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安徽 东至 升金湖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3-5-13 20:47
标题: 安徽 东至 升金湖

安徽池州东至县,是于1959年由东流县与至德县合并而成,至德县源于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八位皇帝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757),以唐肃宗的年号为地名。一说是至德县城在尧渡镇,相传尧帝在此传位于舜,在尧渡镇以北有历山,为舜耕山,舜帝曾躬耕于此。舜帝以孝闻名,而被孔子称为至德,所以此处得名至德县。

不仅孔子称舜帝为至德,吴国公子季札也称舜帝为至德。季札在鲁国观乐之时,在听闻赞美舜帝的《大韶》之乐的时候,赞叹“德至矣哉”,表示虞舜的道德达到了极致。孔子在齐国听闻《大韶》,发出“三月不知肉味”的叹息,并感慨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也认为《大韶》达到了音乐的极致,这与季子评价《大韶》具有“至德”品格完全一致。

在《孝经·开宗明义》之中,孔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孔子这里说的先王,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尤其是指舜,因为在古代典籍之中,舜的孝道最闻名。舜的孝道是二十四孝之首,孔子称孝道为至德。

因此,尧所在之处,即舜所在之处,舜所在之处,即称至德。所以尧渡镇所在之处被命名为至德县。这是至德县的名称来历的又一说法。

在历史上,至德县曾先后隶属鄱阳和池州,解放后曾经有二十年的时间隶属于安庆(在1953年至1965年,1980年至1988年,东至属于安庆)。目前属于池州,但由于东至与安庆相近,所以,东至民众尤其是东至县大渡口镇的民众,与安庆的来往比较密切。

图片
升金湖大桥

安徽池州东至县的升金湖,上游的黄湓河是源于石台与祁门交界处的仙寓山,升金湖水流入长江的地方是黄湓村,此处在1965年建有黄湓闸,2022年又新建了一座水闸(旧闸将要被废弃),这里也是东至县与贵池区的分界处。

升金湖如同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洞里萨湖在雨季,是湄公河水流向洞里萨湖,旱季是洞里萨湖水流向湄公河。升金湖在汛期是长江的水流到升金湖,非汛期是升金湖水流向长江(如果长江出现特别大的洪水的时候,长江水也会倒灌到洞庭湖与鄱阳湖)。现在升金湖有黄湓闸,长江水倒灌到升金湖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控制。

图片
1965年建造的黄湓闸

图片
正在建造的新的黄湓闸

升金湖的面积与长江对岸的菜子湖的面积相当,约130多平方公里,大约是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巢湖的16分之一。

升金湖西岸有一个村子,名为余村,属于东至县胜利镇。安徽安庆光彩大市场(属南翔集团)的创办人余渐富就出生于这里。据说他是池州第一富豪,身价40多亿。有个成语是“日进斗金”,来自于升金湖畔的余渐富可谓日进斗金。在古代,一斗等于十升,以前传说在升金湖捕鱼,鱼价可以日进升金,所以称之为升金湖。不过,日进“升金”,相比于日进斗金的余渐富来说,显然是少了太多。

余渐富热心公益,曾捐资四千多万元,兴办了100多家南翔小学。后来由于很多小学的学校兼并,现在很多南翔小学的名称只留在了地图上。

据介绍,升金湖系的子湖、湾汊众多,名称各异,多数界限不明,自西向北自然分成三个相连的水面:上湖,又称小白湖,下湖,又名黄湓湖,上下湖之间为中湖,即升金湖。上、下两湖湖床略高于中湖,平均海拔11m。清嘉庆《东流县志》载:“水涨则数十里地,弥漫无际;水落则沮如之处,分为诸湖”。升金湖的湖床,自南向北倾斜,湖底平均高程为9.4米,最底为8.8~9米,一般为9.5米~11.5米。每年约9万吨泥沙,从黄湓河中下游推入湖中,湖面不断缩小。

鸟类是升金湖动物中的最大群体。现在,由于每年有大量候鸟在此过冬,其中有不少白鹤,升金湖也被称为中国鹤湖。在升金湖越冬的白头鹤,每年10月下旬迁至升金湖,次年3月下旬飞离,居留期约145天,越冬数量400-500只。主要越冬地点在升金湖上湖区域。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