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吴字 是口天?还是口夨(夨字发音为策)?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3-2-24 21:13
标题:
吴字 是口天?还是口夨(夨字发音为策)?
吴字 是口天?还是口夨(夨字发音为策)?
对于简体汉字来说,吴字是口天相加,天上月口,口下是天。对于繁体汉字,吴字是口夨(夨字发音为策)相加,篆书与隶书都是这样。夨字古同“侧”,意为侧头,而且是左侧头,与“夭”同意。“夭”象右侧头。
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今宝鸡凤翔区),农民耕地时挖出一件青铜器,清朝经学家阮元考证之后将之命名为“散氏盘”。其底部铸有19行、357个铭文。“散氏盘”上的文字,第一句是“用夨扑散邑,迺即散用田”,讲述的是夨国攻打散国,造成散国田邑损失。散国向周王投诉,周王裁决由夨国割田地二区以为赔偿,然后两国重新勘定地界,以及参与定界的见证名单,最后夨国发誓“我既付散氏湿田、畛田,余有爽变,爰千罚千”,割地盟誓立契,周王室官员见证留档。(散国可能是文王四友之一的散宜生的封地)
1969年,陕西宝鸡贾村公社一位农民意外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是青铜簋的盖子,其内铭刻17个文字为:“夨王乍(作)奠(郑)姜尊簋,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夨王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奠姜作的媵器。还有一件“散伯簋”,铭文是“散伯作夨姬簋其万年永用”记载。
通过“散氏盘”与夨王簋盖可知,夨国先臣服于周王,后不服周王,国国君在世时就已称王,但是,周天子也不攻伐僭越称王的夨国。
在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了“叔夨方鼎”,其中“叔夨”即晋国初君唐叔虞,由此证实“夨”与“虞”可通用,而“虞”与“吴”也是通用的。可见“虞”、“吴”、“夨”三字可以通用,因此,周太王时期的“泰伯奔吴”,应该是“泰伯奔夨”,也就是说,泰伯到达陕西宝鸡。所以周王室并不攻伐夨国。
1954年,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了“西周宜侯夨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周武王之孙)册封夨为宜侯,作器者夨原为虞侯,被周康王改封为宜侯,作器的供奉对象是虞侯之父虞公。这个宜国,不知道与文王四友之一的散宜生有关。上述夨国与散国发生纠纷,有可能周王室就将散国更换了国君,或者将两国合并,改封到现在的镇江,国名为宜,国君为夨,后来国名与国君都改化为吴。
按司马迁的记载,周武王封吴国的国君周章为吴子,封虞仲为虞公,在黄河以北建立虞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叔虞为晋公,在虞国北边。再按“宜侯夨簋”记述,周成王之子周康王封虞公之子夨为宜侯,宜侯的封地是现在的镇江地区。
有可能的是,周武王封吴国国君周章的时候,吴国在陕西宝鸡,也就是周国首都周原以西,将虞仲封于周原以东的虞国。古有虞芮之讼的故事,有可能虞国原来也在周原附近,后来周武王将虞国的国君更换为虞仲,国土改为周原以东,黄河以北的地方。而周康王把夨封在江苏丹徒为宜侯,从子爵升为侯爵,那么,夨就有可能是周章的儿子熊遂。也就是说,周武王与周康王均把泰伯仲雍的后裔封到远离周原的地方,而周武王把虞仲分封到虞国之后,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就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到虞国以北的地方,美名为桐叶封弟。似乎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爷孙三代都在逐步地有意地疏远或者是说提防着泰伯仲雍的后裔。
这也说明,长江下游以南的吴国,是从熊遂(也就是夨)开始的,也是从镇江开始的。而镇江的长江对岸的仪征,其名来自于宜,为宜国所征之地。
《史记》记载吴国称王是在寿梦以后,但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者减钟,上有“吴王皮㸐(读音为然)”的字样。按马承源的分析,皮㸐就是史书里的句卑,那是寿梦的祖父。皮㸐的㸐字,下有四点火,类似于熊,也有可能吴国称王是从熊遂(也就是夨)开始。
《史记》记载寿梦在继位之后就去见周王。可能此时吴国感觉到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史书记载齐国曾经占领不少吴国的土地,史称“分吴半”,应该是吴国占领了江北的很多地方,这些地方又被齐国夺去不少。寿梦的父亲名为去齐,似乎包含着与齐国保持距离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吴国感受到了齐国的压力。到了寿梦时期,吴国又感觉到了楚国的压力,所以此时,寿梦去朝见周王,看看能不能得到援助,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感觉不能从周王室那里获得实质上的帮助,于是回吴国之后就自封为王,以对抗已经称王的楚国。
也有人认为古体的吴字的下部是矢,矢是箭的意思。矢字的发音与熊遂的遂的发音相近。矢字加口,成为了吴字,而矢字中间加一竖,则是朱字。在镇江有一地方名为朱方,也是古代一个国家。而西汉长沙王吴芮先前是被封为衡山王,衡山国的都城是邾国,也就是朱国。可见,朱与吴,都是从矢而来,两者似乎同源。明朝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也自称吴王,举起吴字大旗。实际上,也可以说,吴与朱都从夨字而来,也就是从周章之子熊遂而来。
无论是口天吴、口夨吴、口矢吴,都隐约包含着泰伯奔吴(或称泰伯奔夨)的典故。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