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吴氏族人十万元善款风波的底层逻辑和心理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5-1-27 09:14
标题: 吴氏族人十万元善款风波的底层逻辑和心理分析
吴氏族人十万元善款风波的底层逻辑和心理分析
佛洛一得

关于八年前河南巩义的十万元善款之事,经过各方当事人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以及网友们对所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的分析,再加上各方当事人对于网民分析结果的反应与默认,这件事情的事实与大致脉络,大家都应该清楚了。

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大环境的风气并不是很好,常常出现诈捐的事情,也常常出现把善款挪做他用或中饱私囊的事情。对于这种乌烟瘴气,不仅中国人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无论是韩国人、越南人、还是台湾同胞,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欧美人也心中有数。

在十万元善款风波这件事之中,巩义宗亲以为吴良民捐款是给巩义的,巩义宗亲的心理状况是,为尽量避免诈捐,也为了向众人获得更多捐款,就急忙做出捐款牌再拍照合影,并且在台上在电视台的现场录像之时,面对众人公开宣布。

吴天玺的心理状况,可能是认为,吴良民通过认捐,已经得到了巨大的荣誉,到了实捐之后,即使吴桂贤已经决定不修老宅了,还想再把钱款要回去,哪能有这种好事,哪能这么便宜,哪能这么容易。
于是吴天玺未经告知吴良民就把十万元交给巩义宗亲,通过巩义宗亲交给吴良民,吴良民要钱就找巩义宗亲去要,以此增加吴良民要款的麻烦和难度。吴天玺可能觉得很爽快地直接把十万元交给吴良民是非常不爽的。

然而吴良民显然是看到了这个情况。吴良民在平时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也是一个好胜心非常强的人,但是当他发现自己被攻击被刁难时,也是一个火气非常大的人,有一股“一定不能给坏人占上风”的劲头,以前大家都看到吴良民对于那些造谣说谎的人,甚至是对于那些自以为听到真相而参与传谣的人,也是持这一态度。

所以,吴良民不会上当,不会去找巩义宗亲要款,只盯住吴天玺要款。而且,吴良民认为这件事与巩义宗亲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关系,钱只该由吴天玺归还。这是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个常规的财务流程。这个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还有宗亲认为,吴天玺可能在巩义宗亲面前已经吹牛,说从吴良民那里搞来了十万块给你们。这样,吴天玺会得到巩义宗亲的支持,有可能因此成为河南吴氏宗亲总会的会长。所以吴天玺把十万元交给了巩义宗亲。

当然也有宗亲认为这个情况与心理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宗亲认为,吴天玺之所以不肯道歉,是因为觉得道歉之后,就没面子再做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吴姓委员会、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豫吴总会)的会长一职了,不再方便顶着这个会长的帽子到处走访了。实际上,以“虚怀若谷”的心态,以“集思广益”的姿态,与河南各地宗亲会面,放弃“一言九鼎”的作派,更容易发挥民主作风,把民主风气带到河南,从而受到河南各地宗亲的真心拥戴。

吴建立向吴良民要银行账号,表示要把十万元还给吴良民。这个心理可能是正常的思维,认为既然吴良民是为修缮老宅而捐款,那么,既然老宅不修了,捐款自然要退回。

不过也有宗亲认为,这如同电影《让子弹飞》里面的葛优扮演的马邦德的台词“剿匪的胆子没有,借剿匪敛财的胆子是有的”,“四大家族先捐钱,带动民众捐钱,然后四大家族捐的钱,如数退还,民众捐的钱,和黄四郎五五分成”。在这里是,做项目的胆子是有,借做项目敛贩财的胆子也有。因为有的地方的宗亲会长就直接说:当会长是不能亏钱的,当会长一定要赚钱。这如同《让子弹飞》里面的马邦德的台词“跪着挣钱”“站着挣钱”“挣钱,不寒碜”。

