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依法守护千年王陵 支持大港吴国王陵原地保护与文化传承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5-8-5 00:48
标题:
依法守护千年王陵 支持大港吴国王陵原地保护与文化传承
依法守护千年王陵 支持大港吴国王陵原地保护与文化传承
考古的偶然发现常被视为“天意”,而江苏省镇江大港吴国王陵区的每一次重现天日,都承载着远超偶然的文明密码。自1954年当地农民意外发现青铜器“宜侯夨簋”以来,这片土地陆续揭示了十余座吴国大型土墩墓,包括周章、熊遂、寿梦、余昧等关键君主的安息之所。这些跨越两三千年的遗迹,是追溯江南文明起源、厘清句吴国发展脉络的无价地标——周章父子开创诸侯基业,寿梦开启称王纪元,余昧身处权力传承节点。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璀璨的吴文化篇章。
然而令人忧心的是,部分已确认的君主墓葬(如夫差墓尚未寻获,部分墓葬遗址仍处“荒废状态”),尚未纳入法定保护体系,面临湮灭风险。原地保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核心精神(第二十条明确要求建设工程避开不可移动文物,第二十一条强调原址保护原则)。大港吴国王陵作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群,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只能在原生环境中得以保全。迁移或放任破坏,无异于斩断文明传承的根系。
在此关键时刻,世吴总会吴汉龙会长及各地宗亲通过镇江政府热线(0511-12345)依法理性发声,呼吁将大港吴国王陵遗址全面纳入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法治意识。这一行动完全契合《文物保护法》中“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的规定(第七条),更彰显了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热情。《华夏吴氏通谱》编委对此表示最坚定的声援!守护先祖陵寝,绝非狭隘宗族事务,而是守护民族集体记忆的文明工程。
《华夏吴氏通谱》编委呼吁:
政府主导,依法保遗:恳请江苏省镇江市政府依据《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优先评估并公布大港所有未定级吴王陵墓为相应级别文物保护单位,明确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科学规划,永续焕新:借鉴河南巩义北宋皇陵“生态文化公园”成功经验(依托180平方公里遗址,实现生态、文保与农业协同发展),对大港王陵区进行整体性保护规划,探索集文物保护、生态修复、文化展示、公众教育于一体的创新模式。
宗亲协力,共建共护:支持世吴总会凝聚全球吴氏力量,依法依规为政府保护工作提供史料、资金等支持。鼓励各地宗亲文化团体以书面形式响应声援,将拳拳孝心转化为守护文明根脉的理性力量。
当北宋皇陵已在国家支持下焕发新生,比之更古老千年的江苏镇江大港吴国王陵,更亟待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其原真风貌。让考古呈现的“天意”——那沉睡千年的文明信使,在法治的框架与现代智慧的呵护下,继续指引吴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与繁荣发展。守护王陵,即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家园。
《华夏吴氏通谱》编委
(吴茂云供稿)
2025年7月22日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