代坍毁。1985年,南园村在其旧址建成“南园纪念馆”。20世纪90年代,由香港同乡会捐款重建镇国将军祠,2000年建成。镇国将军吴公应雷,名玉泉,原为广东省增城县雅瑶乡人,是南园吴姓之祖先。宋哲宗年间,公以求雨有功而出仕。死后,追封为镇国将军。村民建祠以祀之,香火鼎盛。

★陈郁故居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南山村西巷234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民国初年重建。2016年7月完成第三次修缮和重新布展后对公众开放。 陈郁,南山村人,1901-1974,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1957年回家乡广东任省长,是群众心目中的“爱民省长”,被誉为“南山人民的儿子”。陈郁逝世后,故乡人民怀念他,将他早年生活的旧居进行了修葺,故居内摆放着陈郁生前使用过的桌椅和木床,并通过图片展现了陈郁光辉的一生。

★黄氏宗祠

又名黄维则堂。位于北头老村26号,始建于清代,1922年重修。宗祠占地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开间三进两天井格局,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1.5米,进深31.96米,由门厅、 中厅、后厅、前后两天井及左右厢廊组成。大门上方为石匾额,阳刻"黄氏宗祠"四字。两侧楹联日:江夏家声扬四海,维则世泽耀门庭"。建筑古朴雅致,集雕刻、绘画、书法为一体。祠内收藏有书于清代的楹联"江夏家声扬四海,维则世泽耀门庭"和"黄氏宗祠"匾额(书于清代,现代复刻)。 抗日战争时期,北头村陈氏宗祠被日军炸掉,黄氏宗祠也被日军拆掉一半,幸得村人黄锦芬极力周旋,使黄氏宗祠得以保存。

★北头博物馆

原北头陈列馆,南山区首个村史博物馆。建于2006年,灰墙灰瓦建筑,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北头是远近闻名的“蚝村”,村民以养蚝为生。改革开放后,蚝民上田,转其他行业为生。为让后辈铭记老一辈艰苦创业的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励村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故修建“北头陈列馆”。馆内近千件展品大多为村民自愿捐出,陈列了上世纪60到90年代的老照片、老物件以及传统捕鱼养蚝的作业器械、蚝民下海使用的木船、第一张自行车执照等。

★逢源书室

列入第一批深圳市历史建筑目录。位于向南村一坊24号,建于1923年,中华民国时期。书室呈中西合璧式碉楼。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三开间,高二层带天台。匾额题“逢源书室”,面阔12米,进深12米。四面居中壁龛式铳斗,铳斗上灰塑人物故事、八卦图案、闹钟等浮雕,极具艺术性。现内部结构保存情况较差,该建筑目前为南山区数量不多的中西合璧式碉楼,为了解本地此建筑类型及演变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实物资料。

★凤孙吴公祠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重建于民国时期及2007年。三开间两进布局,面阔13.5米,进深22米,清水砖外墙,辘筒灰瓦面,绿琉璃瓦剪边,进门两边是左右厢房,后堂是供奉吴氏祖先牌位。为南山区保存较好的清代晚期建筑。每年八月初八,后改为在农历春节前几周,为吴氏先祖太公诞生日,这一天村里会举行重大祭祀活动,全村人参加祭拜太公,有舞狮、吃大盘菜等活动。每年清明、重阳等节日,吴氏宗族在凤孙吴公祠举行祭祖活动。(王京 陈凤岩)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1:11
龙华大浪浪口村
https://szbbs.sznew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02674

走进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浪口社区,你会走进一页厚重的乡村历史。沿河而建的旧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广东最早的女子学校虔贞学校,甚至还有一个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基督教堂,充分说明这里的非同寻常。

古村悠悠,小巷悠悠,似乎在静静诉说着岁月沧桑.浪口原村落,南北向分别分布着7排客家小屋,东西向分布着6排小屋。在这些低矮的客家小屋群里,还零星散落着几栋风格独特的小洋楼。这个充满古韵的村落,曾经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

相传300多年前,吴氏祖先吴继旺带着妻子洪氏从梅州大埔三河坝迁移到清湖地区寻求安身之处。当时吴继旺对一地理先生定的“大船出海鱼浪口”十分感兴趣,便带着这名老先生到现场观察,发觉该处环境优美,右方有一条清溪河流,前面有一大片地,是世代子孙耕不尽的良田宝地,也就是“大船出海鱼浪口”。在地理先生的建议下,吴继旺决定以原意取名为“浪口”,进入该地定居时就将该地定名为“浪口村”。

客家民居、西洋小楼和百年女子学校 .浪口有很多年代久远的民居, 这些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墙体都是三合土泥凝夯结构,屋顶盖瓦。这些村落相当部分的屋前有浮雕和彩绘装饰,还有少许建筑门前有文字石刻。

除客家民居外,在浪口村落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各有一栋碉楼,这些碉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这3栋碉楼有两栋是属于当时的大户人家所建,另外一栋则是当时的村民为了抵御外侵集资而建。碉楼周围用青石围砌,每层楼的窗口上方有火焰状云纹浮雕装饰,北面和南面顶部有两个镶嵌的彩鱼雕,起到排水和装饰作用。碉楼上面外部四周均有一长方形炮眼,内大外小,起到打击侵入者和保护自己的作用。  

浪口众多的客家小屋群里,还零星散落着3栋风格独特的小洋楼。因为这3栋小洋楼都是海外吴氏子孙回乡定居后修建的,因此当地人把这3栋楼称为“华侨楼”。这些“华侨楼”为两层建筑,风格上体现出比较西式的特点。据说,这些建筑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在浪口社区里,还有一所据称是广东最早的女子学校虔贞学校。据介绍,1891年,来自瑞士的传教士将虔贞学校从香港西营搬迁到浪口村福音堂的隔壁,专门招收附近村民的女娃,开始办学育才。不久,来自宝安甚至香港的女生也跑到这里读书,这所小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子学校。由于学校坐落在浪口村,上世纪初也招收浪口村民的男孩,但男孩入学条件非常严格,即不得超过13岁。该校管理也很严格,是当时宝安县数一数二的学府,名扬海外。当年有寄宿生五六十人、走读生100余人,堪称小有规模。

解放后,学校几经变迁,先后改名为姜头小学、浪口小学,1985年被合并到大浪小学后才停办。虔贞学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这里先后培养出4名黄埔军校学生、1名保定军校学生、多位校长以及高级工程师。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0-7-19 11:12
大浪的六座祠堂


大浪(街道)办事处现存古代祠堂6座:
龙胜彭氏宗祠
水围曾氏宗祠
下早禾坑黄氏宗祠
元芬戴氏宗祠
赤岭头何氏宗祠
浪口吴氏宗祠。

除浪口吴氏宗祠近年完全改为现代潮汕风格的新式祠堂外,其余5座基本上都保持了深圳古代祠堂的原始风貌。

虽然现在大浪(街道)办事处95%的居民都讲客家话,但是在这5座古代风貌的祠堂中,有4座的风格样式都是在客家中心地区即梅州、兴宁地区所完全见不到的,而在广府中心地区即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则随处可见。

这5座祠堂与整座村庄平面布局关系的主要特征为“纵列横排前座型”,而客家中心地区祠堂与整座村庄平面布书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围屋中座型”。这5座祠堂的主要构件如梁架是平梁,与客家的梭子梁不同;柱础大都是多层盘式,与客家的圆鼓座式柱础不同;另外在内外檐的细部装饰上也多有不同。可见这里的祠堂建筑受广府文化的影响较大,而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反倒少一些。

(摘自《大浪文物图志》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