当然也有宗亲不认为巩义宗亲是这样的,这样看是把人看扁了。因为毕竟教育基地这个项目没有筹到钱款。

但是,巩义宗亲至今也没有还钱,不知道是不是吴良民没有把银行账号给巩义宗亲。不过吴良民在汇款给吴天玺的汇款单的照片中,已经把自己的银行账号公布了。也有可能巩义宗亲认为这个照片里的信息并不可靠,必须由吴良民自己把账号告知巩义宗亲,才是正常手续。如上所述,吴良民认为这件事与巩义宗亲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关系,钱只该由吴天玺归还。不必麻烦巩义宗亲,所以不必把账号告知巩义宗亲。

从这件事看,似乎大家都没什么大错,巩义宗亲是为防止诈捐,吴天玺是觉得“认捐之后得到巨大荣誉再把善款要回去”很不该,吴良民认为“捐款修老宅,现在老宅不修了,应当退钱”是很自然的事,但为何吴天玺之后八年不与吴良民沟通?

吴桂贤宗姐决定不修老宅也是正确的,因为老宅产权不清,而建设至德文化教育基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由于这个时期是第四届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的任期,第四届世界吴氏宗亲总会在举办第四届世界吴氏宗亲恳亲大会的时候,没有收取全国各地和来自海外的参会宗亲的任何费用,是唯一的一届不收参会宗亲的参会费的世吴总会,这届世吴总会已经非常慷慨了,可能此时再也无力为教育基地出资了。这很可以理解。

(据称,第三届世界吴氏宗亲总会会长、菲律宾的吴荣祥宗长曾经表示,办恳亲会让参会宗亲们出钱,这种做法不很妥当,各国各地的宗亲,过江跨海,千里迢迢,来做众星捧月般的拜会,而做为东道主,连食宿也不能保证,于情于礼都不合适。不过也有宗亲表示大多数人前来都是以旅游的心态或看热闹的心态而来,自己负担食宿也无所谓。)

大家都没错,那么,是不是如同话剧《茶馆》里面的台词“是年头不对了”。

然而,无论是不是年头不对了,在众宗亲的建议下,河南宗亲、世界吴氏宗亲总会副主席、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副会长兼联络部部长、豫吴会顾问吴卫国宗亲建立了当事人的微信群,将各当事人以及宗亲会的宗长们集中在同一个群里面,展开对话,这就为宗亲们“解决纠纷,纠正错误”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通道。
图片

左起:第六届世吴主席吴国荣  河南宗亲吴卫国

图片

。左起:泰伯文化研究会会长吴新 河南宗亲吴卫国

在纠纷中,有的当事人自认为自己有理,有的当事人明知道自己的理并不占多,当事人各方并非都认为自己的言行非常有理,有的言与行仅仅是出于情绪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从情绪来看,是有道理的,但从其它方面看,是理亏的。所以,将当事人集中在同一个群里面,当面商谈,对于解决纠纷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当事人不愿意进群,不愿意对话,不愿意对于公认合理的要求给予回应,那么大家就可以判断谁是理亏的。在当事人都愿意进群的情况下,在各个宗亲会的会长的面前,经过不断地对话,道理将渐渐地理清,情绪也将渐渐地平息,纠纷将渐渐的解决了。所以,将纠纷的人集中在同一个群里对话,这对宗亲事务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个办事良策,一个断案良方,值得推广。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仁山宗长主张“宗亲纠纷,内部解决”,这种当事人建群的方式,正是这个主张的具体操作。

引起纠纷的事件在其它的微信群里公开讨论时,大家根据自己的立场与对真相的了解程度,也会出现几个对立方,有认为这一方对的,有认为那一方对的,也有认为对真相和内情不了解而不加评论的,更有甚者也有以对真相与内情不了解为由而禁止宗亲评论的,更有极端的行为是把宗亲踢出群。这种极端做法,有“以包容为由,而行放任恶行之事”的嫌疑,以包容与和睦为借口,高举包容与和睦的旗帜,放任恶行,放任恶劣,这本身也是恶劣行径。

这种恶劣行径,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企图粉饰太平,以虚假的和平来掩盖恶行,以这种方式来帮助恶行,如同助纣为虐,如同为虎作伥,如同一个人不是以诚为尚,而是高呼以和为贵,以此维护骗子,而对谣言与谎言的受害者大加压制。一是群主与当事的一方个人关系较好,为偏袒一方而阻止正义,阻止舆论。

舆论虽然不是阳光本身,但是舆论可以带来阳光,带来真相。在本次纠纷中,正是因为宗亲们舆论的影响,各方逐渐拿出各自的理由与证据,宗亲有粗略观看的,有仔细分析,渐渐地,宗亲们都知道了真相与内情。

禁止讨论,压制舆论,那么带来的只能是黑暗,这样会给有理的一方产生悲凉,感到心寒,这样也会给理亏的一方在暗中发出狞笑、从而猖狂,进而产生傲慢与狂妄。可见,禁止舆论,把正常地摆事实讲道理的网民踢出群,是在纵容恶劣,有损阴德,如此有损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祸及自己的家庭、家族以及后代。与崇尚积德的至德精神与文化是不相符的。

在舆论中,大家可以看到,理亏的一方,常常以不断的人身攻击,甚至以不惜造谣说谎来不断地人身攻击,企图以此使理不亏的一方、使有理的正义的一方产生退缩心理,从而产生退缩的行为,以这种恶劣的行为来达到自己丑恶的目的。这种情况,在近十多年中,笔者已经不止见过一次,但是还从来没看见过一次靠这种轰轰烈烈的恶劣行径而得逞的。企图靠这种黑暗行径企图达到恶劣的目的,即使靠金钱的力量来让这种人站在祭祀先祖大型仪式的前列甚至是在宣读祭文,也同样让众宗亲所不齿。

总之,这件事给宗亲们的启示是:

首先是宗亲之间尤其是关系到财务事项,信息传递要畅通与清晰,一定要确认把信息“给到你了”,不能含糊地觉得信息已经“给到你了”,而是要确认一下,更不能刻意掩盖真实信息。

对于收款的宗亲,为了防止诈骗,只须象温州宗亲那样的精彩做法,把捐款分为认捐和实捐,就算是在认捐阶段要做宣传,也要注明是认捐,这样的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而不是搞一些小心思。

对于捐款的宗亲,注明捐款用途,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一件非常精彩的一件事,而且要定期询问善款的去向和账务开支细节,这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这也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对于希望做会长做好事的宗亲,要做会长要做好事,自己出资自己做贡献就好了,不要指望用别人的钱来达到当上会长做好事的目的。

对于已经做了会长的宗亲,不要以为只管以不吭声来维护自己是一贯的伟光正形象就可以了,以“虚怀若谷,知错就改,公开道歉”的态度,弘扬至德精神,同样可以做稳会长一职,继续为社会为宗亲做贡献做事业,获得并享有会长的荣光。

对于要做项目的宗亲,按俗语所说:有多少米,做多大粑。而不是先画一个大饼。是收到多少善款之后,再决定项目大小。这样避免烂尾,给外姓人看笑话,然而,有的人更是为了不让外姓人看笑话,就拼命地捂着烂尾,以此维护形象,这种肖小之恶行,显然是“赖在位子上面不肯下来”的形象,完全没有光明正大的至德泰伯谦让精神,完全有违祖德,这是说一套做一套,结果是给外姓人看更大的笑话。

对于各群的群主来说,要注重积阴德,要看清以包容为名来行放纵与放任恶行的情况会发生,不能被各类高举包容旗帜以及和睦口号而掩盖真相的恶人所迷惑,不能被以各种漂亮口号来阻止人们了解内情的恶劣行径所迷惑。更不能把追求真相的做中肯评论的宗亲踢出群。

从吴卫国宗亲建立的当事人的微信群里传出来的消息,当事人吴天玺有对话与道歉的意愿。这是非常好的迹象。距离合理的解决纠纷似乎已经不太远了。从目前展示出来的真相与内情来看,吴天玺的底层逻辑可能是,吴良民获得了巨大荣誉,就理应捐出善款。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哪怕是正当的原因,想要回善款,尤其是想要在个人之间私下地秘密地要回善款,没那么容易。那么,即使如此,事到如今,吴良民已经有八年没有要回捐款,已经足够不容易了,从这一点看,吴天玺已经赢了,吴天玺已经大获全胜,而且,经过这件事,吴良民希望要回捐款这件事已经完全公开了,已经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已经是在明媚的阳光之下了,吴良民想秘密要回捐善,也完全失败了,这也是吴天玺的胜利,吴天玺从胜利走向了胜利,如果说双赢是赢两次,吴天玺是赢了双份,完全达到了“没那么容易”的效果,本来是无一错处的吴良民,被这事折磨八年,也受够了。所以也该结束了,难道还要再来八年?!

吴天玺在如今的八年之后,以公开的方式,把善款归还给吴良民,也算是皆大欢喜。

如果吴天玺只是希望用吴良民捐出的修老宅的善款用来充做河南宗亲的招待费,那么,这种不合理的“希望”必定在法律面前走不通。

图片

左起:无锡市原副市长吴建选  河南宗亲吴卫国

河南吴卫国宗亲,对于宗亲之间的纠纷,坚持追求真相,坚持追求内情,积极建立当事人微信群,积极推动解决纠纷。而不是压制真相,也不是压制舆论,更不是以包容与和睦为幌子,以此为漂亮旗帜,来行放纵恶行,来把坚持追求真相的宗亲踢出群,让理亏的宗亲自鸣得意,让正义的宗亲心生寒意,大家都知道这是有损阴德的行为。

吴卫国宗亲满腔热情,不是冷漠地面对宗亲之间的纠纷,对宗亲事务漠不关心,也不是偏袒一方,放弃公义,更不是散布谣言与谎言,扭曲真相,攻击与压制谈论话题的正义的宗亲舆论。吴卫国宗亲追求光明磊落,追求水落石出,把当事人拉在专门的一个群里,弄清真相,拿出解决方案,解决纠纷,这是一种高尚的积德的行为举措,值得每一位宗亲学习,也值得每一个宗亲总会、至德总会和宗亲会的每一位会长学习,更值得每一个宗亲团体的秘书长们学习。吴卫国宗亲是河南吴氏宗亲的荣光,也是河南人的荣光,更是大中华地区热爱正义与真正和平(而不是压制公义的虚假和平)的人们的荣光。

(附:历史上,“卫国”这两个字享有盛誉,吴氏先祖季札公在访问卫国之时, 季札公说卫国君子多,没有忧患。在卫国,季札欣赞蘧伯玉(蘧瑗)、史狗(文子)、史䲡(史鱼)、公子荆、公叔发(公叔文子)和公子朝。而季札在鲁国只欣赏一个叔孙豹,在齐国只欣赏一个晏婴,在郑国只欣赏一个子产,但是卫国他欣赏六个人。所以季札说“卫国多君子”,而从历史上看,卫国不仅国祚悠久,是众多诸侯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而且确实人才辈出,历史在卫国涌现了吴起、商鞅、子贡,子路、聂政、荆轲、吕不韦等名垂青史的著名人才。)

图片

吴卫国(左一)与各地宗亲在七届世吴恳亲会

图片

吴卫国(右一)与各地宗亲在七届世吴恳亲会

图片

吴卫国(左二)与各地宗亲在一起

图片

吴卫国(左二)与各地宗亲在一起

图片

吴卫国(左一)与各地宗亲在一起

图片

吴卫国(左一)与各地宗亲在一起

图片

吴卫国(左二)与各地宗亲在一起

图片

左起:台湾吴天玺宗姐  河南吴卫国宗亲

图片

左起:河南吴铁山宗亲  河南吴卫国宗亲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